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清议”与“乡论”
1
作者 孙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清议""乡论"的含义从东汉末生成开始就在不断窄化,到了东晋南朝时代,已只剩下基于乡党与士人的舆论对犯下道德过错的士人进行正当惩罚的含义。这种惩罚或许并非是乡品的降低而是剥夺。但是这种惩罚的含义也在不断... "清议""乡论"的含义从东汉末生成开始就在不断窄化,到了东晋南朝时代,已只剩下基于乡党与士人的舆论对犯下道德过错的士人进行正当惩罚的含义。这种惩罚或许并非是乡品的降低而是剥夺。但是这种惩罚的含义也在不断窄化、套路化、模式化,这是因为门阀士族自我纠察、自我净化的意识在不断丧失。因此,这种模式化实际上与门阀士族的不断变质相同步,同时也与作为门阀士族对立面的皇帝权力的再次兴起相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议 乡论 门阀士族 皇帝权力
下载PDF
仙人好楼居:襄阳新出相轮陶楼与中国浮图祠类证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世平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6,159,共17页
湖北襄阳东汉—三国蔡越墓出土的相轮陶楼,在建筑形制上为汉式陶楼和印度式相轮塔刹的结合,在装饰母题上同时兼有汉地神仙瑞兽与印度—犍陀罗式有翼天人的图像,明显带有佛教初传时期汉、印文化杂糅的特点。本文在讨论陶楼形制的过程中,... 湖北襄阳东汉—三国蔡越墓出土的相轮陶楼,在建筑形制上为汉式陶楼和印度式相轮塔刹的结合,在装饰母题上同时兼有汉地神仙瑞兽与印度—犍陀罗式有翼天人的图像,明显带有佛教初传时期汉、印文化杂糅的特点。本文在讨论陶楼形制的过程中,分别联系同期北方墓葬中出土的陶楼明器和汉晋之际江南地区的佛饰堆塑重楼魂瓶进行类比分析,证明这两类墓葬明器都与文献记载的"浮图祠"相关联。在佛教初传汉地时,由"仙人好楼居"的汉式重楼过渡到高层佛塔,浮图祠是初期的标志,襄阳蔡越墓陶楼或可看作是浮图祠的标准器。浮图祠用作明器进入墓葬,反映了汉地民间埋葬方式因佛教传入而起的新变化,并在随后长江中游六朝砖墓的建造中留下了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轮陶楼 魂瓶 浮图祠 窣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