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Northeast Regional Culture in Xiao Hong’s Novels
1
作者 XI Zhi-y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8年第11期1593-1596,共4页
As the literary pride from the black land of northeast China,Xiao hong’s works show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of northeast China.With her meticulous brush strokes,she showed us the distinc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s the literary pride from the black land of northeast China,Xiao hong’s works show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of northeast China.With her meticulous brush strokes,she showed us the distinc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four seasons in north China,the strong local flavor and people’s sentiment,as well as the servility and feroc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northeast.Xiao hong’s criticism of callous and ignorant servile characters and his praise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resistance and the indomitable life form,prompts us to think about the“national character”of northeast China and makes us feel the tragedy of society,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spirit of po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 Hong’s novelS NORTHEAST CULTURE LO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萧红文学经典的张力与隐秘探寻
2
作者 王子罕 《写作》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萧红的文学经典有着不断被开发与阐释的空间。《生死场》的叙事时空是陀螺式的,由模糊的时间标记和碎片化的空间场景合成,再由内外合力改变其运动和发展轨迹;《商市街》利用“虚”的元素和技法做了“类小说化”处理,从而拓展并提升了意... 萧红的文学经典有着不断被开发与阐释的空间。《生死场》的叙事时空是陀螺式的,由模糊的时间标记和碎片化的空间场景合成,再由内外合力改变其运动和发展轨迹;《商市街》利用“虚”的元素和技法做了“类小说化”处理,从而拓展并提升了意念之“真”;《呼兰河传》的主要人物无论是性别还是年龄,皆可从童性的自足性与不足性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经典重读 时空观 类小说化 童性
下载PDF
略论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艳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萧红是一位有着自觉的的主体意识和强烈悲剧意蕴的作家,她的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不幸的婚姻以及看待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方式是形成它悲剧意蕴的重要原因。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主要表现在:一、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二、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 萧红是一位有着自觉的的主体意识和强烈悲剧意蕴的作家,她的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不幸的婚姻以及看待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方式是形成它悲剧意蕴的重要原因。萧红小说的悲剧意蕴主要表现在:一、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二、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三、锁定下层劳动妇女悲惨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小说 人生经历 悲剧意蕴
下载PDF
西方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与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以陈晓明先锋小说批评为中心 被引量:6
4
作者 支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97,共6页
西方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对中国9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小说批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借用西方后结构主义"差延"、"补充"、"空缺"和"重复"这四个关键词,以陈晓明为代表的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得以走出... 西方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对中国9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小说批评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借用西方后结构主义"差延"、"补充"、"空缺"和"重复"这四个关键词,以陈晓明为代表的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得以走出传统意识形态分析,进而走向价值中立、平面性的文本解析游戏,从而为20世纪中国小说批评提供了一套全然不同的话语形态和术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德里达 后现代 先锋小说 陈晓明
下载PDF
主流叙事与人性书写——姜敬爱与萧红小说的主题意蕴之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艳萍 《东疆学刊》 CSSCI 2010年第2期46-51,共6页
姜敬爱与萧红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朝中两国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表现出了共同的主题意识:"怨沼"和"乱坟岗子"隐喻阶级压迫的现实;中国东北喻示蕴含民族矛盾与压迫的孤苦之地;讴歌底层民众奋起抗争的不屈精... 姜敬爱与萧红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朝中两国颇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表现出了共同的主题意识:"怨沼"和"乱坟岗子"隐喻阶级压迫的现实;中国东北喻示蕴含民族矛盾与压迫的孤苦之地;讴歌底层民众奋起抗争的不屈精神;揭示扭曲病态的人性。然而从创作倾向上看,姜敬爱着重从阶级意识出发描写时势变化导致人的精神蜕变现象,显然受到时代主流意识"卡普"思想的影响;而萧红则继承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学传统,力求从生存之本真来剖析人的病态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敬爱 萧红 小说 主题意蕴
下载PDF
论萧红小说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喜华 彭映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萧红小说的语言很具有独特性:直率自然、清纯童稚的语言使其作品神传言外;新鲜生疏、感性超脱的语言使其作品灵性十足;寓悲于喜、幽默嘲讽的语言使其作品更具悲剧意蕴。
关键词 萧红 小说 语言
下载PDF
论丁玲与萧红小说的不同思想风貌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8-152,共5页
丁玲与萧红的小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一,丁玲的个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相互交错、此消彼长;萧红由一位激进的左翼作家转变为自由撰稿人。二,丁玲顺应主流意识需要刻意展示农村革命进程与农民心理变迁,萧红关注东北农民的生存境遇,显示出... 丁玲与萧红的小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一,丁玲的个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相互交错、此消彼长;萧红由一位激进的左翼作家转变为自由撰稿人。二,丁玲顺应主流意识需要刻意展示农村革命进程与农民心理变迁,萧红关注东北农民的生存境遇,显示出革命意识与民族意识觉醒。三,丁玲依据政治理念,从社会分析角度对生活作出评价;萧红从生命体验出发描摹农民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萧红 小说 思想风貌
下载PDF
王小波的文学世界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伯存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4-156,共3页
王小波的小说体现出谐趣和超拔恢宏的想象力。死亡叙事的种种悖谬,死刑游戏和狂欢化诗学构成了王小波小说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长篇小说《万寿寺》是王小波探求小说无限可能性的一部后现代作品。王小波的杂文是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世... 王小波的小说体现出谐趣和超拔恢宏的想象力。死亡叙事的种种悖谬,死刑游戏和狂欢化诗学构成了王小波小说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长篇小说《万寿寺》是王小波探求小说无限可能性的一部后现代作品。王小波的杂文是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世纪绝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波 小说 杂文
下载PDF
话语狂欢背后的生灵叹息——从晓苏《苦笑记》看民间性幽默艺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建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民间性幽默常被人们贴上“黄色”、“猥亵”的标签 ,本文以晓苏新作《苦笑记》中 90多个民间性幽默为例 ,对这种长期被主流话语压制和妖魔化的特殊民间文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民间性幽默大致可分讽刺、教育、娱乐三大类。其功能有的... 民间性幽默常被人们贴上“黄色”、“猥亵”的标签 ,本文以晓苏新作《苦笑记》中 90多个民间性幽默为例 ,对这种长期被主流话语压制和妖魔化的特殊民间文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民间性幽默大致可分讽刺、教育、娱乐三大类。其功能有的是对社会丑恶、人性弱点进行辛辣讽刺 ;有的是一种特殊的性教育和性禁忌 ;更多的则是娱乐和渲泄。民间性幽默的艺术技巧 ,主要是巧妙运用词语的能指与所指间的复杂关系 ,指引接受者在联想过程中由体验两层语言之间巧妙的象征关系而获得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评论 苦笑记 民间性幽默
下载PDF
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浩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萧红是一位女性意识很强的作家,她从女性平淡的日常生活着眼,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生活,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萧红虽然揭示了两性之间的对立,... 萧红是一位女性意识很强的作家,她从女性平淡的日常生活着眼,描写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写出了北方农村苦难女性的血泪生活,唱出了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悲歌,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和迫害。萧红虽然揭示了两性之间的对立,但是她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男女互相仇视,而是为了唤起社会对于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为了建立一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所构成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小说创作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试论早期京味小说的市井情味——以《小额》、《春阿氏》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葛永海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139-147,共9页
京味小说是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类型 ,但问世于晚清时期的早期京味小说却不甚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主要以《小额》、《春阿氏》为对象 ,同时结合其他京味小说 ,从叙述方式、视角、文化精神等方面来探讨早期京味小说所表现的市井情味。
关键词 京味小说 市井情味 《小额》 《春阿氏》 现代小说 当代小说
下载PDF
宋元的啸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应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41-46,共6页
啸在唐代以后仍然有所发展。苏东坡宋代是啸文学的突出代表 ;南宋时社会观念对啸持贬斥态度 ,啸发生转折。之后 ,啸的主体转入民间 ,实用暗号性的啸在社会生活中十分盛行 ,同时唐进入文学作品 。
关键词 苏轼 英雄小说 北宋 南宋 唿哨 文学活动 音乐 文学作品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萧红小说中太阳意象的叙事功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学敏 马超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11期85-88,共4页
萧红小说中的太阳意象绵密奇崛,多采丰盈,寓意苍凉邃远。其叙事功能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描述性功能。指太阳意象仅作为单纯的自然现象的环境描写出现,为作品提供时间背景,创造氛围;其二是隐喻性功能。指太阳意象既是温暖、正义、光明... 萧红小说中的太阳意象绵密奇崛,多采丰盈,寓意苍凉邃远。其叙事功能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描述性功能。指太阳意象仅作为单纯的自然现象的环境描写出现,为作品提供时间背景,创造氛围;其二是隐喻性功能。指太阳意象既是温暖、正义、光明和希望的象征,又是挣扎在"生死场"上底层民众艰难生存图景的外显,更是暴戾社会男权专制的写照。透过太阳意象,萧红展示了小说创设的情境氛围,更突显出她对民众疾苦的凝视和同情、对男权专制强有力的痛斥和鞭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小说 太阳意象 叙事功能
下载PDF
杜鹃啼血,昭示不平——萧红与姜敬爱小说底层女性悲剧之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艳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8-42,104,共6页
萧红与姜敬爱秉着真实是文学生命的创作理念,书写底层女性的苦难与悲剧。前者着重从历史、人性和性别角度揭示底层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而后者主要从民族、阶级和社会层面来透视穷苦女性的悲剧命运。这可从时代悲... 萧红与姜敬爱秉着真实是文学生命的创作理念,书写底层女性的苦难与悲剧。前者着重从历史、人性和性别角度揭示底层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和愚昧无知的精神状态,而后者主要从民族、阶级和社会层面来透视穷苦女性的悲剧命运。这可从时代悲剧、亲历体验和性差积淀三方面得到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姜敬爱 小说 底层女性 悲剧 父权制
下载PDF
永远的故乡风云——萧红、迟子建乡土小说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孝萍 张明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萧红和迟子建这两位来自北国的作家,她们共同关注着家乡的景,深爱着家乡的人。她们笔下的景与人的相同之处来自于地域因素,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自的创作追求。萧红关注这片土地上的蛮荒和苍凉,启蒙是她高扬的旗帜。迟子建则更多地展示这... 萧红和迟子建这两位来自北国的作家,她们共同关注着家乡的景,深爱着家乡的人。她们笔下的景与人的相同之处来自于地域因素,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自的创作追求。萧红关注这片土地上的蛮荒和苍凉,启蒙是她高扬的旗帜。迟子建则更多地展示这片土地上的爱与善,对乡土的温情缅怀给了我们一份心灵的安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迟子建 乡土文学
下载PDF
试论政教视域下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说观念 被引量:10
16
作者 温庆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74,83,共5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将小说当作一种以政教作用为核心内涵的学术,所言"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及"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等语,均围绕政教...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小说家类将小说当作一种以政教作用为核心内涵的学术,所言"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及"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等语,均围绕政教作用展开。《四库提要》以"正人心"、"厚风俗"等为具体指导重新挑选小说家类作品,以期给统治阶级提供对当时缙绅士子、市井愚民进行思想引导的典范作品。此举形成于乾隆朝为维护统治利益、钳制异端思想的语境中,是统治者试图通过政治权力的干预建立以政教为核心的文化机制与话语体系的重要一环。探讨《四库提要》小说观念应以历史的眼光去观察、历史的观念去理解、历史的方法去研究,"以古还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提要 子部小说家类 小说观念 政教 历史维度
下载PDF
台湾女性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中华文化认同——以萧丽红作品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艳芳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9-46,共8页
作为日常生活秩序的合法性资源,民俗与庶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台湾女性小说中的民俗书写为观照底层社会尤其是女性生存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镜像。女性小说透过大量的民俗事象展示了岛屿的日常生活,呈现了台湾的本土文化,实现了对当代... 作为日常生活秩序的合法性资源,民俗与庶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台湾女性小说中的民俗书写为观照底层社会尤其是女性生存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镜像。女性小说透过大量的民俗事象展示了岛屿的日常生活,呈现了台湾的本土文化,实现了对当代台湾女性生存现状的深层透视。民俗书写不但折射出近年来台湾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喧嚣与异动,使得多重矛盾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获得与失落得到文本印证,还表现出对于中华文化不同层面的认同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女性小说 民俗书写 中华文化认同 萧丽红
下载PDF
姜敬爱与萧红小说语言描写艺术之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艳萍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3-98,共6页
姜敬爱与萧红小说语言均具质朴、细腻、清新、明丽之特质,但在遣词造句上,前者酷爱拟声叠词,后者善用奇语散句;在五觉运用上,前者的嗅觉描写丰富而细腻,后者的通感手法精当而奇特;在辞格使用上,两者都擅长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但... 姜敬爱与萧红小说语言均具质朴、细腻、清新、明丽之特质,但在遣词造句上,前者酷爱拟声叠词,后者善用奇语散句;在五觉运用上,前者的嗅觉描写丰富而细腻,后者的通感手法精当而奇特;在辞格使用上,两者都擅长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但描写的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作为创作时代与创作语境极为相似的作家,姜敬爱与萧红小说语言描写的不同主要源于作家创作个性的差异和她们对语言艺术的独特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敬爱 萧红 小说 语言 描写艺术
下载PDF
萧红小说中的民间风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5-157,共3页
从自身生命的历程中,萧红在心理上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民间情结,由此决定了作家在创作中对下层社会的关注与向民间立场的转移。萧红作品中注重表现民间潜在的生命力、坚韧的生存意志以及民间原始情义的博大和仁慈。风俗民情的渲染和儿童视... 从自身生命的历程中,萧红在心理上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民间情结,由此决定了作家在创作中对下层社会的关注与向民间立场的转移。萧红作品中注重表现民间潜在的生命力、坚韧的生存意志以及民间原始情义的博大和仁慈。风俗民情的渲染和儿童视角的运用使民间风景得到了更充分地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民间 风俗 儿童视角
下载PDF
萧乾小说的诗性与基督教文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柏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08,共4页
萧乾小说具有明显的诗性特征。萧乾小说独特的人性视角和善恶并存的生命意识,给小说带来了既忧郁又悲壮的诗化情调。萧乾小说在反基督教的表层叙事结构下隐含着从伦理价值建构方面向基督教文化寻求文化资源的价值取向。基督教文化和《... 萧乾小说具有明显的诗性特征。萧乾小说独特的人性视角和善恶并存的生命意识,给小说带来了既忧郁又悲壮的诗化情调。萧乾小说在反基督教的表层叙事结构下隐含着从伦理价值建构方面向基督教文化寻求文化资源的价值取向。基督教文化和《圣经》文学,带给萧乾小说抒情方式间接性、暗示性的形式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乾 小说 诗性 基督教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