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入梵净山群白岗岩锆石U-Pb年龄及白岗岩底砾岩对下江群沉积的制约 被引量:30
1
作者 高林志 戴传固 +4 位作者 丁孝忠 王敏 刘燕学 王雪华 陈建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3-1420,共8页
下江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末期的新裂谷沉积的起点,确定下江群的时代对新元古代构造运动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贵州印江县地区有一套新元古代白岗岩侵入到梵净山群并被下江群覆盖,在下江群底砾岩中发现大量未经搬运的白岗岩底砾岩砾石。因此... 下江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末期的新裂谷沉积的起点,确定下江群的时代对新元古代构造运动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贵州印江县地区有一套新元古代白岗岩侵入到梵净山群并被下江群覆盖,在下江群底砾岩中发现大量未经搬运的白岗岩底砾岩砾石。因此,笔者对梵净山地区的白岗岩进行锆石U-Pb年代测定,获得锆石U-Pb年龄(835±5)Ma。该年龄对下江群沉积启动时间和下覆梵净山群的沉积上限均有时代的制约。结合下江群甲路组斑脱岩锆石U-Pb年龄(814±6 Ma)和考虑到武陵运动的年限,下江群沉积年代不应老于白岗岩底砾岩的年代和武陵运动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群 白岗岩 下江群 武陵运动 SHRIM PU-Pb
下载PDF
贵州锦屏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江群稀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探讨金的来源问题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瑞东 张晓东 +2 位作者 刘玲 袁世婷 许利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514,共10页
贵州东南地区的新元古界下江群产大量的石英脉型金矿,有关金的矿源一直是争议的问题。通过对下江群逐层采样,进行微量、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金主要在变余砂岩中富集,特别是在变余砂岩透镜体或板岩封闭的变余砂岩顶部是含金石英脉形成... 贵州东南地区的新元古界下江群产大量的石英脉型金矿,有关金的矿源一直是争议的问题。通过对下江群逐层采样,进行微量、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金主要在变余砂岩中富集,特别是在变余砂岩透镜体或板岩封闭的变余砂岩顶部是含金石英脉形成的部位。Au与Mn、Sr、Cu等成正相关,特别是Au与Mn呈显著的正相关,可能是Mn胶体对金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Mn含量高的层位金含量高。而Au与Hg、Ba、W、As呈弱的负相关性,Ti、Co与Au呈负相关性,说明Au与陆源物质没有关系。下江群中稀土配分非常类似,表明地层被后期热液充分混合作用,金往往在稀土含量较低的层位富集,说明流体运移到砂岩内,而砂岩中的石英对稀土有稀释作用。富含金的pq-15样品具有与下江群完全不同的稀土配分,其表明金的成矿物质可能除来源于下江群外,还有深部流体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下江群 新元古代 贵州
下载PDF
下江群沉积地质特征及其对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传恒 刘耀明 +2 位作者 史晓颖 高林志 张聪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5-504,共10页
华南西部新元古代裂陷纪大地构造属性和原型盆地性质是一个涉及到扬子古陆在全球构造中的定位、且争议较大的基础地质问题。新元古代下江群发育于强变形变质的盐边群和弱变形变质的板溪群之间,处于以滨浅海沉积为主的板溪群向深海沉积... 华南西部新元古代裂陷纪大地构造属性和原型盆地性质是一个涉及到扬子古陆在全球构造中的定位、且争议较大的基础地质问题。新元古代下江群发育于强变形变质的盐边群和弱变形变质的板溪群之间,处于以滨浅海沉积为主的板溪群向深海沉积转化的过渡带内。下江群以浊流沉积的杂砂岩为主,沉积物扩散方向指向西。下江群清水江组砂岩骨架颗粒统计分析表明,物源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下江群碎屑岩系形成于活动陆缘区的弧后盆地靠大陆一侧。结合盐边群、苏雄组大地构造属性及其与下江群的空间关系,推测当时的华南西部处于汇聚型板块边缘内,总体属弧后伸展型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江群 华南 新元古代 沉积地质 弧后盆地
下载PDF
黔东地区下江群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77
4
作者 高林志 戴传固 +4 位作者 刘燕学 王敏 王雪华 陈建书 丁孝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71-1080,共10页
本文报道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下江群沉积地层凝灰岩(斑脱岩)获得高精度的锆石年龄,结合侵位四堡群花岗岩锆石年龄和四堡群斑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将下江群明确定位于新元古代晚期沉积。该年龄对为重新界定下江群时代及同期地层的区... 本文报道黔桂地区晚前寒武纪下江群沉积地层凝灰岩(斑脱岩)获得高精度的锆石年龄,结合侵位四堡群花岗岩锆石年龄和四堡群斑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将下江群明确定位于新元古代晚期沉积。该年龄对为重新界定下江群时代及同期地层的区域对比和构造演化都有着重要意义。江南古陆普遍发育的晚元古代低变质绿片岩系四堡群(梵净山群、冷家溪群、双桥山群)及上覆地层丹州群(下江群、板溪群、河上镇群),两者之间的构造界面,是人们争论的主题,其时代的定位一直影响着整个江南古陆变质基底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同时制约着中国地质学家对江南造山带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解疑。本文通过下江群甲路组地层中斑脱岩的锆石研究,精确地测定了甲路组斑脱岩锆石年龄(814.0±6.3)Ma和清水江组斑脱岩锆石年龄(773.6±7.9)Ma。上述锆石年龄解决了黔桂地区新元古代晚期沉积时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地区 下江群 甲路组 清水江组 斑脱岩 锆石SHRIMP定年
下载PDF
贵州锦屏新元古界下江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晓东 杨瑞东 +1 位作者 刘玲 魏怀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8-268,共11页
在黔东南出露的一套新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碎屑岩中产出众多石英脉型金矿床(点),有关该类矿床的成因问题,特别是金的物质来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此下江群地层岩石的含金性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倍受关注。本文对贵州锦屏地区新元古界... 在黔东南出露的一套新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碎屑岩中产出众多石英脉型金矿床(点),有关该类矿床的成因问题,特别是金的物质来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因此下江群地层岩石的含金性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倍受关注。本文对贵州锦屏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浅变质岩及典型矿床的微量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下江群剖面的每个组均富集As、Ba、Zr、Ti;亏损Cr、Rb、Sr、Ta、Sc等元素,从番召组到平略组,元素组合演化呈明显相似性和继承性。含凝灰质多的番召组和清水江组地层中金含量较高,并且含金高的层位稀土含量较低,地层中Au与壳源特征的Ag、Hg、As等低温元素关系最为密切,该区金的迁移、富集可能与地层的热液活动或区域变质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围岩、地层岩石与矿石的微量元素特征及REE组成模式体现了地球化学演化上的一致性及继承性,表明该区金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地层,而平秋金矿部分含金石英脉矿石表现出与围岩地层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更接近下地壳或上地幔,说明可能有部分深部流体参与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江群 石英脉型金矿 微量及稀土元素 成矿物质 贵州锦屏
下载PDF
扬子地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下江群地层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来志庆 韩宗珠 +2 位作者 李三忠 部雪娇 刘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100,106,共8页
古太平洋板块在燕山期的俯冲后撤致使华南板块的大地构造背景由造山增厚转换为伸展减薄,但目前对于俯冲后撤的起始时间仍有争议,且针对扬子地块东南缘甚少有年龄数据来制约此次中生代构造属性的转换。本文对扬子地块东南缘下江群地层的... 古太平洋板块在燕山期的俯冲后撤致使华南板块的大地构造背景由造山增厚转换为伸展减薄,但目前对于俯冲后撤的起始时间仍有争议,且针对扬子地块东南缘甚少有年龄数据来制约此次中生代构造属性的转换。本文对扬子地块东南缘下江群地层的变质矿物白云母开展^(40)Ar-^(39)Ar同位素测年研究,并分别获得(103±2)Ma和(102±2)Ma的坪年龄。结合已有研究数据,上述年龄表明扬子地块东南缘在早白垩世晚期(~100Ma)已完全转变为太平洋构造域,并由陆内造山转换为伸展扩张构造阶段。此时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已启动和逐渐东移,并最终导致华夏地块东部晚白垩世(~86Ma)大量花岗岩和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 下江群 太平洋板块 俯冲后撤
下载PDF
关于建立“板溪系”的建议及其基础的讨论--以黔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26
7
作者 汪正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6-306,共11页
作者在分析黔东新元古代早期沉积时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关于Sturtian冰期、南华系底界、青白口系年代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早期沉积(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历口群等)时限... 作者在分析黔东新元古代早期沉积时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关于Sturtian冰期、南华系底界、青白口系年代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早期沉积(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高涧群、芙蓉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登山群、历口群等)时限为740~820Ma,是南华纪冰期前的非冰成沉积,是Rodinia裂解机制下的填平补齐沉积;而青白口系沉积可能是与Rodinia形成相关的板块碰撞机制下坳陷盆地沉积,南华系是与国际成冰系相对应的冰期沉积,是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的第一个盖层,因此,将板溪群、下江群等归入南华系或青白口系均不合理。由此提出了"板溪系"概念,它包括板溪群或与之相当的一套楔状地层。结合目前华南裂谷盆地开启年龄和南华纪冰期的起始年龄,板溪纪的时限暂定为850~740Ma。板溪系的提出不仅将有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南华系划分对比问题,同时也必将有利于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早期演化及其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冰期形成等关系的研究和相关重大气候、环境巨变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新元古代裂谷盆地 板溪群 下江群 青白口系 板溪系 南华系
下载PDF
湘黔桂新元古代拉伸纪晚期地层年代格架对比及关键地质事件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嘉玮 陈建书 +5 位作者 吴滔 叶太平 陈明华 代雅然 邓小杰 牟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共16页
湘黔桂地区发育一套完整的新元古代拉伸纪晚期地层(下江群及其相当地层),是研究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碰撞拼接后华南大陆裂谷盆地演化的重要载体。本文报道了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清水江组上部、平略组底部及中部变质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的年... 湘黔桂地区发育一套完整的新元古代拉伸纪晚期地层(下江群及其相当地层),是研究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碰撞拼接后华南大陆裂谷盆地演化的重要载体。本文报道了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清水江组上部、平略组底部及中部变质凝灰岩和沉凝灰岩的年龄,分别为(763.8±5.5)Ma(N=24,MSWD=0.29)、(760.2±4.1)Ma(N=25,MSWD=0.39)、(759.1±3.9)Ma(N=26,MSWD=0.38)。通过对湘黔桂地区下江群及其相当地层中已有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含凝灰质岩石年龄的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进一步确定下江群其及相当地层的沉积时限在822~715 Ma,桂北丹洲群三门街组玄武岩是在武陵造山后伸展背景下湘黔桂地区裂谷最大裂陷时期的产物,清水江组与平略组内大量的火山物质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东段800~760 Ma的中酸性喷出岩。结合地层、岩性、年代特征,本文恢复了湘黔桂盆地新元古代拉伸纪晚期的演化历史,并认为该套地层符合建立下江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溪群 下江群 高涧群 丹洲群 拉伸纪 前寒武纪 扬子克拉通 江南造山带
下载PDF
锦屏隆里地区剪切构造变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光忠 《贵州地质》 2001年第4期224-227,共4页
在隆里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中发育有剪切变形构造 ,形成脆 -韧性剪切带 (过渡性剪切带 )。按其产状可分为切层和顺层过渡性剪切带两类 ,具有较典型的脆性 -韧性变形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此类变形是地壳浅层次剪切构造作用产物 ,显示了江南... 在隆里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中发育有剪切变形构造 ,形成脆 -韧性剪切带 (过渡性剪切带 )。按其产状可分为切层和顺层过渡性剪切带两类 ,具有较典型的脆性 -韧性变形的宏观和微观特征。此类变形是地壳浅层次剪切构造作用产物 ,显示了江南造山带外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界 下江群 过渡性剪切带 贵州隆里 剪切变形
下载PDF
贵州天柱地区脆—韧性剪切带特征
10
作者 张命桥 刘爱民 张太富 《贵州地质》 200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笔者在开展1∶50000天柱幅白市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于图区新元古代下江群中发现脆-韧性剪切带,本文简要地描述其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并探讨该剪切变形带的形成时代及形成机制。
关键词 韧-脆性剪切带 特征 下江群 天柱 贵州
下载PDF
黔东南新元古代下江群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维 徐亚军 +1 位作者 杜远生 覃永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3-1168,共16页
黔东南下江群是一套具复理石特征的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建造,由下向上分别为甲路组、乌叶组、番昭组、清水江组、平略组和隆里组。本文研究了该套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下江群各个组样品均显示出不同程... 黔东南下江群是一套具复理石特征的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建造,由下向上分别为甲路组、乌叶组、番昭组、清水江组、平略组和隆里组。本文研究了该套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下江群各个组样品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Co、La、Ce、Nd、Y和Lu元素的富集,Ta和Ni元素亏损以及明显的Eu负异常,ε_(Nd)(t)表现出负异常(ε_(Nd)(t):-0.35^-3.36)。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源岩以遭受了中等程度化学风化作用(CIA:52~79)的酸性岩为主,并混有适量的基性岩。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判断物源区主要以盆地周缘的近源沉积为主,如分布在桂北一带的花岗质岩石和基性岩。构造背景判别表明盆地处于与岛弧活动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如此的构造背景暗示,江南造山带西段在下江群沉积期可能仍存在消减作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此时还未完全拼合。综合对比江南造山带东、西两段消减—碰撞的时间,暗示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可能具有一个"东早西晚"的碰撞造山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下江群 沉积地球化学 物源 江南造山带
下载PDF
黔东南新元古界下江群清水江组地层岩石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蝶 余大龙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37-40,共4页
通过对黔东南地区下江群清水江组地层111件岩石样品进行岩矿鉴定、统计分析,得出该组地层为一套含凝灰物质的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岩,对其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为后期研究该组地层、原岩恢复及其与金矿关系等工... 通过对黔东南地区下江群清水江组地层111件岩石样品进行岩矿鉴定、统计分析,得出该组地层为一套含凝灰物质的低绿片岩相区域变质岩,对其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为后期研究该组地层、原岩恢复及其与金矿关系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江群清水江组 凝灰物质 岩石学特征 黔东南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下江群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构造环境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小杰 覃永军 +3 位作者 强希润 牟军 田文明 黄雄伟 《贵州地质》 2022年第3期213-224,共12页
江南造山带西段广泛分布一套厚达万米的区域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岩系,其中位于武陵运动界面之上、雪峰运动界面之下的地层,在贵州称下江群、湖南称板溪群和广西称丹洲群,是研究江南古陆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演化的重要对象之一。... 江南造山带西段广泛分布一套厚达万米的区域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岩系,其中位于武陵运动界面之上、雪峰运动界面之下的地层,在贵州称下江群、湖南称板溪群和广西称丹洲群,是研究江南古陆新元古代沉积盆地演化的重要对象之一。下江群广泛出露于黔东南地区,自下而上分为甲路组、乌叶组、番召组、清水江组、平略组和隆里组。本文选择下江群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区域地质路线调查和剖面测制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的剖面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下江群的SiO_(2)含量介于61.10%75.06%,平均为67.45%;K_(2)O/Na_(2)O比值较高;TFe_(2)O_(3)+MgO含量较低,平均5.74%;Sr、Nb元素整体含量较低,显示亏损;Y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则相对亏损;稀土配分模式总体为右倾,轻稀土斜率较大,重稀土趋于平坦。其中,甲路组平均微量元素含量总体与后太古代页岩的接近,而乌叶组、番召组、清水江组、平略组和隆里组的平均微量元素含量总体与上地壳接近。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和参数判别图解,结合下江群沉积学特征,认为下江群的沉积构造环境属于一个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沉积环境,沉积物可能来自盆地北侧的扬子陆块和南侧龙胜岛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构造环境 岩石地球化学 下江群 新元古代 黔东南
下载PDF
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下江群”地层划分对比研究——重新启用下江系的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建书 戴传固 +6 位作者 彭成龙 卢定彪 王雪华 王敏 包立新 张德明 骆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3-1114,共22页
近年来随北方青白口系层型剖面的解体,华南梵净山群及下江群时期地层的归属成为争议较大的问题。中国地层表(2011~2014)将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下的梵净山群及相当地层(870~820Ma)与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上,南华系之下的下江群及相当地... 近年来随北方青白口系层型剖面的解体,华南梵净山群及下江群时期地层的归属成为争议较大的问题。中国地层表(2011~2014)将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下的梵净山群及相当地层(870~820Ma)与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上,南华系之下的下江群及相当地层(820~780(720)Ma)一并划归为青白口系,给前寒武系地层划分对比与研究带来不便。在湘黔桂相邻区发育一套武陵造山运动界面之上至南华系(820~720Ma)间,分布广泛、出露完整、层序连续的裂谷盆地沉积建造——“下江群”,为研究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天然而理想场所与物质基础。本文在对“下江群”时期的泥市群、板溪群、下江(芙蓉溪)群、丹州(高涧)群地层分区、岩石地层详细划分对比、充填序列及岩相古地理特征等研究基础上,认为下江群具有岩石建造组合特征典型,岩石层序序列完整、出露连续及划分标志清楚等优势。结合近年年代地层研究的新进展,提出重启“下江系”,以约束华南、全国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对完善我国及国际新元古代地层表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江系 泥市群 板溪群 下江群 芙蓉溪群 丹州群 高涧群 湘黔桂 新元古界
下载PDF
贵州锦屏地区新元古代下江群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牟军 罗香建 +4 位作者 王安华 张厚松 覃永军 刘天强 吴滔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8-78,共11页
对贵州锦屏新元古代下江群地层剖面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下江群地层常量元素具有中等Si O2含量,介于57.54%-88.91%之间,平均68.32%,较低的Ca O含量(一般〈1%),较高的K2O/Na2O,Al2O3/Ti O2比值及较低的TFe2O3+Mg ... 对贵州锦屏新元古代下江群地层剖面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下江群地层常量元素具有中等Si O2含量,介于57.54%-88.91%之间,平均68.32%,较低的Ca O含量(一般〈1%),较高的K2O/Na2O,Al2O3/Ti O2比值及较低的TFe2O3+Mg O含量。稀土总量ΣREE介于46.5×10^-6-306.3×10^-6之间,平均值为152.5×10^-6,ΣLREE/ΣHREE为8.73-21.6,平均12.96,表明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下江群各组段δEu在0.7-0.8之间,为弱负异常。稀土配分模式总体为右倾,而轻稀土分馏中等,重稀土分馏较低,表现在稀土配分曲线为轻稀土斜率较大,重稀土趋于平坦。通过各组段地球化学特征参数与参数投点可得:番召组与清水江组、平略组与隆里组具有相似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构造环境相似且呈过渡变化,初步认为番召组与清水江组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沉积,而平略组与隆里组为大陆边缘的边缘海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江群 新元古代 贵州省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下江群清水江组的凝灰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背景
16
作者 吴开彬 覃永军 +2 位作者 蒋开源 卢定彪 吴滔 《贵州地质》 2022年第4期373-385,共13页
江南造山带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形成统一华南板块过程中,长期碰撞拼合的产物,区域上,广泛出露最老的前寒武纪时期的地层,岩石主要为一套巨厚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华南板块在前寒武的形成演化,以及前寒武地层的时代归属、地层... 江南造山带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形成统一华南板块过程中,长期碰撞拼合的产物,区域上,广泛出露最老的前寒武纪时期的地层,岩石主要为一套巨厚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华南板块在前寒武的形成演化,以及前寒武地层的时代归属、地层划分和区域地层对比,一直是地学界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在黔东南榕江县朗洞采集了下江群清水江组中的凝灰岩,开展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研究。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768.2±4.8 Ma,与黔东南地区已获取的清水江组中凝灰岩或含凝灰质岩石的同位素年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将清水江组沉积时限大致限制在785~755 Ma。这一年龄与相邻的广西龙胜三门街的辉长辉绿岩(761±8 Ma)、流纹英安岩(765±14 Ma)和湖南通道的超镁铁岩(772±11 Ma)等岩浆岩同位素数据高度吻合,可能同属雪峰期火山-岩浆作用产物。锆石微量元素特征及比值在地球化学图解显示,下江群清水江组凝灰岩中锆石具有岛弧源区锆石特征,暗示该时期黔东南地区可能属于沟-弧-盆大地构造背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在该时期属于弧陆俯冲环境,自此之后,统一的华南板块最终形成,江南造山带进入陆内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新元古代 下江群清水江组 锆石U-PB年龄 江南造山带形成演化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新元古代下江群的地层年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7
作者 覃永军 杜远生 +5 位作者 牟军 卢定彪 龙建喜 王安华 张厚松 曾昌兴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7-1120,共14页
黔东南地区下江群是分布在江南造山带西段的一套前寒武纪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其地层时代归属与划分特别是区域地层对比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在对该区前寒武纪地层广泛而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地质调查基础上,运用LA-ICP-MS技... 黔东南地区下江群是分布在江南造山带西段的一套前寒武纪浅变质陆源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组合,其地层时代归属与划分特别是区域地层对比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在对该区前寒武纪地层广泛而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地质调查基础上,运用LA-ICP-MS技术,对地层中沉凝灰岩、含凝灰质碎屑岩和碎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测试,获得一批高精度的年龄.四堡群河村组顶部的碎屑岩和下江群乌叶组第1段顶部的含凝灰质碎屑岩、清水江组底部与中部的沉凝灰岩、平略组中上部的含凝灰质碎屑岩、隆里组中下部的碎屑岩等样品中锆石U-Pb最小年龄组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819.8±6.4 Ma和779.5±4.7Ma、764.0±6.3Ma与(756.8±7.6Ma、756.0±13.0Ma)、733.9±8.8Ma及725.0±10.0Ma.这些数据将四堡群和下江群的时代限制为新元古代.结合研究区隆里组与长安组整合接触关系和全球低纬度南华系冰期起始年龄(717.4Ma)的地质事实,将下江群沉积时限约束在815~717Ma之间.根据区域岩浆事件进一步约束了下江群各组段的地层时限,并开展江南造山带下江群及其相当层位的地层划分与对比,认为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制约着黔东南下江群盆地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时代 锆石U-Pb年龄 下江群 前寒武纪 江南造山带 地质年代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