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ad Centrality and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s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LIU Yaolin WANG Huimin +3 位作者 JIAO Limin LIU Yanfang HE Jianhua AI Tinghu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511-522,共12页
Road network is a corridor system that interacts with surrounding landscapes,and understanding their interaction helps to develop an optimal plan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oad network is a corridor system that interacts with surrounding landscapes,and understanding their interaction helps to develop an optimal plan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ad centrality and landscape patterns in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China.The densities of centrality measures,including closeness,betweenness,and straightness,are calculated by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The landscape patterns are characterized by four landscape metrics,including percentage of landscape(PLAND),Shannon′s diversity index(SHDI),mean patch size(MPS),and mean shape index(MSI).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then used to quantify their relationships at both landscape and class level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ntrality measures can reflect the hierarchy of road network as they associate with road grade.Further analysis exhibit that as centrality densities increase,the whole landscape becomes more fragmented and regular.At the class level,the forest gradually decreases and becomes fragmented,while the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s and turns to more compact.Therefore,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bility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centrality densities estimated by KDE in quantify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ads and landscapes,can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valuable guidanc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land-use planning as well as a new insight into ecological effects of r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空间格局 市区道路 SHANNON多样性指数 武汉 土地利用规划 可持续交通 核密度估计 空间密度
下载PDF
基于轴线法和POI数据双重视角的城市空间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灵捷 朱江洪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5期74-77,85,共5页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使用格网法、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将POI大数据与交通路网数据相结合,基于格网尺度对可达性与POI密度进行交叉对比分析,进而得到双重约束下的武汉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使用格网法、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将POI大数据与交通路网数据相结合,基于格网尺度对可达性与POI密度进行交叉对比分析,进而得到双重约束下的武汉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类型与空间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武汉市中心城区POI密度呈“一心独大”的非均衡式分布,可达性则呈现“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2)在双重约束下武汉市中心城区可划分为三类空间,总体呈“两带多区”的空间结构形态。该研究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新思路,可为城市规划布局及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空间句法 POI数据 交叉对比 武汉主城区
下载PDF
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起始
3
作者 潘文婵 陈剑宇 《华中建筑》 202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武汉地区高等建筑教育的创立与国立南京大学的影响息息相关。该文阐述了武汉地区高等建筑教育出现前,建筑从业人员的培养方式和国立南京大学对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辐射影响,通过分析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源头、创立、承启与延伸,进一步梳... 武汉地区高等建筑教育的创立与国立南京大学的影响息息相关。该文阐述了武汉地区高等建筑教育出现前,建筑从业人员的培养方式和国立南京大学对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辐射影响,通过分析武汉高等建筑教育的源头、创立、承启与延伸,进一步梳理武汉三所院校教师教育背景的谱系,说明了武汉高等建筑教育与国立南京大学的关联,从而阐明武汉高等建筑教育从无到有的创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地区 国立南京大学 建筑教育 建筑系
下载PDF
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滨湖空间建设现状分析
4
作者 肖琨 尹言军 +2 位作者 何典 刘晖 李黎 《城市勘测》 2023年第2期6-11,共6页
滨湖空间是城市最有特色的公共空间,其生态价值和区位价值都尤为重要与珍贵。本文基于多源数据,识别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滨湖空间建设现状,分析了典型问题,为城市湖泊规划管理提供科学支撑。研究发现:①整体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环... 滨湖空间是城市最有特色的公共空间,其生态价值和区位价值都尤为重要与珍贵。本文基于多源数据,识别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滨湖空间建设现状,分析了典型问题,为城市湖泊规划管理提供科学支撑。研究发现:①整体来看,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环湖开敞空间较为充足,环湖开敞空间岸线率良好,但不同功能型湖泊差异较大。②景观公园型中的五加湖,城市公园型湖泊中的汤逊湖、龙阳湖、青山北湖,生态公园型中的严东湖、严西湖、青菱湖和野湖,周边在建工地较多,滨湖空间不稳定,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湖空间 开敞空间 岸线率 武汉市中心城区 湖泊
下载PDF
2000—20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景观变化 被引量:27
5
作者 淡永利 王宏志 +2 位作者 张欢 张晓峰 纵兆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1317,共7页
武汉雅称"百湖之市",湖泊是武汉市的重要名片。以2000、2005和2010年三期Landsat TM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湖泊水体信息,建立了各个时期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矢量图层,计算了湖泊的面积萎缩率、斑块分... 武汉雅称"百湖之市",湖泊是武汉市的重要名片。以2000、2005和2010年三期Landsat TM数据为数据源,采用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提取湖泊水体信息,建立了各个时期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矢量图层,计算了湖泊的面积萎缩率、斑块分维数和破碎度等景观指数,对2000—20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武汉市各个湖泊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湖泊面积萎缩率大小和其所隶属的环线及政策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各湖泊斑块分维数在1-1.3之间,并越来越接近于1,表明在人类活动持续影响下,其形状变得越来越规则;同时斑块数目增加,湖泊在面积萎缩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破碎,研究显示主要是道路修建所致导致的湖泊分割,湖泊被分割后,自净能力下降,会导致水体污染而最终被填埋。总之,10年武汉市湖泊景观环境朝着不良方向发展,应该制定更严格的政策进行水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中心城区 NDWI 湖泊景观变化 萎缩率
下载PDF
武汉金融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现状考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仁祥 孙亚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835-838,共4页
基于区域发展的需要及武汉的特殊地位,对武汉的金融竞争力做出全面考察,构建了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估模型,并对武汉与国内部分主要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 中部发展 武汉 金融竞争力
下载PDF
中国区域中心城市沈阳、武汉中心性与扩散域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媛媛 曾菊新 王士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9-156,共8页
通过构建中心地中心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因子分析方法抽取了6个主成分对中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沈阳和武汉的中心性进行了综合测算.引进日本"时距圈"的概念,根据中心性综合得分值构建中心地的"时距圈"测算公... 通过构建中心地中心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PSS18.0因子分析方法抽取了6个主成分对中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沈阳和武汉的中心性进行了综合测算.引进日本"时距圈"的概念,根据中心性综合得分值构建中心地的"时距圈"测算公式,利用Arc GIS 9.3平台使用Kriging插值法测绘出沈阳、武汉的扩散域空间表达图.结合规模指数、经济增长率指数对比分析了沈阳、武汉在地方、大区、全国的中心职能,从微观、中观与宏观三个尺度预测了其中心地扩散域的辐射作用以及未来中心地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地 中心性 沈阳 武汉 扩散域
下载PDF
基于百度热力图的武汉市主城区城市人群聚集时空特征 被引量:51
8
作者 王录仓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2期52-56,共5页
伴随着LAD和LBS的发展及应用,用户的数字足迹为有效展现城市人口流动的轨迹和时空聚集状态提供了便利,弥补了传统城市调研和空间规划的缺陷。本文借助百度热力图,并结合Arc GIS,分析了武汉主城区人口在典型日期(工作日和休息日)流动的... 伴随着LAD和LBS的发展及应用,用户的数字足迹为有效展现城市人口流动的轨迹和时空聚集状态提供了便利,弥补了传统城市调研和空间规划的缺陷。本文借助百度热力图,并结合Arc GIS,分析了武汉主城区人口在典型日期(工作日和休息日)流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人口集聚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变化,工作日的波动性强于休息日;出行时间存在着相位差,休息日的滞后性和后延性更强。人群活动的时间节律主要受规则性和自由性活动的控制。在空间上,工作日与休息日高集聚的场所有一定差异,工作日以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和就业中心为主,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工作指向性;休息日则指向传统的购物中心、大型交通枢纽和新兴城市综合体。因此,需要对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部分"中心"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度热力图 城市人群 时空特征 武汉市主城区
下载PDF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被引量:170
9
作者 刘承良 余瑞林 +2 位作者 熊剑平 朱俊林 张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7-209,共13页
都市圈空间结构是城市体系中最综合、最富于变化的热点部分。基于武汉都市圈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定量分析武汉都市圈空间竞争与范围的动态性特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存在主要方向,具有时间惯性,空间极化明显;地域... 都市圈空间结构是城市体系中最综合、最富于变化的热点部分。基于武汉都市圈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构建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定量分析武汉都市圈空间竞争与范围的动态性特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存在主要方向,具有时间惯性,空间极化明显;地域空间上经济联系作用强度距离衰减,形成圈层结构分异。从点、线、面组合关系角度,构建节点中心性、通道网络性、范围系统性指标,定量揭示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等级层次性特征:中心城市中心性等级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与交通地理区位紧密相关;主要通道与侍服能力也存在等级层次性,明显形成两城际交通走廊;中心城市腹地范围与自身外向经济联系强度密切相关,受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空间结构 中心性 网络性 Vonoroi图 等级层次性 武汉都市圈范围
下载PDF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刘承良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群体化现象的大量涌现,使得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联系及其复杂性成为当前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中心。基于经济联系发展与空间结构演替的共轭关系,通过相关统计资料统计分析,从城市化、... 城市化、信息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群体化现象的大量涌现,使得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经济联系及其复杂性成为当前地理学研究的前沿与中心。基于经济联系发展与空间结构演替的共轭关系,通过相关统计资料统计分析,从城市化、交通化、工业化、信息化、服务产业化五方面归纳了建国来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发展历程:波动发展阶段(1949—1965年)、停滞不前阶段(1966—1978年)、快速发展阶段(1979—1989年)、全面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从经济联系作用的交通扩展与功能集散角度分析了武汉都市圈地域结构形态演变特征,揭示出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在城市扩展方向上呈现孤立-向心-离心-圈状-轴向变化,在空间形态上则表现为块状-星状-组群-圈状-带状演替,并对其未来高级形态——中部都市带发展提出空间组织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都市圈 经济联系 时空演变 中部都市带
下载PDF
建立大武汉旅游圈的设想
11
作者 张勇 张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71-73,共3页
区域旅游合作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探索区域旅游对发展当地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扬长避短、互惠互利,增强吸引力和对外竞争力。对建立大武汉旅游圈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对其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将武汉的旅游中心地位做强做大... 区域旅游合作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探索区域旅游对发展当地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扬长避短、互惠互利,增强吸引力和对外竞争力。对建立大武汉旅游圈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对其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将武汉的旅游中心地位做强做大、加强区内旅游合作、加快区内交通网络和服务网络建设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大武汉旅游圈 华中区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光 李菲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19,共7页
文章分别从地区专业化、地区间专业化以及制造业中心值等多个角度,对武汉城市圈2000—2007年间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水平作了测度,并对其演进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发现:考察期间城市圈专业化指数值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城市的专业化水... 文章分别从地区专业化、地区间专业化以及制造业中心值等多个角度,对武汉城市圈2000—2007年间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水平作了测度,并对其演进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果发现:考察期间城市圈专业化指数值是上升的,其中大多数城市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城市间制造业行业结构差异在增大。2000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截面城市圈各城市间专业化水平的测度表明,城市圈九城市分化为两大集团,两大集团间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行业差异增大。而集团内部各城市间专业化水平却是下降的,行业同构加强。城市圈制造业中心值分析发现,整体上城市圈制造业在空间上是分散的,且9个城市形成了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地区专业化 地区间专业化 制造业中心值 武汉城市圈
下载PDF
武汉市中心区医疗设施供给水平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季琳 吴晓 陆筱恬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1期42-52,共11页
结合医疗设施供給及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热点问题,从公共服务设施评估的公平性与可达性角度遴选测评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医疗设施供给综合测评框架,以武汉市中心区为例,评价武汉市中心区街道单元尺度下各类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合医疗设施供給及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热点问题,从公共服务设施评估的公平性与可达性角度遴选测评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医疗设施供给综合测评框架,以武汉市中心区为例,评价武汉市中心区街道单元尺度下各类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武汉市中心区医疗供给现存问题,并据此从设施的类别、规模与布点出发,提出具体的医疗设施优化配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施 供给水平 综合评估 优化配置 武汉市中心区
下载PDF
武汉市中心城区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恒 汤弟伟 《地理空间信息》 2020年第10期90-94,109,I0006,共7页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利用建筑用地指数(IBI)提取武汉市中心城区1996、2001、2006、2011、2016年建成区,选取扩张强度、弹性系数、紧凑度、分形维数、放射状指数、重心等指标,结合等扇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探讨了武汉市中心城区近20 a城市...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利用建筑用地指数(IBI)提取武汉市中心城区1996、2001、2006、2011、2016年建成区,选取扩张强度、弹性系数、紧凑度、分形维数、放射状指数、重心等指标,结合等扇分析和缓冲区分析,探讨了武汉市中心城区近20 a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6年间,武汉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9.25 km^2增加到381.13 km^2,扩张171.88km^2。在扩张过程中土地集约利用化程度不高,人地关系整体不协调;城市形状类似于"蝴蝶"状,城市形态复杂、边界曲折,但逐渐趋向规则;城市重心变化不明显,转移轨迹为"西南-西南-东南-西北",总的趋势是向南;南部是扩张的热点区域,扩张呈现"核心-放射状"的扩张模式;城市边界已经延伸到距市中心18 km处,9~12 km为扩张最剧烈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中心城区 城市扩张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城市老年健康资源空间公平性——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15
作者 陈全 幸丽君 +1 位作者 孙桂英 牟磊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4-1439,共16页
【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高质量且平等的为老年群体配置城市健康资源是当前城市规划与资源配置的重要目标。【方法】本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从主动和被动健康需求视角构建城市老年健康资源类型体系,采用平均... 【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高质量且平等的为老年群体配置城市健康资源是当前城市规划与资源配置的重要目标。【方法】本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从主动和被动健康需求视角构建城市老年健康资源类型体系,采用平均最近邻、协同区位商和高斯二步移动搜索法等多种定量方法,探究老年健康资源空间公平性。【结果】(1)各类老年健康资源均表现出集聚特征,但集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2)居住小区与各类老年健康资源均表现出非邻近性。其中,被动式健康资源与居住小区联系程度相对更强,而单类健康资源之间也存在互补性。(3)主动和被动式健康资源在空间可达性上均呈现中心-外围结构,而单类型的老年健康资源社区可达性差异显著。(4)被动式健康资源相较于主动式健康资源更为公平,而这两者整体公平性均优于单类健康资源;即除医院健康资源外,其他单类老年健康资源供需失衡较为严重。【结论】武汉市中心城区各类老年健康资源空间公平性差异较大,进行资源配置时应充分考虑资源互补效应,根据老年人主被动健康需求制定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高密度城区老年健康资源体系构建及空间配置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健康资源 主被动健康需求 协同区位商 空间公平性 武汉市中心城区
原文传递
基于中心地理论的中国城市群空间自组织演化解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贞冰 陈银蓉 +1 位作者 赵亮 王婧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4-51,共8页
以克里斯塔勒中心地模型为空间范式,在经济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下划分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单元,与理论模型空间划分进行比较。将现实功能单元划分与理论空间模型之间破碎地块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作为... 以克里斯塔勒中心地模型为空间范式,在经济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下划分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单元,与理论模型空间划分进行比较。将现实功能单元划分与理论空间模型之间破碎地块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作为评价空间自组织演化的指标,用以对比各自的模型拟合度以客观解析中国城市群空间自组织演化状态。结果表明:区域经济总量是影响区域空间自组织演化程度的首要因素,武汉城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尚处于发育阶段,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个空间子系统或二级功能单元,但政府规划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建设较为有序和科学,待其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其空间自组织演化将更趋合理。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组织演化合理程度更高,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自组织演化最为合理,处于空间自组织演化高级阶段。同时,相对于巨大的经济总量的差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城市群(都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水平实际差异并不那么显著,表明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空间成长的内生动力规律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空间自组织演化 中心地模型
原文传递
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系统结构及扩散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媛媛 丁明磊 曾菊新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53,共6页
通过构建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的中心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6个主因子对都市圈内的26个县级及以上中心地进行中心性测度,并据之将武汉都市圈中心地划分为4个等级。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将中心地等级、中心性综合得分与主要交通方式... 通过构建武汉都市圈中心地的中心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6个主因子对都市圈内的26个县级及以上中心地进行中心性测度,并据之将武汉都市圈中心地划分为4个等级。运用数学建模方法将中心地等级、中心性综合得分与主要交通方式时速结合起来,将中心地的扩散域界定转化为不同交通方式、不同通行时间的时距函数。运用Arc GIS10.0平台对数据进行网络分析以获取各中心地的扩散域;叠加各等级中心地的扩散域,最终获得武汉都市圈扩散域空间嵌套模型。在中心地等级划分与扩散域嵌套空间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交通因素、信息技术因素、制度因素等共同作用下的中心地系统格局与扩散域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都市圈 中心地 中心性测度 中心地系统 扩散域界定
原文传递
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8
作者 郭炎 唐鑫磊 +2 位作者 陈昆仑 李志刚 林赛南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189,共10页
针对既有研究对演化维度、中观尺度和中部平原地区关注不足的现实,文章以武汉市为例,依托多时段的截面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并从历史格局、自然地形、道路交通和城镇发展四个方面剖析影响机制。... 针对既有研究对演化维度、中观尺度和中部平原地区关注不足的现实,文章以武汉市为例,依托多时段的截面数据,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揭示了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特征,并从历史格局、自然地形、道路交通和城镇发展四个方面剖析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武汉市乡村聚落空间的剧烈重构受中部崛起战略下的城市大扩张外源动力和新农村建设下村庄的内生性响应双重驱动。虽然聚落用地总量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基于历史格局的重构十分剧烈,先紧凑再迅速破碎化。高程和水体分布等地形因素的影响在道路等基础设施普惠的影响下趋弱。相比一般镇和产业重镇,县城所在城关镇的乡村聚落重构程度更为剧烈。据此,提出了推动中部地区乡村聚落精明收缩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转型 乡村聚落 城镇化与建设用地 空间重构 中部平原 武汉
原文传递
城市绿色空间服务绩效评估及影响机制--基于武汉中心城区的案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古月 潘宜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95,共10页
在理论推导绿色空间服务绩效与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相互关系以及良好服务绩效标准的基础上,以武汉中心城区实证表明了在绿色空间总体供给水平大幅度下降的压力下,多中心结构是一种导向良好服务绩效的理性模式。接着以交叉表统计方法对城市... 在理论推导绿色空间服务绩效与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相互关系以及良好服务绩效标准的基础上,以武汉中心城区实证表明了在绿色空间总体供给水平大幅度下降的压力下,多中心结构是一种导向良好服务绩效的理性模式。接着以交叉表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要素和绿色空间的关联性和作用机制作出解释。最后,基于武汉研究的发现,提出多中心城市空间组织优化与提高绿色空间服务绩效的规划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服务绩效 多中心结构 武汉 中心城区 公共绿地 居住用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