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Linked Dominant Congenital Ptosis Cosegregating with an Interstitial Insertion of a Chromosome 1p21.3 Fragment into a Quasipalindromic Sequence in Xq27.1
1
作者 David J. Bunyan David O. Robinson +7 位作者 Anthony G. Tyers Shuwen Huang Vivienne K. Maloney Francis H. Grand Sarah Ennis Samantha R. de Silva John A. Crolla Tristan F. W. McMullan 《Open Journal of Genetics》 2014年第6期415-425,共11页
Blepharoptosis (ptosis) is defined as the abnormal drooping of the upper eyelid and is a feature of many conditions. It can be in isolated or syndromic form, bilateral or unilateral and congenital or acquired. Previou... Blepharoptosis (ptosis) is defined as the abnormal drooping of the upper eyelid and is a feature of many conditions. It can be in isolated or syndromic form, bilateral or unilateral and congenital or acquired. Previously we have carried out linkage analysis on a family with dominantly inherited congenital bilateral isolated ptosis and found the condition to be linked to a region of approximately 20 megabases of chromosome Xq24-Xq27.1 with a cumulative LOD score of 5.89. We now describe further analysis using 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sation (array CG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sation (FISH), long range PCR and sequencing. This has enabled us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se at the level of DNA sequence an insertional duplication and rearrangement involving chromosomes 1p21.3 and a small quasipalindromic sequence in Xq27.1, disruption of which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other phenotypes but which is cosegregating with X-linked congenital bilateral isolated ptosis in this family. 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mall quasipalindromic sequence in genomic rearrangements involving Xq27.1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prehensive molecular and molecular cytogenetic investigations to fully characterise genomic structural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OSIS x-linked dominant Insertional DUPLICATION
下载PDF
A novel frameshift mutation in CX46 associated with hereditary dominant cataracts in a Chinese family 被引量:1
2
作者 Xiu-Kun Cui Ke-Ke Zhu +8 位作者 Zheng Zhou Si-Min Wan Yi Dong Xuan-Ce Wang Jing Li Jing Zhang Hong-Mei Mu Lei Qin Yan-Zhong H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7年第5期684-690,共7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mutat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the hereditary autosomal dominant cataract in a Chinese family.METHODS:A Chinese family consisting of 20 cataract patients(including 9 male and 11 female... AIM: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mutations that are associated the hereditary autosomal dominant cataract in a Chinese family.METHODS:A Chinese family consisting of 20 cataract patients(including 9 male and 11 female) and 2 unaffected individuals from 5 generations were diagnosed to be a typical autosomal dominant cataract pedigree. Genomic DNA sample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peripheral blood cells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pedigree. Exon sequence was used for genetic mutation screening. In silico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nnexin 46(CX46) mutant. Immunoblotting was conduceted for testing the expression of CX46.RESULTS:To determine the involved genetic mutations, 11 well-known cataract-associated genes(cryaa, cryab, crybb1, crybb2, crygc, crygd, Gja3, Gja8, Hsf4, Mip and Pitx3) were chosen for genetic mutation test by using exon sequencing. A novel cytosine insertion at position 1195 of CX46 c DNA(c.1194_1195ins C) was found in the samples of 5 tested cataract patients but not in the unaffected 2 individuals nor in normal controls, which resulted in 30 amino acids more extension in CX46Cterminus(cx46fs400) compared with the wild-type CX46. In silico protein structur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mutant showed distinctive hydrophobicity and 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wild-type CX46. The immunoblot results revealed that CX46 protein, which expressed in the aging cataract lens tissues, was absence in the proband lens. In contrast, CX50, alpha A-crystallin and alphaB-crystallin expressed equally in both proband and aging cataract tissues. Tho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x46fs400 mutation could impair CX46 protein expression. CONCLUSION:The insertion of cytosine at position 1195 of CX46 cD NA is a novel mutation site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utosomal dominant cataracts in this Chinese family. The C-terminal frameshift mutation i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CX46 protein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xin 46 cataract congenital ocular lens autosome dominant heredity genetic mutation
下载PDF
Benign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Heredity 被引量:2
3
作者 Hou Huiguang, et al. Dept Neuro Ganquan Hospital, Shanghai Railway Med Col. Changhai 200061. Chin J Neuro Psych 1994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63-63,共1页
Benign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with autsomal dominant heredity of a pedigree is reported.The grandfather.
关键词 Benign 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 with Autosomal dominant heredity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人6家系42例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的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崔勇 周文明 +4 位作者 李明 何平平 高敏 陈建军 张学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 了解中国汉族人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PSEK)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 : 对我们收集的一个PSEK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将结果与 1980年以来文献报道的 5个中国汉族人PSEK家系进行系统对比分... 目的 : 了解中国汉族人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PSEK)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 : 对我们收集的一个PSEK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并将结果与 1980年以来文献报道的 5个中国汉族人PSEK家系进行系统对比分析。结果 :  (1)PSEK在家系中的传递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2 )中国汉族人群中PSEK的临床表型特征为初发于掌跖的固定、边界清楚的角化性红色斑块 ,对称分布 ,部分患者皮损可扩展至四肢近端及躯干等处 ,但多局限 ,不影响患者健康 ,多幼年发病 ;(3)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表现度可存在明显差异 ;(4 )患者多不伴发其他疾病 ;(5 )部分家系的发病情况呈现不规则显性。结论 : PSEK是一种具有高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中国汉族人群中报道不多 ;临床表型以对称分布的散在、固定的角化性红色斑块为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 家系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 遗传特点 临床表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
下载PDF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遗传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英歌 阳菊华 +3 位作者 张榕 林昶 许元腾 叶胜难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0-653,共4页
目的明确耳前瘘管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征。方法调查我院11年来先天性耳前瘘管就诊138个患者及其家系,分析就诊患者临床特征,对138个家系进行系谱分析。结果 82个家系有家族史,其中垂直传递的47个家系,隔代传递的有8个家系,家族聚集的有2... 目的明确耳前瘘管的遗传方式及临床特征。方法调查我院11年来先天性耳前瘘管就诊138个患者及其家系,分析就诊患者临床特征,对138个家系进行系谱分析。结果 82个家系有家族史,其中垂直传递的47个家系,隔代传递的有8个家系,家族聚集的有27个家系。发病侧别无明显遗传规律。耳前瘘管患者感染好发于30岁以下。结论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表现为外显不全;反复感染的耳前瘘管患者需手术彻底切除瘘管组织才能获得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外耳畸形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下载PDF
异色瓢虫鞘翅色斑变异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唐斌 诸佶 +6 位作者 郭红双 方丹 沈祺达 郑笑笑 王世贵 张帆 王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在亚洲地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从上个世纪起,异色瓢虫在遗传学、进化论学说、种群动态学、生物防治等多个领域被人们广泛研究.异色瓢虫鞘翅色斑变异为科学家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色斑...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在亚洲地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从上个世纪起,异色瓢虫在遗传学、进化论学说、种群动态学、生物防治等多个领域被人们广泛研究.异色瓢虫鞘翅色斑变异为科学家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色斑变异主要是其黑色部分(含黑色素)和非黑色部分(含类胡萝卜素衍生物)的分布范围与布局发生了更动.同时,不同色斑由一系列复等位基因所控制,表现为镶嵌显性遗传,镶嵌显性是控制黑色素形成的基因起支配作用;另外,外界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异色瓢虫鞘翅色斑多样,例如鞘翅色斑的频率可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文章对引起异色瓢虫鞘翅色斑变异的各方面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色斑变异 镶嵌显性遗传 多样性
下载PDF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多囊肝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阎洁羽 段峰 王茂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4-1058,共5页
传统治疗症状性多囊肝的方法有外科开窗、经腹腔镜开窗、部分性肝切除、肝脏移植、经皮穿刺抽吸及注入硬化剂治疗等,均存在一定缺陷。近年发现,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中,肝脏的囊肿由发育良好的肝动脉分支参与供血,门静脉不... 传统治疗症状性多囊肝的方法有外科开窗、经腹腔镜开窗、部分性肝切除、肝脏移植、经皮穿刺抽吸及注入硬化剂治疗等,均存在一定缺陷。近年发现,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中,肝脏的囊肿由发育良好的肝动脉分支参与供血,门静脉不参与供血,前者被认为是囊肿液体的"来源",因此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闭塞供应囊肿的肝动脉分支后,可阻断液体来源、使囊肿缩小甚至消失,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肝 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家系基因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杰 刘福颂 +6 位作者 王芳 赵雯娜 李荣 刘宗涛 邹红梅 樊光红 张长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探讨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家系的多囊肾病基因1(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1gene,PKD1)基因突变与遗传表型的关系。方法对通过临床确诊为多囊肾的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基... 目的探讨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家系的多囊肾病基因1(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1gene,PKD1)基因突变与遗传表型的关系。方法对通过临床确诊为多囊肾的先证者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用外显子芯片捕获及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该家系进行突变分析。通过搜索英国卡尔地夫医学遗传研究所构建的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及千人基因组计划等数据库,进行突变位点致病性的分析。进一步通过一代测序(Sanger测序法)在家系主要成员及100例正常对照者中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同时携带PKD1c.4015G>A、PKD1c.98G>A 2个致病突变,PKD1c.4015G>A突变位于16号染色体2161153,15号外显子,转录本为NM_001009944,在ExAC东亚人数据库携带率为0.00011,该突变导致其编码的第33位氨基酸由半胱氨酸转换成酪氨酸;PKD1c.98G>A突变位于16号染色体2185593,1号外显子,转录本为NM_001009944,在ExAC东亚人数据库携带率未知,该突变导致其编码的第1339位氨基酸由缬氨酸转换成蛋氨酸;该位点位于突变热点,人群携带率罕见。在100例正常对照者中未发现该突变位点;而其父亲表型正常,未携带该致病突变。该家系中9人为ADPKD患者,且5人因终末期肾病在65岁之前病故。结论PKD1c.4015G>A、PKD1c.98G>A双杂合突变,该位点位于突变热点,可能是该家系ADPKD的致病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 突变 遗传 基因型 高血压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近视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夏小平 赵丽娜 +2 位作者 朱鹏宇 田东华 宋国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8-530,共3页
目的探讨一个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近视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所有能够到场的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和眼部体检(包括眼底镜检查),对疑患病成员进行视网膜功能和形态学检查,对已故的或不能到场的家系成员的... 目的探讨一个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近视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所有能够到场的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和眼部体检(包括眼底镜检查),对疑患病成员进行视网膜功能和形态学检查,对已故的或不能到场的家系成员的眼病情况进行追溯,绘制家系图。家系共有57名成员,其中直系成员42名。结果直系成员42名中含患者2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夜盲、近视、眼底色素沉着、血管细、视盘色淡,视野向心性缩窄甚至呈管状,暗适应视网膜电图显示a、b波振幅明显下降甚至熄灭。家系共5代,除第Ⅴ代外,Ⅰ-Ⅳ代各有1~11例患者,特点为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患病、男性患者的母亲都是患者。结论本家系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近视家系,基本符合X连锁显性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X连锁显性遗传 近视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质不育与显性核雄性不育遗传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瑞 李加纳 +1 位作者 谌利 唐章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3-385,共3页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显性细胞核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体系控制。如果没有显性上位抑制基因的作用,显性核不育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都能够稳定表达。在波里马不育胞质中显性核不育基因抑制核质互作不育基因而表现出显... 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显性细胞核不育受2套完全不同的基因体系控制。如果没有显性上位抑制基因的作用,显性核不育基因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中都能够稳定表达。在波里马不育胞质中显性核不育基因抑制核质互作不育基因而表现出显性核不育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细胞核不育 细胞质雄性不育 遗传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相关基因研究概况 被引量:9
11
作者 庄文娟 盛迅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868-872,共5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遗传性疾病,其在遗传和表型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dominantretinitpigmentosa,ADRP)占RP的20%~25%,目前发现至少有19...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遗传性疾病,其在遗传和表型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dominantretinitpigmentosa,ADRP)占RP的20%~25%,目前发现至少有19个致病基因,其中11个已被克隆。本文将就ADRP的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ADRP 致病基因 相关基因 研究概况 遗传性疾病 异质性
下载PDF
小麦主要显性矮源致矮力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阮仁武 傅大雄 戴秀梅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1-324,327,共5页
选用 7个显性矮源与 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矮变 1号致矮能力最强 ,奥尔森、矮苏 3和西农 0 2致矮能力较强 ,BAU -Rht2 1、BUA -Rht12和西农 10的致矮能力较弱 ;西农 ... 选用 7个显性矮源与 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 :矮变 1号致矮能力最强 ,奥尔森、矮苏 3和西农 0 2致矮能力较强 ,BAU -Rht2 1、BUA -Rht12和西农 10的致矮能力较弱 ;西农 0 2的致矮能力与奥尔森、矮苏 3相当 ,与矮变 1号的致矮能力差异极显著 ,其致矮能力比矮变 1号大为减弱 ,西农 0 2不同于矮变 1号。显性矮源所配组合F1代株高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都比较高 ,F1代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各显性矮源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效应 ,杂交父本的加性效应值除了 91- 2 7亲本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外 ,其他亲本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效应。各个显性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 ,除了矮变 1号以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显性矮源 致矮力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婷(综述) 李杨(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又称为Kjer型视神经萎缩,是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为1:10000~1:50000。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色觉障碍、视野缺损等,特征性的眼底改变为颞侧视盘苍白。本病还可以... 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ADOA),又称为Kjer型视神经萎缩,是显性遗传性视神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为1:10000~1:50000。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色觉障碍、视野缺损等,特征性的眼底改变为颞侧视盘苍白。本病还可以伴随听力下降、白内障、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等。目前,已发现的ADOA候选基因位点包括OPA1(3q28—29)、OPA3(19q13.2—13.3)、OPA4(18q12.2—12.3)和OPA5(22q12.1—13.1)等。其中,OPA1与OPA3位点均已克隆出相应的同名基因,但本病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及致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就ADOA的临床表现、与ADOA相关的侯选基因、位点及其鉴别诊断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OPA1 基因
下载PDF
不同交配设计估计遗传参数的可靠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虎渠 任全兴 刘艮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7-22,共6页
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比较 NC I、NCⅡ和 DIA 3种交配设计在不同遗传组成的群体中估计遗传力、显性比的可靠性;研究了等位基因频率、显性比,遗传力和近交系数对估计遗传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说3种设计以 NCⅡ设计估计参数最好,D... 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比较 NC I、NCⅡ和 DIA 3种交配设计在不同遗传组成的群体中估计遗传力、显性比的可靠性;研究了等位基因频率、显性比,遗传力和近交系数对估计遗传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上说3种设计以 NCⅡ设计估计参数最好,DIA 设计次之,NCI 设计最差.2.群体的遗传组成成分对各种设计估计遗传参数有显著影响.3.在任何情况下,3种交配设计估计遗传力比估计显性比较为可靠;NCI 设计估计显性比的可靠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力 显性比 遗传组成 计算机
下载PDF
S-粗集与它的(F,)-遗传(I)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开泉 尹守峰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85-92,共8页
利用S 粗集 (singularroughsets)的概念与结构 ,本文给出f 遗传知识 ,知识的f 遗传基因 ,S 粗集的F 遗传 ,S 粗集的F 遗传变异概念 ;提出知识的f 遗传定理 ,S 粗集的F 遗传定理 ;提出S 粗集的F 遗传变异与F 遗传显性关系定理 ;F 遗传... 利用S 粗集 (singularroughsets)的概念与结构 ,本文给出f 遗传知识 ,知识的f 遗传基因 ,S 粗集的F 遗传 ,S 粗集的F 遗传变异概念 ;提出知识的f 遗传定理 ,S 粗集的F 遗传定理 ;提出S 粗集的F 遗传变异与F 遗传显性关系定理 ;F 遗传是S 粗集的重要特征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粗集 f-遗传基因 f-遗传知识 f-遗传筛子(K G)1 F-遗传定理 显性有限膨胀原理
下载PDF
特早熟显性无腺体陆地棉转育研究初报
16
作者 刘建平 樊云茜 《山西农业科学》 1993年第4期12-15,共4页
从1986年开始,经过7年9代的回交转育,将海岛棉海1的显性无腺体基因转育到特早熟陆地棉品种上来,现已得到一批低酚性状稳定、品质优良、产量与目前推广品种相当的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系,为棉花杂优利用和棉子蛋白的综合开发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转育 显性 无腺体 陆地棉 棉花
下载PDF
S-粗集与它的(F,"非汉字符号")-遗传(III)
17
作者 史开泉 刘月兰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文献 [1]提出S 粗集的F 遗传 ,给出F 遗传特性 ;文献 [2 ]提出S 粗集的 F 遗传 ,给出 F 遗传特性 .利用文献 [1,2 ],本文提出S 粗集的 (F , F) 遗传 ;给出 (f, f) 遗传知识 ;显性 (F , F) 遗传 ,隐性 (F , F) 遗传概念 ,利用这些... 文献 [1]提出S 粗集的F 遗传 ,给出F 遗传特性 ;文献 [2 ]提出S 粗集的 F 遗传 ,给出 F 遗传特性 .利用文献 [1,2 ],本文提出S 粗集的 (F , F) 遗传 ;给出 (f, f) 遗传知识 ;显性 (F , F) 遗传 ,隐性 (F , F) 遗传概念 ,利用这些概念提出 (F , F) 遗传惯性定理 ,(F , F) 遗传显性与 (F , F) 遗传隐性关系定理 ,(F ,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粗集 遗传基因 (f f^-) 遗传知识 (F F^-)-遗传定理 (F F^-)-遗传惯性原理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一家系COL4A3及COL4A4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6
18
作者 束双双 张连云 +3 位作者 黄艳梅 张晶 杨保胜 咸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3-726,共4页
目的:对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AS)家系COL4A3/COL4A4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寻找其致病突变位点。方法: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分析该家系先证者COL4A3/COL4A4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并与该家系成员、50名健康个体及GenBank序列进行... 目的:对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AS)家系COL4A3/COL4A4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寻找其致病突变位点。方法: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分析该家系先证者COL4A3/COL4A4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并与该家系成员、50名健康个体及GenBank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筛选有意义突变。结果:在该家系COL4A3/COL4A4基因中共发现8个突变位点,其中包括1个错义突变、1个内含子突变和6个序列变异。COL4A4基因第44外显子上一个新的错义突变c.4195 A>T导致M1399L,该家系成员中患者均出现了此突变且均表现为杂合子。1个内含子突变为c.4127+11 C>T。其余6个序列变异分别为COL4A3基因上的c.1195 C>T,c.1223 G>A;以及COL4A4基因上的c.3011 C>T,c.4207 T>C,c.4548 A>G,c.4932 C>T。结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S COL4A4基因c.4195 A>T和c.4127+11 C>T突变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 综合征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OL4A3基因 COL4A4基因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5家系40例点状掌跖角化病临床及遗传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明 戴迅毅 +2 位作者 杨莉佳 李诚让 张海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5-347,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点状掌跖角化病(punctate,palmop lantar keratoderm a)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对收集的1例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的分析,并将结果与国内报道的其他4例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进行对比...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人点状掌跖角化病(punctate,palmop lantar keratoderm a)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对收集的1例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的分析,并将结果与国内报道的其他4例点状掌跖角化病家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点状掌跖角化病在家系中的传递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②中国汉族人群中点状掌跖角化病的临床表型特征为点状角化丘疹不规则的分布于掌跖部;③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可从十几岁至五十岁左右;④大多数家系存在遗传早现现象(antic ipation);⑤同一家系中或不同家系之间患者的表现度(expressivity)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点状掌跖角化病是一种具有高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表型为点状角化丘疹不规则的分布于掌跖部,但不同患者表现度可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状掌跖角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下载PDF
良性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研究
20
作者 张宇瑾 邱维勤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对一良性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家系进行临床分析及肌活检组织学观察。方法:对该家系进行家系 调查,对先证者及其姑母进行肌活检组织学观察。结果:该家系3代共6个患者,患者肌无力症状在儿童早期即出 现,进展缓慢,以近肢端肌受... 目的:对一良性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家系进行临床分析及肌活检组织学观察。方法:对该家系进行家系 调查,对先证者及其姑母进行肌活检组织学观察。结果:该家系3代共6个患者,患者肌无力症状在儿童早期即出 现,进展缓慢,以近肢端肌受累明显,心肌及中枢神经系统未受累,肌酶谱增高,肌电图检查示肌原性损害,肌活检 组织学观察发现明显的线粒体异常。结论: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良性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临床症状进展缓慢,病 理表现呈多样化,仅从病理上作出诊断是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电生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