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Wumeiwan on Cytokines TNF-α,IL-6,IL-8,IL-10 and Expression of NF-κBp65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被引量:13
1
作者 范恒 沈霖 +5 位作者 唐庆 熊鹏程 寿折星 廖奕 梁丽 陈小艳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9年第5期650-654,共5页
The effects of Wumeiwan (WMW) on TNF-α, IL-6, IL-8, IL-10 and NF-κBp65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UC) were investigated, the curative effectiveness of WMW vs salicylazosulfapyridine (SASP) was compared, ... The effects of Wumeiwan (WMW) on TNF-α, IL-6, IL-8, IL-10 and NF-κBp65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UC) were investigated, the curative effectiveness of WMW vs salicylazosulfapyridine (SASP) was compared, and the action mechanism was analyzed. Fifty-Six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n=14 in each group, with equal ratio of male and female): normal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SASP group, and WMW group. Except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rat UC models in the remaining three group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the method of 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 immunization and acetic acid local enema. The rats in model group, SASP group, and WMW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istilled water, SASP, and WMW respectively. The changes in the symptoms and signs were observed, and levels of IL-6, IL-8, TNF-α, IL-10 and the expression of NF-κBp65 in the colonic tissu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IL-6, IL-8, and TNF-α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 while those of IL-10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1) after establishment of rat UC models a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IL-6, IL-8, and TNF-α were obviously lower, but the level of IL-10 was obviously higher in WMW and SASP groups than those in model group (P〈0.05). The levels of IL-6, IL-8, and TNF-α were lower, while the level oflL-10 was higher in WMW group than in SASP group. NF-κBp65 was expressed negatively or weakly in normal colonic tissue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NF-κBp65 in WMW group and SASP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in model group (P〈0.01),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WMW group and SASP group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rat UC model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WMW could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IL-10,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IL-6, IL-8, and inhibit the NF-κBp65 activity to adjust immune function, indicating WMW had better curative effects on UC in ra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cerative colitis TCM therapy CYTOKINE wumeiwan
下载PDF
乌梅丸汤剂佐治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牛金虎 王艺臻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1493-1495,1499,共4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汤剂佐治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乌梅丸汤剂佐治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乌梅丸汤剂,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BIL、PT、ALT、AST低于治疗前(P<0.05),ALB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AST、TBIL、ALT、PT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与对照组的21.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结论】乌梅丸汤剂可有效改善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肝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治疗应用 乙型肝炎/并发症 肝硬化/并发症 入睡和睡眠障碍/并发症 老年人
下载PDF
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证相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卢贺起 张玲 +3 位作者 岳广欣 刘丽梅 王瑞海 陈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7-679,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经典名方乌梅丸及加味方治疗UC在抗炎药效机理方面的中医方证相应依据。方法:建立大鼠UC两种类型模型,用研究方干预,取结肠病变组织,用ELISA法测定与抗炎药效密切相关因子IL-6、IL-10、TNFα和PGE2及用Westen Bloting法测... 目的:研究中医经典名方乌梅丸及加味方治疗UC在抗炎药效机理方面的中医方证相应依据。方法:建立大鼠UC两种类型模型,用研究方干预,取结肠病变组织,用ELISA法测定与抗炎药效密切相关因子IL-6、IL-10、TNFα和PGE2及用Westen Bloting法测定ICAM-1表达程度。结果:大鼠化学性刺激模型中乌梅丸、乌梅丸加味、芍药汤均影响相关因子(P<0.01,P<0.05),具有一定的抗炎药效,但各复方间差异不显著;而在大鼠免疫化学性复合模型中乌梅丸及加味方均明显影响和调节不同因子,其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同时ICAM-1表达程度也有差异。结论:乌梅丸及加味方和芍药汤在抗炎药效及机理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中医方证相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乌梅丸加味方 溃疡性结肠炎 抗炎药效 方证相应
下载PDF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姚茹冰 邱明义 +2 位作者 胡兵 郭郡浩 蔡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乌梅丸组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 [目的]探讨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乌梅丸组4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免疫加局部刺激的方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柳氮磺胺吡啶组及乌梅丸组分别灌胃给柳氮磺胺吡啶(80 g/L SASP 10 mL/kg,每日1次)和乌梅丸小煎剂(每mL含生药2 g,14.3 mL/kg,每日1次);治疗结束后分别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各组病变结肠粘膜局部形态学变化。[结果]病理切片及超微病理结构观察显示,经乌梅丸治疗后渍疡性结肠炎大鼠病变结肠粘膜明显修复好转,其改善程度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结论]乌梅丸治疗渍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治疗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疗法 病理学
下载PDF
乌梅丸对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和PC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勇 黄伶 +2 位作者 钱红花 杨雪飞 叶知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和PC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胃黏膜癌病变模型,采用TRAP-ELISA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端粒酶活性,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乌梅丸组(简称低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端粒酶和PC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胃黏膜癌病变模型,采用TRAP-ELISA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端粒酶活性,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低剂量乌梅丸组(简称低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乌梅丸组(简称高剂量组)中重度异型增生病变数少于低剂量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端粒酶活性低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端粒酶活性低于低剂量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率低于模型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PCNA阳性表达率低于低剂量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能抑制端粒酶活性和PCNA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乌梅丸干预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胃癌 癌前病变 端粒酶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范恒 段雪云 +2 位作者 庄雄 吕建芳 寿折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96-899,共4页
目的:比较乌梅丸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疗效的大小,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将56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4组,分别为... 目的:比较乌梅丸与西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κB p65疗效的大小,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免疫加醋酸局部灌肠法建立UC大鼠模型,将56只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按雌雄随机分4组,分别为乌梅丸组、SASP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观察治疗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匀浆NF-κB p65的变化.结果:在正常结肠组织中NF-κB p65无或仅有弱阳性表达,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NF-κB p65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45.67%±4.25%vs 10.45%±5.20%,P<0.05),乌梅丸(26.32%±9.65%)和SASP(31.23%±5.18%)组阳性细胞率则明显低于模型组,乌梅丸组阳性细胞率较SASP组更低.结论:NF-κB与UC发病关系密切,乌梅丸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活性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NF—κB P65 乌梅丸
下载PDF
史恒军教授乌梅丸“辨病”治疗放射性肠炎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辉 吴昊 +3 位作者 田纪凤 史恒军 郑瑾 任秦有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放射性肠炎为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常见肠道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史恒军教授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分析放射性肠炎辨证多以湿热蕴结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阳虚型为主,采用乌梅丸分型加减治疗,病... 放射性肠炎为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常见肠道并发症,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史恒军教授治疗放射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分析放射性肠炎辨证多以湿热蕴结型、脾胃气虚型、脾胃阳虚型为主,采用乌梅丸分型加减治疗,病位属下焦,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寒热虚实夹杂,治疗当以补泄兼施、寒温并用为治疗大法,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并发症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乌梅丸 中医药疗法 史恒军
下载PDF
乌梅丸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β-arrest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柯琴梅 吴霁 范恒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7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β-arrest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应用TNBS灌肠;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β-arrest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三组均应用TNBS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成2 d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以蒸馏水、美沙拉嗪组以美沙拉嗪混悬液(50 g/L)、乌梅丸组以乌梅丸液(0.51 g/L)灌胃,均为每只3 mL,连续灌胃15 d后取脾脏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β-arrestin1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β-arrestin1蛋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β-arrestin1 mRNA、蛋白表达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乌梅丸组、美沙拉嗪组β-arrestin1 mRNA、蛋白表达均下降(P均<0.05)。结论乌梅丸可下调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β-arrestin1 mRNA、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溃疡性结肠炎 β-arrestin1
下载PDF
乌梅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应用概述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梅 柳华 代二庆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张仲景在《伤寒论》厥阴篇中用乌梅丸治疗蛔厥证和久痢。其寒温并用,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调补气血阴阳,用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促进炎症及黏膜损害修复,调节胃肠功能。消化系统疾病多有上热下寒、寒热错... 张仲景在《伤寒论》厥阴篇中用乌梅丸治疗蛔厥证和久痢。其寒温并用,清上温下,辛开苦降,调补气血阴阳,用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丸可促进炎症及黏膜损害修复,调节胃肠功能。消化系统疾病多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乌梅丸可用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消化系统疾病 寒热错杂证
下载PDF
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STAT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范恒 梁丽 +5 位作者 唐庆 陈小艳 刘星星 张丽娟 钟敏 朱习文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1年第3期127-131,共5页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STAT6的表达。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乌梅丸组,模型大鼠成功建立后,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3 ml灌胃,美沙拉嗪组用50 mg/ml的美沙拉嗪混悬液50 mg/100 g灌胃,乌梅...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STAT6的表达。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和乌梅丸组,模型大鼠成功建立后,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3 ml灌胃,美沙拉嗪组用50 mg/ml的美沙拉嗪混悬液50 mg/100 g灌胃,乌梅丸组给予0.515 g/ml的乌梅丸液3ml灌胃,各组均连续给药15 d后,取结肠组织,用RT-PCR法检测组织STAT6的表达。结果 STAT6的表达在对照组中较少,在模型组中表达显著上升(P<0.05),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治疗后STAT6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中STAT6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梅丸可以通过降低结肠组织中STAT6的表达而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STAT6 乌梅丸
下载PDF
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乌梅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柯琴梅 吴霁 范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及乌梅丸的干预作用,旨在研究乌梅丸治疗结肠炎的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及乌梅丸的干预作用,旨在研究乌梅丸治疗结肠炎的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每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模型建成2 d后,空白对照组和结肠炎模型组分别以蒸馏水3 mL/只灌胃,美莎拉嗪组用美莎拉嗪混悬液(浓度50 g/L)、乌梅丸组用乌梅丸液(浓度0.51 g/L)以3 mL/只灌胃,连续给药15 d后取脾脏组织,应用Realtime-PCR检测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及Bcl-2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11±0.10、1.05±0.06及1.06±0.04;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48±0.08、0.62±0.07及0.76±0.10.结肠炎模型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及Bcl-2的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2.50±0.25、3.27±0.41及2.48±0.43;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04±0.17、1.50±0.15及1.26±0.20.美沙拉嗪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及Bcl-2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52±0.09、1.63±0.27及1.56±0.09;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8±0.17、0.77±0.15及0.96±0.16.乌梅丸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及Bcl-2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54±0.13、1.54±0.14及1.57±0.15;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8±0.14、0.74±0.19及0.93±0.1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乌梅丸组、美沙拉嗪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且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下调UC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发挥治疗结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TNBS诱导的结肠炎 Delta阿片受体 -arrestin1 BCL-2
下载PDF
加味乌梅丸煎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的疗效及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海燕 肖纯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丸煎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加...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丸煎剂对原发性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加味乌梅丸煎剂,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EEV评分、IMT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6%(44/52)优于对照组的64.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梅丸煎剂辅助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所致的眩晕症状,并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提高血管内皮活性,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乌梅丸 高血压性眩晕 颈动脉内膜
下载PDF
乌梅丸对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霁 柯琴梅 范恒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5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Bcl-2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其治疗结肠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Bcl-2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研究其治疗结肠炎的免疫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三组均用TNBS灌肠。模型建成2 d后,空白对照组和结肠炎模型组均以蒸馏水3 mL灌胃,美沙拉嗪组用50 g/L美莎拉嗪混悬液、乌梅丸组用0.515 g/L乌梅丸液3 mL灌胃,连续给药15 d后其取脾脏组织,应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Bcl-2 mRNA表达,Western-blot技术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乌梅丸组、美沙拉嗪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均<0.05),而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通过下调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发挥治疗结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乌梅丸 BCL-2
下载PDF
乌梅丸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柯金山 吴霁 +1 位作者 柯琴梅 范恒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7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DO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研究乌梅丸治疗结肠炎的新机制。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每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 目的观察乌梅丸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DO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旨在研究乌梅丸治疗结肠炎的新机制。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每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模型建成2天后,空白对照组和结肠炎模型组分别以蒸馏水每只3ml灌胃,美莎拉嗪组用美莎拉嗪混悬液(浓度50g/L)、乌梅丸组用乌梅丸液(浓度0.515g/L)以每只3ml灌胃,连续给药15天后取脾脏组织,应用real time-PCR检测DOR的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OR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D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乌梅丸组、美沙拉嗪组DO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但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DOR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可能通过下调脾脏组织DOR的mRNA和蛋白表达,发挥治疗结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实验性结肠炎 Delta-阿片受体
下载PDF
乌梅丸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奕彬 刘赟 卢林生 《天津药学》 2018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于餐后口服苯海索片,2 mg... 目的:探讨乌梅丸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于餐后口服苯海索片,2 mg/次,1~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乌梅丸加减治疗,1剂/d,以水600 ml,煎取200 ml,适温服,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RESES总分、记时运动试验和10 m折返运动试验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 00%)高于对照组(84. 45%)(P <0. 05);两组治疗后RESES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 <0. 05),观察组治疗后RESES总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记时运动试验较治疗前延长(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记时运动试验长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后起身时间较治疗前降低无明显变化(P>0. 05),而治疗后10 m行走时间和转弯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 <0. 05),观察组治疗后10 m行走时间和转弯时间快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 44%)低于对照组(33. 33%)(P <0. 05)。结论:乌梅丸加减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加减 抗精神病药物 锥体外系反应 苯海索片
下载PDF
用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腹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晨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为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腹痛患者使用乌梅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郫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1例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1例患者,对照... 目的 :探讨为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腹痛患者使用乌梅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郫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1例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1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黛力新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乌梅丸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评分、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更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 :为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腹痛患者使用乌梅丸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寒热错杂型功能性腹痛 黛力新
下载PDF
乌梅丸临床新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柴国胜 《甘肃中医》 2010年第11期9-10,共2页
列举了乌梅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痛经、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病例,说明应用乌梅丸可治疗临床各科杂症,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
关键词 乌梅丸 肠易激综合征 胃炎 慢性 痛经 阑尾炎 急性
下载PDF
经方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鲲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7期72-73,共2页
目的探究经方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100例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西医组(5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50例,应用常规西药+经方乌梅丸治疗)。研... 目的探究经方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100例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西医组(5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组(50例,应用常规西药+经方乌梅丸治疗)。研究对比西医组和中西医组患者的疗效及血糖水平。结果中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90.00%)相比西医组(70.00%)明显更高(P<0.05);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5.12±0.61)mmol/L]、餐后2 h血糖[(7.01±0.42)mmol/L]相比西医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经方乌梅丸治疗上热下寒型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上热下寒型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乌梅丸调控乳腺癌小鼠肺部微环境的基因表达研究
19
作者 王萍 杨海燕 +2 位作者 吴紫葶 任美玲 李锦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9,共10页
目的:通过观察乌梅丸干预后对乳腺癌小鼠肺部微环境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寻乌梅丸调控肺部微环境基因表达的特征,以评价乌梅丸改善肺部微环境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荧光素酶转染的乳腺癌4T1细胞的... 目的:通过观察乌梅丸干预后对乳腺癌小鼠肺部微环境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寻乌梅丸调控肺部微环境基因表达的特征,以评价乌梅丸改善肺部微环境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荧光素酶转染的乳腺癌4T1细胞的原位移植构建乳腺癌模型,观察原位移植瘤体积以及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法观察移植瘤生长转移情况;采用直接观察法和HE染色观察肺部整体及微观情况;以表达谱芯片分析乌梅丸16.4 g/kg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肺组织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乳腺癌肺部微环境改变基因以及乌梅丸调控的肺部微环境基因;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分析乌梅丸调控的肺部微环境基因的特点;RT-PCR法、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7个挑选的乌梅丸调控的肺部微环境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肺部外观和HE染色均提示肺部的病理改变,且肺部微环境有2553个基因表达有差异,GO共有443条富集项,其中生物学过程(BP)计292条,细胞组件(CC)计80条;分子功能(MF)计71条;KEGG分析共有38条富集项,剔除非相关性的疾病信号通路,还有20条信号通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卡培他滨0.36 g/kg组和乌梅丸16.4 g/kg组均能改善肺部外观和病理改变,并抑制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卡培他滨0.36 g/kg组更为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乌梅丸16.4 g/kg组肺部微环境基因有123个基因表达有差异,其中64个基因上调,59个基因下调;GO分析有3条富集项,其中BP共计1条,CC共计0条,MF共计2条;KEGG分析无条目同时满足P≤0.05和FDR≤0.05的筛选条件。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采用RT-PCR方法分析了6个感兴趣的基因,其中Npr3、Igll1、Rasl11a、Arntl 4个基因的表达在乌梅丸干预后下调,Per3和Dbp 2个基因在乌梅丸干预后表达上调(P<0.05),且RT-PCR的结果与表达谱芯片的结果趋势一致。进一步的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提示NPR3、IGLL1、RASL11A、ARNTL 4个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果与mRNA结果一致。结论:乌梅丸抑制乳腺癌肺转移的机制可能与其调控肺部微环境的基因表达有关。乌梅丸对肺部微环境基因表达的调控没有显著性的GO或KEGG富集,其调控范围广泛而分散。乌梅丸调控的肺部微环境基因只有少部分与乳腺癌肺部微环境基因相关,其更多地体现在其他不同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乳腺癌 转移灶微环境 表达谱芯片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乌梅丸治疗大肠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浩彬 林才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0-257,共8页
乌梅丸源自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是辛开苦降、清上温下、寒温并施的代表方,主治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腹痛、久利及蛔厥证等疾病。因其临床疗效显著,故广泛应用于各种内伤外感杂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大肠癌... 乌梅丸源自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是辛开苦降、清上温下、寒温并施的代表方,主治寒热错杂、本虚标实之腹痛、久利及蛔厥证等疾病。因其临床疗效显著,故广泛应用于各种内伤外感杂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大肠癌等大肠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回顾文献资料,发现乌梅丸治疗上述大肠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均取得较大成果,但缺乏对其相关文献的整理,导致该方治疗上述疾病的价值未能及时被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因此,笔者从近年来乌梅丸治疗大肠性相关疾病的理论基础、临床与机制研究方面进行综述。经近年来文献梳理后发现,乌梅丸治疗大肠相关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肠癌、化疗性肠黏膜炎、大肠腺瘤术后)具有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少等优势。目前乌梅丸治疗大肠相关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包括抗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修复肠道黏膜屏障、抗肿瘤、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损伤、镇痛、抑制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等途径,但具体分子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乌梅丸治疗大肠相关性疾病的理论基础、临床研究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乌梅丸进一步提高防治大肠性相关疾病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大肠相关性疾病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