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Xiaochaihu granules using fingerprint-peak pattern matching 被引量:1
1
作者 Yu-Qiong Wu Yu- Qiang Gou +4 位作者 Jing Han Ying-Yan Bi Shi-Lan Feng Fang-Di Hu Chun- Ming Wa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1年第2期119-124,共6页
An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evaluat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by means of fingerprint-peak matching technology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detector (HPLC-DAD). Similarity and hierarchica... An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evaluat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by means of fingerprint-peak matching technology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detector (HPLC-DAD). Similarity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HCA)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15 batches of Xiaochaihu granules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ers and our laboratory, and peak pattern matching between the composite formulae and Radix Bupleuri Chinensis, which was one of the main ingredients of Xiaochaihu granules, was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Xiaochaihu granules via the indexes of the relative deviation of retention time (RT) and UV spectrum feature similarity of their corresponding peaks. Eleven matching peaks were found between Xiaochaihu granules and Radix Bupleuri Chinensis. However, the saikosaponin A and saikosaponin D,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active components in Radix Bupleuri Chinensis, were not found in Xiaochaihu granules from any manufacturers. The peak areas of 11 characteristic peaks of Xiaochaihu granules samples formed a matrix of 11 × 15. The result of HCA showed that Xiaochaihu granules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kinds of category. Xiaochaihu granules samples from the same manufacturer were basically clustered of the same categor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saikosaponin A and saikosaponin D are prone to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coction an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organic acidic components. These active components, existing in raw herb, might transform to a series of non-active secondary saikosaponin due to unfavourabl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So the conventional decoction-base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Xiaochaihu granules might greatly affect its quali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fingerprint-peak matching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this composite formulae, but als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Xiaochaihu gran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chaihu granules Radix Bupleuri Chinensis fingerprint-peak matching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
2
作者 崔翠翠 张倩倩 刘艳红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07-608,共2页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入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小柴胡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小柴胡颗粒。...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入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小柴胡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小柴胡颗粒。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5%(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CRP、PCT水平降低,观察组IL-6、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小柴胡颗粒可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小柴胡颗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柴胡颗粒中掺入的黄芩提取物
3
作者 乔莉 简淑仪 +2 位作者 赖竹仪 李华 黄俊忠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4期450-460,共11页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掺入黄芩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汉黄芩苷与黄芩苷峰面积的比值作为指标对小柴胡颗粒中是否掺入黄芩提取物进行分析。采用Waters CORTECS■T3(100 mm×4.6 mm,2.7μm)色谱柱;以甲醇(A...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掺入黄芩提取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汉黄芩苷与黄芩苷峰面积的比值作为指标对小柴胡颗粒中是否掺入黄芩提取物进行分析。采用Waters CORTECS■T3(100 mm×4.6 mm,2.7μm)色谱柱;以甲醇(A)-0.5%甲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5%A→25%A;10~40 min,25%A→55%A;40~55 min,55%A→80%A);流速0.6m 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032%(n=6)、0.011%和2.3%(n=6)、0.094%(n=8),掺入黄芩提取物的比例在0%~100%与汉黄芩苷和黄芩苷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3)。对199批次小柴胡颗粒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样品(峰面积比值<0.10)48批次。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耐用性良好,可用于检测小柴胡颗粒中掺入黄芩提取物,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 汉黄芩苷 黄芩苷 小柴胡颗粒 掺入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剑 郑枫 陈茜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99-601,604,共4页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30例流感儿童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目的 探讨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30例流感儿童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2组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血常规指标、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咽痛、疲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白细胞、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感疗效明显,能促进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流行性感冒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式的柴胡—黄芩药对对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铭林 王上 +2 位作者 陈晶 李家庚 陈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83-590,共8页
目的比较不同制备方式的柴胡—黄芩药对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进而筛选出最适制备方式并基于自噬途径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中药复方体外实验的三种常用方式制备柴胡—黄芩水提醇沉提取液、颗粒剂及含药血清,运用Alama... 目的比较不同制备方式的柴胡—黄芩药对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进而筛选出最适制备方式并基于自噬途径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中药复方体外实验的三种常用方式制备柴胡—黄芩水提醇沉提取液、颗粒剂及含药血清,运用AlamarBlu■细胞毒性检测和神经氨酸酶活性检测法观察不同制备方式的抗病毒药效,并用非线性回归法计算不同制备方式的柴胡—黄芩药对对狗肾细胞株(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concentration of cytotoxicity 50%,CC50)、半数有效浓度(concentration for 50%of maximal effect,EC50)及选择性指数(selectirity index,SI)筛选出最适制备方式,并进一步采用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并探讨其对流感所致自噬的影响。结果柴胡—黄芩颗粒剂在0~1.56 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MDCK细胞的正常生长没有影响,存活率大于97%,且在此无毒范围内对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EC50为2.597 mg/mL,抗病毒选择指数为2。小鼠血清使细胞活力更强,细胞存活率高于100%,并与病毒感染组相比,对神经氨酸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免疫蛋白印记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病毒感染组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病毒感染组相比,柴胡—黄芩颗粒剂可以下调LC3-Ⅱ、beclin-1并上调p-mTOR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5、P<0.01)。结论柴胡—黄芩药对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抗病毒作用,其体外抑制作用最适制备方式为柴胡—黄芩颗粒剂,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宿主细胞自噬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黄芩药对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抑制作用 细胞自噬 小柴胡汤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法评价市售小柴胡颗粒的质量 被引量:5
6
作者 靳勇 孙磊 乔善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31-334,354,共5页
目的比较市售的小柴胡颗粒与传统方剂小柴胡汤指纹图谱的异同。方法采用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并以小柴胡汤为标准,评价13个厂家的小柴胡颗粒。结果现有的小柴胡颗粒与传统方剂有一定的差异。结论用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以... 目的比较市售的小柴胡颗粒与传统方剂小柴胡汤指纹图谱的异同。方法采用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并以小柴胡汤为标准,评价13个厂家的小柴胡颗粒。结果现有的小柴胡颗粒与传统方剂有一定的差异。结论用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方法可以对小柴胡颗粒进行质量评价,同时指导厂家生产出更加符合传统汤剂的小柴胡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小柴胡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b_2的含量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娉婷 林丽蓉 +3 位作者 林丽华 王术玲 刘树强 高晓玲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b2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Luna色谱柱,以乙腈-0.2%二乙胺(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柴胡皂苷b2线性范围0.3632~3.6320μg,R...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b2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Luna色谱柱,以乙腈-0.2%二乙胺(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柴胡皂苷b2线性范围0.3632~3.6320μg,R2=1.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2.5%。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小柴胡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小柴胡颗粒 柴胡皂苷b2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缨 夏卫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血宁组、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小柴胡颗粒组、丹参三七颗粒组,...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血宁组、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小柴胡颗粒组、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L/kg体重,每日给药1次,共14天,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给药前、给药后4天、7天及14天检测血小板计数;实验结束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增加,产板巨减少、成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各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增,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对血小板提升作用高于维血宁组及其组方小柴胡颗粒组和丹参三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组使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增高,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优于小柴胡颗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颗粒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并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促使骨髓巨核成熟,效果优于维血宁组,且优于其组方小柴胡颗粒和丹参三七颗粒,与强的松组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颗粒 丹参三七颗粒 ITP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小柴胡冲剂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希美 周汉良 卞如濂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7年第6期8-10,共3页
用500mg/kg对乙酰氨基酚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了小柴胡冲剂及柴胡煎剂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小柴胡冲剂13.4g/kg和26.8g/kg可通过升高肝内GSH水平显著地降低对乙酰氨基酚肝脏毒性,... 用500mg/kg对乙酰氨基酚所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了小柴胡冲剂及柴胡煎剂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小柴胡冲剂13.4g/kg和26.8g/kg可通过升高肝内GSH水平显著地降低对乙酰氨基酚肝脏毒性,且具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而小柴胡冲剂6.7g/kg和柴胡煎剂(6.4g/kg)却不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病理学检查也支持小柴胡冲剂的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冲剂 对乙酰氨基酚 谷胱甘肽 保护作用 药理学 肝损伤
下载PDF
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缨 夏卫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5组:(1)正常组;(2)模型组;(3)加味小柴胡颗粒组;(4)小柴胡颗粒组;(5)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5组:(1)正常组;(2)模型组;(3)加味小柴胡颗粒组;(4)小柴胡颗粒组;(5)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l/kg体重,每日给药一次,共14天。造模21天眼球取血,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外周血血小板抗体,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因子IL-2、IL-10;处死后,取出胸腺、脾脏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ITP模型小鼠免疫器官脾脏肿大,指数上升;外周血血小板抗体水平增高;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CD8升高,CD3、CD4下降,CD4/CD8下降;Th1类细胞因子IL-2亢进,Th2类细胞因子IL-10受抑;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与小柴胡颗粒组脾脏指数下降,血小板抗体水平下降,CD3、CD4、CD4/CD8上升,CD8下降,下调IL-2,上调IL-10,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丹参三七颗粒组无差异(P>0.05)。结论:ITP模型小鼠免疫器官及功能异常,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小柴胡颗粒有调节作用,丹参三七颗粒则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颗粒 丹参 三七 ITP 动物模型 免疫
下载PDF
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平 张秀江 +1 位作者 张宏生 苏春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第9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研究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对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序列对照试验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奥司他韦治疗)及试验组(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每组80例。检... 目的研究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对病毒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序列对照试验设计法分为对照组(奥司他韦治疗)及试验组(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治疗),每组80例。检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运用SAP法检测免疫功能,检测心肌酶谱水平,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CD3+升高,CD8+、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低(P<0.05),且试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小柴胡颗粒可有效降低心肌酶谱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病毒性肺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奥司他韦 小柴胡颗粒 心肌酶谱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小柴胡颗粒治疗经行发热6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非 潘涛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2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颗粒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酚麻美敏片(泰诺)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柴胡颗粒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经期体温变化。结果治疗的前2个周期,对照... 目的探讨小柴胡颗粒治疗经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酚麻美敏片(泰诺)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柴胡颗粒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经期体温变化。结果治疗的前2个周期,对照组患者经期体温在较观察组患者体温下降明显(P<0.05),治疗第3个周期时两组患者经期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第1个月时,两组患者经期平均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从第2个月起,观察组患者经期平均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1个月时,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第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第3个月时,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颗粒治疗经行发热疗效确切、稳定,使用过程安全,是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行发热 小柴胡颗粒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典名方制剂小柴胡颗粒的精品化发展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雪 吴宏伟 +2 位作者 林丽娜 刘晖晖 杨洪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4期605-610,共6页
上市经典名方产品的二次开发,是对已上市中成药围绕药品质量与临床用药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从而达到以高品质传承中成药的目的。通过回顾小柴胡颗粒质量研究进展,对比中日两国药典对小柴胡颗粒质量控制标准,旨在发现小柴胡颗粒... 上市经典名方产品的二次开发,是对已上市中成药围绕药品质量与临床用药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从而达到以高品质传承中成药的目的。通过回顾小柴胡颗粒质量研究进展,对比中日两国药典对小柴胡颗粒质量控制标准,旨在发现小柴胡颗粒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柴胡颗粒精品化发展策略,为实现高品质传承提供研究思路。精品化发展策略主要包括4个方面:1)建立小柴胡颗粒全产业链质量追溯系统;2)以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优化小柴胡颗粒生产工艺,打造智能制造模式;3)建立临床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系统;4)基于整合药理学策略阐释小柴胡颗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颗粒 经典名方 质量源于设计 全产业链 质量追溯 二次开发 整合药理学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不同厂家小柴胡颗粒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华伦 谭昌成 +2 位作者 江秀娟 肖雪妍 徐万帮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方法。方法:采集小柴胡颗粒的近红外光谱,利用OPUS软件进行处理,建立小柴胡颗粒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用不同厂家及功效相近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方法。方法:采集小柴胡颗粒的近红外光谱,利用OPUS软件进行处理,建立小柴胡颗粒的近红外光谱一致性检验模型,用不同厂家及功效相近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出不同厂家的药品真伪。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分析技术,可用于药品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小柴胡颗粒 一致性检验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韦国兵 廖夫生 +1 位作者 胡奇军 张秀秀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18-120,共3页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ODS2(5μm,250mm×4.6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0.1mol/L磷酸(45:55:0.2),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在上述条件下...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ODS2(5μm,250mm×4.6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0.1mol/L磷酸(45:55:0.2),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在上述条件下,黄芩苷在0.00272ug^0.0544mg/ml(r=0.9997)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0.44%。结论:H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的黄芩苷方法简单、准确且快速,可作为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小柴胡颗粒 黄芩苷 含量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小柴胡颗粒中四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春红 梅志强 +1 位作者 何兵 田吉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99-401,共3页
目的:为了建立同时测定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四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波长:278nm。结果:黄芩苷、... 目的:为了建立同时测定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四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色谱柱: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波长:278nm。结果: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18~4.18μg(r=0.9999),0.2~2μg(r=0.9999),0.233~2.33μg(r=0.9999),0.215~2.15μg(r=0.9998)。小柴胡颗粒中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0%(RSD=0.59%),98.85%(RSD=1.33%),98.95%(RSD=1.36%),99.09%(RSD=1.23%)。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小柴胡颗粒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小柴胡颗粒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韦国兵 胡奇军 廖夫生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ODS2(5μm,250 mm×4.6 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0.1 mol/L磷酸(45:55:0.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在上述条件下,... 目的建立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ODS2(5μm,250 mm×4.6 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水—0.1 mol/L磷酸(45:55:0.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在上述条件下,黄芩苷在0.00272μg/mL^0.0544μg/mL(r=0.9997)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0.44%。结论本方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的黄芩苷含量操作简单、准确且快速,可作为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小柴胡颗粒 黄芩苷 含量
下载PDF
小柴胡冲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山寅 陈祖明 《基层中药杂志》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对小柴胡冲剂的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法 ,对样品中柴胡、黄芩和甘草进行了鉴别。结果 鉴别方法专属性强 ,重现性好 ,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本研究为小柴胡冲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小柴胡冲剂 质量标准 定性鉴别 中药
下载PDF
小柴胡颗粒生物靶标网络及潜在作用机制解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毕聪 郑如文 +8 位作者 杜海泳 张俊华 江志强 何逸禧 廖彦 陈秀丽 彭维 姚宏亮 刘宏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7,共13页
小柴胡颗粒系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名优中药品种,具有解表散热、舒肝和胃的功效。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解析小柴胡颗粒生物靶标网络及潜在作用机制。通过TCMSP、Pubmed、UniProt等数据库筛选小柴胡颗粒的活性成分... 小柴胡颗粒系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名优中药品种,具有解表散热、舒肝和胃的功效。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解析小柴胡颗粒生物靶标网络及潜在作用机制。通过TCMSP、Pubmed、UniProt等数据库筛选小柴胡颗粒的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采用String、Cytoscape分析作用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GO功能、KEGG通路富集,构建小柴胡颗粒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表明,小柴胡颗粒中共筛选得到了82个活性成分与242个潜在作用靶点。其中,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汉黄芩素、柚皮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黄芩素、黄芩苷以及甾醇类成分豆甾醇、β-谷甾醇为主要活性成分;VEGFA、JUN、MAPK3、AKT1、MMP9、IL6、ALB、PTGS2、CXCL8、CASP3为关键作用靶点;共富集得到20条关键作用通路,其中50%与抗病毒密切相关,包括Huma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Influenza A、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等,其他作用通路主要包括免疫及炎症相关通路PI3K-Akt pathway、MAPK pathway、TNF pathway等及凋亡相关通路Apoptosis等。本研究明确了小柴胡颗粒在抑制病毒复制与入侵方面的作用优势,并解析了其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细胞凋亡的关键靶点及通路,为其药理机制解析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颗粒 生物靶标网络 抗病毒 炎症反应 免疫应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小柴胡颗粒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组方配伍规律解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毕聪 郑如文 +8 位作者 黄海涛 江志强 黄伟 何逸禧 张俊华 吴灏 王永刚 刘宏 马蓉 《药学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504-513,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科学解析小柴胡颗粒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通过数据库结合文献筛选小柴胡颗粒各味药材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药材间交互分析;构建小柴胡颗粒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对各味药材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 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科学解析小柴胡颗粒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通过数据库结合文献筛选小柴胡颗粒各味药材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药材间交互分析;构建小柴胡颗粒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对各味药材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阐释小柴胡颗粒退热机制及药材配伍规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β-谷甾醇等9种成分为两味及以上药材共有。君药柴胡的作用通路及靶点集中在抗病毒、退热、免疫、炎症等方面,在处方中发挥主导地位;臣药黄芩可增强柴胡作用,并同时增加了处方的抗菌功效;佐药党参、大枣通过内分泌、松弛素、心血管相关通路及靶点,发挥益气健脾、养血生津功效;佐药半夏、生姜通过神经活性、神经传导、激素分泌相关通路及靶点,发挥和胃降逆止呕、抗抑郁功效;使药甘草主要影响药物代谢与分布,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针对退热及其机制,小柴胡颗粒共富集到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中的27个靶点,其中7味药材共同作用的核心靶点有5个:核因子-κB(NF-κB)、激活蛋白1(AP-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天蛋白酶3(CASP3),对于退热疗效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从单成分浓度叠加、单靶点作用叠加、多靶点协同作用3个方面,科学解析了小柴胡颗粒的组方配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颗粒 网络药理学 组方配伍 退热机制 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