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江襄阳城区段水质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1
作者 罗德伟 胡芹芹 +1 位作者 徐雯 杨瑛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全面掌握汉江襄阳城区段沿程水质变化情况,合理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基于2018—2022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出入境断面及支流水质监测数据,对汉江襄阳城区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相关特征开展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2年汉江襄阳城... 为全面掌握汉江襄阳城区段沿程水质变化情况,合理制定相应保护措施,基于2018—2022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出入境断面及支流水质监测数据,对汉江襄阳城区段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相关特征开展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2022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入境与出境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但出境断面氨氮、总磷、总氮的质量浓度较入境断面均有明显增高,主要支流唐白河、清河及南渠的汇入对出境断面水质影响较大。2018—2021年汉江襄阳城区段出入境断面主要监测指标质量浓度分布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2022年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汉江襄阳城区段水质氮污染贡献明显高于磷污染,仍以氮污染为主,水质中氮主要以游离氨和铵盐以外的形式存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入境断面与出境断面中氨氮、总氮与各指标相关性差别较大,总磷、溶解氧与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汉江水环境改善及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襄阳段 水质 变化规律 氮磷 相关性
下载PDF
汉江流域襄阳段地表水总磷浓度的变化特征
2
作者 谷金普 唐佳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为助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地方精准施策,基于2016—2022年汉江流域襄阳段12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的总磷浓度及区域降雨量开展了水环境形势分析、磷污染来源解析,并对区域总磷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汉江流域襄阳段1... 为助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地方精准施策,基于2016—2022年汉江流域襄阳段12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的总磷浓度及区域降雨量开展了水环境形势分析、磷污染来源解析,并对区域总磷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汉江流域襄阳段12个国控断面总磷年均浓度总体达标情况较好,但大部分断面总磷月均浓度无法长期稳定达标,其中唐白河张湾、蛮河岛口和清河王湾村3个国控断面超标较严重,蛮河、唐白河和清河的总磷浓度较高、污染较严重。汉江流域襄阳段流域的总磷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受汉江支流总磷浓度影响较大,且与月均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为流域内总磷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污染成因 污染分荷 汉江流域 襄阳段
下载PDF
皖南网纹红土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69
3
作者 胡雪峰 沈铭能 方圣琼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安徽宣城向阳剖面高分辨率粒度分析结果表明 :1)网纹红土含有较高的胶结性很强的次生氧化铁 ,样品前处理时单颗粒的分散效果将会显著地影响粒度测试结果。向阳剖面不含 >2mm的砾石 ,砂粒 ( >6 3μm)的含量也很低 ,粘粒 ( <2 ... 安徽宣城向阳剖面高分辨率粒度分析结果表明 :1)网纹红土含有较高的胶结性很强的次生氧化铁 ,样品前处理时单颗粒的分散效果将会显著地影响粒度测试结果。向阳剖面不含 >2mm的砾石 ,砂粒 ( >6 3μm)的含量也很低 ,粘粒 ( <2 μm)和粗粉砂 ( 10~ 5 0 μm)明显富集 ;2 )除底部外 ,向阳剖面粒度组成特征反映了明显的风成特性 ,但不能因此忽视其强风化特征的存在 ,尤其是剖面中、下部的网纹红土。应肯定向阳网纹红土的风成特性 ,但不能简单地称其为风积成因 ;3)向阳剖面磁化率值与粘粒和细颗粒含量无显著正相关性 ,说明磁化率值不能指示网纹红土的风化强度 ;4 )向阳剖面粒度分布特征无法提供该剖面存在多个“沉积—成土”过程旋回的证据。向阳网纹红土更多地体现了其具有原始风成沉积和后期强烈风化的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纹红土 次生氧化铁 古环境 向阳剖面 粒度组成 风成特性 多旋回变化
下载PDF
汉江襄阳段水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策划与创意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龙雨萍 张中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79-1982,共4页
水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城市水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城市水域景观的娱乐和休闲效果。襄阳作为滨水城市,其水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活力不足,滨江特色正在逐渐消失。通过对汉江襄阳段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提... 水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城市水文化建设有助于加强城市水域景观的娱乐和休闲效果。襄阳作为滨水城市,其水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活力不足,滨江特色正在逐渐消失。通过对汉江襄阳段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提出打造"水漾襄阳"旅游品牌形象及其旅游产品项目和形象宣传策略与创意,希望通过挖掘襄阳城市特色和汉江水文化的内涵,提升襄阳的城市形象和整体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襄阳段 水文化 水域景观 旅游品牌 形象 创意
下载PDF
汉江襄阳段水质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中旺 张逸飞 龚佑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53-58,共6页
襄阳是汉江中下游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汉江干支流水质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制约着襄阳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综合调查了汉江流域襄阳段水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与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汉江襄阳段干流水质... 襄阳是汉江中下游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汉江干支流水质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制约着襄阳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综合调查了汉江流域襄阳段水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与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汉江襄阳段干流水质现状尚好,但变化趋势不容乐观;支流水质有所改观,部分河段仍存在较严重污染.基于调查结果认为,改善水质应在严防死守污染源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和制度创新,以有效的机制结合有力的宣传来保护汉江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襄阳段 水质保护 水安全
下载PDF
安徽宣城向阳剖面第四纪红土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文慧 胡春生 +1 位作者 田景梅 曹乐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1-383,共13页
安徽宣城向阳剖面是我国南方第四纪红土标准剖面,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与古气候信息,对其进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的研究,对深刻理解该区红土风化成壤强度与古气候演化、充实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的高分辨率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 安徽宣城向阳剖面是我国南方第四纪红土标准剖面,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与古气候信息,对其进行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的研究,对深刻理解该区红土风化成壤强度与古气候演化、充实中国南方第四纪红土的高分辨率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基于野外地质地貌、岩性调查与加密采样,运用ZSX PrimusIV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该剖面进行常量元素测定,并采用地球化学风化参数指标CIA与BA、元素迁移率等分析方法,结合前人的年代数据,探讨了该剖面红土风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研究表明:(1)向阳剖面常量元素以Fe2O3、Al2O3、SiO2为主,具有显著的富硅铝铁化特征,约916 ka以来红土堆积处于相对暖湿的古气候背景下,但是气候总体有向干凉方向变化的趋势;(2)约916 ka以来研究区古气候大致存在7次相对暖湿与相对干凉期的旋回变化;其中,阶段I至阶段II暖湿程度与风化强度较大,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阶段III暖湿程度与风化强度均有所降低,阶段IV暖湿程度与风化强度达到最大,是最稳定的时期,阶段V至阶段VII气候一直向干凉方向变化;(3)在6.2 m(约534 ka前)以下部分,红土成土沉积动力强度较大,干湿变化比较强烈,沉积环境不稳定,而此后红土成土沉积动力减弱,沉积环境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城向阳剖面 第四纪红土 常量元素 地球化学风化参数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汉江襄阳河段主要污染物通量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静 周才金 +2 位作者 聂真真 杨松 徐祥 《水利水电快报》 2021年第3期68-73,共6页
汉江水环境状况对襄阳市和汉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影响重大。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建成运行后,汉江襄阳城区段成为崔家营库区,形成水库型河流。引入湖泊入出湖污染物通量的计算公式,通过同步监测2017年汉江襄阳河段干支流水... 汉江水环境状况对襄阳市和汉江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影响重大。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建成运行后,汉江襄阳城区段成为崔家营库区,形成水库型河流。引入湖泊入出湖污染物通量的计算公式,通过同步监测2017年汉江襄阳河段干支流水质水量,估算了汉江襄阳河段不同水期的污染物通量,分析出入江污染物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及空间来源组成。结果表明:2017年汉江襄阳河段污染物通量主要来自丰水期,丰水期入江污染物通量空间分布与年通量分布一致。入江通量大于出江通量,各监测断面水质与水量多呈正相关。汉江襄阳河段的污染物控制应以强化主要入江河流输入通量控制为主,尤其是丰水期的污染物防治工作应作为水环境保护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时空变化 水环境保护 汉江襄阳河段 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
下载PDF
襄常铁路襄荆段宜城北站设置方案研究
8
作者 申勇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1年第4期4-6,共3页
襄常铁路,是国家“十三五”策划的“八横八纵”铁路骨架网中湖北襄阳至广西南宁呼南高铁、二连浩特至湛江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襄常铁路襄荆段位于湖北的西北部,对于湖北铁路网构成以及铁路沿线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宜城北站作为... 襄常铁路,是国家“十三五”策划的“八横八纵”铁路骨架网中湖北襄阳至广西南宁呼南高铁、二连浩特至湛江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襄常铁路襄荆段位于湖北的西北部,对于湖北铁路网构成以及铁路沿线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宜城北站作为宜城市的首个高铁站,可以带动宜城市交通运输及配套设施的发展,本文结合城市规划及当地的地形,地貌,对宜城北站设置提出了落地设置和高架设置两个方案,通过线路条件、工程投资,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综合比选,最终确定推荐方案为宜城北高架设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常铁路 襄荆段 宜城北站 推荐方案
下载PDF
Do multiple cycles of aeolian deposit-pedogenesis exist in the reticulate red clay sections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2
9
作者 Xuefeng Hu Tianfan Cheng Hexin W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12期1251-1258,共7页
The Xiangyang reticulate red clay section was newly sampled in high-resolution. The viewpoint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17] are put forward after studying Munsell color values, weathering degrees, magnetic ... The Xiangyang reticulate red clay section was newly sampled in high-resolution. The viewpoint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17] are put forward after studying Munsell color values, weathering degrees, magnetic parame-ters and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ection. They are as follows: (1) The curves of hue, DCB extracted iron (Fed), DCB extracted iron/total iron ratio (Fed/Fet), weathering index (BA) of the section show that the redness is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weathering degree of the layers though the uppermost yellow-brown-colored layer is relatively weakly weathered. The variation in hues of the section is possibly at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hematite and goethite contents. It is insufficient to determine the existence of the multiple deposit-pedogenesis cycles in the section, like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Chinese Loess Plateau, only by the color variation. (2)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 values in the non-reticulate and weakly reticulate layers are high; but are quite low in the reticulate red clay layer. The former are more than ten times higher than the latter because of the leaching and collapse of superparamagnetic (SP) and stable single domain (SSD) magnetic particles during the plinthitic processes. Hence, c values in the section are not controlled by weathering and pedogenic processes, and no longer have clear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 It is not correct t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he multiple deposit-pedogenesis cycles in the section using c curves. (3) The organic d 13C curve of the section illustrates the reduction of forests and increasing of C4 plants in the study area since the late stage of the Qua-ternary period. It could not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he multi-ple deposit-pedogenesis cycles in the section either. (4) As a matter of fact, it is difficult t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he mul-tiple deposit-pedogenesis cycles in the Xiangyang section like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Chinese Loess Plateau using the evidence available curr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iculate RED CLAY Xianyyang reticulate RED CLAY section (xiangyang section) c WEATHERING degre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