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纪游》涉医史料撷探
1
作者 刘东 李智华 +1 位作者 成莉 甄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4,126,共5页
《西藏纪游》是清代官员周霭联两次出入西藏所著的旅藏游记,记录了作者从汉族文化视角观察藏族文化的内容和感受。藏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习惯和风土民情在书中呈现,高原反应、冻伤、毒蚊叮咬、出痘等多种疾病,本土和外来的药物情况,饮食起... 《西藏纪游》是清代官员周霭联两次出入西藏所著的旅藏游记,记录了作者从汉族文化视角观察藏族文化的内容和感受。藏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习惯和风土民情在书中呈现,高原反应、冻伤、毒蚊叮咬、出痘等多种疾病,本土和外来的药物情况,饮食起居、宗教习俗以及奇闻逸事等与医学相关的内容等都有所涉及。对书中涉医史料进行整理和探究,有助于了解当时藏地医疗卫生状况,可以丰富藏医学史的研究史料,也为清代的涉藏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纪游 民族医学 周霭联
下载PDF
间接翻译中形象变异的双重“他者”烙印——以《西游记》英德间接翻译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2
作者 陈琴 郭航 莫爱屏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6-74,共9页
作为形象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间接翻译较少引起学界的关注。本研究在形象学理论观照下,探讨《西游记》韦利英译本及根据该译本间接翻译的德译本中女性形象的变异,剖析其生成原因。研究发现,英语中介文本对德语最终目的语文本的女性形象... 作为形象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间接翻译较少引起学界的关注。本研究在形象学理论观照下,探讨《西游记》韦利英译本及根据该译本间接翻译的德译本中女性形象的变异,剖析其生成原因。研究发现,英语中介文本对德语最终目的语文本的女性形象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过滤作用。间接翻译作品呈现的“他者”形象不是译者直接观察到的,而是被另一“他者”过滤和加工过的,打上了双重“他者”的烙印。此类研究在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翻译 形象变异 双重“他者” 《西游记》
下载PDF
《西游记》汉越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3
作者 刘克强 张贤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22,共7页
四大名著之一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在越南传播已有三百多年的时间,可称得上家喻户晓,而越译本的《西游记》的频频问世,在传播中国典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两个最有影响力的越译本是瑞亭译本和如山译本。本文以这两个译本为依据,重... 四大名著之一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在越南传播已有三百多年的时间,可称得上家喻户晓,而越译本的《西游记》的频频问世,在传播中国典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两个最有影响力的越译本是瑞亭译本和如山译本。本文以这两个译本为依据,重点介绍句对齐、标注及检索等整个一对二汉越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旨在为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西游记》越译对比研究提供基础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瑞亭译本 如山译本 平行语料库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中的《西游记》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小敬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51,共6页
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使用过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西游记》研究,把从唐代玄奘取经的本事时代到今天影视戏剧、网络动漫的改编时代以来所有的相关作品视为一个绵延不绝的传播链条,在文化传播的视野中来探讨《西游... 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使用过多种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西游记》研究,把从唐代玄奘取经的本事时代到今天影视戏剧、网络动漫的改编时代以来所有的相关作品视为一个绵延不绝的传播链条,在文化传播的视野中来探讨《西游记》研究的新转向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传播 《西游记》 西游故事
下载PDF
明人的《西游记》研究与明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论“虚与实”、“幻与真”、“奇与正”三组重要小说观念 被引量:3
5
作者 曹炳建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52-58,共7页
百回本《西游记》的横空出世,为明代的小说批评提供了新的范本。围绕着对《西游记》的评论,陈元之、谢肇淛、李卓吾(?)、衰于令、张誉、凌濛初、睡乡居士等都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们的批评文字基本解决了困扰自古以来无数研究者的... 百回本《西游记》的横空出世,为明代的小说批评提供了新的范本。围绕着对《西游记》的评论,陈元之、谢肇淛、李卓吾(?)、衰于令、张誉、凌濛初、睡乡居士等都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们的批评文字基本解决了困扰自古以来无数研究者的小说创作“虚与实”的关系问题,肯定了小说这种特殊体裁的虚构性特征,基本澄清了对以神魔鬼怪为题材的奇幻文学的传统偏见,肯定了奇幻小说存在的合理性;从“真与幻”的辩证关系上,强调奇幻小说要“幻中有真”,更进一步强调小说要描写平常人的日常生活,完成了文学向人本位复归的理论探索;在“奇与正”的探讨中,他们把“奇”定位于“文胜”,定位于取材于现实生活,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又要表现出奇的特色,是对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贡献。在这些理论探索的每个环节中,《西游记》的范本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川 说批评 《西游记》 虚与实 幻与真 奇与正
下载PDF
《西游记》节译本的叙事建构策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珍珍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1-36,共6页
李提摩太的《西游记》译本(A Mission to Heaven)作为第一个英文节译本在翻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译本中的宗教叙事与原著中的宗教叙事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文章以莫娜·贝克的翻译叙事学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译者建构译本叙事的... 李提摩太的《西游记》译本(A Mission to Heaven)作为第一个英文节译本在翻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译本中的宗教叙事与原著中的宗教叙事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文章以莫娜·贝克的翻译叙事学理论为依据,分析了译者建构译本叙事的三个策略:文内文外的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使用、以及对标题与回目进行的标示性建构,探讨了译文叙事与社会现实叙事之间的互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国之行》 《西游记》 李提摩太 叙事 建构策略
下载PDF
从《西游记》的翻译看李提摩太的宗教理想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怀瑾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70,共9页
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李提摩太最早将《西游记》较为完整地介绍到西方世界。在宗教对话成全模式之下,李提摩太虽然对以大乘佛教为代表的中国宗教表现出更加宽容的气度,但他仍然坚持基督教信仰的优越性,故而其翻译也都打上了深刻的基督教... 晚清基督新教传教士李提摩太最早将《西游记》较为完整地介绍到西方世界。在宗教对话成全模式之下,李提摩太虽然对以大乘佛教为代表的中国宗教表现出更加宽容的气度,但他仍然坚持基督教信仰的优越性,故而其翻译也都打上了深刻的基督教烙印。作为李氏唯一的一部文学译著,《西游记》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李提摩太一生的宗教理想,这无论从他翻译《西游记》的动机和意图,还是从他对《西游记》作者丘处机的认识与推崇上都可见一斑。虽然他始终站在基督教立场上阐发《西游记》的文学价值和宗教文化意义,但他的这种努力,无疑对西方世界理解和关注中国,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都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李提摩太 佛教 基督教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道士形象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娄红岩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3-25,共3页
《西游记》中刻画了众多道士形象,其中有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太上老君,有卖弄权术、荼毒生灵的妖道,还有道法高超、气度不凡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本文通过解读这些道士形象,试图挖掘其中蕴涵的文化意蕴:一是明代道教日趋世俗化;二是明... 《西游记》中刻画了众多道士形象,其中有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太上老君,有卖弄权术、荼毒生灵的妖道,还有道法高超、气度不凡的地仙之祖镇元大仙。本文通过解读这些道士形象,试图挖掘其中蕴涵的文化意蕴:一是明代道教日趋世俗化;二是明代儒释道合流的大环境;三是明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道士形象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西游记》各回开篇和结尾用语英汉功能语篇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晓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5-28,共4页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指导,从语篇体裁语境的角度,对《西游记》英译文的语篇体裁进行了分析,旨在对解读《西游记》和章回体小说的英译及英汉对比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吴承恩 《西游记》 语篇分析 语篇体裁 詹纳尔
下载PDF
从“朱紫国行医”看传统医学与跨文化传播赋权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婧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3期8-17,共10页
《西游记》之“孙行者施为三折肱”篇章,展现了孙悟空跨越文化障碍为朱紫国国王行医的场景。以Chen&Starosta提出的跨文化交际三角模型为工具,对相关小说文本进行再解读,分析悟空的跨文化传播策略。通过结合其他史料,提出从孙行者... 《西游记》之“孙行者施为三折肱”篇章,展现了孙悟空跨越文化障碍为朱紫国国王行医的场景。以Chen&Starosta提出的跨文化交际三角模型为工具,对相关小说文本进行再解读,分析悟空的跨文化传播策略。通过结合其他史料,提出从孙行者施为三折肱,到僧伽和尚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原型,从佛图澄劝说石勒改信佛教,到印医药传入我国第一人安世高因医术有名取得汉王室的信任,包括早期西方传教士胡美和郭雷枢医生的“医务传道”策略,均可清晰地看到传统医学的实践对于跨越文化传播者的赋权作用,使之从权力的弱势方转向权力的强势方,继而再造双方的跨文化关系,促进跨文化传播效果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跨文化传播 传统医学 赋权
下载PDF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与《西游记》研究
11
作者 许浩然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87-191,共5页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西游记》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对《西游记》版本的探讨,将这一研究推向了更为精密的层次,并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明刻阳本;对小说第九回的讨论,启发了欧美学界对此问题作出文学性的批评;引用"帕里—洛...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西游记》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学术成就:对《西游记》版本的探讨,将这一研究推向了更为精密的层次,并在牛津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明刻阳本;对小说第九回的讨论,启发了欧美学界对此问题作出文学性的批评;引用"帕里—洛德口头理论"考证小说《西游记》的前身,揭示了口头文学材料对考察故事形成源流的重要性;质疑学界基于外证所作的孙悟空原型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从小说内在寓意的分析出发,论证了猴子对这一寓意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版本 第九回 前身考 原型
下载PDF
《西游记》中的“七七”与“九九”
12
作者 杜贵晨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62-64,共3页
古代文学用“七”与“九”乃至“九九”作为章节、情节联系之数度的并不少见,但是用“七七”之数,特别是以“七七”、“九九”两循环之数错综交互为章节、情节的结构素,却是《西游记》的首创。由于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西游记》叙事并用... 古代文学用“七”与“九”乃至“九九”作为章节、情节联系之数度的并不少见,但是用“七七”之数,特别是以“七七”、“九九”两循环之数错综交互为章节、情节的结构素,却是《西游记》的首创。由于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西游记》叙事并用“七七”、“九九”之数为度。两者交叉互补,形成《西游记》章回布置与情节结构的数理机制。这一做法虽然主要是古代佛道中人才容易感知寓意,但一经揭明数理,普通读者也不难理解其加强文本叙事层次性、整体性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叙事 “七七” “九九”
下载PDF
《西游记》中反映的明代刑事诉讼制度
13
作者 袁勤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3-65,共3页
《西游记》不但在文学和史学中有着重要研究价值,它在法学研究中也有着重大的意义。从法学角度来看,该部小说在起诉制度、拘传、逮捕和囚禁制度、证据制度与审判制度四个方面反映了众多的明代刑事诉讼制度。
关键词 《西游记》 明代刑事诉讼制度 反映
下载PDF
《酉阳杂俎》所记玄奘与《西域记》诸事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克翘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玄奘的事迹在唐代广泛传播,《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唐代知识分子了解西域的必读书。对此,段成式在笔记《酉阳杂俎》有较多记载。本文对《酉阳杂俎》一书中有关记载做了逐条校对、考证和分析,纠正了其中一些由传抄导... 玄奘的事迹在唐代广泛传播,《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唐代知识分子了解西域的必读书。对此,段成式在笔记《酉阳杂俎》有较多记载。本文对《酉阳杂俎》一书中有关记载做了逐条校对、考证和分析,纠正了其中一些由传抄导致的错误,指出了点校本的若干不足,以期对后人再校此书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酉阳杂俎 大唐西域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下载PDF
双关语的英译策略研究——以《西游记》的詹纳尔和余国藩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娜 陈亚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9期37-41,共5页
双关语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段,有着言此及彼、诙谐幽默的语言效果。汉英两种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在翻译文学性较强的作品时,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于呈现原文的修辞效果、译文的质量和读者的接受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西... 双关语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段,有着言此及彼、诙谐幽默的语言效果。汉英两种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在翻译文学性较强的作品时,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于呈现原文的修辞效果、译文的质量和读者的接受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西游记》两个经典英译本为语料进行对比研究,借鉴比利时学者德拉巴斯替塔的双关语翻译理论,分析双关语的有效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双关语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修心与修命——《西游记》“心性修持观”与王畿“性命合一论”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晓阳 《闽江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对比了《西游记》主题之一的“心性修持”观与明代中期心学家王畿的“性命合一”论 ,指出二者存在四个方面的相同之处 ,即都主张“悟空”或“悟无”是修炼的根本途径 ;都主张心性修持必须戒禁情欲 ,要做心上工夫 ;都认为“心生则魔... 本文对比了《西游记》主题之一的“心性修持”观与明代中期心学家王畿的“性命合一”论 ,指出二者存在四个方面的相同之处 ,即都主张“悟空”或“悟无”是修炼的根本途径 ;都主张心性修持必须戒禁情欲 ,要做心上工夫 ;都认为“心生则魔生” ,主张涵养心性 ;及都主张以养德致长生。并由此提出了吴承恩不可能是《西游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王畿 "心性修持" "性命合一"
下载PDF
清溪道与1883年霍西访清溪县“记事”评介
17
作者 刘达永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英国人亚历山大·霍西1883年春沿四川省古清溪道游历,以及访问雅州府清溪县,其事记于其《华西川贵云三年三次游记事》。对其略作评介,对研究地方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见霍西之关注点和用心与意图。
关键词 清溪道 霍西 《华西川贵云三年三次游记事》
下载PDF
《西游记》与汉语词汇史研究
18
作者 程志兵 《克山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本文从《西游记》中摘录了数十条用例来弥补《汉语大词典》一些书证较晚的不足,以促进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关键词 《西游记》 汉语 词汇史 语言学 语言研究
下载PDF
学者型翻译家余国藩英译《西游记》研究
19
作者 王文强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在众多英译文本中,余国藩译本因其鲜明的学术性特点而别具一格。本文首先考察该译本产生的历史语境,继而以描写的方法从译本导言以及译者翻译理念入手,探究余国藩作为《西游记》研究专家... 《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已有二百年的历史。在众多英译文本中,余国藩译本因其鲜明的学术性特点而别具一格。本文首先考察该译本产生的历史语境,继而以描写的方法从译本导言以及译者翻译理念入手,探究余国藩作为《西游记》研究专家和他的翻译理念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的具体翻译策略不仅展现了其深入、独到的研究成果,同时传递出译者坚持“可译性”的翻译理念,二者完美融合,使这部译作成为学术型翻译的典范,为英语世界阅读、研究《西游记》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余国藩 英译 学术研究 道教 可译性
原文传递
跨洋出海记——海伦·海耶斯《西游记》英译本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强 单君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作为首个在英国本土发行的《西游记》英译本,海伦·海耶斯的《佛教徒的天路历程》在《西游记》的英译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较之《西游记》的其它译本,该译本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鉴此,本文围绕译者身份、翻译选材、翻译底... 作为首个在英国本土发行的《西游记》英译本,海伦·海耶斯的《佛教徒的天路历程》在《西游记》的英译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然而较之《西游记》的其它译本,该译本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鉴此,本文围绕译者身份、翻译选材、翻译底本、翻译策略这些内容,对该译本展开研究,希望能为《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微薄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英译 海伦·海耶斯 东方智慧丛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