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褚家村南墓地2018年发掘简报
1
作者 陈魁(文/摄影/绘图) 崔素云 +5 位作者 袁蕊(文/摄影) 郭宇奇(文/摄影) 崔小非(摄影) 赵林(绘图) 王强(绘图) 李辉(绘图) 《草原文物》 2024年第1期26-52,F0003,共28页
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临淄文物部门对褚家村南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向多为北向或东向,墓主以仰身直肢为主,葬具多为一棺,并常见腰坑、二层台,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少量青铜器。本文选取其中11座典型墓... 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临淄文物部门对褚家村南墓地进行发掘,发现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向多为北向或东向,墓主以仰身直肢为主,葬具多为一棺,并常见腰坑、二层台,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少量青铜器。本文选取其中11座典型墓葬进行介绍,根据其出土器物的组合关系、器型变化以及与邻近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存的比较,推定年代约为春秋时期。褚家村南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春秋时期齐国的物质文化遗存、丧葬制度以及鲁北地区周代墓葬的分期增添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淄 褚家村南墓地 春秋时期 齐国
下载PDF
陕西西安焦村十六国墓M34发掘简报 被引量:1
2
作者 辛龙 +6 位作者 王晓静(绘图) 荣洁(绘图) 刘亚峰(摄影) 杜欣(摄影) 李昌林(摄影) 杨军凯 郭永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1,共8页
2020年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焦村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M34形制完整,出土器物种类丰富,组合明确,主要出土器物有陶俑、模型明器、石器和铜器。通过研究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该墓葬属十六国前秦时期。该墓... 2020年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焦村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M34形制完整,出土器物种类丰富,组合明确,主要出土器物有陶俑、模型明器、石器和铜器。通过研究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该墓葬属十六国前秦时期。该墓的发现为十六国时期墓葬的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村墓地 土洞墓 十六国时期
下载PDF
陕西西安长安区大原村西周墓发掘简报
3
作者 王自力 +2 位作者 张小丽(执笔/整理) 洪秀媛(执笔/整理) 张蕊侠(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F0002,共15页
大原村地处西周丰镐遗址腹地,东北与丰镐遗址车马坑相距约1.6千米。2008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大原村东侧长安十二中发现的4座西周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有铜器、陶器及少量玉石器等。本次发掘为丰镐遗址布局... 大原村地处西周丰镐遗址腹地,东北与丰镐遗址车马坑相距约1.6千米。2008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大原村东侧长安十二中发现的4座西周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保存完整,出土有铜器、陶器及少量玉石器等。本次发掘为丰镐遗址布局及西周晚期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原村 丰镐遗址 张家坡墓地 西周墓葬
下载PDF
曲沃北赵晋侯墓地出土格公鼎与晋、倗、霸佚史
4
作者 黄锦前 《文物季刊》 2023年第4期89-95,共7页
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叔夨方鼎的“叔夨”即叔虞,成王时始封于唐,其子燮父于康王末年徙封于晋,改称“晋”。M113出土格公鼎与大河口M1霸公墓随葬的兽面纹方鼎(M1:74)系同人所作,“格(霸)公”应即大河口M1的墓主成康时期的首任霸伯荆,“... 北赵晋侯墓地M114出土叔夨方鼎的“叔夨”即叔虞,成王时始封于唐,其子燮父于康王末年徙封于晋,改称“晋”。M113出土格公鼎与大河口M1霸公墓随葬的兽面纹方鼎(M1:74)系同人所作,“格(霸)公”应即大河口M1的墓主成康时期的首任霸伯荆,“湿宫”系霸国宗庙所在,格公作此鼎以祭祀宗庙。M114、M113系晋侯燮父及其夫人之墓,晋侯昭王时卒,其夫人卒于穆王初年,霸伯荆之孙霸伯尚(大河口M1017墓主)以其祖之祭器赙赠,以表明对晋霸关系的重视。倗伯釐盘的倗公系成康时期的首任倗伯(横水M3250墓主),系南公与召公奭婿,格公系文王婿,成王姑父,倗、霸因其与姬周王朝及其宗亲特殊的姻亲联盟关系,故其始封君皆称“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赵晋侯墓地 格公 晋侯 倗公 姻亲联盟
下载PDF
新见郳公戈与小邾国世系补议
5
作者 侯乃峰 蔡蒙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3期24-31,共8页
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墓地盗掘出土有一件郳公戈,可以证明大韩墓地当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的小邾(郳)国贵族墓地,而且此墓地很可能包含有小邾(郳)国国君的墓葬。根据传世文献记载与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材料,学者们尝试复原小邾(郳... 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墓地盗掘出土有一件郳公戈,可以证明大韩墓地当是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的小邾(郳)国贵族墓地,而且此墓地很可能包含有小邾(郳)国国君的墓葬。根据传世文献记载与考古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材料,学者们尝试复原小邾(郳)国的世系,但由于材料不足征,复原的世系仍然留有不少缺憾。由于出土信息相对明确,这件新出郳公戈铭文中所见的人名“郳公克父”,对于复原小邾(郳)国世系具有一定的补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郳公戈 大韩墓地 小邾(郳)国世系 郳公克父
下载PDF
龙口晋墓砖铭与太元廿年青齐情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78,共6页
东晋、后燕对立时期的青齐地区形势,以往因史料缺乏而很不明晰。2007年山东龙口市东梧桐晋墓出土的铭文墓砖,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可以佐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4册“建兴十年后燕疆域图”绘入青齐全境,并不准确。这一时期青齐大部... 东晋、后燕对立时期的青齐地区形势,以往因史料缺乏而很不明晰。2007年山东龙口市东梧桐晋墓出土的铭文墓砖,为此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可以佐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4册“建兴十年后燕疆域图”绘入青齐全境,并不准确。这一时期青齐大部是在附属东晋的辟闾浑势力控制之下。东梧桐墓地是由两座西晋墓、两座东晋墓构成的家族墓地,显示出当地大族力量的长期延续。永嘉之乱后,尽管不断有河北侨民南迁,但一直到南燕统治青齐为止,青齐大族在当地仍处于政治主导地位。由于地缘性的影响,青齐地区受到河北侨民的影响,更显著的发生于青齐西部和临淄、广固一带,青齐东部的“土著”特征则更为显著。探讨四五世纪青齐区域历史,需要注意这种内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后燕 青齐 东梧桐晋墓 地方大族
下载PDF
传统村落与民俗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墓园策划
7
作者 谭人殊 《山西建筑》 2017年第6期9-10,共2页
以云南楚雄地区的墓园规划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村落的布局特性,从规划、建筑、殡葬心理及民俗文化传播等多个角度,创造性地探讨了一种宗教式墓园的构建方式,为地域性墓园设计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墓园设计 宗教 传统村落 规划布局
下载PDF
乡村墓园规划建设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耿秀婷 偶春 +1 位作者 陈雨婷 马凯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7期3-5,127,共4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时期,但散乱差的坟地在广大农村地区随处可见,无法满足乡村对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因此建设乡村墓园势在必行。该文在分析乡村墓地现状的基础上,...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时期,但散乱差的坟地在广大农村地区随处可见,无法满足乡村对基础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因此建设乡村墓园势在必行。该文在分析乡村墓地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从用地性质、交通可达性、风水文化上进行科学选址,利用生态化、公园化、人文化等设计理念,统一规划,建设集传统殡葬、园林景观、人文纪念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乡村墓园,并就殡葬改革的推行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今后乡村墓园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乡村 农村社区 公墓 规划建设 殡葬改革
下载PDF
陕西西安自强村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全民 王钦玄 +10 位作者 冯永恒 王焕 方辉 刘善沂(绘图) 赵娜(绘图) 司丽媛(绘图) 李潇檬(绘图) 庄泽文(绘图) 丁方婕(绘图) 许鑫涛(绘图) 马霄等(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42,共22页
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为配合基础建设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对西安市北郊自强村汉墓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地围沟1组、汉墓42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各类随葬品400余件。本文介绍的5座墓... 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为配合基础建设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对西安市北郊自强村汉墓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地围沟1组、汉墓42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各类随葬品400余件。本文介绍的5座墓葬较为典型,时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中期,推测墓主为汉长安城内中低级官吏与一般贵族。此外,M33和M45的随葬陶器组合、M39出土的朱书陶瓶为研究汉墓陶器随葬制度、社会思想与东汉佛教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自强村 汉墓 围墓沟 朱书陶瓶
下载PDF
生物考古学视野下的梁带村芮国居民性别分工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穆艾嘉 陈靓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76,共8页
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是近年周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对于探讨芮国历史、两周丧葬制度与社会风貌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从生物考古的角度着手,对梁带村芮国墓地小型墓葬居民肱骨、股骨、胫骨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男女性居民四肢骨发育程度... 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是近年周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对于探讨芮国历史、两周丧葬制度与社会风貌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从生物考古的角度着手,对梁带村芮国墓地小型墓葬居民肱骨、股骨、胫骨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男女性居民四肢骨发育程度差异不明显,再结合小型墓葬体量、形制与随葬品等方面分析,得出梁带村芮国墓地小型墓葬女性社会地位较高的结论。表明芮国女性承担了除家庭之外更多的工作,男女性存在性别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带村芮国墓地 性别分工 肢骨 墓葬形制
下载PDF
黄陵寨头河战国墓地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周勇 孙战伟 邵晶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6,共8页
本文探讨了寨头河墓地的布局及墓葬特征、年代、族属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寨头河墓地的年代集中在战国早中期,个别墓葬略有早晚,其文化面貌复杂、多元因素共存,既包括了西戎文化因素、三晋文化因素,又包括少量的北方系青铜文化的因素,... 本文探讨了寨头河墓地的布局及墓葬特征、年代、族属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寨头河墓地的年代集中在战国早中期,个别墓葬略有早晚,其文化面貌复杂、多元因素共存,既包括了西戎文化因素、三晋文化因素,又包括少量的北方系青铜文化的因素,个别遗物与寺洼文化或有渊源关系。但是无论如何,寨头河墓地的文化内涵主体是以"铲足鬲"及各式杂色陶罐为载体的戎人遗存,它是一处与魏国关系密切的戎人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寨头河 战国时期 戎人墓地 魏国
下载PDF
陕西黄陵寨头河战国戎人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周勇 邵晶 +4 位作者 孙战伟 邵安定 徐菱 刘小玲 张明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10,F0002,I0001-I0006,共15页
2011年4~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和黄陵县旅游文物局对黄陵县阿党镇寨头河村的战国墓地进行了全面勘探及发掘,清理墓葬90座、马坑2座以及殉埋青铜短矛的方坑1座,出土了一批丰富的战国时期戎人遗存。寨头河墓地系晋... 2011年4~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和黄陵县旅游文物局对黄陵县阿党镇寨头河村的战国墓地进行了全面勘探及发掘,清理墓葬90座、马坑2座以及殉埋青铜短矛的方坑1座,出土了一批丰富的战国时期戎人遗存。寨头河墓地系晋陕高原首次发现并完整揭露的唯一一处戎人墓地,与魏国关系密切,为研究商周以来戎人的迁徙和流布提供了新的线索。它的发掘不仅填补了陕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中重要的一环,也为辨识该区域同类遗存的年代及性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寨头河 戎人墓地 战国时期
下载PDF
陕西黄陵县史家河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周勇 孙战伟 +3 位作者 邵晶 张华 刘小玲 张明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F0002,F0003,共13页
2012年1~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和黄陵县旅游文物局对黄陵县阿党镇史家河战国墓地进行了全面勘探及发掘,清理墓葬37座,出土了一批丰富的战国时期遗存。史家河墓地的发掘丰富陕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也为辨识该... 2012年1~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延安市文物研究所和黄陵县旅游文物局对黄陵县阿党镇史家河战国墓地进行了全面勘探及发掘,清理墓葬37座,出土了一批丰富的战国时期遗存。史家河墓地的发掘丰富陕北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也为辨识该区域同类遗存的年代及性质提供了重要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史家河 戎人墓地 战国时期
下载PDF
荥阳小胡村墓地出土部分铜器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鑫光 梁法伟 +2 位作者 唐静 高振龙 贾连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
小胡村墓地为殷墟晚期"舌"氏家族墓地,为探讨其出土铜器的腐蚀特征,揭示其所蕴含制作技术和相应考古学信息,从而为器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墓地出土12件铜器进行基体锈层结构和制作技术... 小胡村墓地为殷墟晚期"舌"氏家族墓地,为探讨其出土铜器的腐蚀特征,揭示其所蕴含制作技术和相应考古学信息,从而为器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墓地出土12件铜器进行基体锈层结构和制作技术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相较纯铜、铜锡和铜锡铅合金,铜铅合金耐腐蚀能力较弱,腐蚀严重;铜器经冷热加工处理易造成内部组织结构不均内应力残存,间接加速铜器腐蚀;12件铜器材质:纯铜2件、铜铅合金4件、铜锡合金3件和铜锡铅合金3件;仅2件兵器(刀M28:1、戈M38:1)经有意铸后热锻和冷加工,其余皆直接铸造成型。M21墓4件铜器皆为铜铅合金明器,小胡村墓地作为殷墟周边商文化系统,趋同商文化中心区,亦呈现部分中小贵族随葬铜器明器化现象。研究结果可为器物修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胡村墓地 殷墟晚期 青铜器 科学分析
下载PDF
河南省荥阳市小胡村M22、M28相关问题蠡测
15
作者 陈翔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6-191,168,共7页
荥阳小胡村晚商墓地应为晚商"舌"族家族墓地,小胡村M22、M28是晚商"舌"族中小贵族墓葬,年代应在殷墟二期晚段。两墓所出"舌"铭铜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舌"族铜器。从两座墓葬随葬青铜器的差异看... 荥阳小胡村晚商墓地应为晚商"舌"族家族墓地,小胡村M22、M28是晚商"舌"族中小贵族墓葬,年代应在殷墟二期晚段。两墓所出"舌"铭铜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舌"族铜器。从两座墓葬随葬青铜器的差异看,两座墓主生前在军队中应分属不同兵种。1933年安阳薛家庄出土"舌"铭铜器的殷墓墓主应属小胡村"舌"族一员,身份应为"舌"族高级贵族或族长。小胡村晚商墓葬随葬青铜器、玉器,罕见陶器以及普遍铺放朱砂的葬俗,与同时期殷墟及郑洛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胡村商墓 舌族 青铜器 朱砂葬
下载PDF
浙江宁波鄞州横溪栎斜西山墓地考古发掘简报
16
作者 卜汉文 王光远 +3 位作者 兰博 田小冬(摄影) 陈卓尔(摄影) 夏可一(摄影)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0,共17页
栎斜西山墓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栎斜村西北一侧的西山上,墓葬年代从东汉—三国时期延续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墓葬数量最多。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墓葬114座,其中东汉—三国时期墓葬有5座、两晋时期的墓葬有3座、南朝时期墓葬... 栎斜西山墓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栎斜村西北一侧的西山上,墓葬年代从东汉—三国时期延续到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墓葬数量最多。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墓葬114座,其中东汉—三国时期墓葬有5座、两晋时期的墓葬有3座、南朝时期墓葬有7座、隋唐时期墓葬有3座、明清时期墓葬有96座,出土少量遗物。该墓地使用时间长、墓葬数量大、类型丰富,为研究宁绍平原乃至浙东地区汉晋墓葬的分布规律、墓葬形制、墓室构筑、墓砖烧造等方面提供了新材料,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数量较多、特征明显的明清墓葬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东南沿海明清时期丧葬制度、习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斜西山墓地 东汉—三国时期墓葬 明清时期墓葬
原文传递
山东曲阜市鲁国故城坊上村南墓地东周墓的发掘
17
作者 韩辉 张俭 +5 位作者 贺于直 刘延常 房萌(绘制) 戴海丽(绘制) 李嘉琪(绘制) 张仲坤(拍摄)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6,F0002,共18页
坊上村南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西部、明故城西北城墙外市农业局旧址处,遗址内有一处相对独立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墓地(图一)。2014年,为配合市农业局旧址改造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院内区域进行考古钻探,钻探面积6866平... 坊上村南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西部、明故城西北城墙外市农业局旧址处,遗址内有一处相对独立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墓地(图一)。2014年,为配合市农业局旧址改造工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院内区域进行考古钻探,钻探面积6866平方米。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对旧址区域进行发掘,发掘面积4300平方米。此次发掘发现有龙山文化、东周、汉代等多个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遗迹有灰坑198个、水井17座、墓葬84座、车马坑6座(图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曲阜市 鲁国故城 坊上村南墓地 土坑竖穴墓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原文传递
滕州前掌大南岗子墓地所见腰坑葬俗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祁翔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82,共12页
基于墓葬分期的再考察,对各期腰坑墓及非腰坑墓的典型墓葬特征比较可知,前掌大南岗子墓地腰坑墓具有相对较强的文化传统,此地腰坑葬俗和殉狗葬俗未因商周之际中原地区政治变迁而衰落、消亡,但仍发生一些变化。至西周前期偏晚阶段,墓葬... 基于墓葬分期的再考察,对各期腰坑墓及非腰坑墓的典型墓葬特征比较可知,前掌大南岗子墓地腰坑墓具有相对较强的文化传统,此地腰坑葬俗和殉狗葬俗未因商周之际中原地区政治变迁而衰落、消亡,但仍发生一些变化。至西周前期偏晚阶段,墓葬面积、棺数量和腰坑尺寸等与腰坑墓等级划分的相关性也减弱。这些与其尚处于“旧礼”解构之动荡期和“新礼”形成之滥筋期有关。在商末周初背景下,由于周文化等影响,南岗子腰坑墓与非腰坑墓的葬制均受到了一定冲击,等级地位间的差异有所减小,但族群意识的波动变化以及周王朝的怀柔政策,或又使得二者的差距至少在西周前期偏晚阶段暂未明显地较之前持续缩小,殷遗文化传统则似乎更为集中,也不排除有部分般遗民属于西周前期迁徙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掌大南岗子墓地 腰坑墓 非腰坑墓 墓葬特征 微观视角
原文传递
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自强村汉墓发掘简报
19
作者 王钦玄 张全民 +7 位作者 冯永恒 彭富仁 王焕 刘善沂(图/摄) 许鑫涛(图/摄) 符杰(图/摄) 丁静觐(图/摄) 张亮(图/摄) 《东方考古》 2023年第1期742-765,785-789,共29页
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为配合基础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自强村汉墓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汉墓42座,出土各类器物400余件。本文对围沟及其以内的4座墓葬和另外3座文化内涵较丰富... 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为配合基础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山东大学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自强村汉墓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汉墓42座,出土各类器物400余件。本文对围沟及其以内的4座墓葬和另外3座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墓葬予以报道,时代跨越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以新莽时期较为集中。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关中地区汉墓,尤其是墓园制度、器用礼俗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自强村 汉墓 围沟
原文传递
金村东周王陵墓葬形制辨析
20
作者 刘文豪 李勇 《洛阳考古》 2023年第2期26-33,共8页
20世纪惨遭盗掘的金村东周王陵是考古学界难以回避的伤痛。怀履光在盗掘发生后所做的记录真伪掺杂,考古情境的缺失使金村墓葬的考古研究工作相对滞后。针对怀履光记载较详细的V号墓,本文通过建立以科学发掘的东周时期高等级墓葬为主的... 20世纪惨遭盗掘的金村东周王陵是考古学界难以回避的伤痛。怀履光在盗掘发生后所做的记录真伪掺杂,考古情境的缺失使金村墓葬的考古研究工作相对滞后。针对怀履光记载较详细的V号墓,本文通过建立以科学发掘的东周时期高等级墓葬为主的参照系,进而择取、补充与校正早期文本中记录金村墓葬的有效信息,认为金村东周王陵为使用分室形制、“亚”形椁室的积石积炭墓,其墓葬形制既继承了商周以来王级葬制的传统,又部分接纳了东周时期的新兴因素,其构成所体现的二元性,或许正是东周天子窘蹙身份的映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王陵 墓葬形制 金村墓地 “亚”形椁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