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港口岸线资源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武汉新港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史晓雪 徐碧华 +2 位作者 郑志华 寇英卫 曹德友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12年第2期87-92,共6页
综合当前港口岸线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研究进展,侧重于岸线的生态、生活服务功能,将岸线资源分为生态岸线、生活岸线、宜港岸线、其他岸线四类。本着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减少岸线恶性竞争的原则,基于GIS,以武汉新港为例,探索图形叠置法在港... 综合当前港口岸线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研究进展,侧重于岸线的生态、生活服务功能,将岸线资源分为生态岸线、生活岸线、宜港岸线、其他岸线四类。本着合理利用岸线资源、减少岸线恶性竞争的原则,基于GIS,以武汉新港为例,探索图形叠置法在港口规划环评中岸线资源适宜性评价的定量化研究。从区域宏观层面分析岸线资源的特征,对港口规划岸线的合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对港口规划的下一步岸线利用和港区建设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港口岸线资源适宜性评价 港口规划 武汉新港
下载PDF
关于建设武汉新港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晶 李姗姗 《科技创业月刊》 2008年第12期7-8,共2页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的改革示范区,建设武汉新港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武汉航运中心的进一步确立,加快武汉城市建设,新港建设急需政...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建设"两型社会",武汉作为全国"两型社会"的改革示范区,建设武汉新港是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武汉航运中心的进一步确立,加快武汉城市建设,新港建设急需政府的相关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论述了建设与水路运输相协调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建设一批临港工业带,能够为新港增加货源,加强信息建设与人才建设等,让武汉新港更好更快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新港 水运 航运中心 港口建设
下载PDF
武汉新港区域竞争优势培育及对策分析
3
作者 熊晓亮 邹旖 《物流科技》 2011年第10期23-25,共3页
武汉新港作为武汉航运中心的核心和武汉城市圈物流中心职能最主要的载体,其竞争力的提高对城市圈区域一体化的实现与区域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分析武汉新港"区域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的竞争压... 武汉新港作为武汉航运中心的核心和武汉城市圈物流中心职能最主要的载体,其竞争力的提高对城市圈区域一体化的实现与区域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分析武汉新港"区域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的竞争压力、内部资源整合、港区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高地"、"洼地"、"园区经济"的区域经济竞争途径和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武汉新港 高地 洼地 园区经济
下载PDF
武汉新港推进中部崛起的亮点模式分析
4
作者 张晓骏 邹旖 《物流科技》 2011年第12期74-76,共3页
在港口的现代化建设中,港口的功能一体化,供销和服务系统化,才能提高港城一体的新经济发展速度。武汉新港作为现代港口的新枢纽,正在发挥着现代港口和现代物流的协同作用,跨区域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化为其在管理和运营上都显现出独特的... 在港口的现代化建设中,港口的功能一体化,供销和服务系统化,才能提高港城一体的新经济发展速度。武汉新港作为现代港口的新枢纽,正在发挥着现代港口和现代物流的协同作用,跨区域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化为其在管理和运营上都显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分析武汉新港的亮点模式:项目库管理、综合信息平台、长江流域经济走廊,认为武汉新港推动的港城一体化,利用先进的现代港口服务技术,将作为"第四代港口"奠定中部崛起的新格局和新模式,成为推动中部崛起的经济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新港 中部崛起 货物吞吐量 航运中心 信息化
下载PDF
低碳经济背景下武汉新港航运文化培育探讨
5
作者 熊晓亮 张晓骏 漆莉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年第12期112-113,148,共3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武汉新港作为城市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职能最主要的载体既承受着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的压力,又面临着内部资源整合、港区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等问题,处在低碳软环境建设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通过建设综合性的节庆活动、网... 低碳经济背景下,武汉新港作为城市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职能最主要的载体既承受着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的压力,又面临着内部资源整合、港区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等问题,处在低碳软环境建设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通过建设综合性的节庆活动、网络媒体以及专业性文化交流与学术平台;建立责任机构和规范制度;搭建企业、行业、城市低碳交流平台;塑造"低碳"、"诚信"、"创新"、"人文"价值理念等方式培育和发展武汉低碳航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新港 航运中心 低碳文化 竞争优势
下载PDF
区域格局下港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以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海军 段瑜 +1 位作者 刘宇辉 徐国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44,共5页
港口—腹地城市之间存在着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腹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动力依托。在区域一体化格局下,新的港城关系要求港口和腹地之间具有高度的协同性、整合度和一体化。为此,武汉新港积极... 港口—腹地城市之间存在着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腹地城市是港口发展的动力依托。在区域一体化格局下,新的港城关系要求港口和腹地之间具有高度的协同性、整合度和一体化。为此,武汉新港积极探索了一种适合港口—腹地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实现"以港兴城、港以城兴,港城一体、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城一体化 武汉新港 区域格局 发展模式
下载PDF
武汉新港花山作业区规划重点问题分析
7
作者 康万军 张保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6,共5页
基于武汉新港花山作业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结合港口开发现状、区位和地形条件,针对港区平面布置、高程设计和交通组织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利用陆域资源特点和条件,考虑不同港口功能区对陆域的要求,提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综... 基于武汉新港花山作业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结合港口开发现状、区位和地形条件,针对港区平面布置、高程设计和交通组织等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利用陆域资源特点和条件,考虑不同港口功能区对陆域的要求,提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综合分析防洪、港区排水、交通及土石方平衡等要求,对港口高程系统、重要节点高程控制和港内交通组织进行设计,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内河集装箱港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新港 花山作业区 平面布置 高程 交通
下载PDF
基于武汉新港建设的武汉港口物流发展建议
8
作者 汪威 《科技创业月刊》 2010年第5期1-2,共2页
武汉新港建设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建设武汉新港势在必行,为武汉地区的经济服务,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地位。建设武汉新港,关键在于发展武汉的港口物流业,建设相关的产业配套,建设综合的运输体系,完善通畅的信息交易平台,注重人才的建... 武汉新港建设已经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建设武汉新港势在必行,为武汉地区的经济服务,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地位。建设武汉新港,关键在于发展武汉的港口物流业,建设相关的产业配套,建设综合的运输体系,完善通畅的信息交易平台,注重人才的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新港 港口产业 港口物流 发展建议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武汉港加快实现五百万标箱目标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希 黄璨 《物流技术》 2021年第10期24-27,62,共5页
结合武汉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当前武汉港集装箱运输面临的挑战,并从织密多样化国内外航线网、推动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新发展格局下武汉港五百万标箱目标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武汉港... 结合武汉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当前武汉港集装箱运输面临的挑战,并从织密多样化国内外航线网、推动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等方面探索了新发展格局下武汉港五百万标箱目标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武汉港高质量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港 集装箱运输 新发展格局 五百万标箱目标 路径探索
下载PDF
武汉新港林四房港区煤炭码头建设方案研究
10
作者 邓先乔 尹政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57-58,61,共3页
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为满足中部地区的用煤需求,须在中部建立煤炭中转中心。武汉市水陆运输条件良好,适合建立北煤南运的中转中心。在分析中部3省(鄂、湘、赣)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新港林四房港区... 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为满足中部地区的用煤需求,须在中部建立煤炭中转中心。武汉市水陆运输条件良好,适合建立北煤南运的中转中心。在分析中部3省(鄂、湘、赣)的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新港林四房港区建设的意义。对林四房港区的规划方案、总体布局储运能力等进行了介绍。林四房港区建成后,能保证中部3省的用煤调运需求,以及满足突发事故情况下国家调用储备煤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建设 煤炭储备 铁路专线 武汉新港
下载PDF
武汉新港集疏运体系布局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巴可伟 谢辉 《综合运输》 2018年第11期109-115,共7页
长江经济带战略有效带动长江航运发展,也助推了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对集疏运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武汉新港的集疏运体系为例,从现状基础设施分析入手,剖析现状问题,研究发展要求,明确规划思路,从国际、国家、区域以及港... 长江经济带战略有效带动长江航运发展,也助推了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对集疏运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武汉新港的集疏运体系为例,从现状基础设施分析入手,剖析现状问题,研究发展要求,明确规划思路,从国际、国家、区域以及港城等多层面,提出了综合运输集疏运网络体系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布局体系,阐述了集疏运网络适应性,对以推动沿江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武汉新港 集疏运体系 布局规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