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mechanis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ud and water inrush in Xiangyun tunnel of Guangtong-Dali railway
1
作者 WANG Yawei 《Global Geology》 2019年第3期167-178,共12页
Mud and water inrush in tunnel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Nowadays, the research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is are mostly focused on karst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 Mud and water inrush in tunnel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Nowadays, the research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is are mostly focused on karst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nd damage forms of the tunnel in the studied area,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g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ud and water inrush in tunnel and obtained their construction type. Meanwhile, the advanced water detection under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was studied by using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and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method,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water-rich fracture zone exists within the detection range with a risk of large mud and water inrush disaster.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①cement-water glass binary slurry is selected as the material for ground and hole grouting, its advantage is that the gel time can be controlled, and it has certain grout ability in the strata with large permeability coeffcie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excavate construction immediately after grouting.②applying the mature retrograde grouting construction can reduce grouting time and improve the excav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D and water inrush geological model xiangyun TUNNEL Guangtong-Dali RAILWAY STRUCTURAL mechanism construction method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ore-forming fluids of Jinchangqing gold (copper) ore deposit (s) in Xiangyun, 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明勤 宋焕斌 +1 位作者 刘家军 李朝阳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On the basis of results of the studies of primary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data,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the early-stage ore-forming fluid from the Jinchangqing gold (copper) ore deposi... On the basis of results of the studies of primary fluid inclusions, and 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data,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the early-stage ore-forming fluid from the Jinchangqing gold (copper) ore deposit is a kind of sulfate type hot brine characterized by medium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genetically related to the late-stage ore-forming fluid derived from an acidic and more reductive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late-stage ore-forming fluid is a sort of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salinity chloride-type hot brine which originated from a lower pressure, acidic and more oxidative environment. In general, the ore fluids were derived from the late-stage, or largely from the early-stage groundwater-derived meteoric water, which has a 12‰-17‰ heavier oxygen isotopic composition than the original rain water (δ{}+{18}O={-15.3‰}), and were formed during gold mineralization as a product of oxygen isotope exchange during the reaction between ore-forming fluid and wall rocks under a lower water/rock ratio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结构流体 氢同位素 金核沉积矿 云南
下载PDF
滇中祥云盆地构造应力场孕灾机制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3
作者 张元 陈爱兵 +3 位作者 邵东桥 李可可 张文纶 董雪健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6,共15页
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地壳物质向云南滇西北及滇中西部地区挤入,地质构造活动剧烈,地质灾害频发。为探讨构造应力场特征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利用区域构造解析法、节理分析法、共轭剪节理法和水系折线... 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导致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地壳物质向云南滇西北及滇中西部地区挤入,地质构造活动剧烈,地质灾害频发。为探讨构造应力场特征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利用区域构造解析法、节理分析法、共轭剪节理法和水系折线图法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场进行反演,探究各类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并针对构造诱发的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祥云盆地周缘发育北东、北西、近东西向断裂和节理构造,通过断层及节理的交切关系以及水系折线图法判断,研究区至少经历3次构造应力场作用,最大主应力σ1先后从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转换。断裂构造通过控制水系演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区内三岔河、苴力河等河流多沿断裂带发育,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沿河流两岸边坡分布;地质构造多期次活动增强岩土体断裂网络系统的密集程度,致使岩土体透水能力增强,稳定性变差,导致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对于构造诱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治理效果较差,文中提出优化建设区选址,搬迁避让和群测群防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 构造应力场 地质灾害 水系 祥云盆地
下载PDF
关于香云纱行业创新发展路径的研究
4
作者 芮敏 汤中军 《西部皮革》 2024年第5期130-133,共4页
香云纱起源于我国广东地区,是一种手工染整技艺的真丝面料。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如今受制于传统工艺人才匮乏、制作工艺复杂、面料资源稀缺、受众群体狭隘等困境,致使香云纱市场乏力,厂商经营惨淡,严重阻碍了香云纱的传承与... 香云纱起源于我国广东地区,是一种手工染整技艺的真丝面料。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如今受制于传统工艺人才匮乏、制作工艺复杂、面料资源稀缺、受众群体狭隘等困境,致使香云纱市场乏力,厂商经营惨淡,严重阻碍了香云纱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文章基于文献研究,结合市场与政策,对香云纱发展困境、创新与传承路径进行多方面分析,突破香云纱服饰应用的格局,促进香云纱传统工艺在高端化、现代化、大众化路线上延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云纱 创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基于新中式设计下的香云纱消费偏好与发展创新研究
5
作者 王月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随着现代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渠道带来了新的可能。香云纱作为一种传统的非遗手工艺丝绸制品,在互联网直播电商和短视频的带动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文章以香云纱为研究对象,基于消费者偏好心理学相... 随着现代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渠道带来了新的可能。香云纱作为一种传统的非遗手工艺丝绸制品,在互联网直播电商和短视频的带动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文章以香云纱为研究对象,基于消费者偏好心理学相关的内容对其市场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香云纱的市场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偏好 香云纱 马面裙
下载PDF
滇西祥云地区早侏罗世地层发现恐龙新墓地
6
作者 胡绍斌 刘军平 +4 位作者 曾文涛 王伟 夏彩香 莫雄 关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9-768,共10页
1938年,云南许氏禄丰龙的发现拉开了云南侏罗纪恐龙研究、发掘的序幕,恐龙化石的发现地从云南禄丰一带向外延展,陆续在云南晋宁、元谋姜驿、云南易门夕阳、武定万德、双柏安龙堡等地报道,但目前恐龙化石的报道均集中在楚雄盆地的中部及... 1938年,云南许氏禄丰龙的发现拉开了云南侏罗纪恐龙研究、发掘的序幕,恐龙化石的发现地从云南禄丰一带向外延展,陆续在云南晋宁、元谋姜驿、云南易门夕阳、武定万德、双柏安龙堡等地报道,但目前恐龙化石的报道均集中在楚雄盆地的中部及东部,而楚雄盆地的西部地区未有报道。笔者等通过全面系统的古生物化石调查,在滇西祥云地区下侏罗统冯家河组首次发现恐龙骨胳化石产地,对该新化石产地开展初步化石剖面调查和修理,共发现有5层恐龙化石富集层,部分化石保存较为完整,未经过长距离搬运,以原地埋藏保存为主,骨胳化石主要有肠骨、椎体、坐骨及肱骨等。这一发现拓宽了云南恐龙化石的分布范围,填补了楚雄盆地西部无恐龙化石的空白,丰富了云南早侏罗世恐龙化石库,为楚雄盆地西部古环境演化及地层对比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侏罗世 冯家河组 恐龙 楚雄盆地 滇西祥云地区
下载PDF
符号二元性下现代香云纱旗袍纹样研究
7
作者 丁雯 卞向阳 《服装设计师》 2024年第10期97-101,共5页
香云纱旗袍纹样是香云纱旗袍艺术展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香云纱纹样类型对探究香云纱旗袍艺术特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以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为切入点,采用交叉学科、田野调查、文献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2008-... 香云纱旗袍纹样是香云纱旗袍艺术展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香云纱纹样类型对探究香云纱旗袍艺术特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文章以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为切入点,采用交叉学科、田野调查、文献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2008-2023)香云纱旗袍纹样的题材与造型、构图与布局等方面解读;同时从纹样的表象特征出发,分析香云纱旗袍文化的内在语义,对香云纱旗袍文化的美学价值进行深度探讨,有利于香云纱旗袍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香云纱 旗袍 纹样 艺术内涵
下载PDF
非遗香云纱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广东白云学院“莨云新纱”非遗新造项目为例
8
作者 吴限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6期51-54,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香云纱的传承与创新策略。文章以广东白云学院“莨云新纱”非遗新造工作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香云纱在当代发展的创新方法与传播路径。研究认为,香云纱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结合现代科技进行量产,满足大众生活需求,并通过现代设... 文章旨在探讨香云纱的传承与创新策略。文章以广东白云学院“莨云新纱”非遗新造工作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香云纱在当代发展的创新方法与传播路径。研究认为,香云纱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结合现代科技进行量产,满足大众生活需求,并通过现代设计赋予非遗技艺以时尚气质,以拓宽香云纱的受众人群,为时尚界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云纱 创新 推广 非遗新造
下载PDF
华东地区湘云鲫的推广应用及发展对策
9
作者 熊文明 吴景亮 熊文芳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6期726-728,共3页
湘云鲫具有肉质鲜美、不育、生长快速、杂食性、抗逆性强和易捕捞等优良种质特性。湘云鲫3号在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方面更胜一筹。文章分析了湘云鲫及湘云鲫3号推广效果,建议未来可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引导,采取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湘... 湘云鲫具有肉质鲜美、不育、生长快速、杂食性、抗逆性强和易捕捞等优良种质特性。湘云鲫3号在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方面更胜一筹。文章分析了湘云鲫及湘云鲫3号推广效果,建议未来可通过政府支持和市场引导,采取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推动湘云鲫及湘云鲫3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云鲫 推广 发展对策
下载PDF
祥云县林草景观格局分析
10
作者 李建华 郭云伟 +2 位作者 郎晓雪 李锐华 汪松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6期47-50,62,共5页
文章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选取8个景观指数,聚焦景观的斑块特征、异质性及多样性,借助Fragstats4.2软件和ArcGIS10.8软件,对祥云县林草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祥云县以林草景观类型面积最大,比重接近70%,但斑块数量(PN)总和小于... 文章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选取8个景观指数,聚焦景观的斑块特征、异质性及多样性,借助Fragstats4.2软件和ArcGIS10.8软件,对祥云县林草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祥云县以林草景观类型面积最大,比重接近70%,但斑块数量(PN)总和小于非林地;非林地景观斑块数量(PN)最大(106 605块),景观百分比(PLAND)较大(30.0%),斑块平均面积(MPS)较小(0.69 hm^(2)/块)。在林草景观类型中,云南松林景观面积最大(82 877.29 hm^(2)),景观斑块数量(PN)最多(25 626块),分离度(F)最低(0.477)。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加强林草保护修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等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区域科学管理和规划景观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景观格局 发展建议 祥云县
下载PDF
云南祥云金厂箐金(铜)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及流体来源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明勤 杨世瑜 +1 位作者 刘家军 李朝阳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40,共6页
 金厂箐金(铜)矿床原生流体包裹体和流体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成果表明该矿床改造期早阶段流体为中温、中等盐度,形成于酸性和相对较还原环境的硫酸盐型热卤水。晚阶段流体为低温、低盐和相较于早阶段形成压力更低和更氧化环境的氯化物型...  金厂箐金(铜)矿床原生流体包裹体和流体氢氧同位素的研究成果表明该矿床改造期早阶段流体为中温、中等盐度,形成于酸性和相对较还原环境的硫酸盐型热卤水。晚阶段流体为低温、低盐和相较于早阶段形成压力更低和更氧化环境的氯化物型热卤水。成矿流体水来源于(晚阶段)或主要来源于(早阶段)雨水源地下水,其同成矿时的原始雨水(δ18O=-15.3‰)相比,氧同位素组成要重12‰~17‰,是在水岩比(W/R)较小的条件下与围岩水岩反应进行同位素交换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氢氧同位素 流体来源 金矿床 铜矿床
下载PDF
云南祥云马厂箐富碱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治华 郭晓东 +4 位作者 葛良胜 王科强 邹依林 张勇 喻万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351,共9页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是马厂箐铜钼矿的主要赋矿围岩,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北西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是马厂箐铜钼矿的主要赋矿围岩,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北西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和U)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和Ti),且Ta、Nb和Ti具"TNT"负异常;LREE/HREE值为8.04~23.99,δEu值为0.72~0.88,负Eu异常不明显。岩石的La/Yb和(La/Yb)N比值高,LR/HR、La/Sm和Ce/Yb变化较大。岩体的岩浆起源于壳—幔物质混合的一种所谓EMⅡ型富集地幔源;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进入上地幔的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发生了源区混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于碰撞后的板内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原始地幔云南祥云马厂箐
下载PDF
怒江红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3个居群核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静贤 杨时宇 +2 位作者 杨雪娟 朱洪荣 王兵益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6-1253,共8页
利用传统核型分析技术,对中国特有植物怒江红山茶(Camellia saluenesis)3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个居群均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x=15,染色体数目为2n=2x=30.祥云居群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30=1M+27m+2sm,属于2A... 利用传统核型分析技术,对中国特有植物怒江红山茶(Camellia saluenesis)3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个居群均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x=15,染色体数目为2n=2x=30.祥云居群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30=1M+27m+2sm,属于2A型;昭通居群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30=21m(2sat)+9sm,属于2B型;永平居群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30=22m(1sat)+5sm(1sat)+3st,属于2B型;且昭通和永平居群染色体组中均有2个随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3个居群在遗传上存在一定分化,核型不对称性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红山茶 祥云 昭通 永平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云南祥云金厂箐金一铜矿床中的有机质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明勤 杨世瑜 刘家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金厂箐金—铜矿床矿石及赋矿地层围岩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且以无形态者居多,镜下可见他们与黄铁矿等载金矿物相共生或伴生。通过对不同类型岩矿石样品有机碳含量与金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发现:蚀变地层有机碳含量与金含量较低,未蚀变... 金厂箐金—铜矿床矿石及赋矿地层围岩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且以无形态者居多,镜下可见他们与黄铁矿等载金矿物相共生或伴生。通过对不同类型岩矿石样品有机碳含量与金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发现:蚀变地层有机碳含量与金含量较低,未蚀变地层高于蚀变地层,又以矿石中的含量最高;而且矿石中两者的含量之间具同步变化规律,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机质在矿床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金矿石中两者的正相关程度最好,所以有机质在金矿床的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金-铜矿床 成矿关系 祥云金厂箐 矿床地质
下载PDF
月季品种天山祥云种子萌发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隋云吉 杨逢玉 +1 位作者 罗乐 郭润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871-3873,3883,共4页
为了解化学药剂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耐寒杂交月季品种天山祥云F1代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2、KNO3、NAA、GA3溶液对天山祥云F1代种子实施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CaCl2、KNO3、NAA、GA3溶液均能对天山祥云F1代种子的萌发产生... 为了解化学药剂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耐寒杂交月季品种天山祥云F1代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2、KNO3、NAA、GA3溶液对天山祥云F1代种子实施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CaCl2、KNO3、NAA、GA3溶液均能对天山祥云F1代种子的萌发产生有利影响,其中50 mg/L的NAA溶液浸泡24 h后,发芽率可达40%,促进萌发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品种天山祥云 种子萌发 化学药剂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下载PDF
基于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以香云纱染整工艺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晓丽 牛加明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5期186-189,共4页
在坚守"非遗"核心价值不改变的同时,能否对其传统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生产材料、产品等进行创新改革,并能根据社会生活需求进行生产。这种基于创新的生产性保护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还能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香云... 在坚守"非遗"核心价值不改变的同时,能否对其传统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生产材料、产品等进行创新改革,并能根据社会生活需求进行生产。这种基于创新的生产性保护不仅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还能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香云纱是广东特有的以植物染料和淤泥染色的环保型织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近年来其染整工艺保护状况并不乐观。"非遗"只有在创新中发展,才能为民众所接纳,才能在创造了社会财富的同时给传承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自身得到有效的保护。基于创新的香云纱生产保护模式应包含如下要素:产品功能创新、生产工艺改革创新、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模式 创新 香云纱
下载PDF
李祥云从肾虚血瘀辨治免疫性不孕经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慧聪 刘敛 +1 位作者 徐莲薇 李祥云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2期13-15,共3页
介绍李祥云教授从肾虚血瘀辨治免疫性不孕的经验。认为免疫性不孕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血瘀,治疗当以补肾祛瘀为主。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 免疫性不孕 肾虚血瘀 补肾祛瘀 名医经验 李祥云
下载PDF
李祥云以补肾活血法辨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经验拾萃 被引量:24
18
作者 倪爽 徐莲薇 李盛楠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22-24,共3页
介绍李祥云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经验。认为肾虚血瘀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不孕症的基本病机,治疗主张未孕时以补肾活血为主,孕后补肾健脾安胎,以防胎堕。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补肾活血 不孕症 名医经验 李祥云
下载PDF
云南祥云县检村石棺墓出土铜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岑 贠雅丽 李穆斌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4,共7页
为研究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及相关铜器的制作技术,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17件样品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铜器以红铜为主,少数为Cu-Sn合金。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铸造、... 为研究滇西地区青铜文化及相关铜器的制作技术,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17件样品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祥云检村石棺墓出土的铜器以红铜为主,少数为Cu-Sn合金。这些器物的制作工艺主要是铸造、铸后冷加工等,制作工艺相对单一。3件编钟均为Cu-Sn合金,并且锡成分具有等比递增的现象。兵器矛经过鉴定后说明由于墓主身份的不同,随葬的矛也有实用器和随葬器两类。农具锸和工具锥和凿的鉴定表明有冷加工或使用过的痕迹,可能曾是实用器;而农具锄经鉴定并没有在农作中使用过,仅作为随葬品,进一步证明随葬铜锄是青铜时代滇西地区的一种丧葬习俗。分析表明,当时已根据不同器物的用途进行了不同的制作和加工。本研究结果对研究滇西青铜文化及金属技术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云县检村 石棺墓 铜器 制作技术
下载PDF
美食主题街区顾客餐饮满意度评价模型研究——以昆明祥云美食街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秀美 李洁 《旅游研究》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探索如何合理构建测量行业或者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定量模型,是研究人员应当关注的现实问题。国内关于顾客餐饮满意度的定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美食主题街区顾客餐饮满意度评价模型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基于这一现状,文章将... 探索如何合理构建测量行业或者企业顾客满意度的定量模型,是研究人员应当关注的现实问题。国内关于顾客餐饮满意度的定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在美食主题街区顾客餐饮满意度评价模型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基于这一现状,文章将物流成本测算研究领域中使用的李克特量表法引入测量餐饮顾客满意度及其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以昆明祥云美食街为个案进行分析,并结合美食主题街区的自身特点构建其顾客餐饮满意度的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食街区 满意度 评价模型 祥云美食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