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律“棍徒”之甄辨及立法逻辑探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懂礼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
-
出处
《交大法学》
CSSCI
2019年第1期89-107,共19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清代棍徒犯罪类型及定罪量刑研究"(SK2016A08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棍徒一词是明清两代对地痞流氓的俗称。作为俗称,棍徒与光棍、刁棍、痞棍、奸棍、地棍等经常被混用。然而,在清代律例中,诸概念虽然嫁接自社会俗称,却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更为明确的法律含义。已有成果并没有就上述概念的法律含义及相互关系给出答案。而且,惩治该类群体犯罪条例之间关系亦有必要厘清。本文旨在明确诸概念之含义及相互关系。进而,通过探析棍徒犯罪相关条例形成路径及相互关系,可以发现,从法律渊源的角度而言,条例形成于案例,司法判决的过程即是条例形成的过程。从立法方法论角度而言,条例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其形成并非遵循"从概念到规范"的演绎逻辑,而是体现"属辞比事",以类索别,"例"由"比"出的归纳逻辑。
-
关键词
棍徒
x棍
凶恶棍徒例
光棍例
“例”由“比”出
-
Keywords
Guntu
x-gun
Guntu Li
Guanggun Li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