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唯美而不颓废——论向培良的小说创作
1
作者
王云霈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向培良对小说创作虽是"无心插柳",却别具特色,成就不俗,具有唯美而不颓废的特点。向培良的小说分为婚姻爱情和生命力两大主题。艺术表现唯美而含蓄,具体体现为细腻的感官及环境描写,深入的心理刻画,唯美的语言运用及含蓄节制...
向培良对小说创作虽是"无心插柳",却别具特色,成就不俗,具有唯美而不颓废的特点。向培良的小说分为婚姻爱情和生命力两大主题。艺术表现唯美而含蓄,具体体现为细腻的感官及环境描写,深入的心理刻画,唯美的语言运用及含蓄节制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培良
小说
唯美
不颓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物史观对中国现代文论建构影响的另一种面相——兼论向培良“人类的艺术”观及其相关问题
2
作者
郭景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37,共7页
苏俄文艺理论不仅对现代中国马克思派文论家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非马克思派的中国现代文论家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建设上独具特色的一名学者,向培良在其"人类艺术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对苏俄文艺理论思想有...
苏俄文艺理论不仅对现代中国马克思派文论家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非马克思派的中国现代文论家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建设上独具特色的一名学者,向培良在其"人类艺术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对苏俄文艺理论思想有一个批判的吸收过程。向培良对苏俄文艺理论的接受,是中国现代学者对苏俄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中国化的一个异数。对向培良"人类艺术学"的考察,可以见出唯物史观对中国现代文论建构影响的另一种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培良
人类艺术学
苏俄文艺理论
唯物史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绪主体性的表现——向培良的情绪表现说初探
3
作者
鄂建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67-72,共6页
向培良认为,情绪表现贯穿在戏剧中,从剧作家创作、到演员表演、最后为观众接受,这是情绪主体性表现的完整体系。情绪是经由内心深处的性格而发出的,以动作为中介,直到观众被情绪所感染为终结。情绪的传达是中介,最后趋向于内在的生命力...
向培良认为,情绪表现贯穿在戏剧中,从剧作家创作、到演员表演、最后为观众接受,这是情绪主体性表现的完整体系。情绪是经由内心深处的性格而发出的,以动作为中介,直到观众被情绪所感染为终结。情绪的传达是中介,最后趋向于内在的生命力,使得人生获得向升的生命力,可以促成人格和德行的形成,情绪的表现更贯穿着一种教育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培良
戏剧
情绪
生命力
戏剧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向培良的小说创作
4
作者
李带娣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20世纪20年代,向培良以小说崭露头角,步入文坛,不仅出版了数部小说集,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小说。其小说内容丰富,有的倾吐了人生精微的悲哀,有的描绘了婚恋自由的苦涩,还有的状写了社会动乱的百态。艺术上,人称转换灵活多变,既有...
20世纪20年代,向培良以小说崭露头角,步入文坛,不仅出版了数部小说集,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小说。其小说内容丰富,有的倾吐了人生精微的悲哀,有的描绘了婚恋自由的苦涩,还有的状写了社会动乱的百态。艺术上,人称转换灵活多变,既有单一人称叙事,又有多种人称交叉叙事;文体亦是多元变化,书信体、日记体的运用,使小说富有新奇感。此外,向培良将心理分析应用于小说,心理描写功底深厚。虽然其小说数量不多,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培良
小说
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圣经》文学视野中的《母亲利巴的哀歌》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立安·高利克
刘燕(译)
杨佳静(译)
《跨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100-113,273,共15页
《旧约·耶利米哀歌》是戏剧家向培良(1905—1961)创作独白剧《母亲利巴的哀歌》(1930)的最主要原型。本文在《圣经》文学的视野中,详细分析了《母亲利巴的哀歌》是如何对《旧约·撒母耳记》中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改写、挪置与...
《旧约·耶利米哀歌》是戏剧家向培良(1905—1961)创作独白剧《母亲利巴的哀歌》(1930)的最主要原型。本文在《圣经》文学的视野中,详细分析了《母亲利巴的哀歌》是如何对《旧约·撒母耳记》中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改写、挪置与扩充的,试图阐释中西文学中的"哀歌"与"哀吊"这一文类的相似性及其特质,并希望向培良的这部无人问津的短剧能够引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足够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歌
圣经文学
向培良
《旧约·撒母耳记》
《母亲利巴的哀歌》
原文传递
血花剧社与向培良、白薇关系新论
6
作者
陈祖燕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血花剧社是由黄埔军校学生首创的剧社,成立初期具有左倾革命性质。关于血花剧社与剧作家向培良、白薇的关系,在《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著作中早有定论,向培良、白薇被认为参加并主导了血花剧社。然而,考察血花剧社史料,并未发现向培良...
血花剧社是由黄埔军校学生首创的剧社,成立初期具有左倾革命性质。关于血花剧社与剧作家向培良、白薇的关系,在《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著作中早有定论,向培良、白薇被认为参加并主导了血花剧社。然而,考察血花剧社史料,并未发现向培良、白薇参与血花剧社的实据。重新考证血花剧社与向培良、白薇三者的关系,可为革命文艺剧社研究提供新的史料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花剧社
向培良
白薇
原文传递
题名
唯美而不颓废——论向培良的小说创作
1
作者
王云霈
机构
河南大学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文摘
向培良对小说创作虽是"无心插柳",却别具特色,成就不俗,具有唯美而不颓废的特点。向培良的小说分为婚姻爱情和生命力两大主题。艺术表现唯美而含蓄,具体体现为细腻的感官及环境描写,深入的心理刻画,唯美的语言运用及含蓄节制的叙述。
关键词
向培良
小说
唯美
不颓废
Keywords
xiang peiliang
fiction
aestheticism
non-decadence
分类号
I206.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物史观对中国现代文论建构影响的另一种面相——兼论向培良“人类的艺术”观及其相关问题
2
作者
郭景华
机构
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向培良文献收集、整理和研究”(16YJA751006)。
文摘
苏俄文艺理论不仅对现代中国马克思派文论家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非马克思派的中国现代文论家也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在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建设上独具特色的一名学者,向培良在其"人类艺术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对苏俄文艺理论思想有一个批判的吸收过程。向培良对苏俄文艺理论的接受,是中国现代学者对苏俄马克思主义文论进行中国化的一个异数。对向培良"人类艺术学"的考察,可以见出唯物史观对中国现代文论建构影响的另一种面相。
关键词
向培良
人类艺术学
苏俄文艺理论
唯物史观
Keywords
xiang peiliang
human art
Soviet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绪主体性的表现——向培良的情绪表现说初探
3
作者
鄂建华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67-72,共6页
文摘
向培良认为,情绪表现贯穿在戏剧中,从剧作家创作、到演员表演、最后为观众接受,这是情绪主体性表现的完整体系。情绪是经由内心深处的性格而发出的,以动作为中介,直到观众被情绪所感染为终结。情绪的传达是中介,最后趋向于内在的生命力,使得人生获得向升的生命力,可以促成人格和德行的形成,情绪的表现更贯穿着一种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
向培良
戏剧
情绪
生命力
戏剧教育
Keywords
xiang peiliang
drama
emotion
vitality
drama education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向培良的小说创作
4
作者
李带娣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58-62,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YC2016-S289)
文摘
20世纪20年代,向培良以小说崭露头角,步入文坛,不仅出版了数部小说集,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小说。其小说内容丰富,有的倾吐了人生精微的悲哀,有的描绘了婚恋自由的苦涩,还有的状写了社会动乱的百态。艺术上,人称转换灵活多变,既有单一人称叙事,又有多种人称交叉叙事;文体亦是多元变化,书信体、日记体的运用,使小说富有新奇感。此外,向培良将心理分析应用于小说,心理描写功底深厚。虽然其小说数量不多,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
向培良
小说
艺术
Keywords
xiang peiliang
Novel
Art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圣经》文学视野中的《母亲利巴的哀歌》
被引量:
1
5
作者
马立安·高利克
刘燕(译)
杨佳静(译)
机构
斯洛伐克科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中华文化研究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
出处
《跨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100-113,273,共15页
基金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布拉格汉学学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及其启示”(项目编号CCSIC2017-ZD01)的成果之一.
文摘
《旧约·耶利米哀歌》是戏剧家向培良(1905—1961)创作独白剧《母亲利巴的哀歌》(1930)的最主要原型。本文在《圣经》文学的视野中,详细分析了《母亲利巴的哀歌》是如何对《旧约·撒母耳记》中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改写、挪置与扩充的,试图阐释中西文学中的"哀歌"与"哀吊"这一文类的相似性及其特质,并希望向培良的这部无人问津的短剧能够引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足够关注。
关键词
哀歌
圣经文学
向培良
《旧约·撒母耳记》
《母亲利巴的哀歌》
Keywords
Lamentations
Biblical Literature
xiang peiliang
Samuel
The Lamentations of Mother Rizpah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血花剧社与向培良、白薇关系新论
6
作者
陈祖燕
机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文摘
血花剧社是由黄埔军校学生首创的剧社,成立初期具有左倾革命性质。关于血花剧社与剧作家向培良、白薇的关系,在《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著作中早有定论,向培良、白薇被认为参加并主导了血花剧社。然而,考察血花剧社史料,并未发现向培良、白薇参与血花剧社的实据。重新考证血花剧社与向培良、白薇三者的关系,可为革命文艺剧社研究提供新的史料和视角。
关键词
血花剧社
向培良
白薇
Keywords
Xuehua Drama Society
xiang peiliang
BAI Wei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唯美而不颓废——论向培良的小说创作
王云霈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唯物史观对中国现代文论建构影响的另一种面相——兼论向培良“人类的艺术”观及其相关问题
郭景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情绪主体性的表现——向培良的情绪表现说初探
鄂建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向培良的小说创作
李带娣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圣经》文学视野中的《母亲利巴的哀歌》
马立安·高利克
刘燕(译)
杨佳静(译)
《跨文化研究》
2019
1
原文传递
6
血花剧社与向培良、白薇关系新论
陈祖燕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