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有宇
祝志强
+2 位作者
殷继超
王向阳
刘诗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医医院脊柱科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分析“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医医院脊柱科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小醒脑开窍
针刺治疗
韦氏整脊手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3
2
作者
董华
张建明
+1 位作者
胡伟
倪光夏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2-656,共5页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9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5 mg,每日1次,共治...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9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5 mg,每日1次,共治疗21 d);治疗组给予"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印堂、内关(双)、三阴交(双)、百会、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眩晕症状积分的变化;经颅多谱勒测定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3个月后随访,观察复发率,以评价其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和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和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Vm及P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Vm及PI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9.51%(8/41),对照组复发率为50.00%(17/3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明显改善PCIV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提高脑组织血液供应有关,其治疗本病的近、远期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
眩晕
后循环缺血
原文传递
题名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有宇
祝志强
殷继超
王向阳
刘诗若
机构
西安市中医医院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0期60-64,共5页
基金
西安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医学一般项目[2016050SF\\YX06(2)]
文摘
目的分析“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医医院脊柱科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小醒脑开窍”针刺法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和“韦氏”整脊手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小醒脑开窍
针刺治疗
韦氏整脊手法
Keywords
cervical vertigo
xiao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
Wei's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3
2
作者
董华
张建明
胡伟
倪光夏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常州附属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
出处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2-656,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9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神经内科治疗基础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5 mg,每日1次,共治疗21 d);治疗组给予"小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印堂、内关(双)、三阴交(双)、百会、风池(双)、完骨(双)、天柱(双),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眩晕症状积分的变化;经颅多谱勒测定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的变化;3个月后随访,观察复发率,以评价其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34/4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和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眩晕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和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Vm及PI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LVA、RVA及BA的Vm及PI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9.51%(8/41),对照组复发率为50.00%(17/3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能够明显改善PCIV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提高脑组织血液供应有关,其治疗本病的近、远期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关键词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
眩晕
后循环缺血
Keywords
xiao xingnao kaiqiao
acupuncture
Vertigo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韦氏”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王有宇
祝志强
殷继超
王向阳
刘诗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董华
张建明
胡伟
倪光夏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