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es from the Wudalianchi Volcanic Area,Nor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DU Jianguo LI Shengqiang +3 位作者 ZHAO Yi REN Jinzhang SUN Rubo DUANMU Hesh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25-229,共5页
The origins of gases in springs, pools and wells from the Wudalianchi (WDLC) volcanic area are discussed based upon molecular and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gases. Nine gas and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bubbl... The origins of gases in springs, pools and wells from the Wudalianchi (WDLC) volcanic area are discussed based upon molecular and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the gases. Nine gas and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bubbles and water of the springs and pools in the WDLC volcanic area, Northeastern China, in August 1997. The molecular components were measured with a MAT-271 mass spectrometer (MS), helium isotope ratios with a VG-5400 MS, and δ13C with a MAT-251 MS in the Lanzhou Institute of Geology. The gases are enriched in CO2, and most of the CO2 concentrations are over 80% (V). The helium and methane concentrations have relatively wide ranges of 0.7 to 380×10?6 and 4 to 180×10?6, respectively. The 3He/4He ratios are between 1.05 Ra and 3.1 Ra (Ra = 1.4×10?6); the 4He/20Ne values are between 0.45 and 1011, larger than the atmospheric value (0.32). The δ13C (PDB) values of carbon dioxide range from ?9.6 to ?4.2%%. These geochemical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spring water is from aquifers at different depths, and that helium and carbon dioxide are derived from the mantle, and are contaminated by crust gases during deep fluid migration. Also, there are larger fluxes of deep-earth matter and energy in the WDLC volcanic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geochemistry SPRING volcano wudalianchi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蒙古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
2
作者 谢立红 黄庆阳 +3 位作者 曹宏杰 王继丰 王建波 倪红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6-906,共11页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是深入认识种群生态学功能和过程的有效途径,研究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可为阐明其种群的生态特征和群落演替趋势提供参考依据。以五大连池4座老期火山南坡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尺度...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是深入认识种群生态学功能和过程的有效途径,研究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可为阐明其种群的生态特征和群落演替趋势提供参考依据。以五大连池4座老期火山南坡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尺度、多指数综合判定方法,分析不分龄级和不同龄级蒙古栎种群随空间尺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4座火山蒙古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空间尺度变化而不同,不分龄级种群在200 m^(2)和400 m^(2)尺度上以集群分布为主,但集群强度存在明显差异;龄级Ⅴ种群在25 m^(2)和50 m^(2)尺度上集群分布显著,而龄级Ⅶ种群在200 m^(2)和400 m^(2)尺度上集群分布显著。(2)4座火山蒙古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具有明显尺度效应,6个判别指数随尺度增大呈不同变化趋势,4座火山蒙古栎不分龄级种群呈幂函数递增趋势(46%)最多,龄级Ⅶ种群呈幂函数递增趋势的高达50%。(3)4座火山蒙古栎种群格局规模不同,不分龄级种群只有东焦得布山均方值在200 m^(2)尺度上极显著,种群格局规模为200 m^(2);龄级Ⅴ种群只在南格拉球山均方值在400 m^(2)尺度上显著,种群格局规模为400 m^(2);龄级Ⅵ和Ⅶ种群都只有东焦得布山均方值均在400 m^(2)尺度上显著,种群格局规模均为400 m^(2)。种群的空间尺度、龄级结构和群落演替阶段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累积效应可能是五大连池火山蒙古栎种群空间格局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火山 蒙古栎 分布格局 尺度效应 格局规模
下载PDF
五大连池、天池和腾冲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 被引量:41
3
作者 樊祺诚 隋建立 刘若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在近年来对长白山天池火山、五大连池火山和腾冲火山三个火山区火山岩岩石学和主、微量元素研究的基础上 ,新做出 18个火山岩Sr -Nd同位素数据 ,进一步讨论地幔源区特征与岩浆成因演化。五大连池富钾火山岩浆源区由原始地幔与EMI两个地... 在近年来对长白山天池火山、五大连池火山和腾冲火山三个火山区火山岩岩石学和主、微量元素研究的基础上 ,新做出 18个火山岩Sr -Nd同位素数据 ,进一步讨论地幔源区特征与岩浆成因演化。五大连池富钾火山岩浆源区由原始地幔与EMI两个地幔端员混合而成 ,岩浆直接来自地幔 ,未受地壳物质明显混染和分离结晶作用影响 ;天池火山各阶段火山岩一致的似原始地幔特征 ,可能指示存在巨大的壳内岩浆房和持续的幔源岩浆的补给 ;腾冲火山岩的高钾钙碱性岩浆源区为由陆内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池火山 五大连池火山 腾冰火山 岩浆成因演化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锶同位素 钕同位素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风雪 吴庆举 李永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90-2700,共11页
利用中国东北流动和固定台网的234个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波形相关方法拾取了57251个有效相对走时残差数据,进一步采用FMTT(Fast Marching Teleseismic Tomography)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获取了研究区下方深达800km的P波... 利用中国东北流动和固定台网的234个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波形相关方法拾取了57251个有效相对走时残差数据,进一步采用FMTT(Fast Marching Teleseismic Tomography)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获取了研究区下方深达800km的P波速度结构.结果显示:在长白山下方发现有一个高速异常结构,这可能就是俯冲到欧亚大陆板块下方的太平洋板块,由于板块的部分下沉,使得板块的形状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板片状.长白山、阿尔山、五大连池火山下方都有低速异常体,长白山和阿尔山下的低速异常向下延伸至地幔转换带,可能与其上部的火山形成有关.五大连池火山下方的低速异常向下延伸至200km左右,不同埋深的低速异常结构可能意味着五大连池与长白山和阿尔山有着不同的成因.松辽盆地呈现以高速异常为主导高低速异常混合分布的特性,暗示松辽盆地可能有岩石圈拆沉的过程,盆地南部下方的低速异常与长白山和阿尔山下的低速异常有连通性,可能是下地幔热物质上涌的一个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长白山 阿尔山 五大连池 层析成像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远震S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风雪 吴庆举 李永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101,共14页
利用中国东北流动和固定台网的234个宽频带地震仪在2009年6月—2011年5月所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波形相关方法拾取了10301个有效的S震相相对走时残差数据,进一步采用两种射线走时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获取了研究区下方深达800km的S波... 利用中国东北流动和固定台网的234个宽频带地震仪在2009年6月—2011年5月所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采用波形相关方法拾取了10301个有效的S震相相对走时残差数据,进一步采用两种射线走时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获取了研究区下方深达800km的S波速度结构,不同射线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的结果对本区的S波速度异常结构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S波成像结果与我们先前开展的P波成像研究结果整体相似:在长白山下方发现有一个高速异常结构,这可能就是俯冲到欧亚大陆板块下方的太平洋板块,由于板块的部分下沉,使得板块的形状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板片状.长白山、阿尔山、五大连池火山下方都有低速异常体,长白山和阿尔山下的低速异常向下延伸至地幔转换带附近,可能与其上部的火山形成有关.五大连池火山下方的低速异常向下延伸至200km左右,不同埋深的低速异常结构可能意味着五大连池与长白山和阿尔山有着不同的成因.松辽盆地呈现以高速异常为主导、高低速异常混合分布的特性,暗示松辽盆地岩石圈地幔可能遭受了改造与破坏,可能有岩石圈拆沉的过程,盆地南部下方的低速异常与长白山和阿尔山下的低速异常有连通性,可能是下地幔热物质上涌的一个通道.S波和P波相似的成像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上地幔速度异常结构,对我们认识此区的地下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 长白山 阿尔山 五大连池 层析成像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立红 曹宏杰 +4 位作者 黄庆阳 杨帆 王继丰 王建波 倪红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目的】五大连池完好的内陆单成因火山地貌,原生而完整的植被演替过程,是研究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等的理想场所。研究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特征,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 【目的】五大连池完好的内陆单成因火山地貌,原生而完整的植被演替过程,是研究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等的理想场所。研究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特征,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演替、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座老期火山森林群落为对象,对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群落内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年龄结构及紫椴Tilia amurens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1)各山体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北坡较南坡丰富。总体来看,重要值≥1的树种仅南坡有1种,群落树种组成简单。(2)各山体整体上北坡群落物种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南坡群落物种的各种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3)森林群落的年龄结构南北坡向都是稳定型,紫椴和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也都是稳定型,为稳定群落。(4)北坡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南坡,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低于南坡,同时南北坡向间群落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且变异系数都较大。【结论】五大连池老期火山森林群落结构较简单,北坡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且群落稳定状态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五大连池火山 森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年龄结构 群落稳定性
下载PDF
五大连池地区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齐 陈文寄 +3 位作者 李大明 计凤桔 任锦章 杨森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93-399,共7页
本文对五大连池地区火山的喷发时代、活动时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对样品中细晶橄榄石含过剩氩这一问题,对已有的年龄数据的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到了五大连池地区火山岩中橄榄石含量对年龄数据的影响程度,即当样品中细晶橄... 本文对五大连池地区火山的喷发时代、活动时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通过对样品中细晶橄榄石含过剩氩这一问题,对已有的年龄数据的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得到了五大连池地区火山岩中橄榄石含量对年龄数据的影响程度,即当样品中细晶橄榄石含量在5%左右时,对200 ka左右的年龄结果,其影响程度在5%以下。根据已有的同位素测年结果,将五大连池火山群的喷发时间分为1.3Ma、0.9~0.8 Ma、0.6~0.45 Ma、0.38~0.24 Ma、0.16 Ma、0.09 Ma和270 a 7个时段;根据喷发时段,可以得出五大连池火山群活动自中更新世以来其喷发间隔大约为70~80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火山群 橄榄石 过剩氩 年代学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山杨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庆阳 谢立红 +2 位作者 曹宏杰 杨帆 倪红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9,共9页
【目的】探讨五大连池火山山杨叶功能性状特征,揭示植物对火山生境的适应,以及对不同坡向的生存策略,为特殊生境和微地形生境下植物的适应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座火山共有植物山杨为对象,测定叶面积(LS)、叶厚度(LT)、比叶面积... 【目的】探讨五大连池火山山杨叶功能性状特征,揭示植物对火山生境的适应,以及对不同坡向的生存策略,为特殊生境和微地形生境下植物的适应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座火山共有植物山杨为对象,测定叶面积(LS)、叶厚度(LT)、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量(LDMC)、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和叶氮磷比(LNP)等8种功能性状在坡向间、火山间的变化规律和变异特征,分析叶功能性状间相互关系和主成分。【结果】(1)除LCC外,其他7种功能性状在南北坡向间均具有显著差异,LT、LDMC、LNC、LNP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而LS、LCC、LPC表现为南坡小于北坡。(2)山杨SLA、LCC、LPC在新、老期火山间差异显著,但在老期火山间差异不显著。(3)火山南坡、北坡山杨LT与LDMC呈显著负相关,南、北坡向及火山间山杨LNP与LNC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PC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火山环境中山杨LNP、LPC、LNC和LS在叶功能性状分化中起到主要贡献作用。【结论】五大连池火山山杨叶功能性状的变异与火山喷发的特殊性有关,山杨通过调节自身功能性状形成不同的生存策略来适应南、北坡向和不同火山环境,在生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氮元素缺乏的限制。火山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环境,研究火山植被演替和植物功能性状等问题需要结合火山喷发的特殊情况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火山 叶功能性状 变异 生存策略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庆阳 曹宏杰 +2 位作者 王立民 谢立红 倪红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7,共8页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五大连池不同年代火山熔岩台地进行样方调查,在得到物种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火山熔岩台地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物种的科、属、种数量在新期...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五大连池不同年代火山熔岩台地进行样方调查,在得到物种组成和土壤养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火山熔岩台地植物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物种的科、属、种数量在新期火山中最低,随着火山形成年代的增加,老期火山植物物种的科、属、种数量最高;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17万a火山具有最大值(P<0.05),群落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28万a火山具有最大值(P<0.05)。随着火山形成年代的增加,这4项指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支持了森林生态系统中间阶段具有较高物种多样性的"中度干扰假说";土壤pH值、全磷、全钾、速效钾质量分数在新期火山最高(290 a),显著高于老期火山(P<0.05),随着火山形成年代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质量分数在40~50万a火山具有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火山熔岩台地(P<0.05),随着火山形成年代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乔、灌、草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的pH值、全氮、全钾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五大连池 火山 熔岩台地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蒙古栎和紫椴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谢立红 黄庆阳 +3 位作者 曹宏杰 杨帆 王继丰 倪红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研究不同气候因子利用策略的蒙古栎和紫椴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而为气候变暖后,该区域火山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以蒙古栎和紫椴为研究对象,采用树木年代学方法分析了蒙古栎和紫椴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 研究不同气候因子利用策略的蒙古栎和紫椴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而为气候变暖后,该区域火山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以蒙古栎和紫椴为研究对象,采用树木年代学方法分析了蒙古栎和紫椴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蒙古栎和紫椴径向生长-气候的关系对气温突变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1)五大连池火山6-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干燥指数与蒙古栎和紫椴年轮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表明同一区域树木生长-气候关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表明6-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干燥指数是该地区蒙古栎和紫椴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2)蒙古栎和紫椴年轮指数在突变增温(1981年)前后与气候的响应关系呈现明显的变化,气温明显变暖后与气侯的响应更加敏感;突变增温后,南北坡向蒙古栎和紫椴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差异显著,南坡蒙古栎径向生长的趋势与温度升高的趋势相同,而北坡紫椴径向生长则呈现出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现象。升温造成的干旱胁迫可能是2树种生长响应差异及北坡紫椴出现生长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分离现象”的重要原因。如果未来增温趋势持续或者加重,紫椴的生长可能会因干旱胁迫加剧而衰退,蒙古栎生长增长的趋势快速下降或也出现生长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分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火山 蒙古栎 紫椴 径向生长 气候响应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蒙古栎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立红 黄庆阳 +4 位作者 曹宏杰 杨帆 王继丰 王建波 倪红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0-970,共11页
【目的】分析五大连池4座老期火山南坡蒙古栎种群结构特征,揭示蒙古栎种群的生存现状,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演替、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种群年龄结构图,编制... 【目的】分析五大连池4座老期火山南坡蒙古栎种群结构特征,揭示蒙古栎种群的生存现状,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演替、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种群年龄结构图,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拟合种群存活曲线,运用生存分析与数量化分析法研究种群结构及动态,通过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发展趋势。【结果】4座火山蒙古栎种群均低龄数量不足,以Ⅴ~Ⅶ龄级成熟树个体为主,表现为稳定型种群,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型;生存分析表明:4个种群具有前期逐渐减少、中期趋于稳定的特点,但危险率加剧上升,种群在Ⅵ龄级之后开始进入生理衰退期,预示种群后期有衰退的趋势;数量化动态分析表明:东焦德布山、小孤山和南格拉球山蒙古栎种群忽略外部干扰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_(pi))大于0,种群表现为增长型,考虑外部干扰的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_(pi))等于或趋近于0,种群表现为稳定型,而尾山蒙古栎种群V_(pi)和V'_(pi)都小于0,种群表现为衰退型,且4个种群对外界随机干扰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时间序列预测表明:4个种群在未来2、4、6个龄级后个体数量均有减少趋势。【结论】4座老期火山南坡蒙古栎种群当前均为稳定型,但小树阶段有限的环境资源导致个体数量下降趋势显著,种群老龄个体数量发展潜力较小,形成该种群更新和发展的瓶颈,随着种群发展有向衰退转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火山 蒙古栎 年龄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种群动态指数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区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杜建国 李圣强 +4 位作者 刘连柱 任锦章 赵谊 孙如波 端木合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根据泉(池)水中气体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讨论了五大连池火山区气体的来源和运移。1997年8月从五大连地火山区泉(池)中采集了9个气、水样品,同年9月测定了游离气和水溶气的气体组分、He同位素比值和CO2的C值。气体以... 根据泉(池)水中气体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讨论了五大连池火山区气体的来源和运移。1997年8月从五大连地火山区泉(池)中采集了9个气、水样品,同年9月测定了游离气和水溶气的气体组分、He同位素比值和CO2的C值。气体以CO2为主,多数样品的CO2体积分数大于80%。He和CH4的体积分数变化范围大,分别为0.7×10-6~380×10-6和4.0×10-6~180×10-6。3He/4He比值分布在1.0Ra~3.3Ra之间(Ra=1.4×10-6,大气对流层3He/4He比值)。4He/20Ne比值均比大气中的高,分布在0.35~1011之间。CO2的 13c(PDB)值与地幔或岩浆CO2的值一致,为-9.6‰~-4.2‰。这些均表明,泉水为渗入地下的大气降水,经过不同深度和不同岩层渗流出露地表;气体为幔源组分和地壳组分的混合物,利用二元混合模型估计,至少13%~37%的He源于地幔;CO2可能为幔源岩浆脱气后残留的CO2;N2、O2和Ar主要为大气来源;研究区地球深部气体和热仍在大量地向地壳浅层和地表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地球化学 火山区 五大连池 泉水
下载PDF
五大连池地区蝗虫生态地理区划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一平 张凤岭 任炳忠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76-81,共6页
1989~1990年7~8月两次对五大连池火山地区的蝗虫进行了研究。采得标本经整理鉴定,计29种,隶属4科18属,包括3新种。根据该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及植被和蝗虫分布等不同,将该地区分为栽培植被草甸草原小区,老期火山小区和新期火山小区... 1989~1990年7~8月两次对五大连池火山地区的蝗虫进行了研究。采得标本经整理鉴定,计29种,隶属4科18属,包括3新种。根据该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及植被和蝗虫分布等不同,将该地区分为栽培植被草甸草原小区,老期火山小区和新期火山小区,并对区系性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 蝗虫 生态地理 火山地区
下载PDF
火山矿泥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pH稳定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振兴 王希英 +3 位作者 吴婧 曾颖 潘虹 谢振华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6-512,共7页
以五大连池火山矿泥颗粒为乳化剂,以橄榄油为油相,去离子水为水相,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制备火山矿泥Pickering乳液,对制备后乳液的粒度、微观形貌、Zeta电位进行分析,并对其pH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质量分数橄榄油2... 以五大连池火山矿泥颗粒为乳化剂,以橄榄油为油相,去离子水为水相,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制备火山矿泥Pickering乳液,对制备后乳液的粒度、微观形貌、Zeta电位进行分析,并对其pH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质量分数橄榄油20%,矿泥乳化颗粒3%,去离子水77%的配方,在40℃,80 MPa下进行高压均质可制备稳定Pickering乳液。乳液平均粒度为(10.516±0.141)μm,在冷冻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清晰、完整、均匀的球形乳液颗粒,Zeta电位平均值为-55.01 mV。乳液在pH 4~12区间无乳析现象,在pH 1~14区间无破乳现象。火山矿泥乳化颗粒同时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在不添加其他乳化剂的条件下,可以与橄榄油形成稳定的水包油Pickering乳液,并且乳液具有优异的pH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 火山矿泥 Pickering乳液 制备工艺 pH稳定性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群最新喷发时间的热释光(TL)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8
15
作者 计凤桔 李齐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2-304,共3页
首次利用TL测年技术,测定了五大连池火山群中两座最新喷发的火山熔岩中的烘烤捕虏体的年代。测定结果((264±19)aB.P.,(273±19)aB.P.)在误差范围内与喷发的历史记载(1719~1721年)一... 首次利用TL测年技术,测定了五大连池火山群中两座最新喷发的火山熔岩中的烘烤捕虏体的年代。测定结果((264±19)aB.P.,(273±19)aB.P.)在误差范围内与喷发的历史记载(1719~1721年)一致,表明这两座火山是同期喷发的产物,同时也表明利用TL测年技术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年轻火山活动的年代,它为恢复火山最新喷发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比较可靠的年代测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 火山群 热释光法 捕虏体 年代学
下载PDF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机构与干热岩地球物理场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森琦 贾小丰 +2 位作者 李百祥 李胜涛 田蒲源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3-480,共8页
五大连池是第四纪形成后期经多次喷发形成的火山群,为干热岩勘查开发选址,开展了新一轮地球物理勘查,笔者在五大连池近年完成的重磁勘查资料基础上,结合大地电磁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的成果,对已有重磁勘查资料重新认识再解释。通过重磁... 五大连池是第四纪形成后期经多次喷发形成的火山群,为干热岩勘查开发选址,开展了新一轮地球物理勘查,笔者在五大连池近年完成的重磁勘查资料基础上,结合大地电磁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的成果,对已有重磁勘查资料重新认识再解释。通过重磁场对比,着重探讨了重磁场反映的尾山中心式喷发形成火山穹窿构造、岩浆囊的动力机制和地质背景,有别于笔架山—老黑山裂隙式喷发的特征,据此,可为五大连池火山机构研究和探讨深部存在干热岩提供地球物理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火山群 地球物理场特征 火山机构 岩浆囊 干热岩
下载PDF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尾山地区火山岩浆囊探测与干热岩地热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森琦 贾小丰 +5 位作者 张杨 李胜涛 李志伟 田蒲源 明圆圆 张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06-1521,共16页
五大连池火山群北部的尾山火山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具中心式火山喷发,距今(0.57~0.31)±0.05 Ma。同美国芬顿山干热岩项目所在地火山活动于1.40~1.10 Ma相比,其下方具备发育正在冷却中的岩浆囊的可能。重、磁法勘查结果表明,尾山... 五大连池火山群北部的尾山火山形成于第四纪中更新世,具中心式火山喷发,距今(0.57~0.31)±0.05 Ma。同美国芬顿山干热岩项目所在地火山活动于1.40~1.10 Ma相比,其下方具备发育正在冷却中的岩浆囊的可能。重、磁法勘查结果表明,尾山地区基底以北宽河组(Pt3-∈1b)变质岩为主,放射状断裂和环形构造发育,外环影响直径12~13km,是地壳浅部火山穹窿构造的反映。天然地震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勘查结果表明,尾山下部火山岩浆囊顶界埋深6.5km,至8km深度面积扩展至约13km^2,至13km面积扩展至约35km^2,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西大东小的"蝌蚪状",可能构成了尾山地区干热岩体的热源。大地电磁测深(MT)勘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高导体/高温岩体主体顶界埋深5km,最浅达3km。MT单点勘查曲线及图解表明,尾山西侧(B点)在约2km深度,电阻率值降至2Ω·m以下,4~6km小于2Ω·m的低电阻率区域逐渐连成片,6km以下几乎整体小于2Ω·m。综合分析认为,五大连池尾山地区具较好的干热岩地热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火山群 第四纪火山 尾山 干热岩 岩浆囊
下载PDF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火山分布与断裂关系新认识 被引量:14
18
作者 毛翔 李江海 +1 位作者 高危言 张天然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五大连池是世界陆内单成因火山的典型代表,明确断裂与火山排布关系对研究此类火山活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表观察与遥感图像解译,结合区域构造、地表出露断裂或破裂带、火山喷发时间次序(如一些火山存在由SW向NE依次喷发的规律)、... 五大连池是世界陆内单成因火山的典型代表,明确断裂与火山排布关系对研究此类火山活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表观察与遥感图像解译,结合区域构造、地表出露断裂或破裂带、火山喷发时间次序(如一些火山存在由SW向NE依次喷发的规律)、区域剖面图以及不同向排布的火山规模规律等现象,研究了五大连池陆内单成因火山群火山排布与断裂的相关关系,认为五大连池地区具有NE,NW和近E-W三组方向的7条断层。区域大地电磁资料以及东北地区深部构造研究也支持这一分析。由于这三组方向的断裂还出现于火山活动之前的花岗岩之中,加之地震数据、地质历史时期的应力状态以及河流阶地研究显示在火山活动时期本地区不存在活动断裂,这些断裂应该形成于五大连池火山活动之前,并在火山作用过程中为岩浆提供了向上运移的通道,从而形成了现今的地表火山分布,即三组火山沿NE向断裂排布,两组火山沿NW向断裂分布,两组火山沿近E-W向断层排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成因火山分布 断裂 五大连池 中国东北地区
下载PDF
五大连池矮曲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季节变化的动态响应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明月 张文天 魏晓雪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为今后更好了解矮曲林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老黑山主要矮曲树种山杨、香杨和白桦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差异特征,揭示其对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的影响,选取了老黑山脚下熔岩台地15个样点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今后更好了解矮曲林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比较老黑山主要矮曲树种山杨、香杨和白桦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差异特征,揭示其对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的影响,选取了老黑山脚下熔岩台地15个样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曲林三种主要林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季节变化规律相似,全年整体含量为微生物量碳香杨<白桦<山杨,微生物量氮则是山杨<白桦<香杨。白桦矮曲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其生物量氮呈显著相关性(p<0.05),与土壤全氮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山杨矮曲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其土样有机碳和全氮呈高度负相关性(p<0.05)。香杨矮曲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其土样有机碳呈高度负相关性(p<0.05),与土壤全氮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矮曲林土壤含水率四季变化不大,涵养水源能力差,微生物生物量呈现季节性动态变化,由此可见,不同植被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有一定影响,而含水率对其影响不大,温度变化对其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 火山 矮曲林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五大连池不同年代火山熔岩流遗迹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庆阳 曹宏杰 +2 位作者 谢立红 朱道光 倪红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7年第6期68-71,共4页
本研究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五大连池不同历史年代火山喷发后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揭示200万年以来植物和植被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史,以及正在进行的植物演化和生态演替过程。本研究为火山喷发所形成的... 本研究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五大连池不同历史年代火山喷发后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揭示200万年以来植物和植被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史,以及正在进行的植物演化和生态演替过程。本研究为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原生演替环境下的温带大陆环境植物和植被的演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五大连池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及理论支撑。本研究以不同历史年代火山即火烧山、东焦得布山和北格拉球山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年代火山熔岩流遗迹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的集聚过程,并计算其植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Jaccard指数、Cody指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连池 火山喷发 物种组成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