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噬菌体φ297切除酶(xis)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1
作者 翟静 曹奇志 +1 位作者 张媛英 张凤珍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克隆噬菌体φ297 切除酶(xis)基因,并对其进行遗传与变异研究。方法:提取埃希氏大肠杆菌O157:H7 菌株EH297染色体DNA,采用步移PCR方法寻找目的基因,并通过克隆、亚克隆、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切除酶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软件... 目的:克隆噬菌体φ297 切除酶(xis)基因,并对其进行遗传与变异研究。方法:提取埃希氏大肠杆菌O157:H7 菌株EH297染色体DNA,采用步移PCR方法寻找目的基因,并通过克隆、亚克隆、DNA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切除酶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软件对此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克隆获得噬菌体φ297编码的切除酶基因(xis)的完整序列,它的长度是255 bp,编码了一个8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Xis),将它们的序列与λ噬菌体的切除酶家族的其它成员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是噬菌体φ297的切除酶基因(xis)与噬菌体VT1-Sakai的切除酶基因(xis)只有4个核苷酸的不同,而Xis蛋白与噬菌体VT1-Sakai的Xis蛋白是一样的,与噬菌体933W的Xis蛋白只有47.2%的相似性。结论:噬菌体φ297编码的切除酶基因(xis)与λ噬菌体的切除酶基因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ψ297 埃希氏大肠杆菌(EHEC)O157 Shiga毒素(Stx) 切除酶基因(xis) 特殊位点重组
下载PDF
宝鸡市不同立地鲜食核桃幼龄园座果率调查与栽植技术试验
2
作者 孙引娟 魏茜 +1 位作者 刘耀平 王三省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75-77,共3页
为给宝鸡市黄土丘陵区鲜食核桃优良品种“西林3号”栽植提供技术支撑,在主产区千阳县进行了不同坡位、坡向幼龄园挂果、成果率调查,和喷施“协同钙”营养液、机耕施肥效果试验,结果为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对幼龄核桃园单株幼果数、成果数... 为给宝鸡市黄土丘陵区鲜食核桃优良品种“西林3号”栽植提供技术支撑,在主产区千阳县进行了不同坡位、坡向幼龄园挂果、成果率调查,和喷施“协同钙”营养液、机耕施肥效果试验,结果为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对幼龄核桃园单株幼果数、成果数、成果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中下部台田在这3个指标上都是优于上部台田,与西向相比东向、南向有利于植株挂果和成果;机耕开沟施肥会降低成果率,喷施“协同钙”可以提高成果率。建议“西林3号”品种优先规划在中下部南向、东向台田,栽植管理中可采取喷施“协同钙”和人工穴施肥的方法提高成果率,避免机耕开沟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条件 幼龄园 成果率 施肥方式 西林3号
下载PDF
新石器时期半坡遗址鱼纹彩陶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严小琴 刘逸堃 +1 位作者 刘成 景博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9-1393,共5页
彩陶发源于新石器时期,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认真研究新石器时期彩陶制作工艺,对于深入了解原始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数码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 彩陶发源于新石器时期,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认真研究新石器时期彩陶制作工艺,对于深入了解原始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数码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陶片的黑彩、陶衣、胎体进行表征研究,从而为了解半坡遗址彩陶制作工艺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坡遗址 彩陶 黑彩 陶衣
下载PDF
陕西潼关南寨子遗址出土人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靓 张燕 +1 位作者 郭小宁 郭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96,共4页
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南寨子遗址半坡文化墓葬M2、M3、M4和M5中采集了一批人骨。因骨骼保存状况较差,头骨大多破成碎片,多数骨骼只能进行性别、年龄的推断,无法进行系统的种族人类学的研究。
关键词 南寨子遗址 半坡文化 人骨
下载PDF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南头村地点2019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斌 同杨阳 +6 位作者 杨磊 陈新儒(绘图) 姜淼(绘图) 方丹(绘图) 王文渊(照相) 钱耀鹏 赵有义 《文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4,共12页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头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19年4至10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遗址南部的南头村地点进行发掘,发现仰韶文化的灶1座、灰坑8座,出土了一批陶、石、骨器。发掘所... 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头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19年4至10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遗址南部的南头村地点进行发掘,发现仰韶文化的灶1座、灰坑8座,出土了一批陶、石、骨器。发掘所获的仰韶文化遗存多属半坡类型,少数为庙底沟类型。本次发掘为建立西头遗址的年代序列、研究旬邑地区仰韶文化的分布以及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头遗址 南头村地点 仰韶文化 半坡类型 庙底沟类型
下载PDF
西安半坡遗址全新世古气候环境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秉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目的 讨论最近10000年来的植被和环境,制定治理黄土高原及其水土流失的战略方针,预测未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方法 通过对西安半坡遗址大围沟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孢粉分析,讨论该区植被的演替。结果 论证了全新世古气候环境... 目的 讨论最近10000年来的植被和环境,制定治理黄土高原及其水土流失的战略方针,预测未来黄土高原的气候变化。方法 通过对西安半坡遗址大围沟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孢粉分析,讨论该区植被的演替。结果 论证了全新世古气候环境的特征,总结了早、中、晚全新世在该区发育的植被及其所代表的气候环境。从该剖面17个样品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做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图式。据该剖面上孢粉组合变化的分析,得出了全新世的植被与相应的气候在时间上的演变与空间上的分布范围。结论 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温凉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半坡遗址 全新世 古气候环境
下载PDF
西安三类勘察场地隐伏地裂缝识别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宋彦辉 李忠生 +2 位作者 高虎艳 丛璐 程耀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94-101,共8页
论述了西安地裂缝勘察场地类型的划分,分析了三类勘察场地隐伏地裂缝识别存在的问题.依据西安地区地形地貌类型及地层沉积差异,将西安地裂缝三类勘察场地划分为3个亚区(Ⅲ-0区、Ⅲ-1区和Ⅲ-2区).Ⅲ-0区位于西安北郊,地貌单元为渭河河... 论述了西安地裂缝勘察场地类型的划分,分析了三类勘察场地隐伏地裂缝识别存在的问题.依据西安地区地形地貌类型及地层沉积差异,将西安地裂缝三类勘察场地划分为3个亚区(Ⅲ-0区、Ⅲ-1区和Ⅲ-2区).Ⅲ-0区位于西安北郊,地貌单元为渭河河漫滩及Ⅰ级阶地,目前尚未发现地裂缝;Ⅲ-1区位于西安西郊,地貌单元为Ⅰ级洪积台地;Ⅲ-2区位于西安东郊,地貌单元为浐河、灞河Ⅰ级阶地;Ⅲ-1区和Ⅲ-2区地裂缝研究程度低,是西安地裂缝三类勘察场地研究的难点所在.根据Ⅲ-1区和Ⅲ-2区大量地球物理勘探和工程地质钻探,提出Ⅲ-1区宜采用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和工程地质钻探相结合的方法,控制钻孔间距不宜大于40 m,孔深宜为80-100 m;Ⅲ-2区由于存在厚层可对比的卵石(圆砾)层,可仅采用工程地质钻探方法,建议控制钻孔间距为60-80 m,孔深60-7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质灾害 勘察 场地分区 识别特征 浅层人工地震勘探 工程地质钻探 西安
下载PDF
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受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叶万军 魏伟 陈明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85-1593,共9页
为避免初期支护局部破坏对深埋黄土隧道安全产生危害,依托甘肃省境内早胜3号隧道施工开展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受力规律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埋设振弦式传感器对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喷射混凝土应变、钢拱架应变、相邻钢拱架... 为避免初期支护局部破坏对深埋黄土隧道安全产生危害,依托甘肃省境内早胜3号隧道施工开展深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受力规律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埋设振弦式传感器对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喷射混凝土应变、钢拱架应变、相邻钢拱架间作用力进行监测,同时建立模拟隧道施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得到初期支护内力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初期支护受力随时间表现出迅速增长—缓慢增长—逐渐稳定的特点,曲线在二次衬砌闭合12d后基本稳定;2)应力空间分布上部大下部小,偏压特性明显,荷载理论计算值偏小;3)拱顶及边墙区域为初期支护薄弱部位,需采取措施并加强监控量测;4)数值计算表明锚杆末端轴力较小,设计中可考虑适当缩短锚杆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支护 大断面黄土隧道 现场监测 受力特征 银西铁路
下载PDF
陕西潼关南寨子遗址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与死亡模式 被引量:3
9
作者 于世永 康志海 《地球环境学报》 2012年第1期735-742,共8页
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主体,人口因素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编制生命表,对陕西潼关南寨子遗址4个墓葬出土的人骨进行古人口学分析,计算出关中平原东部地区仰韶文化中期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27.8岁,高出我国西北... 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主体,人口因素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编制生命表,对陕西潼关南寨子遗址4个墓葬出土的人骨进行古人口学分析,计算出关中平原东部地区仰韶文化中期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27.8岁,高出我国西北、东北地区和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约8岁,而与山东沿海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王因遗址较为接近。这可能与本区中全新世较大暖期东亚夏季风主导下的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农业社会较高的经济状况有关。分析发现南寨子遗址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显著高于女性,符合史前人口的普遍规律。我们的研究表明育龄妇女围产期较低的护理条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寨子遗址 半坡文化 生命表 平均预期寿命 死亡概率
下载PDF
“一带一路”下农产品物流中心选址研究——以大西安地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卫丽 宋宏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1-748,共8页
大西安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现阶段不能满足农产品流通的整体需求。研究提出一种农产品物流中心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与方法,用于该区农产品物流中心的选址分析,进而解决农产品物流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研究结合核密度估计、GIS空间... 大西安地区农产品交易中心现阶段不能满足农产品流通的整体需求。研究提出一种农产品物流中心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与方法,用于该区农产品物流中心的选址分析,进而解决农产品物流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研究结合核密度估计、GIS空间分析等理论和方法,从中宏观角度分析得到了5个具备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条件的地区。在具体实施上,大西安地区各级部门可根据各区县的规划要求和农产品流通的实际需要,确定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安 “一带一路” 农产品物流中心 GIS选址 KDE
下载PDF
西河滩遗址发掘主要收获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丛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1,i003-i004,共4页
甘肃酒泉西河滩遗址史前大型聚落遗存的发现,是近年来中国考古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进而全面认识我国西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类型与分布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也是西北地区聚落考古研究一个... 甘肃酒泉西河滩遗址史前大型聚落遗存的发现,是近年来中国考古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对于河西走廊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进而全面认识我国西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类型与分布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也是西北地区聚落考古研究一个难得的典型案例。根据其文化内涵特性,提出“西河滩遗存”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河滩遗址 史前大型聚落 西河滩遗存
下载PDF
西安坡底遗址秦人的龋病分布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亚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调查距今2200年前西安秦人的龋病状况,以探求龋病的罹患率及发展趋势。方法:观察记录并统计了西安高陵坡底遗址出土的111例古人的龋齿情况,用SPSS21.0软件对全部的1633枚牙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坡底人群患龋率为33.33%,其中男... 目的:调查距今2200年前西安秦人的龋病状况,以探求龋病的罹患率及发展趋势。方法:观察记录并统计了西安高陵坡底遗址出土的111例古人的龋齿情况,用SPSS21.0软件对全部的1633枚牙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坡底人群患龋率为33.33%,其中男性患龋率为36.67%,女性患龋率为27.91%;龋齿率为3.12%,龋均为1.38。结论:龋病的罹患率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壮年和中年为龋病的高发期,患龋率分别为46.30%和45.00%,龋齿率分别为4.64%和4.71%;患龋牙位发病率依次为M2>M3>M1>M2>M3>M1>P2>P1>C1>P1>P2;下颌龋齿罹患率高于上颌(3.32%>2.89%),从龋患部位来看,邻面龋发病率最高(66.67%),其次为唇颊面龋(17.65%)和咬合面龋(13.73%),舌腭面龋最低(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复层细胞膜片 单层细胞膜片 组织再生 微环境
下载PDF
西安大遗址保护理念与城市文化创新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雪华 《唐都学刊》 2010年第2期47-49,共3页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 0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 100余年。西安延绵不绝的灿烂历史,赋予了西安极为丰厚的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关键词 西安大遗址 保护理念 城市文化 创新
下载PDF
西咸新区大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刍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忠潮 张启成 薛勇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1-56,共6页
以分布在西咸新区的大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对西咸新区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探索。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和认识西咸新区大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大遗址的类型、空间分布,及其保护和... 以分布在西咸新区的大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对西咸新区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探索。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和认识西咸新区大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大遗址的类型、空间分布,及其保护和展示利用方式。并结合实际情况,从政府的管理机制、景区运行管理、建立保护特区和遗址公园等利用管理模式,以及经济、教育与文化内涵开发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西咸新区的大遗址保护不仅是文物保护者的职责,也需要政府与民众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 大遗址保护 管理模式
下载PDF
西安半坡遗址祭祀坑析白物成份分析研究
15
作者 张慧 李玉虎 +1 位作者 黄四平 王小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5-37,共3页
基于半坡遗址遭受可溶性盐分的侵蚀,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对其可溶性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用XRD对遗址土样的矿物成份也进行了分析,得出遗址表面析出的白色物质主要是硫酸钙晶体。
关键词 半坡遗址 可溶盐 XRD
下载PDF
“两当起义”正名与起义遗址的历史性追溯 被引量:2
16
作者 蒲向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两当起义是习仲勋等老革命家发动和领导的甘肃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因为历史原因,两当起义向有"两当兵变"、"两当兵暴"、"两当暴动"等不同称谓。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考察和这些称谓内涵的分析,应该将这一革... 两当起义是习仲勋等老革命家发动和领导的甘肃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因为历史原因,两当起义向有"两当兵变"、"两当兵暴"、"两当暴动"等不同称谓。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考察和这些称谓内涵的分析,应该将这一革命历史事件正名为"两当起义"。对两当起义的遗址变迁做一文献性调查和历史性追溯,可以洞开我们对这一革命事件的认识视野:除起义旧址张家大院外,今杨店乡(杨家店子)两当起义部队驻地旧址,列入两当起义遗址是符合文献载录和历史实际的,具有重要红色文化价值,对丰富两当起义遗址的表现力,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起义 两当兵变 习仲勋 遗址变迁 追溯
下载PDF
唐代两蕃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毕德广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65-570,共6页
契丹与奚在唐代被称为两蕃,两蕃对于辽西地区的历史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两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族源、驻牧范围、生业方式、文化习俗、民族关系,尤其在族源认同上及其与中原王朝及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中,两者具有共同的族源记忆和文... 契丹与奚在唐代被称为两蕃,两蕃对于辽西地区的历史文明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两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族源、驻牧范围、生业方式、文化习俗、民族关系,尤其在族源认同上及其与中原王朝及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中,两者具有共同的族源记忆和文化认同。故本文将两蕃界定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对两蕃的遗存进行考察与研究,并对唐代两蕃的驻牧范围、墓葬分期与分区、早期墓葬制度、文化交流及其生业方式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东北地区 两蕃 墓葬 遗址
下载PDF
两当起义代表性遗址与习仲勋复信虎志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蒲向明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15,共7页
两当起义是习仲勋等同志在中共地下陕西省委领导下举行的陇原第一次武装起义,但目前对起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文献和实地的调查研究,两当起义代表性遗址——两当兵变旧址(张家大院)虽几经辗转,但终于保留至今并得以修复,具有重要的... 两当起义是习仲勋等同志在中共地下陕西省委领导下举行的陇原第一次武装起义,但目前对起义的研究还比较薄弱。通过文献和实地的调查研究,两当起义代表性遗址——两当兵变旧址(张家大院)虽几经辗转,但终于保留至今并得以修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作为纪念馆其价值将会越来越大。其中展示的重要史料——习仲勋给虎志道的复信,是习仲勋同志论述两当起义的唯一专文,此信成因以及信中所述"两当兵变"称谓和对两当起义正名,还有信中提及的几个重要人,都可以分别细致探讨,以便把两当起义研究推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当起义 张家大院 习仲勋 虎志道 遗址
下载PDF
西夏医方“合香杂制剂”破译考释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晓龙 刘景云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对俄藏黑水城西夏医方"合香杂制剂"中西夏文字"(?)、(?)、(?)((?))"分别仿汉字"香、麝、兰"字,且均对应"香"字进行破译考证;检索查阅传世医学文献中相关方药并探析考释其源流。得出结论,西夏... 对俄藏黑水城西夏医方"合香杂制剂"中西夏文字"(?)、(?)、(?)((?))"分别仿汉字"香、麝、兰"字,且均对应"香"字进行破译考证;检索查阅传世医学文献中相关方药并探析考释其源流。得出结论,西夏医方中药名大多仿汉文中谐音字,或多字仿一字,或一字多义用;西夏医方多与传世医学文献相关,"合香杂制剂"虽非沿用中原医方,但其所制深受中原医方药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 西夏 医方 合香杂制剂
下载PDF
《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考——兼论凤翔血池秦汉祭天遗址发现的意义
20
作者 史党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3-99,共7页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灵山,是巫咸等群巫沟通天地的神山。由《巫咸文》以及新发现的陕西凤翔血池秦汉祭天遗址等资料,可知《大荒西经》中的灵山,就是今凤翔西北的灵山,而非重庆之巫山。先秦至西汉时期,灵山具有重要的宗教地位。
关键词 《大荒西经》 灵山 巫咸 血池遗址 陕西凤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