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江明喜 党海山 +2 位作者 黄汉东 陶勇 金霞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根据详细的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岸带维管束种类在科级水平上占神农架的65.8%,在属级水平上占47.3%,在种级水平上占26.7%。河岸带植物区系的性质为温带特性,与神农架地区种... 根据详细的植物群落调查资料,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河岸带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岸带维管束种类在科级水平上占神农架的65.8%,在属级水平上占47.3%,在种级水平上占26.7%。河岸带植物区系的性质为温带特性,与神农架地区种子植物属的性质相一致。河岸带这一独特自然景观的植物区系在整个区域自然景观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在香溪河流域河岸带中,维管束植物种类较丰富,分布着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表明河岸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香溪河流域 河岸带 植物区系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河流中树叶分解速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江明喜 邓红兵 +1 位作者 唐涛 蔡庆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应用分解网袋法 ,对神农架地区的 1条 1级支流河岸林 4种乔木树种的树叶凋落物进行了连续90d的分解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树叶干重的损失程度不一样 .华西枫杨、连香树树叶干重损失达77%、71%;而米心水青冈和多脉青冈树叶干重损失为 ... 应用分解网袋法 ,对神农架地区的 1条 1级支流河岸林 4种乔木树种的树叶凋落物进行了连续90d的分解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树叶干重的损失程度不一样 .华西枫杨、连香树树叶干重损失达77%、71%;而米心水青冈和多脉青冈树叶干重损失为 43%和 42 %.利用指数方程Wt=W0 e-kt对 4种树叶凋落物的干重损失过程进行拟合 ,效果较好 .根据分解速率值的大小 ,将华西枫杨、连香树划分为快组 ,米心水青冈和多脉青冈为中等组 .收集到无脊椎动物 2 2种 ,分属于 3纲、6目、2 1科 .在不同时期 ,不同植物种类叶袋中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各不相同 .可能与树叶中营养成分的不同有关 .在早期分解阶段 ,无脊椎动物数量较多 ,个体体长较短 ;在分解中后期 ,个体绝对数量减少 ,但个体体长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树叶凋落物 分解速率 无脊椎动物 河流 河岸林
下载PDF
香溪河流域一条一级支流河岸林凋落物季节动态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学军 江明喜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对神农架南坡的一条一级支流河岸林的凋落物进行了一年的连续收集研究。结果表明 :凋落物干重年输入量为 4 38.72 g/ m2 ,其中树叶凋落物是凋落物的主要成分 ,占整个凋落物年产量的 84 %。凋落物的输入明显存在季节性的时间格局。凋落... 对神农架南坡的一条一级支流河岸林的凋落物进行了一年的连续收集研究。结果表明 :凋落物干重年输入量为 4 38.72 g/ m2 ,其中树叶凋落物是凋落物的主要成分 ,占整个凋落物年产量的 84 %。凋落物的输入明显存在季节性的时间格局。凋落物在秋季的产量占全年产量的 75 % ,春季占 6 .2 % ,夏季占 13.6 % ,冬季为 5 .5 %。凋落物组成中 ,树叶和花果的产量显示出季节变化的趋势 ;枝条的产量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季节趋势。在秋季 ,树叶的产量占全年树叶总量的 83% ;枝条最高值出现于秋季 ,产量占全年总量的 2 9% ;花果在整个凋落物中所占比重较小 ,最高值出现在夏季 ,占年产量的 6 3%。着生藻类的密度月际间的变化较大 ,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出现月份与凋落物最大、最低值的出现月份相同。通过统计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河岸林 凋落物 季节动态
下载PDF
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师意 粱彬 关碧珠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302,共10页
用人工断面法和流量堰法测流,高密度采集水样,在室内用称重法测得水体含沙量,对大龙洞地下河出口及其邻近地表河、地下河上游地表河段进行同步输沙特征监测,以为拟建的大龙洞水库泥沙淤积评价提供依据。两个水文年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地... 用人工断面法和流量堰法测流,高密度采集水样,在室内用称重法测得水体含沙量,对大龙洞地下河出口及其邻近地表河、地下河上游地表河段进行同步输沙特征监测,以为拟建的大龙洞水库泥沙淤积评价提供依据。两个水文年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地下河与地表河输沙率呈同步变化特征,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分别为37.26~58.33t/km2·a和56.82~76.80t/km2·a,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分别为540mg/L和890mg/L,说明地下河空间以大型岩溶管道为主,连通性好,系统水力坡度大,对泥沙输出和减轻地下空间淤积有利。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均与最大流量峰值对应,说明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暴雨期间。选择流域内三种典型生态环境类型,进行原位水土流失观测,获得场雨产流过程和坡面流输沙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三种类型的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为65.35~884.78t/km2·a,暴雨期间准森林类最大瞬时输沙率为2926mg/L。在此基础上,估算得到在建库条件下50年总淤积量不超过地下库容的10%,说明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库淤积程度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水土流失观测 水土流失特征 水库淤积 大龙洞地下河流域 湘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