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顺三杯香绿茶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1
作者 肖志鹏 谢细和 +2 位作者 王家鹏 唐小林 范起业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了提高三杯香绿茶产品竞争力,规范茶叶加工,研究通过对泰顺三杯香绿茶传统工艺的调研,结合当前市场对于绿茶品质风味的需求,从冷却回潮、揉捻、滚炒提香三个工序进行试验改进,通过感官审评进行比较研究,优化了当前三杯香绿茶加工工艺... 为了提高三杯香绿茶产品竞争力,规范茶叶加工,研究通过对泰顺三杯香绿茶传统工艺的调研,结合当前市场对于绿茶品质风味的需求,从冷却回潮、揉捻、滚炒提香三个工序进行试验改进,通过感官审评进行比较研究,优化了当前三杯香绿茶加工工艺及参数,提高了三杯香绿茶的干茶绿度、成条率及香气品质。研究旨在规范三杯香绿茶加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杯香绿茶 加工工艺 冷却回潮 揉捻 滚炒
下载PDF
基于微博大数据的“一路象北”事件社会感知与时空格局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云佳 史兴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共7页
2020—2021年“一路象北”(一群云南大象集体向北迁移并返回)事件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该文对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一路象北”事件微博数据进行时空分析与情感分析,结果表明:(1)该事件属于大众媒体导入性事件,微博评论与... 2020—2021年“一路象北”(一群云南大象集体向北迁移并返回)事件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该文对2020年3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一路象北”事件微博数据进行时空分析与情感分析,结果表明:(1)该事件属于大众媒体导入性事件,微博评论与微博博文热度趋势大致同步,但最高值的出现时间不同;(2)全国尺度上,东、中、西部的关注热度空间格局各有特点,云南、河南、四川的热度较高,云南省内微博热度集中于大象行经地点,整体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3)微博博文与评论的文本相似度较低,情感的侧重点略有偏差,利用社会语义网络分析得到的中心、次中心有差异,整体呈现正向情感。该研究可为中长时间尺度的网络事件舆情分析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大数据 社会感知 时空格局 社会语义网络分析 “一路象北”
下载PDF
潘岳《秋兴赋》对宋玉《九辩》悲秋的承继与发展探赜——以“象喻”言说机制与“天人合一”思维方式为视点
3
作者 张英伟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3-58,共6页
宋玉《九辩》借助草木、鸟、兽、虫等“喻象”建构文本,悲秋述志,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象”思维构成了其“象喻”言说生成机制。在后世文人的悲秋之作中,以西晋潘岳的《秋兴赋》较为经典,从“象喻”言说机制和“... 宋玉《九辩》借助草木、鸟、兽、虫等“喻象”建构文本,悲秋述志,而“天人合一”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象”思维构成了其“象喻”言说生成机制。在后世文人的悲秋之作中,以西晋潘岳的《秋兴赋》较为经典,从“象喻”言说机制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宋玉《九辩》悲秋进行比较,得以探究宋玉悲秋对后世文人的影响以及后世文人对宋玉悲秋的接受与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兴赋》 《九辩》 悲秋 象喻 天人合一
下载PDF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浩然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 元祐时苏轼于翰林学士承旨任上奉敕撰成《上清储祥宫碑》。在政治的语境中,该文宣扬了元祐之政的导向,但于随后的绍述时代即遭禁毁,显露出词臣应制之作工具功用的短暂性。在文化的语境中,该文撰成于苏轼文宗位望形成、确立之时,在北宋士人的文事活动中,成为被称赏追慕的对象,体现出文宗之于政治的超然性。及至后代,该文在文化上的影响依然延续,彰显了苏轼文宗位望超越朝代更迭的“不朽”意义。《上清储祥宫碑》于苏轼词臣衔职与文宗位望的交错分合之际,揭示出其文学形象复杂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 词臣 文宗
下载PDF
宋湘与吴荣光、叶梦龙、伊秉绶交游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利锋 《嘉应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考察宋湘与吴荣光、叶梦龙、伊秉绶三人的书法交游活动,除了给研究者还原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湘之外,还可发现嘉道时期京城碑学兴起而广东却掀起藏帖、刻帖、习帖的高潮这样一个事实,进而纠正学界所谓"晚清帖学式微"、"... 考察宋湘与吴荣光、叶梦龙、伊秉绶三人的书法交游活动,除了给研究者还原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湘之外,还可发现嘉道时期京城碑学兴起而广东却掀起藏帖、刻帖、习帖的高潮这样一个事实,进而纠正学界所谓"晚清帖学式微"、"碑学笼罩天下"等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湘 交游 碑学 帖学
下载PDF
西夏文《〈自在大悲心〉、〈胜相顶尊〉后序发愿文》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段玉泉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5,共5页
天盛元年(1149)西夏仁宗御制的《自在大悲心》与《胜相顶尊》后序发愿文存夏、汉两本。本文通过与汉文本对勘,对西夏文本发愿文进行全文释读。两种文本的同题发愿文与同本异译的夏、汉两本《自在大悲心》与《胜相顶尊》译文风格不同,可... 天盛元年(1149)西夏仁宗御制的《自在大悲心》与《胜相顶尊》后序发愿文存夏、汉两本。本文通过与汉文本对勘,对西夏文本发愿文进行全文释读。两种文本的同题发愿文与同本异译的夏、汉两本《自在大悲心》与《胜相顶尊》译文风格不同,可以初步认定西夏文本发愿文是汉文本的节译本。对此发愿文的释读在复原汉文本发愿文过程中具有文献学价值,与汉文本对勘则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语 御制后序发愿文 自在大悲心 胜相顶尊 节译本
下载PDF
关于建中之政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9-108,共10页
宋徽宗被历史定位为亡国昏君 ,但他即位之初所推行的建中之政却历来博得了较为一致的好评。笔者分析了建中之政的成因、象征、亮点以及博得好评的缘由 ,认为建中之政虽有可观之处 ,然而不仅亮度有限 ,而且一闪而过。“徽宗之初政 ,粲然... 宋徽宗被历史定位为亡国昏君 ,但他即位之初所推行的建中之政却历来博得了较为一致的好评。笔者分析了建中之政的成因、象征、亮点以及博得好评的缘由 ,认为建中之政虽有可观之处 ,然而不仅亮度有限 ,而且一闪而过。“徽宗之初政 ,粲然可观”之说 ,未免言过其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政治 建中之政 宋徽宗 向太后 韩忠彦 曾布
下载PDF
径庭相辉 古城添色——湖北襄樊市襄阳北街规划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安民 金笠铭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1989年第2期1-7,共7页
旧城区改造应该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改造,更要持慎重态度。在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建设风格和文化特色问题上,作者结合襄阳北街规划实例,从功能、空间、时间和艺术等多方位、多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 旧城区改造应该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改造,更要持慎重态度。在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建设风格和文化特色问题上,作者结合襄阳北街规划实例,从功能、空间、时间和艺术等多方位、多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和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襄阳北街规划 古城形态特色保护
下载PDF
画格与斜线在金元时期楼建筑壁画中的使用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卉娟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3年第2期214-254,共41页
楼建筑的绘制方法是笔者在《画格与斜线在中国古代建筑壁画中的使用》博士论文中的研究重点之一。论文从绘画者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画面上建筑物位置安排的方法、建筑物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绘制方法以及建筑物如... 楼建筑的绘制方法是笔者在《画格与斜线在中国古代建筑壁画中的使用》博士论文中的研究重点之一。论文从绘画者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为基础,具体分析画面上建筑物位置安排的方法、建筑物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绘制方法以及建筑物如何在图面上表现出前后感等.结果发现'经营位置'和'向背'(前后感)是绘制楼建筑最重要的原则,而画格与斜线是在绘制时具体运用的方法。本文是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以两幅元代永乐宫纯阳殿建筑壁画以及一幅金代岩山寺建筑壁画为例.探讨画格与斜线在楼建筑绘制中的运用方法,并试图归纳出金、元时期绘制楼建筑壁画的实际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宫 岩山寺 经营位置 向背 画格 一去百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