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都山区农业连阴雨灾害时空演变气候特征及风险区划 被引量:12
1
作者 肖志强 樊明 赵彦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0期181-185,共5页
为了指导武都山区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工作,提高应对连阴雨灾害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之目的,从武都区1971—2010年连阴雨资料入手,分析得出:武都区连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5—10月。其中,5—7月夏收期和9—10月秋收期连阴雨危害最... 为了指导武都山区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工作,提高应对连阴雨灾害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之目的,从武都区1971—2010年连阴雨资料入手,分析得出:武都区连阴雨主要集中出现在5—10月。其中,5—7月夏收期和9—10月秋收期连阴雨危害最大,出现频率最高,造成的农业灾损最为严重。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ArcGIS软件,得到连阴雨灾害危险性图层,再与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连阴雨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武都区连阴雨危险性等级由高到低、由东南到西北递减,海拔1600m以上高山区和东南部连阴雨危险性等级最高,为连阴雨高风险区,白龙江流域海拔1300m以下区域连阴雨危险性等级最低,为连阴雨低风险区。研究结果为指导武都山区巧用天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周密安排夏收秋收农业生产工作,预防和减轻连阴雨灾害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都山区 连阴雨 气候特征 灾害风险区划
下载PDF
武都山区大到暴雨时空演变气候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9
2
作者 肖志强 赵彦锋 刘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376-14378,共3页
分析了武都山区近40年来暴洪灾害发生变化规律,通过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得到大到暴雨灾害危险性图层,再同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 分析了武都山区近40年来暴洪灾害发生变化规律,通过对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多因子综合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得到大到暴雨灾害危险性图层,再同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大到暴雨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武都山区大到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7~8月是多发时期,60%以上的大到暴雨出现在这一时段,6月和9月次之,5月份大到暴雨出现最少,其他月份尚无出现过暴雨;武都山区大到暴雨主要出现在夏半年,且年际趋势变化不大。武都山区大到暴雨危险性等级南部高于北部、山区高于川区,由西北高海拔区域向西北低海拔区域递减,由南部向北部递减;大到暴雨洪涝风险等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都山区 大到暴雨 气候特征 灾害风险区划
下载PDF
武都山区干旱气候特征与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志强 刘丽 赵彦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624-7626,7734,共4页
根据气象干旱等级标准(GB/T20481-2006),统计分析陇南市8县1区9个气象站1971~2010年年平均各类干旱频率,并利用各站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与各站年平均干旱频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武都区各地年平均干旱频率,结合各地人口、GDP... 根据气象干旱等级标准(GB/T20481-2006),统计分析陇南市8县1区9个气象站1971~2010年年平均各类干旱频率,并利用各站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与各站年平均干旱频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武都区各地年平均干旱频率,结合各地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AreGIS软件,得到干旱灾害危险性图层,再同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近40年武都区有30年均有干旱出现,共出现各类干旱49次,其中,发生频率春旱40.0%、春末夏初旱20.0%、伏旱35.0%、秋旱27.5%,年际出现干旱的频率为75.0%.武都区白龙江流域半山河谷和东南部低海拔区干旱危险性等级最高,年际干旱频率>62.3%,由此向北向高干旱危险性等级递减,干旱灾害风险由白龙江干热河谷向四周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都山区 干旱 气候特征 灾害风险区划
下载PDF
武都区高温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志强 赵彦锋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3期65-67,共3页
分析武都区1971——2010年高温资料得出,武都区高温日数年平均为21d,集中出现在5——9月;从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来看,高温日数呈现明显的增多趋势。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GIS技术分析得出,武都区高温危险性等级和高温灾害风... 分析武都区1971——2010年高温资料得出,武都区高温日数年平均为21d,集中出现在5——9月;从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来看,高温日数呈现明显的增多趋势。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GIS技术分析得出,武都区高温危险性等级和高温灾害风险随着海拔高度由低到高递减;白龙江流域和东南部海拔1100m以下浅山河谷区最高,1600m以上高山地区最低,多数年份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都山区 高温 气候特征 灾害风险区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