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lectical Unity of Xi Jinping’s Thought on Diplomacy
1
作者 Zhao Yongchen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3-164,共22页
关键词 DIALECTICAL UNITY of xi jinping's thought diplomacy
下载PDF
On Xi Jinping's Thoughts of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2
作者 Zhao Kejin Ma Jiata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2017年第1期2-9,共8页
In the wake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changing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and keeping in mind bo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 In the wake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changing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and keeping in mind bot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WORK On xi jinping’s thoughts of People-to-People diplomacy
下载PDF
Four Bases of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3
作者 Han Qingxiang Wu Lingwei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l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unswervingly adhered to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ourageou...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led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unswervingly adhered to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ourageous practice and excellent innovatio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shaped a series of new ideas, thoughts and strategies of state governing, which serve as scientific guidelines for the actions and theories on further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ism in China. Compared with "new ideas and new strategies," the "new thoughts" are more extensive, inclusive and thorough. In fact, "new thoughts" include "new ideas" and "new strategies" and are demonstrated by the latter two. Presenting the new CPC Central Committee's achievements in both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with Xi Jinping's governing thought as the guide can further promote and deepen the essence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eries of key speeches. Xi Jinping's governing thought has its historical basis, realistic basi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olitical b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s governing thought historical basis realistic basis theoretical basis political basis
下载PDF
Guidance for Pursuing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New Era
4
作者 Wu Zhicheng Wu Yu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0年第6期1-20,共20页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eld in November 2012,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used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 and the world in 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held in November 2012,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used hi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 new era to creatively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ideas,concepts,and strategies for China’s diplomacy and make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s in China’s diplomacy,all of which have shaped his thought on diplomacy.His thought on diplomacy has positively responded to the new historical juncture in China’s development,unforeseen and drastic global changes in a century,and historical changes in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orld.Further,it has elaborated on strategic objectives,basic principles,major approaches,and fundamental guarantees for China’s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new era,which highlights advocating lasting peace,boos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moting equal cooperation,and achieving reciprocal and win-win results as its distinct attributes.Xi Jinping Thought on diplomacy and on socialism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new era,which has helped the Party deepen its understanding of the rules of the new type of major-country diplomacy,draw up a grand blueprint for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new era,and provide fundamental guidance for China’s diplomacy in a new era to achiev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 thought on diplomacy major-country diplomacy great rejuvenation human community a shared future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逻辑构成、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传春 张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合作的和平方式走出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由以人类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为动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为进程、强劲联动均衡的共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合作的和平方式走出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由以人类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为动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为进程、强劲联动均衡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所构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大国地位建构的合作发展观。随着中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为国内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也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道路选择,更为遭受严重冲击的全球发展进程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合作发展理念 和平发展道路
下载PDF
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地位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6
作者 李燕 徐进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3期9-19,共11页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外交领域的最新成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汇、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地位具有重...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外交领域的最新成果。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汇、中国同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继承新中国外交传统并不断创新,形成了科学完备、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对外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示了强大的实践伟力。习近平外交思想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并履行国际责任,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新胜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时代对外工作
下载PDF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中的中华智慧
7
作者 王义桅 段悯农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9,158,共16页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改革开放的中国外交,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外交领域的时代体现。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从战略判断、战略调整和战略行动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归纳。在战略判...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改革开放的中国外交,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外交领域的时代体现。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战略思想,从战略判断、战略调整和战略行动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归纳。在战略判断层面,邓小平外交“谋定而后动”“胜于先胜”,作出“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判断,将外交服务于国内现代化建设。在战略调整层面,外交“杂于利害”,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求之于势”,以高度的辩证思维调整“一条线、一大片”外交战略,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战略行动层面,外交“以和为贵”,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周边国家关系;“以身为天下”,反对霸权主义;“以迂为直”,在不涉及全局的问题上以创新思路达成战略目的;“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以高度的战略审慎提出二十八字外交方针,并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路径。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外交思想进一步将“两个结合”自觉运用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呈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质和深厚的中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 战略思维 中华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深刻内涵
8
作者 欧阳向英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15,共11页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委...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十个坚持”,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十个坚持” 大国外交
下载PDF
全球文明倡议:推进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中国方案
9
作者 云新雷 夏立平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45,150,共17页
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还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思想,更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的全球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既守护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应然法则,为不同文明破解“文明冲突论”提供... 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还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思想,更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的全球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既守护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应然法则,为不同文明破解“文明冲突论”提供了根本遵循,还顺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世界各国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更回应了发展与安全的时代主题,为国际社会共建人类文明百花园贡献了中国方案。在推动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进程中,中国需要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国际法治精神,落实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合作,共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使命;建立国家间文化合作机制,丰富各国民间人文交流内涵;创设全球性的文明对话平台,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全球文明倡议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多样性
下载PDF
三大倡议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江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I0002,共18页
当前全球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外交工作主线,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当前全球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外交工作主线,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符合人类发展客观规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下,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系统思路与针对性规划,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三大倡议的落地走实,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开拓新思路,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提供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下载PDF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的基本逻辑
11
作者 高原 薛忠义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两个大局”,从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秩序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三个层面出发,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习近平主席以“国之大者”的胸怀,提出中国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两个大局”,从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全球治理变革与国际秩序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及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三个层面出发,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习近平主席以“国之大者”的胸怀,提出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定位擘画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宏伟蓝图,对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习近平外交思想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12
作者 谢之杰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优秀人才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推动法治教育体系改革、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习近...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培养新时代德法兼修优秀人才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推动法治教育体系改革、培养法治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需要重视顶层设计,在教学方式、教材编写、师资配备、制度保障、评价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健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融合教育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法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路径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超越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雪莲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开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展开,逐渐对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进行反思与超越,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该思想从生态价值理念、生态治理策略及...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开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展开,逐渐对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进行反思与超越,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该思想从生态价值理念、生态治理策略及生态治理目标体系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与实践缺陷,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向,而且为全球性生态环境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 生态正义 生态本性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视阈下基于RSEI技术的伊敏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映曈 刘春晖 赵婷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91-98,共8页
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出发,采用现代遥感技术的遥感生态指数(RESI)评价模型和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MRSEI)对内蒙古伊敏露天矿区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评估,以期为矿区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0年9月至2018年4月... 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出发,采用现代遥感技术的遥感生态指数(RESI)评价模型和改进型遥感生态指数(MRSEI)对内蒙古伊敏露天矿区生态环境变化进行评估,以期为矿区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0年9月至2018年4月矿区产坑周围的NPP值范围呈下降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差。在东部以及南部的房屋建筑区NPP值变化也呈相同的趋势,NPP值较低的区域逐年扩大。该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严重,在合理开采资源的同时应重视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 NDVI 生态环境 RsEI MRsEI
下载PDF
论“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统摄——兼论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运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新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107,共8页
中国实践和中国理论孕育并生成了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赋予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话语“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和出场,表现出对“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尊崇和弘扬;而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实践和中国理论孕育并生成了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赋予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中国话语“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和出场,表现出对“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尊崇和弘扬;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全要素建设路向的规范,以及新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对符合时空双维时代潮流发展取向的理论预设,凸显“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的预设和规范作用。由此,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话语“走出去”的过程中,将形成相互砥砺、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辩证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 包容性绿色发展理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六个必须坚持”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逻辑架构
16
作者 杨倩倩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87-494,共8页
立足“两个大局”、围绕“世界之问”形成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形态。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实现民族复兴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美好目标,奠定了我国对外工作的逻辑主线;以坚持党的领导与弘扬全人... 立足“两个大局”、围绕“世界之问”形成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形态。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实现民族复兴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美好目标,奠定了我国对外工作的逻辑主线;以坚持党的领导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逻辑支撑,为我国开展对外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和价值基础;以“一带一路”平台建设与推动全球治理改革为对外工作的主要抓手,构成了我国对外工作的实践逻辑向度;以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逻辑必然,在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为人类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以上四重逻辑构成了集美好目标、支撑力量、实践重点、典型示范于一体的习近平外交思想逻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人类共同价值 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球治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视域下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探颐
17
作者 李武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本就孕育着自我革命思想,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的思想原点。在比较视域下,自我革命是一种自主自觉自为地改变或改造主观世界的“现实的运动”,它与改变客观世界的社会革命一道,共同驱动着人类社会形态更替和...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本就孕育着自我革命思想,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的思想原点。在比较视域下,自我革命是一种自主自觉自为地改变或改造主观世界的“现实的运动”,它与改变客观世界的社会革命一道,共同驱动着人类社会形态更替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特别是其中内蕴的自我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其生成逻辑可进一步通过历史、现实、价值和文化四个维度得到精准测度;其内容体系可经由核心内涵、战略思想、基本问题、实践要求和制度规范体系等方面得以全息把握。揆诸当下与未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依然需要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观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结合“九个以”实践要求,致力于如下五大战略路径之开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以“人民江山论”为根本立场;以“三个务必”为思想警醒;以“两个伟大革命”为宝贵经验;以“自我革命精神”为支撑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 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 自我革命
下载PDF
浅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
18
作者 于小惠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丰富了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系列理论。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是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时代特性、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新中国外交实践经验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继与辩证耦合,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不断丰富了指导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的系列理论。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是一整套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时代特性、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新中国外交实践经验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继与辩证耦合,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因此,探析新时代中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有利于深刻领悟其价值意蕴与实践伟力,推动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共同体思想 正确义利观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深刻诠释及其现实启示
19
作者 刘海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基本要求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其基本要求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诠释了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态内容。在“一切为了群众”这一要求上,深刻回答了“怎样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现实问题,提出从补生态短板、保生态底线、促生态增量等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在“一切依靠群众”这一要求上,科学回答了“依靠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哪些领域”这一重要时代问题,指出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减排”和“增绿”的整体进程,倡导民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群众路线蕴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一是要深入理解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统一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要遵循“为了群众”的根本原则,着力优化人民群众的生态体验;三是生态文明建设要科学“依靠群众”,更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下载PDF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20
作者 黄小彤 陈静宜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7-42,共6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成的。从价值理念、思维方法、路径保障和系统兼容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有机的联系:以“民为邦本”思想为基的“人民至上”之价值...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生成的。从价值理念、思维方法、路径保障和系统兼容性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有机的联系:以“民为邦本”思想为基的“人民至上”之价值理念飞跃;以“知行合一”思想为基的“实践第一”之思维方法迁升;以“革故鼎新”思想为基的“守正创新”之路径保障升华;以“和衷共济”思想为基的“和平包容”之系统性开放。新时代,阐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既能更为全面地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础,也能为人类文明演进的格局提供重要的价值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