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空间错位分析——以湖南武陵山片区为例
1
作者 唐健雄 吕悦 马梦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共14页
运用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模型和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湖南武陵山片区2011—2021年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空间错位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质量增速快于规模,但规模整体... 运用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模型和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湖南武陵山片区2011—2021年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空间错位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质量增速快于规模,但规模整体高于质量;空间上,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异格局,武陵源、永定和凤凰作为质量-规模“双高区”成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领头羊”。2)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存在空间错位现象,空间错位程度以2015年为节点呈先降后升态势;空间错位方向由以规模优先的正向错位区为主转变为以质量优先的负向错位区为主;空间错位等级由高到低呈现“金字塔”结构,低错位区数量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3)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旅客周转量和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空间错位产生负向影响,旅游人口密度对旅游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空间错位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时空演变 空间错位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明清时期武陵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探析——以黔东北地区为中心
2
作者 李锦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随着改土归流的不断深入、国家权力的不断延伸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明清时期武陵山区的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农村手工业的进步较为明显,推动了山地资源的商品化生产;农... 随着改土归流的不断深入、国家权力的不断延伸以及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明清时期武陵山区的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农村手工业的进步较为明显,推动了山地资源的商品化生产;农村商品经济不断活跃,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扩大。明清时期武陵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该区域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为当今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武陵山区 农村经济 黔东北地区
下载PDF
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脱钩关系研究
3
作者 殷章馨 唐月亮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5-54,共10页
基于2010—2021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泰尔系数、Tapio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分别表现出波动增长和... 基于2010—2021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泰尔系数、Tapio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分别表现出波动增长和持续缩小的演化态势;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发展水平大于片区均值的县域单元数量有所减少。2019年前,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脱钩类型为强脱钩;新冠疫情时期,弱负脱钩类型的县域单元数量急剧上升。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存在旅游发展水平向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据此,建议加强县域间的横向联系,建立健全旅游利益联结机制,发挥旅游强县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促进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脱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武陵山片区 旅游发展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 脱钩关系
下载PDF
“乡土—生态”系统视域下县域城镇化的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以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为例
4
作者 李奥莎 唐健雄 蔡超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乡土—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基于“乡土—生态”系统视域考察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空间尺度置于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37个县域,构建“乡土—生态”系统下县域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泰尔... “乡土—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基于“乡土—生态”系统视域考察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空间尺度置于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37个县域,构建“乡土—生态”系统下县域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运用泰尔指数、核密度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索2009—2019年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县域城镇化的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要素综合作用于县域城镇化发展,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皆存在差异。(2)分版块来看,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呈“湘西州板块高于怀化板块,娄邵板块高于张家界板块”的非均衡特征,其中湘西州板块差异最明显。(3)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核密度曲线重心与区间呈右移趋势,移动幅度逐渐增大,整体发展水平增长后劲较足。(4)县域城镇化发展受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乡土文化、生态资源等内外源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生态”系统 县域城镇化 时空演变 湖南境内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乡村治理视域下湖南武陵山区村落民俗体育发展特征与治理策略
5
作者 刘伟杰 罗琪 李献君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6期113-116,共4页
湖南武陵山区村落民俗体育,作为在特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生活和社会实践、历史条件、宗教和民俗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活态人文遗产,研究其发展特征与治理策略是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重要路径。分析湖南武陵山区村落民俗体育活动基本... 湖南武陵山区村落民俗体育,作为在特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生活和社会实践、历史条件、宗教和民俗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活态人文遗产,研究其发展特征与治理策略是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的重要路径。分析湖南武陵山区村落民俗体育活动基本情况,认为湖南武陵山区村落民俗体育大抵分为防卫御敌类、宗教祭祀类、强身健体类、民俗节庆类、娱乐身心类5类。通过分析湖南武陵山区村落民俗体育发展特征,即差异性和多样性、健身性和娱乐性、民族性和民间性,讨论湖南武陵山区村落民俗体育实现乡村治理的4种有效模式,即组织治理、宗族治理、文化治理、信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湖南武陵山区 村落民俗体育 特征 发展策略
下载PDF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分区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向慧 周春梅 +1 位作者 彭保发 付冬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4-722,共9页
利用耕地功能指数、功能优势指数等分析2010—2020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趋势,探讨功能视角的片区耕地分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耕地功能时间演变存在差异,总体持续增长,文化、生产、生态安全、社会保障功能的变化率依... 利用耕地功能指数、功能优势指数等分析2010—2020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趋势,探讨功能视角的片区耕地分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耕地功能时间演变存在差异,总体持续增长,文化、生产、生态安全、社会保障功能的变化率依次降低;耕地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功能由2010年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演变为2020年的4个高值中心;生产功能由北低南高演变为高值集中于东部;社会保障功能由东高西低演变为高值局部凸出、中等值普遍分布;生态安全功能由四周高、中间低演变为极高值三足鼎立,文化功能由北高南低演变为极高值和高值贯穿全域。将研究区划分为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生产、文化和生活–生态功能优势区等5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功能 文化功能 时空演变 分区优化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湖南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时空演化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振民 石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1-214,共14页
【目的】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展对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二者间的共生关系可为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有序发展、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 【目的】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发展对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二者间的共生关系可为促进当地生态旅游的有序发展、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湖南武陵山区特征构建的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评价体系,通过加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37个县区2014—2020年的生态旅游和区域发展综合水平评价指数,并分析了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特征。【结果】(1)湖南武陵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其空间格局表现为重点县区突出、四周高、中部低,整体变化不大,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2)区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呈“S”型上升态势,空间格局上由北高、南低转变为西北高、东南低,最后演化成西北高、南部少数地区低的分布状态,总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3)耦合度呈倒“V”字形变化,两个系统的耦合度极高,联系密切且处于有序发展阶段;(4)耦合协调度呈“V”字形小范围浮动上升,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变化主要集中在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3种类型县区。【结论】湖南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存在着显著的非同步性,其中生态旅游滞后型的县区数量占主导。基于此,针对三类县区提出了差异化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区域发展 耦合协调 湖南武陵山区
下载PDF
多元价值导向下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乡村地域功能识别与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振民 石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共8页
科学认知乡村的价值是实现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以多元价值为导向构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揭示2019年湖南武陵山片区乡村地域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功能差异特征,并进行类型划分... 科学认知乡村的价值是实现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以多元价值为导向构建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揭示2019年湖南武陵山片区乡村地域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功能差异特征,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①37个县区的生态功能空间聚集现象显著,呈现中南高、周边低的空间格局;经济功能整体水平较低,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社会功能两极分化严重,呈现斜“U”字型向周边递减的空间格局;综合功能高低差异大,呈现“4”型区域高,并向四周逐渐降低的空间格局。②将区域划分为4种功能类型和8种功能亚型,并提出差异化的振兴策略:强综合发展型应促进城乡融合,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示范核心;差异发展型应优化主导功能,补齐短板功能,实现均衡发展;优势发展型应突出主导功能,带动功能的全面提升;欠缺发展型应找准着力点,突破短板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功能 社会—生态理论 乡村价值 乡村振兴路径 湖南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湖南省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健 胡池 +5 位作者 王建华 龙凡平 张海东 刘家稳 文伟平 郑嘉鑫 《农业工程》 2023年第11期13-19,共7页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对促进丘陵山区水稻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湖南省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现状,对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农机具进行分析,明确丘陵山区水...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提高水稻生产能力,对促进丘陵山区水稻稳产增产、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湖南省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现状,对耕整、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环节农机具进行分析,明确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分析了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农机设备关键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及装备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丘陵山区水稻产业机械化设备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和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全程机械化 丘陵山区 插秧机 湖南省
下载PDF
湖南雪峰山地区中药材竹藤编织包装文创设计
10
作者 王翠 肖玉清 +4 位作者 张璇宇 秦卓君 贾柳 陈运禧 刘丽芳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环保、可持续利用和传承传统文化为设计指导思想,针对目前市场上中药材包装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湖南雪峰山地区中药材(天麻、金银花)包装的4种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将传统竹藤编织工艺贯穿到中药材包装设计的材料选择、结构优化... 以环保、可持续利用和传承传统文化为设计指导思想,针对目前市场上中药材包装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湖南雪峰山地区中药材(天麻、金银花)包装的4种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将传统竹藤编织工艺贯穿到中药材包装设计的材料选择、结构优化、视觉元素提炼等环节,展示了雪峰山中药材的文化性、历史性、艺术性和生态性,使包装拥有简洁、自然、环保的设计风格,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引导人们健康生活。包装设计凸显了地域文化特征,可提升雪峰山地区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对于构建雪峰山中药材的地域性IP、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包装 竹藤编织 文创设计 湖南 雪峰山地区
下载PDF
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民收入多样性特征及其对贫困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丁建军 宁燕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27-1035,共9页
应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定量分析方法,测度并探讨了2000~2012年间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民收入多样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民收入的多样性程度不高且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不同县市区间农民收入多样性... 应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定量分析方法,测度并探讨了2000~2012年间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民收入多样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民收入的多样性程度不高且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不同县市区间农民收入多样性程度差距不断缩小;多样性程度相似县市区在少数年份呈现出空间集聚而在大多数年份为随机分布;片区内娄邵片区、张家界片区农民收入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怀化片区最低,湘西州片区则提升幅度最大,整体上高多样化县市区向娄邵片区和湘西州片区集中;局部空间格局中高-高(HH)、低-高(LH)类型有较大的空间迁移,而高-低(HL)、低-低(LL)类型在空间上分布相对稳定且大多数年份驻留在怀化片区,湘西州片区内县市区跨空间格局类型变迁最为剧烈;农民收入多样性对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武陵山片区 农民收入 多样性 贫困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的多样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振 杨道德 +2 位作者 童新旺 王帮利 谷志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5,82,共6页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 于1981年5-9月份(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前),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和8月底至9月初(建立保护区后),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22目,158科,1 179种,其中新属1个,新种67个,中国新记录33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达66.58%,古北种次之占20.45%,广布种占12.97%;2005年的昆虫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一般均达到0.95-0.98,比1981年调查时有明显提高,而均匀度指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说明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高,群落稳定性好,经建立保护区以来20多年的保护和管理,昆虫多样性有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 昆虫物种多样性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武陵山脉 湖南省
下载PDF
武陵山区小流域4种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佳 周小玲 +4 位作者 田育新 陈建华 张珉 邓楠 陈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1,98,共7页
以武陵山区小流域马尾松林、枫樟混交林、杜仲林和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对其7.5、12.0、20.0 cm土层深度在典型降雨前后水分动态变化进行观测与分析,研究了林地土壤水分的日变化规律,从而为林水综合管理、流域科学治理以及森林多功能高效... 以武陵山区小流域马尾松林、枫樟混交林、杜仲林和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对其7.5、12.0、20.0 cm土层深度在典型降雨前后水分动态变化进行观测与分析,研究了林地土壤水分的日变化规律,从而为林水综合管理、流域科学治理以及森林多功能高效经营等提供科技支持。结果表明:1)所有观测时间内,在7.5和12.0 cm土层深度处,4种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最大的均是杜仲林,其次是枫樟混交林,最低的是坡耕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在20.0 cm土层深度处,杜仲林和枫樟混交林差异不显著,马尾松林与坡耕地差异显著;3个土层深度下,4种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均为杜仲林>枫樟混交林>马尾松林>坡耕地。2)降雨前, 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均比较稳定,只在7.5和12.0 cm处缓慢减少;降水后,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是7.5 cm的马尾松林,其次是12.0 cm的坡耕地。3)降水前后,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与风速和大气温度均呈负相关关系,土壤的含水量与湿度呈正相关关系。4)综合分析表明杜仲林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其作为生态经济型树种,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可大面积示范推广有利于提高研究区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枫樟混交林 杜仲林 土壤水分动态 植被类型 武陵山区小流域 湖南张家界慈利县
下载PDF
贫困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及精准扶贫对策——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琼 白蓝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90-94,共5页
近年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中小学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相对于湖南省发达地区,片区的教育贫困问题依然突出,主要的外因是经济发展滞后,内因是制度和政策偏向.应从认真落实《湖南省教育扶贫规划(2015—2020)》、精准识别教育扶贫的... 近年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中小学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相对于湖南省发达地区,片区的教育贫困问题依然突出,主要的外因是经济发展滞后,内因是制度和政策偏向.应从认真落实《湖南省教育扶贫规划(2015—2020)》、精准识别教育扶贫的对象、建立教育精准扶贫的运行模式、建立教育精准扶贫的监管考核模式等4个方面采取措施,以确保片区中小学教育扶贫的效率和扶贫过程的合法合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武陵山片区 中小学教育 精准扶贫
下载PDF
湖北省蕨类植物分布新纪录(二)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虹 马梦雪 +2 位作者 兰德庆 夏婧 覃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41-44,共4页
报道了湖北省新分布的蕨类植物9种,隶属于7科9属,分别为西南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esquirolii(Christ.)Ching、针毛鳞盖蕨Microlepia trapeziformis(Roxb.)Kuhn、康定铁角蕨Asplenium kangdingense Ching&H.S.Kung、贯众叶溪边蕨S... 报道了湖北省新分布的蕨类植物9种,隶属于7科9属,分别为西南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esquirolii(Christ.)Ching、针毛鳞盖蕨Microlepia trapeziformis(Roxb.)Kuhn、康定铁角蕨Asplenium kangdingense Ching&H.S.Kung、贯众叶溪边蕨Stegnogramma cyrtomioides(C.Chr.)Ching、阔鳞轴鳞蕨Dryopsis maximowicziana(Miq.)Holttum&P.J.Edwards、华东膜蕨Hymenophyllum barbatum(v.d.B.)HK&Bak.、薄叶双盖蕨Diplazium pinfaense Ching、曲边线蕨Leptochilus ellipticus var.flexilobus(Christ)X.C.Zhang、戟叶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Bedd.)Ching f.deltoidea(Baker)Ching.引证标本均存于中南民族大学植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蕨类植物 新纪录 武陵山区
下载PDF
湖南南岭草地植被类型的数量分类、排序及其合理利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宝珍 孔德珍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1年第2期153-169,共17页
湖南南岭山区的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森林遭受严重破坏而出现了大面积的草山,面积约1497.2万亩(99.8万ha),占土地总面积的1/4强。本文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无倾向对应分析DCA的数学方法对草地植被进行分类... 湖南南岭山区的地带性植被是常绿阔叶林,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森林遭受严重破坏而出现了大面积的草山,面积约1497.2万亩(99.8万ha),占土地总面积的1/4强。本文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无倾向对应分析DCA的数学方法对草地植被进行分类与排序。利用48个样方和150个植物种的资料进行计算,在第4级水平上划分出12个主要草地植被类型,其中将近似的类型合并成10个类型。在第1级水平上明显地将海拔1000m以上的与600m以下的分成2大组;在其它水平上则根据其他不同生态因子(岩性、pH值等)将出现的区别种逐级分开。所得结果与定性分类基本相同,说明该方法是适用于亚热带草地分类的。 不同类型在开发利用上有很大差异,高海拔的植被类型应以造林或封山育林为主,并可适当发展木本药材;在平缓的山原上虽可开辟人工草地发展畜牧业,但必须要防止水土流失,坡度在25。以上的应封育;15—20°的地方可以发展林业与畜牧业;在海拔300—600m的丘陵岗地类型上可以发展薪炭林、经济林;在海拔300m以下,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发展果木林(柑桔等),缓坡丘陵地类型可建立人工草地,但应与林业相结合,在农区可进行粮草轮作。总之,应该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植被 类型 分类 排序 利用
下载PDF
湖北武陵山区地理标志产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对策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志国 熊晚珍 +2 位作者 王树婷 黄莉敏 钟学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简要介绍了湖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的发展对策,并建议: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 简要介绍了湖北省武陵山民族地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今后的发展对策,并建议:申报"芭蕉侗族恩施玉露茶叶文化系统"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试点;完善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领街申报绿茶技艺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加强药材传统炮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武陵山民族地区 传统特产 地理标志 文化遗产
下载PDF
旅游扶贫效率与资源优势度的空间耦合关系——以武陵山湖南片区32个贫困县为例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凯 朱芳书 +1 位作者 甘畅 王梦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6-73,共8页
基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武陵山湖南片区32个贫困县的数据,采用DEA模型与旅游资源优势度评价模型估算各县域旅游扶贫效率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并借助ArcGIS对测度结果进行等级划分与耦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湖南片区32个贫困县旅游... 基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武陵山湖南片区32个贫困县的数据,采用DEA模型与旅游资源优势度评价模型估算各县域旅游扶贫效率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并借助ArcGIS对测度结果进行等级划分与耦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湖南片区32个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均值为0.5,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并且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格局;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较低,均值为13.62%,数值大小受旅游资源总丰度与配合指数的双重约束;在两者的耦合关系中,低旅游扶贫效率—低旅游资源优势度地区的数量高达21个,反映出现阶段该区域旅游扶贫效果主要受资源禀赋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效率 旅游资源优势度 空间耦合关系 武陵山湖南片区
下载PDF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炳庚 李晓青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85-90,共6页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成为山丘区及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开展山丘区景观生态建设,既有助于植被的恢复、土地肥力的提高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是山丘区域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山丘区景观生态建设必须遵循... 湖南山丘区景观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成为山丘区及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开展山丘区景观生态建设,既有助于植被的恢复、土地肥力的提高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是山丘区域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山丘区景观生态建设必须遵循适应自然、控制共生、组织整合和功能优化等基本原则,建立包括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农林牧结合等多种具体形式的农林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生物控制共生 生态环境 湖南
下载PDF
深度贫困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武陵山片区花垣、保靖两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毅 孙焕良 范焕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128,共6页
为准确测度深度贫困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推动精准扶贫,在深入分析自我发展能力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深度贫困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利用武陵山片区花垣、保靖两县140名弱势群体的调查数据开展测评,研究结果发现:... 为准确测度深度贫困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推动精准扶贫,在深入分析自我发展能力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深度贫困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利用武陵山片区花垣、保靖两县140名弱势群体的调查数据开展测评,研究结果发现: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总体偏弱且差异大,其中Sda指数大于中间值60的仅占样本数的8.57%,而Sda指数处于40~50、50~60两区间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5.71%、32.14%,Sda指数处于0~30、30~40两区间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86%、20.72%。研究结论表明:弱势群体内生动力不足、外部扶持针对性不强、区域环境约束性条件限制是影响湖南武陵山片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政策铺路是先导、教育启志是根本、产业扶持是关键、内外联通是路径四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自我发展能力 湖南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