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长罗侯费用簿”简序调整与册书性质之再认识
1
作者 马智全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过长罗侯费用簿”是悬泉汉简中的代表性简册,目前刊布的简文顺序并不合理,简文记载的食物顺序杂乱,收入与支出对应不当,参考汉简同类简册可对该册书重新排序。新的册书顺序突出费用簿接待主体对象是“施刑士三百人”,对于册书性质认... “过长罗侯费用簿”是悬泉汉简中的代表性简册,目前刊布的简文顺序并不合理,简文记载的食物顺序杂乱,收入与支出对应不当,参考汉简同类简册可对该册书重新排序。新的册书顺序突出费用簿接待主体对象是“施刑士三百人”,对于册书性质认知意义重大。汉代对西域派遣人员,人数较多的有外交出使、军事征战、屯田戍守三种情况。外交出使主要是使者和逐利吏民,军事征战以骑士为主,唯有屯田戍守以免刑罪人为主,可知简册记载的是到西域屯田的情况。史书记载长罗侯常惠在宣帝元康、神爵年间密切联系乌孙事务,甘露年间朝廷“复遣”常惠屯田赤谷城,因此“过长罗侯费用簿”记载的应是神爵元年常惠赴赤谷城屯田的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置 常惠 乌孙 赤谷城 屯田
下载PDF
西北汉简所见汉与乌孙“和睦相亲”语境下的交往交流
2
作者 齐浩良 李文亮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63-167,共5页
西北出土汉简记载了诸多汉朝与乌孙交往交流的历史史实,汉简所昭示的“和睦相亲”语境下的和亲、册封、归义、进献、贡赐等,以出土文献为有效载体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乌孙篇章。
关键词 西北汉简 乌孙 西汉 和睦相亲 交往交流
下载PDF
用树轮灰度重建乌孙山北坡4-5月平均最低气温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瑞波 袁玉江 +2 位作者 魏文寿 喻树龙 陈峰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8-854,共7页
利用2006年采自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3个采点的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采用树轮图像分析法进一步建立了3种宽度年表和5种灰度年表。相关分析发现,在所有参数年表中乌孙山北坡3个树轮标准化全轮灰度年表序列与该地区4—5月平均最... 利用2006年采自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3个采点的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采用树轮图像分析法进一步建立了3种宽度年表和5种灰度年表。相关分析发现,在所有参数年表中乌孙山北坡3个树轮标准化全轮灰度年表序列与该地区4—5月平均最低气温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最大可达-0.552。经多方面检验可知,利用树轮标准化全轮灰度年表重建该地区过去324a的4—5月最低气温是可信的。通过对重建最低气温序列进行功率谱分析发现乌孙山北坡4—5月最低气温具有31a、36a和48a的变化准周期;小波分析证实,31~32a的低频变化周期最为显著,1800年以前,震荡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周期逐渐缩短,19世纪后期震荡加强,进入20世纪,震荡减弱,逐渐趋于稳定。4—5月平均最低气温经历了11高11低的变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孙山北坡 树木年轮 平均最低气温 小波分析
下载PDF
西天山乌孙山一带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芳荣 程春华 +1 位作者 余泉 楼法生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5,共5页
西天山乌孙山一带广泛分布大哈拉军山火山岩,对其下段下部肉红色流纹质玻屑弱熔结凝灰岩和上部褐色英安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得到(353.3±3.5)Ma、(344±6)Ma年龄,证实了乌孙山一带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
关键词 西天山乌孙山 LA—ICP—MS锆石U—Pb定年 火山岩 大哈拉军山组
下载PDF
西天山乌孙山地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被引量:14
5
作者 程春华 张芳荣 +1 位作者 余泉 楼法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22-28,共7页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是以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熔岩的陆相火山岩,属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火山岩中的玄武岩具有低硅、高Al,Ca,K2O/Na2O比值及富铁镁矿物质矿物特征,属碱性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的Mg#0.34~0.69,平均为0.53,低于原生岩浆Mg#...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是以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熔岩的陆相火山岩,属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火山岩中的玄武岩具有低硅、高Al,Ca,K2O/Na2O比值及富铁镁矿物质矿物特征,属碱性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的Mg#0.34~0.69,平均为0.53,低于原生岩浆Mg#的范围而大于地壳物质Mg#值。微量元素含量大于下地壳平均值而高于上地壳平均值,总体表现为富集Rb,Th,U,Ta,P,Ti,而过渡金属元素Cr,Ni,Co含量低,岩浆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参与。研究表明,大哈拉军山组玄武质岩浆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其形成可能与古天山洋俯冲板片在早石炭世垮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火山岩 大哈拉军山组 乌孙山地区 西天山
下载PDF
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树轮灰度年表的建立及气候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瑞波 喻树龙 +1 位作者 袁玉江 魏文寿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年第1期14-19,共6页
利用2006年采自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3个采点的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采用树轮图像分析法进一步建立了3种宽度年表和5种灰度年表。宽度年表对比发现,树木年轮对气候响应南疆强于北疆,北疆其它地方强于伊犁地区,而乌孙山北坡与伊犁... 利用2006年采自新疆伊犁乌孙山北坡3个采点的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采用树轮图像分析法进一步建立了3种宽度年表和5种灰度年表。宽度年表对比发现,树木年轮对气候响应南疆强于北疆,北疆其它地方强于伊犁地区,而乌孙山北坡与伊犁其它地区比较,树轮宽度对气候的响应较敏感。树轮图像分析法建立的8种年表特征进行对比发现,恰依恰孜宽度年表对气候的响应最为强烈;而阿乌里亚乔克标准化灰度年表对气候的响应较好。相关分析表明,全轮灰度、早材灰度和最大灰度与4、5月气温相关较好。4月降水和实测宽度、全轮宽度以及早材宽度相关较好,而6月降水与全轮灰度和早材灰度相关较好。早材宽度对气候的响应强于晚材宽度;全轮灰度和早材灰度对气候的响应较好。利用树轮图像分析所得到的8个树轮参数年表可增加气候重建代用指标,提高气候重建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孙山北坡 灰度年表 树木年轮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悬泉汉简所见汉代乌孙的几个年代问题 被引量:12
7
作者 袁延胜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5,共7页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对乌孙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西汉王朝分立乌孙大小昆弥之事在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四月之后,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甘露元年;西汉划分乌孙大小昆弥地界和人口的时间,在不...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对乌孙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西汉王朝分立乌孙大小昆弥之事在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四月之后,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甘露元年;西汉划分乌孙大小昆弥地界和人口的时间,在不是甘露三年,而甘露元年和甘露二年;卑爰疐杀乌日领和归义西汉王朝的年代,在元始元年(公元1年);孙建袭杀卑爰疐的年代应在公元8~15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泉汉简 乌孙 西域 西汉 年代
下载PDF
乌孙的西迁、扩散和消失 被引量:4
8
作者 钱伯泉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5期115-121,共7页
公元前179~前178年,乌孙国被月氏攻灭,其残部在匈奴的关照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公元前138年左右,乌孙举族西迁至伊犁河谷周围重新建国,此后其余部又向南方的葱岭(帕米尔高原)内外扩散。公元5世纪初,乌孙又举族南迁至葱岭中,不久... 公元前179~前178年,乌孙国被月氏攻灭,其残部在匈奴的关照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公元前138年左右,乌孙举族西迁至伊犁河谷周围重新建国,此后其余部又向南方的葱岭(帕米尔高原)内外扩散。公元5世纪初,乌孙又举族南迁至葱岭中,不久其国即告消失。哈萨克族的族源不是汉朝的乌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孙 月氏 匈奴 西迁 南迁
下载PDF
中亚狼和乌鸦信仰习俗及神话传说比较研究——以阿尔泰语系乌孙和蒙古等诸族事例为中心 被引量:3
9
作者 那木吉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8-85,共8页
公元前3世纪,分布于中亚地区的阿尔泰语系乌孙族和后世的蒙古族中传承着狼和乌鸦双重信仰习俗和与之相对应的神话传说。该信仰习俗和神话传说的盛行现象,是狼和乌鸦在自然界里的“搭当”关系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所致。此外,乌孙和蒙古的... 公元前3世纪,分布于中亚地区的阿尔泰语系乌孙族和后世的蒙古族中传承着狼和乌鸦双重信仰习俗和与之相对应的神话传说。该信仰习俗和神话传说的盛行现象,是狼和乌鸦在自然界里的“搭当”关系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所致。此外,乌孙和蒙古的上述信仰习俗和神话传说与古代罗马相关信仰习俗和神话传说颇具共通性,这缘于远古时期欧亚大陆民族集团之间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和乌鸦信仰习俗 神话传说 鸟孙和蒙古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乌孙归汉与西汉外交 被引量:3
10
作者 石少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0-344,共5页
乌孙为西域大国,在汉、匈关系中一度举足轻重,西汉“断匈奴右臂”的战略,首先因乌孙而提出,进而拓展为对于整个西域的宏伟设想。西汉采取了联姻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外交策略,促使乌孙的立场由“观望”转为“归汉,”这是西汉外交在“大宛... 乌孙为西域大国,在汉、匈关系中一度举足轻重,西汉“断匈奴右臂”的战略,首先因乌孙而提出,进而拓展为对于整个西域的宏伟设想。西汉采取了联姻与军事威慑相结合的外交策略,促使乌孙的立场由“观望”转为“归汉,”这是西汉外交在“大宛之役”后的重大突破,亦对古代中亚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西域 乌孙 外变政策 华夷观
下载PDF
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所见西域史事探微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延胜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6,共9页
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的"乌孙公主诸侯使节九十三"、"郅支单于兵九"两项内容,蕴涵着可贵的西域历史信息。"乌孙公主诸侯使节"揭示了乌孙公主与故乡楚王国的密切联系;"郅支单于兵... 尹湾汉简《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记载的"乌孙公主诸侯使节九十三"、"郅支单于兵九"两项内容,蕴涵着可贵的西域历史信息。"乌孙公主诸侯使节"揭示了乌孙公主与故乡楚王国的密切联系;"郅支单于兵九"表明了汉朝诛灭郅支单于的重要历史影响,而"郅支单于兵九"的收藏与使西域骑都尉甘延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简 《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 乌孙公主 郅支单于
下载PDF
西汉分立乌孙两昆弥为甘露二年辨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延胜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0-21,共2页
传统观点认为汉政府分立乌孙两昆弥之事在甘露元年。但据新近出土的悬泉汉简部分释文分析 。
关键词 西汉 乌孙 昆弥 甘露二年
下载PDF
匈汉争夺中活跃在西域的三位汉家公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庆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4-69,共6页
《匈奴通史》说 :细君比昭君逊色 ,甚至说二人有天壤之别。细君时期汉通西域 ,路绝远、天大寒、粮饷不济、沿途不给 ,反屡遭攻劫遮击 ,是常人不愿去之地。解忧居乌孙 5 0余年 ,曾与亲匈奴势力发生流血斗争 ,6个孩子也大都为汉联西域作... 《匈奴通史》说 :细君比昭君逊色 ,甚至说二人有天壤之别。细君时期汉通西域 ,路绝远、天大寒、粮饷不济、沿途不给 ,反屡遭攻劫遮击 ,是常人不愿去之地。解忧居乌孙 5 0余年 ,曾与亲匈奴势力发生流血斗争 ,6个孩子也大都为汉联西域作出贡献。冯女僚取信于城郭诸国 ,两分乌孙 ,立解忧长子为大昆弥 ,并镇抚解忧长孙星靡。三位公主为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亦做出显著贡献。史实证明 ,不但细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城 匈汉争夺 三位公主 联接乌孙 经济文化交流 业绩
下载PDF
乌孙居住地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冰心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史料,对汉时期的乌孙族的原住地以及西迁后的居住地疆域进行了考证、探析。
关键词 乌孙族 月氏 西域 赤谷 居住地 原住地 考证 哈萨克族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乌孙山地区石英正长斑岩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程春华 张芳荣 余泉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0年第4期257-263,共7页
新疆西天山乌孙山地区科库萨依系列石英正长斑岩呈岩瘤状、岩脉状产出,侵入于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地层中。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4.4±3.7 Ma(MSWD=0.51),属石炭世晚期,为本区岩浆活动及构造环境探讨提供年代学依据。
关键词 形成时代 石英正长斑岩 乌孙山地区 新疆
下载PDF
从乐舞图像看笙的西传
16
作者 刘勇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第3期14-18,共5页
丝绸之路打通以后,不但接通了东西方的贸易,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和深入。中原汉人在敞开胸怀接纳西域音乐的同时,也将自己的音乐文化传入了西域。通过图像考查,证明笙这件由中原汉人创制的乐器,曾在汉唐之间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入... 丝绸之路打通以后,不但接通了东西方的贸易,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和深入。中原汉人在敞开胸怀接纳西域音乐的同时,也将自己的音乐文化传入了西域。通过图像考查,证明笙这件由中原汉人创制的乐器,曾在汉唐之间通过不同的渠道传入了西域,成为“胡人”的乐器。早至汉代,晚至隋唐;近至龟兹,远至伊朗。再从西域传到欧洲,启发了那里的人制造出他们的管风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龟兹 乌孙 伊朗
下载PDF
乌孙族的宗法统治述论
17
作者 廖杨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2-64,共3页
游牧民族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宗法统治,贯穿于乌孙族社会的始终。
关键词 乌孙族 游牧民族 宗法统治 血缘组织 初期国家行政 军事组织
下载PDF
张家界古人堤出土木牍“治赤穀方”源自西域乌孙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兴伊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1987年湖南张家界古人堤出土90片东汉简牍,其中1片木牍"治赤穀方"形制完整、组方清楚,然其方名释读、医方来源、创制时间均不清楚;笔者认为方名中"治"为王城,"赤穀"为西域乌孙大昆弥的王城,该方为源自西... 1987年湖南张家界古人堤出土90片东汉简牍,其中1片木牍"治赤穀方"形制完整、组方清楚,然其方名释读、医方来源、创制时间均不清楚;笔者认为方名中"治"为王城,"赤穀"为西域乌孙大昆弥的王城,该方为源自西域乌孙王城赤穀的医方,为防治屯戍赤穀的军队所患外感伤寒及肠胃不适等常见病而设,当创于西汉宣帝甘露元年至三年(前53-51年),后传布至湖南古人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人堤 乌孙 赤穀 治赤穀方
下载PDF
新源县渔塘古墓三具改形女颅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邵兴周 王博 孟丽珍 《新疆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81-89,共9页
作者研究新源县71团渔塘古墓出土成人女颅四具,其中三具系人为改形,一具为正常形,其时代为两汉(乌孙)时期。这四具女颅大蒙古人种(黄种人)的特征较明显。我们将改形颅与正常颅、改形颅与我国境内石器时代及美洲印第安人的改形颅骨作了... 作者研究新源县71团渔塘古墓出土成人女颅四具,其中三具系人为改形,一具为正常形,其时代为两汉(乌孙)时期。这四具女颅大蒙古人种(黄种人)的特征较明显。我们将改形颅与正常颅、改形颅与我国境内石器时代及美洲印第安人的改形颅骨作了比较分型分析,其改形情况:一具为组合型;两具为“额型”。研究结果:乌孙人有头颅改形的风俗,“额型”的改型颅形是其较独特的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形态学 改形颅骨 乌孙国
下载PDF
哈萨克族对乌孙风俗习惯的继承
20
作者 杜亚莉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93-95,共3页
从多角度对哈萨克族的历史进行了适当的介绍,以许多史料和考古资料加以佐证,说明哈萨克族对乌孙人风俗习惯的继承与保留,以及乌孙和哈萨克族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哈萨克族 乌孙 风俗习惯 继承 族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