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及创新性贡献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雷声 杭州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6,F0002,共11页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关键在于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逻辑可以分为外在的理论逻辑和内在的理论逻辑两个基本方面。从外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六个必须坚持”继承、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内在的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体现为“三个统一”,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实践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统领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的统一;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提供了体系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提供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方法,实现了内容创新、体系创新、路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论逻辑 创新性贡献
下载PDF
论新时代人民法院能动司法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公丕祥 《中国应用法学》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能动司法是中国本土司法文化资源的原生性概念,是中国特色的自主司法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要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 能动司法是中国本土司法文化资源的原生性概念,是中国特色的自主司法知识体系的有机构成要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人民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是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破解司法难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能动司法的内涵更加丰富、指向更加鲜明,体现了司法的政治性、人民性、法治性、协同性、综合性和有效性的有机统一,彰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底气和定力。坚持新时代能动司法,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积极主动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司法新需求,推动形成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新时代能动司法 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
下载PDF
主旨、特质、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理念论析
3
作者 刘建亚 赵淑帆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也是新时代文化思想精髓的理论升华。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旨,要对其理论主旨、鲜明特质和实践价值彰显进行综合探析与深入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主旨明确,诠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也是新时代文化思想精髓的理论升华。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旨,要对其理论主旨、鲜明特质和实践价值彰显进行综合探析与深入思考。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主旨明确,诠释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思维方法、崇高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特质鲜明,实现了“明体”与“达用”融会贯通、“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返本”与“开新”统筹兼顾、“党性”与“人民性”共融共生、“民族性”与“世界性”兼收并蓄;习近平文化思想价值意蕴深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擘画了宏伟蓝图,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化 新时代文化建设 人民性 民族性
下载PDF
史实观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哲学解读
4
作者 周海涛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主要体现在:在主体论上,在批判继承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认识论上,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提出并实践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主要体现在:在主体论上,在批判继承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认识论上,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提出并实践新时代的“共同体”意识;在方法论上,把中国古代的“变易”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过程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深厚的中国特色、文明底色,也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文化 中国精神 民本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重要论述:理论基础、文化渊源与价值指向
5
作者 李清平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6,共10页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成功法宝,它深刻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人民至上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固有的本质属性,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成功法宝,它深刻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人民至上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至上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辩证地汲取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积极因素,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深化与拓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与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人民至上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实践基础、核心内涵与价值意蕴
6
作者 李佳闰 余满晖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独立的篇章进行系统阐述,都充分体现了这一论述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全部实践是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独立的篇章进行系统阐述,都充分体现了这一论述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全部实践是这一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充分彰显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共享、人民评判、群众路线等核心内涵。这一论述是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理论,既是对人民主体性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人民主体性理论的补充,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理论推向新的高度。这一重要理论既能回应现实,也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立场,还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深刻理解和把握大时代观之“大”
7
作者 高长武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32-38,I0002,I0003,共9页
深刻理解和把握大时代观之“大”,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树立大时代观并自觉在大时代观视野下推进工作、担当使命的必然要求。大时代观之“大”,从时间维度看,主要就在于思接千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连接昨天今天明... 深刻理解和把握大时代观之“大”,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树立大时代观并自觉在大时代观视野下推进工作、担当使命的必然要求。大时代观之“大”,从时间维度看,主要就在于思接千载,贯通过去现在未来、连接昨天今天明天;从空间维度看,主要就在于视通万里,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胸怀天下;从历史主体维度看,主要就在于以文化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世事演进维度看,主要就在于以文弘道,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具体察规律。这四个维度分别从时间之长、空间之广、主体之众、察事之深的侧面共同诠释了大时代观之“大”,也对做好新时代文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大时代观 新时代文艺工作 “两个大局”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践行路径
8
作者 豆素勤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8-33,共6页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容、严密的逻辑和鲜明的导向。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和“四个服务”的育人方向。从生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容、严密的逻辑和鲜明的导向。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和“四个服务”的育人方向。从生成逻辑看,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赓续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反思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践行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要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 四个服务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
9
作者 沈锦华 江晓晖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有助于提高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汲取精神源泉,激发奋斗动力;提升文化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大学生党员初心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初心意识淡薄、理论...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党员初心教育,有助于提高党性修养,筑牢理想信念;汲取精神源泉,激发奋斗动力;提升文化传承,赓续红色血脉。大学生党员初心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存在入党动机不纯、初心意识淡薄、理论素养不高、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应以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为滋养,确立党员初心教育目标、注重党员初心教育内容、创设党员初心教育环境、拓宽党员初心教育载体,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青年观 大学生党员 初心教育
下载PDF
“坚持人民至上”范畴的科学内涵和现实路径
10
作者 王小丹 管新华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坚持人民至上”位列“六个必须坚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坚持人民至上”位列“六个必须坚持”之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总体性范畴,“坚持人民至上”具有丰富内涵和多层意蕴,经历了一个由初步提出、逐步发展到成熟定型的过程,因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域下,“坚持人民至上”范畴的内涵凸显就有所偏重,这就造成了对“坚持人民至上”范畴把握的不完全以及与其他相关范畴的关系混乱等问题,厘清这些问题的根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坚持人民至上”范畴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正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人民至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主体 人民立场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
11
作者 严文波 罗琳意 《老区建设》 2024年第2期5-11,共7页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把人民性贯穿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把人民性贯穿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新征程上,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人民性 新时代文化建设
下载PDF
深入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
12
作者 程莉婷 郑传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清晰回答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方向、价值取向、胸怀格局、主要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清晰回答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方向、价值取向、胸怀格局、主要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本质和内在逻辑,利于我们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创新 “六个必须坚持” 世界观 方法论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研究
13
作者 游志纯 《实事求是》 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
善用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运用历史思维的目标指向在于:坚持以史固本,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党初心使命的奋斗根基;坚持以史鉴今,以历史经... 善用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运用历史思维的目标指向在于:坚持以史固本,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党初心使命的奋斗根基;坚持以史鉴今,以历史经验启迪当今实践,以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以历史方位明确主题主线;坚持以史育人,以正确历史观奠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涵养人的品德修养,以历史主动精神砥砺人的使命意识与创造精神。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历史思维运用的三重目标指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思维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思维 以史固本 以史鉴今 以史育人
下载PDF
“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向度
14
作者 潘经健 王黎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大思政课”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根本目的,强化了思政课培育青年精神信仰的育人向度。贯彻和实践“大思政课”理念,需要从大道、大智、大德、大志等层面把握其培根铸魂的育人向度,使青年形成情感认同,坚定政治认同,... “大思政课”把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根本目的,强化了思政课培育青年精神信仰的育人向度。贯彻和实践“大思政课”理念,需要从大道、大智、大德、大志等层面把握其培根铸魂的育人向度,使青年形成情感认同,坚定政治认同,深化理论认同,树牢信仰认同,从而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大思政课 铸魂育人
下载PDF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 被引量:8
15
作者 肖贵清 车宗凯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高校的系列重要讲话,从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和优秀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出发,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立德树人初心之问;从深厚的爱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高校的系列重要讲话,从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和优秀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出发,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立德树人初心之问;从深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品德修养、昂扬的奋斗精神、扎实的能力本领等方面,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立德树人目标之问;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深刻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立德树人路径之问,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高等学校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天下无讼”价值追求的古今之变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景良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5,共14页
“天下无讼”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法系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伦理是社会生活的基点,人的本质为伦理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应以伦理为前提。以伦理为基点,以天下为方法,以无讼为旨归,视君王和官吏为实现“天下无讼”的责任主... “天下无讼”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法系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伦理是社会生活的基点,人的本质为伦理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应以伦理为前提。以伦理为基点,以天下为方法,以无讼为旨归,视君王和官吏为实现“天下无讼”的责任主体,借助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类文体传播“无讼”义理,通过司法制度和民间调解等多重路径践行“天下无讼”价值追求,是中国人处理纠纷的特有智慧。虽然在近代以来遭遇了崔东壁、熊十力等人基于内在理路的强烈批判,也有着因应时代之需和外在冲击而发生的主体、理念与模式之变,但“天下无讼”之价值追求仍有着历久弥新的“变化中的不变”。这背后就是中国人认知内外世界、处理内外纠纷的独特的思维逻辑与行为方式。此种逻辑与方式既以早期中国司法理念为文化基因,又有着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赓续传统、焕发活力的时代动因,是理解中华法制文明、重塑新型中华法系的一把“锁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无讼 伦理人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 新时代理性人
下载PDF
坚持人民至上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7
作者 房广顺 刘浩然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导向和路径规定。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导向和路径规定。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决定的。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时代实践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努力创造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科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下载PDF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盖元臣 刘丽萍 候丽影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南,是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其中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要深刻认识其中坚持的问题导向,发扬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南,是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其中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要深刻认识其中坚持的问题导向,发扬新时代的伟大斗争精神,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稳步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导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 方法论
下载PDF
世界观和方法论视角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国武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11,共9页
21世纪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科学内容,需站在中国和世界、人类和世界、时代和世界、自然与世界的视角,从其创立... 21世纪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科学内容,需站在中国和世界、人类和世界、时代和世界、自然与世界的视角,从其创立的时代、历史、理论和认识背景出发,阐释这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现代自然科学、现代西方哲学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系。从其理论特征上看,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世界观 方法论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良武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7,共4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首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系统观念、胸怀天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观点,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方法融入思政课。坚持人民立...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首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系统观念、胸怀天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观点,坚持问题导向的科学方法融入思政课。坚持人民立场融入“概论”课程,可以从理论体系整体、各理论体系分别融入。“四个方面”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的融入必须讲清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则是自信自立;理论形成是坚持守正创新的结果;坚持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既关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也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科学方法是坚持问题导向,在解决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中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融入 “概论”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