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湘剧高腔音乐传承与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融合 |
于兰英
吴丹
殷瑛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2
|
最早的中国戏曲评点本 |
黄霖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3
|
湖南地方戏曲生存现状探析 |
李跃忠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7
|
|
4
|
论金湘音乐语言 |
冯广映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5
|
重建现代戏曲的“民间趣味”——以滇剧《水莽草》等作品为例 |
张之薇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8 |
1
|
|
6
|
论《白兔记》的现当代改编 |
浦晗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5 |
1
|
|
7
|
湘西花(花灯戏)傩(傩戏)音乐拾零 |
熊晓辉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8
|
湘剧高腔《琵琶记》考论 |
俞为民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湘剧高腔《白兔记》考论 |
俞为民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0
|
灶戏的文化模式——以《郭丁香》为例 |
赵向欣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5
|
|
11
|
金湘歌剧咏叹调的音乐结构逻辑与视觉思维 |
高淼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2
|
戏曲的舞台看点凝练与再创作——以《西厢记》折子戏为例 |
杨玉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3
|
元明时期道教道情的传播及其影响——以元明杂剧小说中的唱道情为中心 |
张泽洪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4
|
歌剧《原野》音乐语言中的民族化探索 |
陈烨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5
|
金湘歌剧《日出》中“黑三”的音乐语言特色 |
苏冬昕
魏扬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6
|
祭祀文化与香童戏 |
倪开升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22 |
1
|
|
17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闽南芗剧的发展与传承 |
李作方
|
《韶关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8
|
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柯湘音乐主题 |
刘聪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9
|
清初至“福祥班”时期的川北大木偶戏曲音乐研究 |
杨也妮
杨玉梅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21 |
1
|
|
20
|
湘剧《琵琶记》赵五娘形象的改编 |
任佳希
|
《特立学刊》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