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OI照明分区的西安曲江新区光环境评价
1
作者 陈磊 谢欣玥 +1 位作者 陈晓锐 康世磊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城市夜景建设促进了夜间景观多样化及文旅经济的发展,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污染干扰。如何展开光环境评价以精准识别不同使用主体的光环境需求,成为构建城市健康光环境的关键。文中以文旅与“夜经济”协同发... 城市夜景建设促进了夜间景观多样化及文旅经济的发展,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对当地居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污染干扰。如何展开光环境评价以精准识别不同使用主体的光环境需求,成为构建城市健康光环境的关键。文中以文旅与“夜经济”协同发展的西安曲江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游客、居民的照明需求差异,基于POI数据的重分类与赋值将曲江新区照明空间划分为4类照明分区,从光健康、光舒适、光艺术表现力3个层次构建主客观相结合的光环境评价模型,分别对4类分区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照明冲突区游客、居民在光舒适体验方面差异显著;照明协调区、特色区各项实测数据较为均衡,能满足居民及游客的需求;照明控制区各项实测数据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整体满意度最低。研究结果说明基于POI数据的照明分区可以为城市夜间光环境评价提供精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数据 照明分区 光环境评价 西安曲江新区
下载PDF
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岩村元氏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2
作者 段毅 雷升龙(绘图) +2 位作者 孙雅玲(绘图) 郭翠云(摄影) 樊利群(摄影)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1,I0001,共8页
2019年8月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一处储备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唐墓2座,编号为M2、M6。M6墓主为唐代大臣、著名文学家元稹的三兄元积。元积本人文献有零星记载,墓葬的出土为该区域唐... 2019年8月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一处储备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唐墓2座,编号为M2、M6。M6墓主为唐代大臣、著名文学家元稹的三兄元积。元积本人文献有零星记载,墓葬的出土为该区域唐代元氏家族茔域分布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资料,同时墓志所载元积生平也对中晚唐时期诸多重要事件有证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 岩村 洪渎原 唐墓 元积 元氏家族
下载PDF
咸宁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组成来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振江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为研究湖北省咸宁市的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情况,于2022年选取咸宁市内2个环境受体点位作为采样点,对不同季节的PM_(2.5)进行采集,对细颗粒物PM_(2.5)的组成成分及来源进行统计分析:基于采样情况构建本地PM_(2.5)的特... 为研究湖北省咸宁市的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情况,于2022年选取咸宁市内2个环境受体点位作为采样点,对不同季节的PM_(2.5)进行采集,对细颗粒物PM_(2.5)的组成成分及来源进行统计分析:基于采样情况构建本地PM_(2.5)的特征源谱,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对PM_(2.5)的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咸宁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季节浓度均值呈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变化趋势,PM_(2.5)的主要组成包括水溶性无机盐与含碳组分,一次来源解析结果显示PM_(2.5)的主要贡献源是二次气溶胶,贡献率在47.15%;二次来源解析结果显示贡献最大的是工业源和机动车,贡献率分别为34.86%和28.9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咸宁市在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治理方面,应采用综合治理措施,要关注对工业、机动车排放的控制,以及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以获取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化学组成 来源解析 咸宁市
下载PDF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in Xi'an City of western China during 1995-2011
4
作者 MA Caiho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3年第6期1123-1135,共13页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Xi'an City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s. To impede the decision and policy prefer- ences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fa...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Xi'an City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s. To impede the decision and policy prefer- ences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 this paper took account of the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of Xi'an City during 1995-2011, considered in terms of constant 1990 price level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in Xi'an City consistently increased from1995 to 2011, increasing from 14.31x108 yuan to 42.28x108 yuan, with an average an- nual growth rate of 12.22%. The primary component of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in Xi'an City was the cost associated with fossil fuel resource depletion, while the cost associated with ecological services contributed the least to the total cost. (2) During 1995-2011,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to Xi'an City in Yanta and Lianhu districts dropped, whereas in counties such as Gaoling County, Chang'an District and Lintong District, it increased. In 2011,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varied between the different counties: Yanta District (15.75%), Weiyang District and Lianhu District (10%-15%), Huxian County, Xincheng District, Beiling District, Chang'an District, Baqiao District, and Gaoling County (5%-10%), and in Lintong District, Lantian County, Zhouzhi County and Yanliang District, it was 〈5%. (3) The spatial pattern of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varied wit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for example, from a total value perspective, a nuclear pattern around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Xi'an City was evident, whereas from a density per capita of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perspective, a bi-nuclear spatial distribution visible in 1995 had become a poly-nuclear distribution by 2011. Conversely, from a density per hectare perspective, a "core-edge"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three circles was observed. (4) The natural capital depletion relative to GDP curve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capital de- pletion to GDP was the highest in circle III and the lowest in circle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sustainable ctevelopment temporal ano spaUai variation . xian city
原文传递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效益演化研究——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宋成舜 崔薛华 +1 位作者 柯新利 黄莉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0-234,共5页
开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有助于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协调利用。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对咸宁市1999—2008年的城... 开展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有助于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协调利用。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对咸宁市1999—2008年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及协调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咸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增加,环境效益快速下降,综合效益稳步上升。(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协调度除最初两年处于极不协调和不协调状态外,其他时间均处于基本协调或比较协调状态。鉴于此,提出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综合效益 咸宁市
下载PDF
基于耦合关系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成舜 许翠 +1 位作者 谈兵 柯新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5-270,共6页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模型,对咸宁市1999年~20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模型,对咸宁市1999年~20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99年~2010年,咸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而生态环境效益却呈现出在波动中稳定上升的趋势.(2)总体上看,12年间,咸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耦合度在协调发展与低级共生之间交替出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经历了由协调发展、低级共生到协调发展的阶段,除2002年~2005年处于低级共生阶段外,其余8年都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从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实现咸宁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效益 耦合关系 咸宁市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咸宁市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宋成舜 谈兵 +2 位作者 黄莉敏 柯新利 匡兵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6-751,共6页
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咸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 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咸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在波动中稳定上升的趋势;②从总体上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处于拮抗发展状态,耦合度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效益 耦合协调度 咸宁市
下载PDF
地面沉降预测及其风险防控对策——以大西安西咸新区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茂省 董英 +2 位作者 张新社 刘洁 曾庆铭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3年第4期115-118,126,共5页
西咸新区是"西咸一体化大西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西安已建成区具有相近的地质环境条件,西咸新区建设是否同样会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已成为西咸新区规划和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分析西咸新区建设中可能引起地面沉降... 西咸新区是"西咸一体化大西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西安已建成区具有相近的地质环境条件,西咸新区建设是否同样会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已成为西咸新区规划和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分析西咸新区建设中可能引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五个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开采、城市建设附加荷载和黄土湿陷引起的地面沉降预测数学模型,并分别进行了预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中地下水开采的风险最大,黄土湿陷次之,附加荷载最小,西咸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如不周密规划,有效防控,势必引起新的地面沉降,甚至产生新的地裂缝,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止地面沉降与地裂缝产生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下水 防控技术 西咸新区
下载PDF
民国时期西安新市区的发展 被引量:9
9
作者 阎希娟 吴宏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22,共5页
辛亥革命后 ,作为原西安城中之城———清代“满城”被国民政府改建为西安新市区 ,并逐渐成为当时西安的行政中心。随着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及抗日战争爆发 ,毗邻火车站附近的新市区最终取代了清代时的西安城西和东关 ,演变成为新兴工业区... 辛亥革命后 ,作为原西安城中之城———清代“满城”被国民政府改建为西安新市区 ,并逐渐成为当时西安的行政中心。随着陇海铁路通车西安及抗日战争爆发 ,毗邻火车站附近的新市区最终取代了清代时的西安城西和东关 ,演变成为新兴工业区和商业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市区 行政中心 陇海铁路 抗日战争 工业区 商业中心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竹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竹乡咸宁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丽军 苏金豹 +1 位作者 黄勇奇 杨鹤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5,共6页
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发现,咸宁市竹林主要分布在咸安区桂花镇、赤壁市官塘驿镇以及崇阳县之间的大面积区域,总面积达1 213 km2,分布密集;竹林旅游的最佳季节为春、秋两季。建议咸宁市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统筹制定开发... 通过对湖北省咸宁市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发现,咸宁市竹林主要分布在咸安区桂花镇、赤壁市官塘驿镇以及崇阳县之间的大面积区域,总面积达1 213 km2,分布密集;竹林旅游的最佳季节为春、秋两季。建议咸宁市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思路,统筹制定开发规划,延伸产业链条,发挥教育功能,建立环保机制,重视人才培养,发展竹生态休闲旅游,构筑"风雅竹乡",实现咸宁竹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遥感影像 咸宁
下载PDF
咸宁特产资源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志国 何岳球 +3 位作者 定光平 王树婷 黄莉敏 熊晚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6-990,共5页
咸宁市是茶叶之乡、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但尚未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通过介绍咸宁特产资源概况,分析该市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探讨了特产资源地... 咸宁市是茶叶之乡、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但尚未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通过介绍咸宁特产资源概况,分析该市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探讨了特产资源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产资源 地理标志 农业知识产权 咸宁市
下载PDF
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测度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方世明 郑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118,共7页
根据1978—2007年咸宁市的统计资料,分别建立区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同时建立协调测度模型,测算出咸宁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 根据1978—2007年咸宁市的统计资料,分别建立区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以及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同时建立协调测度模型,测算出咸宁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咸宁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协调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8年为不协调期,协调度为负;1999—2000年为基本协调时期,协调度为正,城市发展走向优化;2000—2007年为协调期,城市化与经济综合水平都为正,两者协调度趋向稳定。(2)2005年咸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存在地区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因子分析法 协调度 时空特征 咸宁市
下载PDF
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志 胡勇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299-8301,8332,共4页
采用1996~2005年咸宁市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库,运用信息论的信息熵原理,对咸宁市近10年来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咸宁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主要的驱动力因子。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时空演变 信息熵 均衡度与优势度 驱动力 咸宁市
下载PDF
西安市10种蔬菜中氟污染状况分析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段敏 马往校 +1 位作者 孙新涛 王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267-6269,共3页
[目的]评价西安市郊区蔬菜的氟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西安市郊区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氟含量,按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分析评价蔬菜的氟污染状况。[结果]所采集蔬菜样品中氟的检出率为100%,平均含量为0.705 mg/kg,变异系数... [目的]评价西安市郊区蔬菜的氟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西安市郊区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氟含量,按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分析评价蔬菜的氟污染状况。[结果]所采集蔬菜样品中氟的检出率为100%,平均含量为0.705 mg/kg,变异系数为86.2%,总体超标率为21.2%,最高含量是最低含量的33.1倍。叶菜类蔬菜中氟的平均含量远远超过茄果类蔬菜中氟的平均含量,是茄果类蔬菜的2.9倍;茄果类蔬菜氟含量无超标现象,叶菜类蔬菜氟含量超标率为42.5%。西安市郊区蔬菜氟污染水平依次是:西郊>北郊>东郊>南郊,超标率分别为35.0%、30.0%、15.0%和5.0%。[结论]重污染地区以栽种茄果类蔬菜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蔬菜 氟污染 分析评价
下载PDF
西安市13区(县)旅游资源整合与重点项目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红 石婷 +1 位作者 吴晋峰 石永祥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2-138,共7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2003年5月1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按照其划分的旅游资源的主类、亚类、基本类型,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分析了西安市辖13区(县)旅游资源特征和空间布局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2003年5月1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按照其划分的旅游资源的主类、亚类、基本类型,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分析了西安市辖13区(县)旅游资源特征和空间布局现状;综合运用旅游资源学、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和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提出西安市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次序和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以及旅游产业化发展的七项措施。为区域旅游开发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旅游资源 开发次序 旅游项目
下载PDF
咸宁市茶产业竞争力变化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国松 钟儒刚 +1 位作者 李冰 王丽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57-1459,共3页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分析咸宁茶产业的竞争力。结果表明,咸宁市茶产业在湖北省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但是与湖北省其他茶叶大市比较,竞争力提升缓慢,甚至规模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在分析影响咸宁市茶产业... 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和规模比较优势,分析咸宁茶产业的竞争力。结果表明,咸宁市茶产业在湖北省具有较大的竞争力,但是与湖北省其他茶叶大市比较,竞争力提升缓慢,甚至规模比较优势有下降的趋势。在分析影响咸宁市茶产业竞争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业竞争力 比较优势理论 咸宁市
下载PDF
滨江湖泊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潜力与发展规划——以西凉湖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钟学斌 郝汉舟 陈锐凯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2年第5期453-456,共4页
湿地生态旅游对保护湿地资源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湿地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西凉湖为例对滨江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凉湖旅游开发目前尚处在起始阶段... 湿地生态旅游对保护湿地资源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湿地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西凉湖为例对滨江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凉湖旅游开发目前尚处在起始阶段,综合得分较低,但由于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加之便利的交通条件,因此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根据所在区域近五年的旅游客源变化,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旅游客源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成为推动湿地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潜在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西凉湖湿地生态旅游总体发展拟定了规划方案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旅游 西凉湖 咸宁市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障碍因子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成舜 熊征 刘懿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7-332,共6页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生态响应、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咸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及障碍因子进...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生态响应、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咸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1999—2010年咸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在波动中呈稳步上升态势,年均增长速度为10.38%,研究后期增幅更快。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经历了低级(1999—2001年)、中度(2002—2007年)和良好(2008—2010年)三个阶段,中度效益阶段占主导地位;(2)经济水平和生态响应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的影响较大。2010年以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最大障碍因子。2010年,单位面积废气排放量是最大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效益 障碍因子 熵权TOPSIS法 咸宁市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志 孙志国 刘成武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0-173,共4页
利用咸宁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环境公报、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引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利用咸宁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和环境公报、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引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和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土地综合程度指数与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的关联度,从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 关联分析 咸宁市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法及应用——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5017-5018,5021,共3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西安市及各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主成分分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西安市及各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主成分分析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西安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