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咸丰庚申年西巡之议
1
作者 丁国宗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148,共9页
咸丰庚申年(1860)八九月间,面对英法联军的进逼,奕、桂良等京师枢臣与英桂、彭瑞毓等晋省大员吁请身在木兰的咸丰帝西巡西安,受到后者重视。随着中外局势缓和,奕等人转而吁请回銮,但咸丰帝忧虑外人亲递国书及联军威胁,拒绝回銮。同时,... 咸丰庚申年(1860)八九月间,面对英法联军的进逼,奕、桂良等京师枢臣与英桂、彭瑞毓等晋省大员吁请身在木兰的咸丰帝西巡西安,受到后者重视。随着中外局势缓和,奕等人转而吁请回銮,但咸丰帝忧虑外人亲递国书及联军威胁,拒绝回銮。同时,咸丰帝又收到祁寯藻、官文等吁请西巡的密折,西巡由此进入筹备环节。西巡之议在地方政局上掀起舆论风波,不少疆臣意图借机谋求私利;也有大员认定西巡必将导致天下大乱,力持不可。随着中外局势转危为安,负责筹办西巡的陕甘总督乐斌与陕西巡抚谭廷襄表示此事难行,来自安徽的反对意见又切中肯綮,且西方势力也深入关中,咸丰帝最终放弃西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帝 英法联军 西巡 回銮 疆臣
下载PDF
咸丰元年至三年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原因
2
作者 朱春悦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0-84,共5页
道光三十年,广西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应对民乱,咸丰帝于咸丰元年至三年,先后派包括李星沅、赛尚阿等七位钦差大臣在内的总兵以上四十余位官员负责督剿,但均以失败收场。本文通过还原该时期双方战事,探索这一时期清政府官员镇压太... 道光三十年,广西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应对民乱,咸丰帝于咸丰元年至三年,先后派包括李星沅、赛尚阿等七位钦差大臣在内的总兵以上四十余位官员负责督剿,但均以失败收场。本文通过还原该时期双方战事,探索这一时期清政府官员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失利的原因,以期对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和运行状况有一个清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元年至三年 镇压太平天国官员 失败原因
下载PDF
咸同之际两宫皇太后的理政听政与垂帘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开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4,共10页
晚清时期,新继位的几位皇帝年龄太小,不能立即亲政,于是出现了非正常状态的太后理政、听政与垂帘等皇权运作模式。其实,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仪制,很快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界所谓慈禧太后三次垂帘听政的说法有误,至少不够准确。所垂之帘,... 晚清时期,新继位的几位皇帝年龄太小,不能立即亲政,于是出现了非正常状态的太后理政、听政与垂帘等皇权运作模式。其实,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仪制,很快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界所谓慈禧太后三次垂帘听政的说法有误,至少不够准确。所垂之帘,只是黄色的纱幔或纱屏;至迟在同治九年六月,两宫太后召见大臣时,即已不再垂帘;听政的地点除了养心殿的明殿或东暖阁,后来又包括养心殿西暖阁、乾清宫西暖阁、西苑勤政殿的东暖阁、颐和园仁寿殿之北楹。严格说来,慈禧共有三次听政或训政,其中只有第一次是垂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同之际 两宫皇太后 皇权统治 理政 听政 垂帘
下载PDF
广西“匪患”与金田起事——基于清方军事部署的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崔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5,共9页
广西"匪患"对于金田起事的影响并非学术界从前认为的那样有利。相反,拜上帝会的强势让清方很快便将原本用于清剿各地"匪患"的外省精兵全数调往金田。清方剿捕重点的转移使拜上帝会于起事后不久便面临着重兵围困,形... 广西"匪患"对于金田起事的影响并非学术界从前认为的那样有利。相反,拜上帝会的强势让清方很快便将原本用于清剿各地"匪患"的外省精兵全数调往金田。清方剿捕重点的转移使拜上帝会于起事后不久便面临着重兵围困,形势相当险峻。负责"剿匪"事务的李星沅亦因此压力陡增,因其必须尽快一举剿灭金田"会匪",否则将因各地"匪患"未靖而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而李的急于"进剿"对拜上帝会恐更为不利。虽然官军对金田"贼巢"的"进剿"过程颇为不顺,稍后各地"匪患"的再度加剧也令李星沅颇感焦虑,但胜负的天平实已倾向官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匪患” 拜上帝会 金田起事 军事部署 咸丰帝 李星沅
下载PDF
清代文献《穿戴档》服饰——服装篇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慧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33-341,共9页
以清代文献咸丰四年《穿戴档》为研究内容,从服装种类、色彩、质料、工艺及穿着场合等方面通过图表的方式对咸丰皇帝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总结出清代皇帝服装所反映出来的服饰制度性、传承性与融合性、服饰的审美性以及多元... 以清代文献咸丰四年《穿戴档》为研究内容,从服装种类、色彩、质料、工艺及穿着场合等方面通过图表的方式对咸丰皇帝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总结出清代皇帝服装所反映出来的服饰制度性、传承性与融合性、服饰的审美性以及多元性4个特点与规律,为清代服饰、满族服饰研究给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穿戴档 咸丰四年 服装
下载PDF
失序与再造:咸同兵燹与清水江流域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斌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3-59,共7页
在清代"咸同兵燹"这样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乡村社会如何自救、如何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成为有识之士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结合其他民间文献,以流域"三营"为具体对象,分析在"咸同兵燹"期间... 在清代"咸同兵燹"这样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乡村社会如何自救、如何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成为有识之士思考的问题。文章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结合其他民间文献,以流域"三营"为具体对象,分析在"咸同兵燹"期间清水江流域的乡村社会组织从款组织而演变为团练,团练在组建及其经费筹措、所产生的作用及其影响,进而探讨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在社会动乱中的自我治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对当今社会仍有一定借鉴价值的治理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组织 三营 清水江流域 咸同兵燹
下载PDF
咸同文人结社考录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志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4-87,共4页
晚清咸丰同治年间社会动荡不堪,众多文人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相对于嘉道时期而言,文人缺少了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集会结社减少,或因战乱文献散佚而没有流传于世。尽管如此,文化开发较晚、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东北与云南文坛却呈现出欣欣... 晚清咸丰同治年间社会动荡不堪,众多文人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相对于嘉道时期而言,文人缺少了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集会结社减少,或因战乱文献散佚而没有流传于世。尽管如此,文化开发较晚、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东北与云南文坛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迹象,文人结社唱酬活动频繁,为光宣甚至民国该时期的文学繁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同治年间 文人结社 考录
下载PDF
咸丰初年黄河丰北决口与清廷的应对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国静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8-41,共4页
咸丰元年,黄河在江苏北部的丰北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太平军兴,清廷疲于应对,无形中于河务有所忽略,对于此次决口也没有按照惯例组织紧急抢险,而是将其视为"缓"务,这使得决口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堵筑。然而,决... 咸丰元年,黄河在江苏北部的丰北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太平军兴,清廷疲于应对,无形中于河务有所忽略,对于此次决口也没有按照惯例组织紧急抢险,而是将其视为"缓"务,这使得决口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堵筑。然而,决口堵而旋决。面对这一局面,清廷考量政治局势,决定放弃决口堵筑工作。透过整个事件可以看出:在内乱外患、军政祸乱频兴的局势下,清廷的施政能力大为减弱,自身的存亡绝续成为第一要务,河务与荒政已然陷入了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初年 丰北决口 移“缓”救急 “暂缓”堵筑
下载PDF
咸丰末年肃顺对清廷中枢决策体制之影响
9
作者 宋希斌 杜晓燕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9期45-47,共3页
肃顺是咸丰末年对朝政最具影响力之大臣。咸丰朝时,由于军机大臣不堪重用,肃顺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开始在清代政坛崭露头角,成为咸丰帝倚重之臣。至"祺祥"时期,肃顺达到了权力的巅峰,将军机处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极大地影... 肃顺是咸丰末年对朝政最具影响力之大臣。咸丰朝时,由于军机大臣不堪重用,肃顺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开始在清代政坛崭露头角,成为咸丰帝倚重之臣。至"祺祥"时期,肃顺达到了权力的巅峰,将军机处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极大地影响了清廷中枢决策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 肃顺 中枢决策体制
下载PDF
咸丰君臣对“远人”的认知分歧及其影响
10
作者 陈廷湘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57,共22页
咸丰皇帝执政期间,一批与洋人直接交涉的大臣逐步意识到英法美等国对中国只有扩大通商和文化传播愿望,并无领土要求,中国应与之谈判让步以减少损失。一些远离海疆的强硬派大臣则认定夷情叵测,须拒绝其一切要求,以武力解决争端。咸丰本... 咸丰皇帝执政期间,一批与洋人直接交涉的大臣逐步意识到英法美等国对中国只有扩大通商和文化传播愿望,并无领土要求,中国应与之谈判让步以减少损失。一些远离海疆的强硬派大臣则认定夷情叵测,须拒绝其一切要求,以武力解决争端。咸丰本人持论与强硬派大臣相近,但力主尽量维持抚局,避免战争。然而他每次谈判均自设一个无实力保障的底线,以致谈判不决,最终造成更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皇帝 条约 列强 通商
下载PDF
论清人辑选清诗总集的“诗史”观——以《诗观》《清诗铎》《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为中心
11
作者 刘和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27-32,共6页
清代诗坛,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诗史"观是其中重要的观点之一,清诗总集的编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邓汉仪《诗观》、张应昌《清诗铎》和孙雄《道咸同光四朝诗史》是典型代表,它们从凸显"诗史"观的编纂体例... 清代诗坛,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诗史"观是其中重要的观点之一,清诗总集的编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邓汉仪《诗观》、张应昌《清诗铎》和孙雄《道咸同光四朝诗史》是典型代表,它们从凸显"诗史"观的编纂体例、绍诗史的辑选标准、重性情的诗史意识三个层面充分展示出辑者的"诗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总集 诗史观 《诗观》 《清诗铎》 《道咸同光四朝诗史》
下载PDF
贵州关岭孔落箐咸丰年间洞规石刻考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文 叶成勇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位于贵州关岭板贵乡孔落箐老硝洞内的摩崖石刻,记录了咸同战乱时期当地人入洞避乱而制定的规约,即"避乱洞规"。洞规共刊立八条,明确规定入洞"避乱者"共同的权利与义务。文章以摩崖内容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战乱背景... 位于贵州关岭板贵乡孔落箐老硝洞内的摩崖石刻,记录了咸同战乱时期当地人入洞避乱而制定的规约,即"避乱洞规"。洞规共刊立八条,明确规定入洞"避乱者"共同的权利与义务。文章以摩崖内容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战乱背景下民间有识之士的自救措施的内涵,进一步探讨战乱年代在政府缺位时社会秩序的运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年间 贵州关岭 洞规石刻
下载PDF
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战役失败的原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勇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93-96,共4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役,1860年的大沽战役是这次战争胜负的关键。影响这次战役成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清政府在政治上对西方列强采取避战求和的“羁縻”政策,影响了前线的军事部署;第二,大沽统帅僧格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战役,1860年的大沽战役是这次战争胜负的关键。影响这次战役成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清政府在政治上对西方列强采取避战求和的“羁縻”政策,影响了前线的军事部署;第二,大沽统帅僧格林沁在战术上犯了一系列致命的错误,如:弃守北塘,认为夷兵不善陆战等。这两方面的原因最终导致战争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成丰皇帝 大沽战役 僧格林沁
下载PDF
咸同时期中法教案类型及原因辨析
14
作者 胡燕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99-102,共4页
咸丰同治时期是近代史上中法之间教案不断发生与发展时期,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文化和外交的原因,而教案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传教士以侵略中国的本国政府为后盾,既在经济上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造成生存危机,又在政治上危及了统治秩序,... 咸丰同治时期是近代史上中法之间教案不断发生与发展时期,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文化和外交的原因,而教案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传教士以侵略中国的本国政府为后盾,既在经济上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造成生存危机,又在政治上危及了统治秩序,造成社会危机、民族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国 咸同时期 传教士 教徒 教案
下载PDF
咸同年间豫东皖北地方社会失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卫帅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5-116,共2页
捻军所导致的战争不仅给当地人民与经济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创痛,也扰乱了清末豫东皖北社会秩序。县城城池、衙署的损毁,书院以及文教设施的凋敝,冲击了儒家道德伦理以及儒家政治理念,如此种种导致了清末咸同年间豫东皖北地方社会处于一种... 捻军所导致的战争不仅给当地人民与经济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创痛,也扰乱了清末豫东皖北社会秩序。县城城池、衙署的损毁,书院以及文教设施的凋敝,冲击了儒家道德伦理以及儒家政治理念,如此种种导致了清末咸同年间豫东皖北地方社会处于一种失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同治 捻军 豫东皖北 社会失序
下载PDF
历史误会了咸丰皇帝
16
作者 朱长彦 《烟台南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78-80,共3页
对于咸丰皇帝,后人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昏庸无能命该如此,有的认为他生逢世命运不济,真实的咸丰皇帝到底如何?显然,科学的态度应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力求还原历史真相。
关键词 咸丰皇帝 调整内外政策 自暴自弃
下载PDF
也谈《春柳堂诗稿》的写作年代——以《孟冬廿五日恭纪驾幸瀛台北海阐福寺道场》为中心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志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0-15,共6页
"孟冬廿五日"是指十月二十五日,非指"立冬日后的第二十四日",张宜泉诗"恭纪"的也是皇帝到阐福寺拈香之事,而非"上幸瀛台"事,故该诗作于"咸丰二年"说不能成立。诗中"梵筵同"... "孟冬廿五日"是指十月二十五日,非指"立冬日后的第二十四日",张宜泉诗"恭纪"的也是皇帝到阐福寺拈香之事,而非"上幸瀛台"事,故该诗作于"咸丰二年"说不能成立。诗中"梵筵同"之"同"也不是"同时去"义,而是"相同""一样"等义,故,认为该诗恭纪的应是皇帝"同时去"阐福寺和永安寺拈香的观点就不符合实际,进而,则张诗之"写作时间上限不早于嘉庆二年"说,也就没有说服力,不能成立。《恭纪》诗只能作于乾隆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柳堂诗稿》 咸丰二年 嘉庆二年 乾隆朝
下载PDF
从样式雷图档解读咸丰帝“暂安奉殿”工程
18
作者 王方捷 王其亨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0,109,共18页
咸丰帝宾天后,因陵寝尚未竣工,被迫建立"暂安奉殿"暂厝梓宫。本文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识、整理和解读,综合梳理其他史料,还原咸丰帝暂安奉殿的设计,以及改建东陵隆福寺行宫为暂安奉殿的过程。进而讨论了作为清代首次建置的... 咸丰帝宾天后,因陵寝尚未竣工,被迫建立"暂安奉殿"暂厝梓宫。本文通过对样式雷图档的鉴识、整理和解读,综合梳理其他史料,还原咸丰帝暂安奉殿的设计,以及改建东陵隆福寺行宫为暂安奉殿的过程。进而讨论了作为清代首次建置的大行皇帝暂安奉殿,及围绕该建筑展开的咸丰帝奉安仪式的一系列筹备工作,揭示出建筑工程对晚清皇家葬礼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安奉殿 隆福寺行宫 清东陵 咸丰帝 样式雷图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