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好谏而招忧发愤以抒情——论屈原《九章·惜诵》的题义与主题兼及注释古文的若干原则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新文
邹福清
《云梦学刊》
2020年第4期70-78,共9页
关于《九章·惜诵》的篇题"惜诵"及"惜诵以致愍"句的解释,历来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已经影响到对于此诗题义与主题的正确理解。当下流行的"惜诵"为"痛惜地陈述往事以表达忧苦"的说法并不周全...
关于《九章·惜诵》的篇题"惜诵"及"惜诵以致愍"句的解释,历来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已经影响到对于此诗题义与主题的正确理解。当下流行的"惜诵"为"痛惜地陈述往事以表达忧苦"的说法并不周全,而篇题"惜诵"即"好谏","惜诵以致愍"即"好谏以招忧"之意。如此解释不仅于文字训诂有据,置于原诗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文意贯通,而且也与屈原因屡屡"直谏"而招致忧患的行事相符,还能够与本诗诸如"竭忠诚以事君,反离群而赘肬""疾亲君而无他,有招祸之道也""忠何罪以遇罚""闻作忠以造怨"等诗句对应互训;而"好谏而招忧,发愤以抒情"亦即《惜诵》的思想主题,同时这两句诗也构成了贯穿全诗结构内容的基本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惜
诵》
题义
主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好谏而招忧发愤以抒情——论屈原《九章·惜诵》的题义与主题兼及注释古文的若干原则
被引量:
2
1
作者
何新文
邹福清
机构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文学院
湖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云梦学刊》
2020年第4期70-7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赋学编年史”(17ZDA240)。
文摘
关于《九章·惜诵》的篇题"惜诵"及"惜诵以致愍"句的解释,历来异说纷纭,莫衷一是,已经影响到对于此诗题义与主题的正确理解。当下流行的"惜诵"为"痛惜地陈述往事以表达忧苦"的说法并不周全,而篇题"惜诵"即"好谏","惜诵以致愍"即"好谏以招忧"之意。如此解释不仅于文字训诂有据,置于原诗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中文意贯通,而且也与屈原因屡屡"直谏"而招致忧患的行事相符,还能够与本诗诸如"竭忠诚以事君,反离群而赘肬""疾亲君而无他,有招祸之道也""忠何罪以遇罚""闻作忠以造怨"等诗句对应互训;而"好谏而招忧,发愤以抒情"亦即《惜诵》的思想主题,同时这两句诗也构成了贯穿全诗结构内容的基本线索。
关键词
屈原
《惜
诵》
题义
主题
Keywords
Qu Yuan
xi
song
(
《惜
诵》
)
meaning of title
them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好谏而招忧发愤以抒情——论屈原《九章·惜诵》的题义与主题兼及注释古文的若干原则
何新文
邹福清
《云梦学刊》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