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象山(丹城)方言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则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65-74,共10页
文章描述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象山丹城方言语音音系,内容包括象山丹城方言声韵调系统及其同音字汇。
关键词 象山方言 声韵调 同音字汇
下载PDF
浙江象山(丹城)方言的语音特点
2
作者 赵则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7-73,共7页
象山境内方言除爵溪方言岛外,基本归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在以宁波方言为代表的甬江小片中,语音特色比较鲜明,既具有与以宁波话为代表的吴语甬江小片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个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浊擦音声母[捺],保留... 象山境内方言除爵溪方言岛外,基本归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在以宁波方言为代表的甬江小片中,语音特色比较鲜明,既具有与以宁波话为代表的吴语甬江小片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个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浊擦音声母[捺],保留了百年前宁波方言的特点;二是舌面高元音韵母读如舌尖化;三是部分韵摄开口三等精知章见四组字同声韵;四是古臻合三等字韵母读音特别。此外,字音的异读现象比较有特色,可以归纳为小称异读、文白异读、别义异读、词内变读四类。文章运用音韵理论描写和分析其语音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 象山方言 语音特点 异读现象
下载PDF
浙江象山话的非常规义无标记差比句
3
作者 翁汀汀 李旭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浙江象山话存在一种特殊的无标记差比句——“我大渠三岁”,其表层句法形式和其他汉语方言中的无标记差比句基本一致,表达的差比语义却是截然相反的“他大我三岁”。文章对象山话这类非常规义无标记差比句的句法特征和参项分布进行了描... 浙江象山话存在一种特殊的无标记差比句——“我大渠三岁”,其表层句法形式和其他汉语方言中的无标记差比句基本一致,表达的差比语义却是截然相反的“他大我三岁”。文章对象山话这类非常规义无标记差比句的句法特征和参项分布进行了描写刻画,并就其来源展开讨论。文章指出,象山话这类差比句来源于常规无标记差比句和“还是”类差比句中比较基准与形容词的两次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象山话 吴语 非常规义 无标记差比句 “还是”差比句
原文传递
从德国文献看19世纪香山粤语的韵母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江雪奇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25,128,共18页
冯亚星来自香山县,是最早定居德国的华侨之一。其旅德期间,不仅有若干德国作者记录过他的粤方言,他自己也亲笔写下大量粤语注音手稿。这一系列篇幅庞大的材料对探索所谓的“早期粤语”显然颇具价值,至今却从未得到方言学界的系统发掘。... 冯亚星来自香山县,是最早定居德国的华侨之一。其旅德期间,不仅有若干德国作者记录过他的粤方言,他自己也亲笔写下大量粤语注音手稿。这一系列篇幅庞大的材料对探索所谓的“早期粤语”显然颇具价值,至今却从未得到方言学界的系统发掘。本文旨在初步弥补空白,重构冯亚星个人音系中的韵母。分析可知,冯亚星之口音最接近现代的珠海唐家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粤语 香山粤语 拉丁化记音 德国华侨史 德语手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