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晨麟 徐文珍 田广庆 《青海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技术 诊断准确率 测量图形 口腔正畸
下载PDF
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AngleⅢ类错畸形矫治效果的评价
2
作者 甘梅香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研究AngleⅢ类错矫治效果,为AngleⅢ类错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ngleⅢ类错头颅侧位片38张,测量矫治前后侧位片的改变,实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矫治前后ANB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 目的:研究AngleⅢ类错矫治效果,为AngleⅢ类错矫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ngleⅢ类错头颅侧位片38张,测量矫治前后侧位片的改变,实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矫治前后ANB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中度AngleⅢ类错矫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技术 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 疗效评估
下载PDF
一种新的X线技术及其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介绍X线头影测量技术
3
作者 B.Holly Broadbent 杨雁琪 《口腔正畸学》 2001年第4期147-153,共7页
X线头影测量由Dr.Broadbent发明 ,他在 1931年美国Angle正畸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介绍X线头影测量的论文。X线头影测量对于口腔正畸临床诊断、设计以及作为研究手段的重要作用 ,促进口腔正畸学科发展的事实是无可争议的 ,我国X线头影测... X线头影测量由Dr.Broadbent发明 ,他在 1931年美国Angle正畸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介绍X线头影测量的论文。X线头影测量对于口腔正畸临床诊断、设计以及作为研究手段的重要作用 ,促进口腔正畸学科发展的事实是无可争议的 ,我国X线头影测量的研究应用起始于上世纪 6 0年代初 ,第一篇有关文章见于 196 5年第四期的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至今也已步入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化高科技X线头影测量时代。今年是Dr.Broadbent有关X线头影测量论文发表 70周年 ,为了纪念他对口腔正畸学科发展的贡献 ,在此全文刊出他的这一论文。在论文刊出过程中得到了Dr.Broadbent之子Dr.H .Broadbentjr的授权和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技术 口腔正畸 头颅定位仪
原文传递
摄片条件及方法对头影测量片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刘燕萍 邵金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11-213,共3页
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头影测量片的质量、定点及测量分析过程。作者对拍摄条件、患者体位、耳杆位置以及投照距离等影响头影测量片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结论 :高质量的头影测量片是我们正确分析和诊断的前... 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头影测量片的质量、定点及测量分析过程。作者对拍摄条件、患者体位、耳杆位置以及投照距离等影响头影测量片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结论 :高质量的头影测量片是我们正确分析和诊断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获得影像清晰、定位准确的头影测量片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头影测量技术 摄片条件 x线片质量
下载PDF
建立错畸形数字化诊断模板及标志点自动识别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冰 许天民 林久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3-989,共7页
为了给计算机自动识别诊断提供模板参考并初步尝试计算机自动识别,将2249例错畸形样本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以60个标志点的坐标值作为分类变量,形成21个数字化诊断模板,总判别准确率和交互验证准确率分别达到89.1%和85.0%。采用判别方... 为了给计算机自动识别诊断提供模板参考并初步尝试计算机自动识别,将2249例错畸形样本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以60个标志点的坐标值作为分类变量,形成21个数字化诊断模板,总判别准确率和交互验证准确率分别达到89.1%和85.0%。采用判别方程或者模板特征对新样本进行分类,并为正畸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测提供参考。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对10例新样本的23个标志点进行初步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其中11个标志点的识别误差小于2 mm,能够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诊断模板 聚类和判别分析 x线头影测量技术 自动识别
下载PDF
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Holdaway软组织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贺红 卢钰 +2 位作者 王彤 刘志坚 曲旭红 《口腔正畸学》 200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后患者面部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1.2岁.Ⅰ期治疗均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矫治.应用... 目的研究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后患者面部侧貌的改变.方法选择15例双期矫治的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11.2岁.Ⅰ期治疗均采用Twin-block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Holdaway软组织分析及常规硬组织分析,并对治疗前后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双期治疗结束后,患者软组织颏部变厚,软组织面角增大,下唇突点-H线距离、H角、颏唇沟深度和骨骼侧面凸度减小,SNB增大,ANB减小,以上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鼻突度、上唇凹深、鼻下点-H线、上唇基部厚、上唇张力测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NA、U1-SN、U1-NA、L1-MP、L1-NB、U1-L1、Y轴角和下颌平面角在正畸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结论下颌发育不足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期、恒牙早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牙合)矢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 双期矫治 TWIN-BLOCK矫治器 Holdaway软组织分析 测量研究 软组织 安氏Ⅱ 牙合 TWINBLOCK矫治器 x线头影测量技术
原文传递
颅面结构模板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梓 吕婴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177-178,共2页
X线头影测量技术是研究颅面部生长发育和牙颌畸形机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测量分析方法多限于测量局部的角度和线距值,而颅面结构模板分析法因其形象、直观、整体、快速的反映颅面部各部分结构的比例关系,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颅面结构... X线头影测量技术是研究颅面部生长发育和牙颌畸形机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测量分析方法多限于测量局部的角度和线距值,而颅面结构模板分析法因其形象、直观、整体、快速的反映颅面部各部分结构的比例关系,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颅面结构模板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部生长发育 结构模板 x线头影测量技术 牙颌畸形 比例关系
下载PDF
安氏二类错软硬组织及生长发育特点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小婷 魏志伟 +1 位作者 钟云清 陈肖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4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错软硬组织的生长特点以及相关性。方法:选择东莞市寮步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0例安氏Ⅱ类1分类和20例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并采用电脑X射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和安氏Ⅱ类2分类错软硬组织的...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错软硬组织的生长特点以及相关性。方法:选择东莞市寮步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0例安氏Ⅱ类1分类和20例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并采用电脑X射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和安氏Ⅱ类2分类错软硬组织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在软组织方面,两组患者在下唇突角(LLNs-FH)、上唇倾角(ULA’-FH)、上唇突角(ULNs-FH)、下唇-审美平面距(E-LL)以及鼻唇角(Cm-Sn-UL)等软组织5项测量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硬组织方面,两组患者在上中切牙角(U1-SN)、ANB角、SNB角、面角(FH-NP)、L1-NB角、SND角、上下中切牙角(U1-L1)以及下中切牙角(L1-MP)等硬组织8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方面,不同项目之间的相关性不同。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上前牙和上颌骨的突度对上下唇部软组织都有一定的影响,安氏Ⅱ类2分类仅上颌突度对下唇部软组织的位置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错 x线头影测量技术 错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