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箭技艺与社会互动:宋代山西武庄挽弓的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
1
作者 吕慧 宿继光 +3 位作者 李金龙 武晓敏 张锦 杨浩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4,共7页
本文以宋代山西地区传统武术项目武庄挽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武庄挽弓作为一项传统弓箭技艺的历史文化发展动因,并探讨其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路径。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追溯武庄挽弓的历史演变与社会互动过程,... 本文以宋代山西地区传统武术项目武庄挽弓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武庄挽弓作为一项传统弓箭技艺的历史文化发展动因,并探讨其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路径。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追溯武庄挽弓的历史演变与社会互动过程,从历史起源、军事应用到文化融合,探讨其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角色和意义;深入阐释武庄挽弓在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层面的文化传承,这些文化要素共同塑造了武庄挽弓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社会实践价值;剖析武庄挽弓通过传承策略和集体记忆构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实现文化的持续传播与创新发展。研究认为,武庄挽弓通过推广与教育促进参与行为和文化认同、在地方发展中实现体旅融合等现代转型策略,不仅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为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和保护拓宽新视角,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庄挽弓 弓箭 文化传承 社会互动 现代转型
下载PDF
瞬变电磁测量在河南许昌武庄铁矿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玉嵩 李秋生 +1 位作者 李欣 王玺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9-164,共6页
瞬变电磁测量(TEM)是近年来电法勘探领域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该方法在河南许昌武庄铁矿矿区进行了9条总长9.2 km的测线研究,划分出了2个异常区,并根据测深曲线和断面图的异常形态反应,判断异常区埋藏深度在750 m左右。为验... 瞬变电磁测量(TEM)是近年来电法勘探领域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该方法在河南许昌武庄铁矿矿区进行了9条总长9.2 km的测线研究,划分出了2个异常区,并根据测深曲线和断面图的异常形态反应,判断异常区埋藏深度在750 m左右。为验证勘探效果,在异常区施工了Zk101钻孔。钻探结果显示异常区697~725 m段为含磁铁矿碳酸盐化绿泥滑石片岩,全铁及磁性铁含量都高于其他岩层,表明该方法在铁矿找矿中研究岩体深部的空间形态、预测成矿有利部位方面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找矿 武庄铁矿 河南许昌
下载PDF
天井钻机在吴庄铁矿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眭文武 周欣 《矿业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通过天井钻机在吴庄铁矿的应用实践,打破金属矿山井下溜井采用人工掘进的常规,提高金属矿山井下溜井掘进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
关键词 吴庄铁矿 天井钻机 应用
下载PDF
河南鹿邑县武庄遗址的发掘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新平 张志清 张文军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5,共13页
199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武庄遗址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和遗物,主要有灰坑、房基、壕沟等遗迹现象及陶器等遗物。其文化遗存可分为两期,第二期文化是在第一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武庄遗址是目前豫... 199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武庄遗址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遗迹和遗物,主要有灰坑、房基、壕沟等遗迹现象及陶器等遗物。其文化遗存可分为两期,第二期文化是在第一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武庄遗址是目前豫东地区唯一一处经正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较早时期的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 遗址 鹿邑县
原文传递
试析河南鹿邑县武庄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文军 张志清 赵新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1-56,共6页
The Wuzhuang site is an important, rather early group of remains among the Neolithic vestiges known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The Wuzhuang I cultural remains are much similar to the Shishanzi culture in northern Anh... The Wuzhuang site is an important, rather early group of remains among the Neolithic vestiges known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The Wuzhuang I cultural remains are much similar to the Shishanzi culture in northern Anhui,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mplexes are mostly due to regional diversity. The cultural relics of Wuzhuang Ⅱ roughtly resemble those of Houjiazhai Ⅱ in Dingyuan, Anhui. This cultural complex was influenced by the Miaodigou culture and especially the contemporary Zhengzhou Dahecun culture, and absorbed some elements of the Beiyinyangying culture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the eastern cultural system is Shandong.With strong distinctive features in cultural aspect, it can be tentatively called Wuzhuang Ⅱ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文化遗存 武庄遗址 新石器时代
原文传递
淮河中游地区石山子文化遗存初探——以豫东鹿邑武庄遗址为个案
6
作者 鲍颖建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3,共10页
裴李岗时代中期阶段,皖西北地区以小山口、古台寺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打开了中原裴李岗文化与海岱后李文化的交流通道。在两支考古学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过程中,淮河中游地区形成了一支具有显著地方特征的考古学文化——石山子文化;豫东鹿邑... 裴李岗时代中期阶段,皖西北地区以小山口、古台寺为代表的一类遗存,打开了中原裴李岗文化与海岱后李文化的交流通道。在两支考古学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过程中,淮河中游地区形成了一支具有显著地方特征的考古学文化——石山子文化;豫东鹿邑武庄遗址一、二期遗存分别代表了石山子文化第二、第三期。据层位关系及典型陶器演变轨迹,可分别将武庄一、二期遗存分为两段和三段;一期遗存约相当于中原裴李岗文化晚期、仰韶文化早期阶段,二期遗存略与仰韶文化中期的郑州大河村遗址一、二期相当。从主体文化面貌观察,武庄一期、二期遗存具有承袭关系,分别代表石山子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地方类型:石山子类型、侯家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游地区 石山子文化 鹿邑武庄遗址 文化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