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X线与CT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志锐 杨冠英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3期550-551,558,共3页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X线和多层螺旋CT的图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以反复发作性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影像表现:双肺弥漫间质...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X线和多层螺旋CT的图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为女性.以反复发作性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典型影像表现:双肺弥漫间质样改变,伴双肺弥漫薄壁囊状影,分布均匀,囊壁间肺组织大致正常。结论:PLAM的X线和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提示该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X线、CT、MR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志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730-731,共2页
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科学依据和直观的图像资料,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 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很大的科学依据和直观的图像资料,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能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现对X线成像、CT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特点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x线成像(x-ray)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 磁共振成像(MRI)
下载PDF
传统X线片与CT片对双腕关节的类风湿破坏检查的对比
3
作者 任金海 赵斗贵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年第7期124-125,共2页
笔者跟踪观察了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腕关节骨侵蚀的X线平片和CT片,结果表明CT对早期发现本病优于X线平片,有助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 ct(x线计算机)关节炎 类风湿 腕关节
下载PDF
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文灿 陶晓飞 +5 位作者 丁智超 韩福生 宋洋洋 杨璨嘉 彭恋 李亚新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病人,均行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组,最佳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结合30%自适应迭代重建],在复... 目的探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病人,均行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组,最佳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结合30%自适应迭代重建],在复查CT(与初次扫描间隔<24 h)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按照1∶1∶1均分为A组(n=60,NI25结合40%自适应迭代重建)、B组(n=60,NI30结合50%自适应迭代重建)、C组(n=60,NI35结合60%自适应迭代重建),均使用同一设备进行扫描。比较各组扫描时间、受检者剂量容积指数(CT dose index of volume,CTDIvol)、扫描长度(length,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对比信噪比(compare signal-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效果。结果扫描时间:C组<A组和常规组<B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Ivol、DLP、ED:常规组>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常规组>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98.33%)、B组(96.67%)满意率与常规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C组满意率(88.33%)低于常规组(100.00%)(P<0.008)。结论CT扫描中,NI30结合50%自适应迭代重建能满足高质量图像和低辐射剂量的双重要求,可作为颅面部联合外伤的一个最佳诊断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损伤 闭合性 头部损伤 穿透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 低剂量 颅面部联合外伤
下载PDF
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宇 时建文 +2 位作者 孙广丹 宋贺楠 陈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期232-233,共2页
目的: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的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6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为患者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下的检查情... 目的: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的价值进行探析。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前来本院治疗的6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列为研究对象,为患者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下的检查情况(脑梗死检出率、病灶检出情况、检查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RI检查在脑梗死发病24h内检出率、24~72h内检出率、72h以上检出率分别为53.03%、30.30%、15.15%,总检出率为98.48%,CT检查在脑梗死发病24h内检出率、24~72h内检出率、72h以上检出率分别为34.85%、15.15%、37.88%,总检出率为87.88%,MRI检查总检出率高于CT检查,组间差异明显(χ^(2)=5.8428),有统计学价值,P<0.05。MRI检查在小脑、顶叶、基底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50.00%、53.03%、66.67%,CT检查在小脑、顶叶、基底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30.30%、34.85%、48.48%,MRI检查病灶检出率高于CT检查,两组差异显著(χ^(2)=5.3279、4.4287、4.4662),有统计学价值,P<0.05。MRI检查时间(9.76±1.46)min短于CT检查时间(15.14±1.35)min,病灶检出数量(2.67±0.12)个多于CT检出数量(1.96±0.45)个,病灶检出面积(7.15±1.31)mm 2少于CT检出面积(11.93±1.82)mm 2,组间差异明显(T=21.9801、12.3851、17.3173),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进行诊断,脑梗死检出率更高,检查用时更短,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下载PDF
基于平扫CT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检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依琳 张渌恺 +5 位作者 金倞 王坤 杨玉玲 马庄宣 李骋 李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3-730,74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平扫CT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检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价值,并根据Stanford分型分析其检测Stanford A型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同时接受胸腹平扫... 目的探讨基于平扫CT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检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价值,并根据Stanford分型分析其检测Stanford A型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同时接受胸腹平扫和增强CT检查的患者资料。放射科医师根据增强CT图像中的表现来诊断AD。共纳入患者128例,其中AD阳性61例,AD阴性67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划分为训练集(n=89)和验证集(n=39)。采用3D Slicer在平扫图像上对主动脉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域体积(volumetric region of interest,VOI),Pyra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选取最优特征集,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决策树、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轻量梯度提升(light gradient boosting,LightGBM)和极端随机树模型,在验证集中分别对其检测AD和Stanford A型AD的效能进行验证。评价指标包括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F1分数、准确度、召回率。结果在训练集中筛选出35个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这35个组学特征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中,XGBoost模型在检测AD上性能最优;在验证集中,XGBoost模型的AUC、F1分数、准确度和召回率分别为0.982、0.960、96.2%和100.0%。进一步探究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对Stanford A型AD的检测效能时,在训练集中筛选出14个影像组学特征,在基于这14个组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的检测效能最好;在验证集中,随机森林模型的AUC、F1分数、准确度和召回率分别为0.852、0.625、76.9%和100.0%。结论基于平扫CT三维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检测AD及Stanford A型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AD)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ct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的原理及其常见故障
7
作者 达志鹏 《市场周刊·理论版》 2019年第63期149-149,共1页
根据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该设备整机结构及主要部件功能,分析其在临床使用中常见的故障,并给出最优的维修策略,从而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关键词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原理 故障诊断 检修
下载PDF
原发性上腹部癌肿淋巴结转移的CT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忠铭 吴元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腹部癌肿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上腹部癌肿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均可发生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癌肿不同,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部位...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腹部癌肿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上腹部癌肿的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结果:原发性肝、胆、胰及胃癌均可发生上腹部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癌肿不同,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部位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腹部 癌肿 淋巴结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活检在不同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鹏宇 金先桥 陈元炯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活检在不同肺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肺部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活检。结果此法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1.1%。并发气胸12.3%,咯血9.2%。结论此法在不同的肺部病变中...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活检在不同肺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肺部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切割活检。结果此法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1.1%。并发气胸12.3%,咯血9.2%。结论此法在不同的肺部病变中均可有较高的准确性,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ct) 活组织检查 肺疾病
下载PDF
基于PRETEXT分期的肝母细胞瘤影像表现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凤森 闫淯淳 +1 位作者 郭宏伟 袁新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基于肝母细胞瘤PRETEXT分期系统及其相关影像学高危预后因素,总结肝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肝母细胞瘤CT影像学资料8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1个... 目的基于肝母细胞瘤PRETEXT分期系统及其相关影像学高危预后因素,总结肝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肝母细胞瘤CT影像学资料8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0例;年龄1个月~11岁,平均年龄1.65岁。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量、边界、肿瘤内坏死及钙化等征象;此外,基于PRETEXT分期,探讨与预后相关的高危影像学征象(肿瘤侵袭邻近器官、腹水、肿瘤破裂出血、远处器官转移、淋巴结转移、肝静脉受累、门静脉/下腔静脉受累等)关系。结果 PRETEXT分期Ⅰ期5例,Ⅱ期38例,Ⅲ期33例,Ⅳ期6例。肿瘤的CT表现,39例(47.6%)在右叶,22例(26.8%)在左右叶,18例(22.0%)在左叶,3例(3.6%)在尾叶。肿瘤体积约为2.5 cm×2.5 cm×3.0 cm^9.2 cm×18.6 cm×20.0 cm。71例(86.6%)肿瘤单发,11例(13.4%)肿瘤多发。64例(78.0%)肿瘤与肝脏实质多数分界清楚,18例(22.0%)边界模糊。肿瘤内坏死:72例(87.8%)有大小不等、分布无规律、数量不定的裂隙状或片状低密度区(CT值约15~38 Hu)。49例(59.8%)有点片状、团块状和多种形态混合状的钙化。高危预后因素最常见为远处转移33例(40.2%),以肺转移多见;其次是门静脉主干、三支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受累13(15.9%)、PRETEXTⅣ期6例(7.3%)、淋巴结转移5例(6.1%),肿瘤肝外腹部侵袭(0例)及肿瘤破裂出血(0例)相对少见。结论肝母细胞瘤的术前增强CT检查可着重观察与临床分期及高危预后相关征象,有助于临床分期、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危险因素 PRETExT分期 儿童
下载PDF
超声、CT、MRI和血清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萍 何浩明 +2 位作者 刘玉 颜怀新 周莹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分析卵巢癌的超声(US)、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CA125水平的表现,评价这几种诊断方法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同时行US、CT、MRI和血清CA125检查,结合手术结果、病理诊断与临床分... 目的:分析卵巢癌的超声(US)、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和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CA125水平的表现,评价这几种诊断方法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同时行US、CT、MRI和血清CA125检查,结合手术结果、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期相对照分析。结果:US诊断准确率为72.2%,CT为86.1%,MRI为91.7%,CA125为69.5%。US可重复性高,对卵巢癌的早期检出率较高,但确诊率较低;CT和MRI对卵巢癌的确诊率较高,仍有漏误诊;血清CA125的确诊率也较低,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结论:US、CT、MRI和血清CA125具有各自的优势,合理的综合运用,可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超声(US)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 磁共振成像(MRI) 糖类抗原CA125
下载PDF
两种测量法最小CT值对肾上腺瘤体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妙平 瞿佳丽 韩志江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1期1615-1617,共3页
目的使用4点法和3层法评价平扫最小CT值在肾上腺瘤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肾上腺瘤体123例(129枚),分别采用4点及3层测量法,测量各点最小CT值,分析不同阈值下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制作ROC曲... 目的使用4点法和3层法评价平扫最小CT值在肾上腺瘤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肾上腺瘤体123例(129枚),分别采用4点及3层测量法,测量各点最小CT值,分析不同阈值下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制作ROC曲线。结果肾上腺瘤体123例(129枚),包括51枚腺瘤,15枚髓样脂肪瘤和其他瘤体63枚(42枚转移瘤,14枚嗜铬细胞瘤,4枚淋巴瘤,3枚皮质癌)。4点法中,以平均最/小CT值≤0HU为阈值判断腺瘤(除外髓样脂肪瘤),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0.2%、95.2%、93.9%、93.0%,ROC面积为0.961。3层法中,以平均最小值CT值≤-69.5HU为阈值判断髓样脂肪瘤,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100%、96.1%、88.2%、97%,ROC面积为0.997。结论4点法平均最小CT值≤0HU和3层法中平均最小CT值≤.69.5HU分别对腺瘤与非腺瘤(除外髓样脂肪瘤)和腺瘤与髓样脂肪瘤的诊断具有指导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对于肾上腺瘤体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瘤体 腺瘤 髓样脂肪瘤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下载PDF
CT导向下经皮肺活检42例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江 党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通过CT导向经皮肺活检以明确不明原因的肺部周围性病变诊断。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病例,采用保留麻醉针头,用不同检针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取材。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100%,检出肺癌32例,肺结核3例,肺部炎性病变5例。结论CT导向经皮肺活... 目的通过CT导向经皮肺活检以明确不明原因的肺部周围性病变诊断。方法42例资料完整的病例,采用保留麻醉针头,用不同检针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取材。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100%,检出肺癌32例,肺结核3例,肺部炎性病变5例。结论CT导向经皮肺活检不明原因的肺部病变的诊断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诊断准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肺活检
下载PDF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MRI和PET-CT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苏勇 赵充 +7 位作者 谢传淼 卢丽霞 孙颖 韩非 吴湖炳 崔念基 曾宗渊 卢泰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1-52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18FDG-PET-CT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对比CT、MRI和18FDG-PET-CT检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合临床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 背景与目的:目前,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诊断标准尚存在争议;18FDG-PET-CT近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拟对比CT、MRI和18FDG-PET-CT检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合临床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和18FDG-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8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3例进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0天内以同一固定体位,完成增强CT、MRI和PET-CT扫描检查。以横断面图像上咽后间隙内最大径≥4mm的独立肿大结节、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作为CT/MRI诊断咽后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判定标准;肿大咽后淋巴结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明显高于周围组织且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uptakevalue,SUV)≥2.5为18FDG-PET-CT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治疗后咽后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比较三者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差异及诊断价值。结果:CT、MRI和PET-CT对53例患者106侧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39.6%(42/106)、45.3%(48/106)、20.8%(22/106),CT和MRI显著高于PET-CT(P<0.01);CT稍低于MRI,但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T和MRI检出最大径0.4~0.9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分别有27例和31例,但PET-CT仅检出5例;其中MRI检出最大径≤0.4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7例,CT检出4例,PET-CT均未见放射性浓集。最大径≥1.0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CT、MRI和PET-CT分别检出12、14和13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诊,1例最大径为1.0cm(合并坏死)和1例最大径1.5cm的咽后淋巴结在治疗后6个月内消退,其余均在放疗后3个月内消退。结论: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诊断,MRI较CT并无明显优势。对最大径<1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或MRI。对并发坏死或横径≤0.5cm的咽后淋巴结转移,PET-CT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以最大径≥0.4cm作为CT/MRI诊断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阳性标准较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咽后淋巴结转移 诊断 磁共振成像(MRI)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18FDG-PET-ct)
下载PDF
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在128层螺旋CT全腹部检查中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保锋 李澄 +1 位作者 李一鸣 李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kV)技术对腹部扫描辐射剂量及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90例行CT常规全腹部检查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6岁。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扫...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kV)技术对腹部扫描辐射剂量及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90例行CT常规全腹部检查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6岁。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扫描管电压为120kV,360mA;B组30例,扫描管电压为120kV和电流CARE Dose 4D技术;C组30例.扫描管电压为CAREkV技术和电流CARE Dose 4D技术;3组其他扫描参数和图像重建参数均相同。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测量肝门层面肝实质的CT值及图像噪声(SD),比较各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图像主观评价A组得分3.73,B组3.50,C组3.6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A组0.49,B组0.38,C组0.50;SNR,A组3.53,B组2.81,C组3.31:A组与C组CNR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CTDIvol、D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ED分别为(13.254±1.3)mSv、(7.57±1.9)mSv、(6.36±1.6)mSv,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EkV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自动选择kV及mA,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CARE kV) 辐射剂量 信噪比(SNR) 对比噪声比(CNR)
下载PDF
儿童肾母细胞瘤的MSCT诊断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同兴 徐辉 +1 位作者 赵萌 殷信道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8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MS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患儿资料,男23例,女22例,最小年儿童肾母细胞瘤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为11岁,平均2.9岁;采用Ph...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MS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患儿资料,男23例,女22例,最小年儿童肾母细胞瘤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为11岁,平均2.9岁;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先予平扫,再使用2ml/kg造影剂欧乃派克静脉团注后立即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果全部为密度不均匀肿块,单侧多见,上极多于下极,肿瘤不均匀强化,常伴坏死、出血,少数有钙化;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典型CT表现,肿块可跨过中线,但不包绕腹膜后大血管;腹膜后、膈脚后淋巴结转移最多见。MPR、MIP重建可清晰显示血管受累情况。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肿瘤呈不均匀强化,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其典型表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肾母细胞瘤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表现1例
17
作者 刘佳林 张皓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398-399,共2页
1临床资料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右侧外阴区胀痛不适5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前庭大腺囊肿”,行囊肿剥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后建议转入上级医院,遂于2021年10月14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已婚,孕1... 1临床资料1例26岁女性患者,因“右侧外阴区胀痛不适5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因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初诊为“前庭大腺囊肿”,行囊肿剥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后建议转入上级医院,遂于2021年10月14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已婚,孕1产1,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21年9月23日。肿瘤标志物无异常。专科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外阴局部可见硬结,右侧外阴区可触及一约4 cm×4 cm的肿块,活动度尚可,质韧,皮温正常。入院诊断:会阴部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 磁共振成像(MRI)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CT特点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敬华 李桂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78-2779,共2页
近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1〕,老年人肺结核较青年人上升明显,而且老年人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更加复杂,致使误诊及漏诊较多,导致其更易传播。本文探讨老年肺结核的CT特点。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 近年肺结核的发病率具有上升趋势〔1〕,老年人肺结核较青年人上升明显,而且老年人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更加复杂,致使误诊及漏诊较多,导致其更易传播。本文探讨老年肺结核的CT特点。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诊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50例,男102例,女4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
下载PDF
320-DVCT双低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小娇 刘芳 +4 位作者 高超 马琳莹 李小路 只晓会 张同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0期145-149,153,共6页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探究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联合AIDR3D迭代重建技术在呼气末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6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A组(n=32)注射对比... 目的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探究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联合AIDR3D迭代重建技术在呼气末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将6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A组(n=32)注射对比剂:剂量为36. 53±3. 19ml,浓度为370mgI/ml,流速为4. 55±0. 38ml/s;管电压:100kVp。B组(n=32)注射对比剂:剂量为20ml,浓度为320mgI/ml,流速为4. 0ml/s;管电压:80kVp。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3D(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IDR 3D IR)技术在呼气末对所有患者进行CTPA。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的对比剂剂量、碘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计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并对图像进行主及客观评价。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肺动脉主干及其各级分支的平均CT值。结果比较两组的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各级肺动脉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当管电压从100kVp(A组)下降到80kVp(B组)时,B组的对比剂剂量、注射速率、碘量及CTDIvol、DLP、ED等参数分别较A组下降了45. 25%、12. 09%、52. 66%、49. 12%、49. 25%和49.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呼气末进行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双低"联合AIDR 3D迭代重建的CTPA扫描方案能够在准确诊断PE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血管成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 辐射剂量 肺动脉栓塞 对比剂
下载PDF
CT及MRI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代欣 朱西琪 +4 位作者 田玉亭 孙晓东 许传军 丁怀银 杜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CT及MRI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GC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2.7岁。总结其CT和MRI表现。CT及MRI图像分析主要包括:胆囊壁的增厚情况及其强化方式... 目的探讨CT及MRI对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XGC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2.7岁。总结其CT和MRI表现。CT及MRI图像分析主要包括:胆囊壁的增厚情况及其强化方式、胆囊壁内结节、胆囊内壁黏膜线是否完整、胆囊内是否合并结石、胆囊周围有无渗出及邻近肝脏情况。术后病变组织送病理室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13例均有不同程度胆囊壁增厚,其中局限性增厚3例,弥漫性增厚10例。8例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多发壁内结节,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9例表现为胆囊黏膜线完整;增强扫描5例可见"夹心饼干征",7例邻近的肝实质内动脉期可见一过性强化。术后病理诊断XGC 13例,其中1例合并胆囊颈部腺癌。结论 CT及MRI诊断XGC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XG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黄色肉芽肿性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 磁共振成像(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