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1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猛 刘鹏 +1 位作者 王玲 李环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DXA设备专用质量保证(QA)模块和脊椎模体均进行常规扫描,在QA模块旁及脊椎模体的水槽中分别加入常用放射性核素锝99m(^(99)Tc^(m))-... 目的:研究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对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对DXA设备专用质量保证(QA)模块和脊椎模体均进行常规扫描,在QA模块旁及脊椎模体的水槽中分别加入常用放射性核素锝99m(^(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氟18(^(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碘[^(131)I]化钠(Na^(131)I)后扫描,对检测所得高、中、低BMD值、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第1、2、3、4节腰椎(L_(1)、L_(2)、L_(3)、L_(4))及4节腰椎平均(L_(1)~L_(4))BMD值、T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QA模块旁分别放置^(99)Tc^(m)-MDP、^(18)F-FDG、Na^(131)I后的扫描与QA模块的常规扫描所得高、中、低BMD值及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BMD值)=1.621、0.259、0.099,F_(身体成分百分含量值)=0.367、0.151、0.635;P>0.05);向脊椎模体的水槽中分别注入放射性核素^(99)Tc^(m)-MDP、^(18)F-FDG、Na^(131)I后的扫描和脊椎模体的常规扫描所得L_(1)、L_(2)、L_(3)、L_(4)及L_(1)~L_(4)的BMD值及T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BMD值)=0.435、0.529、0.507、0.489、0.516,F_(T值)=0.634、1.585、0.961、0.777、0.801;P>0.05)。结论: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99)Tc^(m)-MDP、^(18)F-FDG、Na^(131)I对DXA检测BMD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 骨密度值(BMD)
下载PDF
利用DXA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
2
作者 李朝霞 欧阳辉 +2 位作者 黎晓萱 徐浩 周毅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03-609,共7页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分析SLE共病肌少症患者的体成分变化,探讨SLE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114例SLE患者(病例组)和114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中肌少症的现患率,分析SLE共病肌少症患者的体成分变化,探讨SLE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114例SLE患者(病例组)和114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两组的肌肉质量,通过握力和步速分别评估患者的肌力和体能。根据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及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对SLE患者进行肌少症诊断及分期,将SLE患者分为肌少症组及非肌少症组,比较组间患者的体成分及骨密度等指标的差异,分析SLE患者共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SLE患者的平均病程为(79.6±72.8)个月。45.6%(n=52)的SLE患者共病肌少症,其中22.8%(n=26)的患者为肌少症前期,16.7%(n=19)的患者为肌少症期,6.1%(n=7)的患者为严重肌少症期。肌少症组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脂肪质量指数、全身瘦组织含量、瘦质量指数、全身去脂体重、去脂体重指数均低于非肌少症组和对照组。肌少症组的骨矿物质含量、腰椎和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OR=0.61,P<0.001,95%CI:0.49~0.75)和职业劳动强度(OR=2.0,P=0.009,95%CI:1.19~3.34)是SLE患者共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SLE患者中约半数共病肌少症,共病肌少症SLE患者的脂肪、肌肉含量和重要部位骨密度下降,其中体质指数和职业劳动强度是SLE患者出现肌少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成分 双能X线吸收法 肌少症 骨密度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的机会性骨质疏松诊断:2种定量CT骨密度测量软件临床应用比较分析
3
作者 赵君禄 刘斋 +2 位作者 韩康 赵德园 任庆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FTHK定量CT骨密度测量软件和Mindways(MW)定量CT Pro骨密度测量软件测量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重复性、可靠性、一致性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需要进行常规腹部CT扫描患者708例,将扫描数据分别... 目的探讨FTHK定量CT骨密度测量软件和Mindways(MW)定量CT Pro骨密度测量软件测量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重复性、可靠性、一致性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需要进行常规腹部CT扫描患者708例,将扫描数据分别传到FTHK和MW骨密度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对2组测量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Bland-Altman分析及Cronbach′sα系数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FTHK和MW 2种软件测量BMD的ICC分别为0.976及0.936。FTHK软件BMD值(126.29±50.16)mg/cm~3高于MW软件BMD值(112.85±46.02)mg/cm~3,两者的平均差值为10.6%(P<0.05)。FTHK软件对OP的检出率(19.63%)低于MW软件测量(25.42%)(P<0.05)。FTHK软件BMD与MW软件测量BM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55,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BMD差值的95%位于差值平均值±1.96标准差范围内。FTHK软件Cronbach′sα系数=0.963,MW软件Cronbach′sα系数=0.988。结论FTHK骨密度测量分析软件与MW骨密度测量软件的一致性及可信度好,可用于常规腹部CT扫描患者的机会性骨质疏松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定量CT评价胸椎骨密度及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
4
作者 赵君禄 刘斋 +2 位作者 赵德园 聂关伟 任庆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9-1433,共5页
目的探讨胸椎定量CT(QCT)测量骨密度及骨丢失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健康体检及急腹症行全腹部CT扫描的患者708例,使用QCT软件测量T10-L3椎体骨密度。将受检者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计算每个年龄组的胸椎及腰椎骨密度,并计算各组... 目的探讨胸椎定量CT(QCT)测量骨密度及骨丢失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健康体检及急腹症行全腹部CT扫描的患者708例,使用QCT软件测量T10-L3椎体骨密度。将受检者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组。计算每个年龄组的胸椎及腰椎骨密度,并计算各组别的峰值骨密度及骨丢失率。胸椎与腰椎骨密度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男性、女性骨密度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30岁以后胸腰椎骨密度开始不同程度减低,80~89岁女性胸椎及腰椎累计骨丢失率分别为60.61%及61.34%,而男性分别为44.45%及49.35%。男性与女性胸腰椎骨密度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胸椎与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男性r=0.96、女性r=0.98,P<0.01)。结论胸椎及腰椎QCT均能准确地显示不同年龄组的骨密度及骨丢失情况,胸椎QCT可以作为评价和监测骨丢失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丢失 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CT 胸椎
下载PDF
X线片测量肱骨大结节角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陈一二 柯群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1期10-12,16,共4页
目的 探讨X线片测量肱骨大结节角(GTA)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为肩袖撕裂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8例因肩部疼痛不适行肩部X线检查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发... 目的 探讨X线片测量肱骨大结节角(GTA)与肩袖撕裂的相关性,为肩袖撕裂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8例因肩部疼痛不适行肩部X线检查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发生肩袖撕裂的患者纳入试验组(64例),未发生肩袖撕裂的患者纳入对照组(74例)。比较两组GTA的差异;考察GTA预测肩袖撕裂的临界值和预测能力;评价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GT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GTA最佳临界值为≥70°,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和0.81。2名放射科医师测量GTA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677,Pearson’s相关性系数r=0.547。结论 采用X线片测量GTA对肩袖撕裂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和较高的测量一致性,可为肩袖撕裂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角 肩袖撕裂 X线片 肱骨近端骨形态
下载PDF
超声评估骨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泽庆 潘慧 +4 位作者 张莉 王凤丹 陈适 杨筱 李建初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0-405,共6页
骨龄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最常用且有效的指标,在多种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最常拍摄左手和腕部X线片进行骨龄评估,但其存在一定辐射风险。超声可清晰显示骨骺及次级骨化中心,进行多部位扫查、动态测... 骨龄是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最常用且有效的指标,在多种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最常拍摄左手和腕部X线片进行骨龄评估,但其存在一定辐射风险。超声可清晰显示骨骺及次级骨化中心,进行多部位扫查、动态测量,无辐射且便捷。近年来,利用超声进行骨龄评估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通过回顾最新文献,探讨肌骨超声以及定量超声在骨龄评估中的价值,并提出超声评估骨龄研究中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骨龄 评估 X线
下载PDF
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7
作者 李睿弢 刘峰 +2 位作者 赵松波 岳振营 田昭俭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少见部位骨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全部13例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少见部位骨肉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全部13例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7例行CT增强扫描,8例行MRI检查,其中6例行MRI动态增强检查。结果肿瘤发生于骨盆4例,上颌骨3例,肩胛骨2例,胫骨干1例,胫骨远端1例,跟骨1例,尺骨干1例。影像表现为溶骨型6例,成骨型5例,混合型2例。出现广泛骨质破坏9例,骨膜反应2例,软组织肿块9例,瘤骨或肿瘤样钙化11例。CT较X线能更直观地显示病变位置及其与毗邻结构关系,在显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及瘤骨和瘤样钙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MRI在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累及范围方面较CT有优势,能清晰显示髓腔及周围软组织的侵犯蔓延程度、软组织肿块的形成。结论少见部位的骨肉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影像学表现以溶骨型骨肉瘤较为多见,病灶内出现瘤骨或肿瘤样钙化是诊断的关键,X线、CT和MRI三者结合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女性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腰椎CT值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作用
8
作者 凯依塞尔•阿布都克力木 麦麦提敏•阿卜力米提 +3 位作者 李磊 杨晓凯 张玉坤 刘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5-949,共5页
背景:双能X射线吸收法可能会错误地抬高严重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骨密度值,而腰椎松质骨CT值可能协助双能X射线吸收法减少骨质疏松症的漏诊。目的:应用腰椎CT值来诊断女性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的骨质疏松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疆医科... 背景:双能X射线吸收法可能会错误地抬高严重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骨密度值,而腰椎松质骨CT值可能协助双能X射线吸收法减少骨质疏松症的漏诊。目的:应用腰椎CT值来诊断女性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的骨质疏松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诊疗的192例女性患者骨密度检测结果和腰椎CT等临床资料。根据CT上腰椎退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退变组(n=107)和对照组(n=85)。测量两组患者L1椎体中轴松质骨CT值,记录L_(2)-L_(4)及髋部T值和骨密度均值。参考先前的研究,L1椎体CT值≤110 HU诊断为骨质疏松,比较两组患者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和CT值诊断骨质疏松的患病率。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CT值与L_(2)-L_(4)椎体的T值、骨密度均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对照组中相关性更高;(2)退变组中腰椎T值和骨密度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的髋部T值和骨密度均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所有患者经CT阈值诊断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于T值诊断的骨质疏松(51.0%和42.7%);(4)两组在110例经双能X射线吸收法确诊为非骨质疏松的患者中,CT值诊断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23.6%,而退变组中的患病率比对照组更高(分别为31.7%和14.0%);(5)漏诊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在退变组中经腰椎双能X射线吸收法确诊的非骨质疏松患者中高达38.6%(27/70),而对照组中为19.6%(11/56);(6)提示骨质疏松症在年龄≥50岁的女性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很常见;测量腰椎松质骨CT值可作为此类患者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补充方法,尤其是在严重退变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中能够发现更多漏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CT值 双能X射线吸收法 骨密度
下载PDF
骨小梁分数在成都地区人群中变化及临床应用精确度评估
9
作者 高海燕 张伟 +2 位作者 郑洪银 肖翊 黄际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9-1174,共6页
目的观察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在成都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变化;评估TBS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监测的精确度。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或体检者4963例,其中女性3708人,男... 目的观察骨小梁分数(trabecular bone score,TBS)在成都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变化;评估TBS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监测的精确度。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或体检者4963例,其中女性3708人,男性1255人,均行双能X线(DXA)检查测量腰椎TBS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以均值±标准差(SD)表示。选取30例患者每人行两次DXA检查,计算BMD、TBS的精确度误差。结果(1)TBS在男性20~29岁、女性30~39岁时达到峰值,之后均随增龄逐渐下降;(2)男、女TBS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呈弱正相关;TBS与L1~4BMD呈正相关;(3)低骨量组男、女TBS受损者占比分别为19.6%、35.1%;BMD正常TBS受损+部分受损者占比分别为22.9%、40.5%。L_(1~4)BMD的CV%和LSC-CV%分别为1.089%、3.015%;TBS的CV%和LSC%分别为1.429%、3.958%。结论(1)本组TBS数据为成都地区人群骨质疏松防治、骨折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随增龄BMD、TBS逐渐丢失,以女性更为明显;(2)TBS有较好的精确度,可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小梁评分 双能X射线吸收法 骨密度 精确度误差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腰椎骨密度与体质成分的相关性
10
作者 吕磊 翟建 +2 位作者 李培 刘奇峰 方世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采用定量CT技术(QCT),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腰椎骨密度(BMD)与体成分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2014年7月-2022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06例,使用QCT测量患者的L1、L2的BMD,L3中心层面的体成分... 目的:采用定量CT技术(QCT),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腰椎骨密度(BMD)与体成分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2014年7月-2022年8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06例,使用QCT测量患者的L1、L2的BMD,L3中心层面的体成分信息,包括内脏脂肪(VAT)、皮下脂肪(SAT)、总脂肪(TAT)、腰3水平横断面肌肉面积(L3-SMA),腰3水平肌肉内的脂肪含量(L3-IMAT),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长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HD患者腰椎BM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依据BMD测量结果,将106例MHD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n=61)及骨量异常组(n=45),比较两组间体成分及各个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06名MHD患者中57.55%(61例)骨量正常,42.45%(45例)骨量异常,其中26.41%(28例)骨量减少,16.04%(17例)骨质疏松。骨量异常组的年龄、TC、LDL-C、P、VAT、SAT、TAT、L3-SMA及L3-IMAT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性别、透析龄、TG、HDL-C、ALB及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D患者腰椎BMD与L3-SMA呈正相关(r=0.264,P<0.05),与年龄、VAT、SAT、TAT、L3-IMAT及TC呈负相关(P<0.05)。未发现MHD患者腰椎BMD与透析龄、TG、HDL-C、LDL-C、ALB、Ca及P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磷、高龄及高L3-IMAT是MHD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腰椎BMD与体成分、年龄及TC有相关性,高血磷、高龄及高L3-IMAT是MHD患者发生骨量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质 骨密度 肾透析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功能对骨密度的测量
11
作者 刘慧 顾磊 +1 位作者 刘凯 夏进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 利用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功能,通过与双能X线吸收仪比较,探讨HAP-水、钙-水、及HAP-Fat基物质成像测量骨密度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成年女性146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1~89岁,排除手术、肿瘤病史及其他影响BMD的疾... 目的 利用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功能,通过与双能X线吸收仪比较,探讨HAP-水、钙-水、及HAP-Fat基物质成像测量骨密度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腹部CT检查的成年女性146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1~89岁,排除手术、肿瘤病史及其他影响BMD的疾病患者。选取腰2椎体中间层面测量3个感兴趣区的钙-水、HAP-水、HAP-Fat,并取其平均值。按同样标准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腰椎DXA检查的成年女性117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88岁,纳入标准和年龄分组同观察组。对观察组中各年龄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年龄与HAP-水密度、各年龄段L2椎体平均HAP-水密度与DXA测得的BMD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各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岁者年龄与HAP-水密度呈正相关(r=0.458,P<0.05),≥40岁者年龄与HAP-水密度呈负相关(r=-0.745,P<0.05)。各年龄段L2椎体HAP-水密度与DXA测得的BMD值呈正相关(r=0.516,P<0.05)。结论 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功能能反映椎体骨质密度变化,其测量结果与DXA测量结果有一定相关性,均与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机会性测量腰椎骨密度研究:与定量CT比较
12
作者 焦自梅 王曦 +3 位作者 刘钦鹏 刘凤杰 戴政君 张国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61-163,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人工智能(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定量CT(QCT)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时机会性测量腰椎骨密度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因各种临床适应症行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I定量CT辅...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人工智能(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定量CT(QCT)在胸部低剂量CT检查时机会性测量腰椎骨密度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因各种临床适应症行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QCT分别在胸部低剂量CT图像上测量受检者腰椎平均体积骨密度(vBMD),绘制散点图、Bland-Altman图检验二者的关系,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其一致性。结果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测量vBMD平均值为116.38±36.07mg/cm^(3),QCT测量vBMD平均值为115.60±38.07mg/cm^(3),线性回归分析与Bland-Altman分析显示二者对腰椎骨密度的测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77)。不同性别中,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QCT对腰椎骨密度的测量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I定量CT辅助诊断系统与QCT基于胸部低剂量CT机会性测量腰椎vBMD具有高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骨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测量方式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方雨婷 谢培钧 +7 位作者 柳直 黄军凯 王猛 孔嘉琛 张璇 王宇杰 张双明 徐艳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金标准,临床上有多种测量方式对骨隧道大小具有一定的衡量,并具备各自优点,在韧带重建术后提示骨隧道大小对患者恢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金标准,临床上有多种测量方式对骨隧道大小具有一定的衡量,并具备各自优点,在韧带重建术后提示骨隧道大小对患者恢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测量骨隧道大小的文献,归纳X线摄影、CT、MRI的不同测量方式,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变化的临床应用前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骨隧道测量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骨隧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儿童颞骨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表现
14
作者 邱健 李晓燕 +5 位作者 丁宇 姚利华 秦永源 黄炳乐 曾凡勇 李文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颞骨横纹肌肉瘤(RMS)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RMS的CT和MRI资料,对其起源部位、大小、边界、形态、信号特点、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强化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和Ki67表达程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 目的探讨颞骨横纹肌肉瘤(RMS)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RMS的CT和MRI资料,对其起源部位、大小、边界、形态、信号特点、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强化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和Ki67表达程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起源于颞骨岩尖3例,岩骨体2例,中耳乳突区2例。肿瘤大小为1.9 cm×2.1 cm×2.9 cm~8.1 cm×4.7 cm×3.9 cm,均呈不规则、边界清楚肿块,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5例、非均匀性强化2例,肿瘤ADC值范围为(0.89~1.04)×10^(-3) mm^(2)/s,平均(0.92±0.07)×10^(-3) mm^(2)/s。肿瘤Ki67表达程度范围为50%~80%。结论颞骨横纹肌肉瘤MRI表现为颞骨的溶骨性、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肿瘤细胞Ki67均呈高表达为其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横纹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儿童
下载PDF
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的方法及诊断价值
15
作者 王淑文 张涛 +1 位作者 吴婧 卢铃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11,20,共4页
目的 探讨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6例因外伤行鼻骨MSCT检查患者,并将所有患者图像进行两种不同角度冠状位重建(角度1为常规冠状位;角度2为斜冠状位)。比较两种不同冠状位图像鼻骨骨折检出率及诊断结果准... 目的 探讨鼻骨MSCT斜冠状位图像重建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76例因外伤行鼻骨MSCT检查患者,并将所有患者图像进行两种不同角度冠状位重建(角度1为常规冠状位;角度2为斜冠状位)。比较两种不同冠状位图像鼻骨骨折检出率及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 常规冠状位骨折检出率84.93%(22例假阴性),斜冠状位骨折检出率100%(3例假阳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常规冠状位诊断单纯性鼻骨骨折、鼻骨复合骨折、单纯鼻中隔骨折及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分别是76例、36例、4例、8例,诊断准确率为54.00%;斜冠状位分别是80例、57例、2例、10例,诊断准确率高达9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斜冠状位骨折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冠状位,在临床应用中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骨骨折 冠状位重建 角度 体层摄影术线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学参数探究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危险因素
16
作者 游芳松 邹琦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基于CT影像学参数探究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椎间盘损伤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伴有椎间盘损伤患者30例)和对照组(... 目的基于CT影像学参数探究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椎间盘损伤情况将其分为研究组(伴有椎间盘损伤患者30例)和对照组(未伴有椎间盘损伤患者30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椎管软组织侵袭率、脊神经根管软组织侵袭率、后凸Cobb角、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椎终板角、椎体平移距离、棘突间距、椎弓根间距),使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脊神经根管软组织侵袭率、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间隙高度、椎管软组织侵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后凸Cobb角、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椎终板角、椎体平移距离、棘突间距、椎弓根间距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患椎终板角、椎体平移距离不是影响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椎间隙高度、椎管软组织侵袭率、后凸Cobb角、棘突间距、椎弓根间距均是影响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间隙高度丢失、椎管软组织侵袭、后凸畸形、棘突间距、椎弓根间距增加等均是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椎间盘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采用CT影像学参数检查,可为胸腰椎骨折患者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折 胸椎 腰椎 椎间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T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17
作者 徐亮 郑海彬 金赞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5期425-427,共3页
目的探讨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T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长兴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42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骨质疏松的检出... 目的探讨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T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长兴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42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观察不同年龄的患者骨质疏松检出率情况。结果X线骨密度仪对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分别为43.76%(186/425)、21.41%(91/425),骨定量CT检查对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分别为51.53%(219/425)、28.71%(122/425),骨定量CT检查对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骨密度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14、6.02,P均<0.05)。对于56~60岁的围绝经期妇女,骨定量CT检查对骨质疏松的检出率高于X线骨密度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骨量减少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05)。结论X线骨密度仪与骨定量CT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均具有诊断价值,能够有效检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状况,骨定量CT能够更灵敏地反映骨密度变化,对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诊断价值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骨质疏松 骨密度 X线骨密度仪 骨定量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级建模迭代重建算法对颞骨CT图像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袁肖娜 李刚锋 +1 位作者 孙琳 贺延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的高级建模迭代重建算法(ADMIRE)对颞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颞骨CT扫描的患者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3.3岁。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FORCE C... 目的比较不同水平的高级建模迭代重建算法(ADMIRE)对颞骨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行颞骨CT扫描的患者24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43.3岁。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FORCE CT扫描仪对24例患者行颞骨CT扫描,分别采用传统滤波反投影(FBP)和AD MIRE 1、3、5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重建,比较4组图像客观评价(包括CT值、噪声、信噪比)、主观评价的差异。结果4组图像的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FBP,ADMIRE重建后,图像的噪声减低,信噪比升高,ADMIRE 5噪声最小,信噪比最高;ADMIRE 1与FBP组图像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MIRE 3图像质量最好,5分占比最高(75%)。结论采用高级建模迭代重建算法后,图像噪声减低,信噪比提高,但并非迭代比例越高,图像质量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重建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颞骨 图像质量
下载PDF
CT值及差值定量评估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价值
19
作者 宋贤亮 锁咏梅 +1 位作者 邱晓晖 祁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CT值及骨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的CT值差值对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骨质疏松患者的384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84例,中位年龄73岁;以MRI作为参考标准,其中新鲜骨折椎体126个,陈旧骨折... 目的探讨椎体CT值及骨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的CT值差值对新鲜与陈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骨质疏松患者的384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84例,中位年龄73岁;以MRI作为参考标准,其中新鲜骨折椎体126个,陈旧骨折椎体66个;测量每个骨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的CT值并计算二者的CT值差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新鲜骨折与邻近正常椎体、陈旧骨折与邻近正常椎体的CT值、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椎体的CT值以及CT值差值;采用ROC曲线分析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CT值及CT值差值的最佳截断值。结果新鲜骨折与邻近正常椎体CT值有统计学差异,新鲜椎体CT值高于正常椎体,平均CT值分别为(151.74±43.25)HU、(51.67±25.31)HU;陈旧骨折与正常椎体CT值无统计学差异,平均CT值分别为(59.49±27.28)HU、(53.17±25.21)HU;新鲜骨折与陈旧骨折椎体CT值及CT值差值有统计学意义,CT值差值分别为(95.61±39.80)HU、(6.32±11.35)HU。ROC曲线分析显示新鲜与陈旧骨折椎体CT值的最佳截断值为105.33HU,AUC为0.983;CT值差值最佳截断值为35.67HU,AUC为0.999;二者的联合的ROC曲线显示AUC为1。结论椎体CT值及CT值差值能够定量评估新鲜与陈旧OVCF,差值的诊断效能更佳,二者联合评价可进一步提高诊断信心,在MRI检查受限时可作为重要补充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骨折 骨髓水肿 骨质疏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颞骨CT三维重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解剖结构评估中的应用
20
作者 金韬 黄灵志 +1 位作者 毛华杰 袁伟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究颞骨CT三维重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咽鼓管解剖结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间90例CSOM患者(均为单耳病变)为研究对象,行颞骨CT扫描,经三维重建测量并对比健侧与患侧咽鼓管骨段全长,软骨段全长,... 目的探究颞骨CT三维重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咽鼓管解剖结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间90例CSOM患者(均为单耳病变)为研究对象,行颞骨CT扫描,经三维重建测量并对比健侧与患侧咽鼓管骨段全长,软骨段全长,峡部直径,软骨开放长度(静息状态下、Vasalva状态下),Reid平面咽鼓管角及咽鼓管鼓室角,采用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TTAG)评估咽鼓管开放功能,分析颞骨CT解剖参数与咽鼓管功能的相关性。结果90例CSOM患者,患侧与健侧颞骨CT咽鼓管长度参数比较,患侧软骨段全长、峡部直径、静息状态下软骨开放长度、Valsalva动作下软骨开放长度分别为(24.55±2.71)mm、(2.49±0.57)mm、(4.68±1.79)mm、(38.22±6.01)mm,均小于健侧的(28.10±2.98)mm、(3.22±0.53)mm、(6.61±1.60)mm、(52.26±9.5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段全长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健侧颞骨CT咽鼓管角度参数比较,患侧Reid平面咽鼓管角为24.14°±3.40°,小于健侧的26.9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鼓管鼓室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鼓管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患耳P1-P2及Pmax-Pmin均低于健耳,90耳患耳中,咽鼓管功能不良组软骨段全长、峡部直径、静息状态下软骨开放长度、Valsalva动作下软骨开放长度及Reid平面咽鼓管角均小于咽鼓管功能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咽鼓管功能不良与软骨段全长、峡部直径、静息状态下软骨开放长度、Valsalva动作下软骨开放长度、Reid平面咽鼓管角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颞骨CT三维重建测量咽鼓管长度与角度参数,可直观显示CSOM患者咽鼓管结构异常,患者软骨段长度及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下开放长度缩短,Reid平面咽鼓管角减小,且这些改变均与咽鼓管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颞骨 成像 三维 中耳炎 化脓性 咽鼓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