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战明威 娄强 +5 位作者 刘鹏飞 王磊 詹绪新 赖雨琪 余怡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8-305,共8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出附睾炎与消瘰丸(Ⅱ)相关的靶点,在Venny平台获得两者的共同靶点。应用STRING数据获得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出附睾炎与消瘰丸(Ⅱ)相关的靶点,在Venny平台获得两者的共同靶点。应用STRING数据获得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拓扑分析后筛选出关键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药物靶点238个,疾病靶点2150个,共同靶点85个。PPI网络分析得到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核心靶点包括TNF、IL6、IL1B、MMP9、AKT1、PTGS2和TP53等。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共同靶点参与缺氧的反应、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炎症反应、MAPK级联反应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分析提示癌症通路、PI3K-Akt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通路、Ras信号通路及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等信号通路可能与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机制有关。结论: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潜在靶点和通路,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瘰丸 附睾炎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玉春 黄卫周 商学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附睾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急性组23例,非急性组38例。两组患者皆使用消瘰丸(Ⅱ)6 g每日2次口服,急性组患者另予抗菌药物静滴。疗程皆为4周。急性组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综合判断疗效... 目的:探讨消瘰丸(Ⅱ)治疗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附睾炎患者分为2组,其中急性组23例,非急性组38例。两组患者皆使用消瘰丸(Ⅱ)6 g每日2次口服,急性组患者另予抗菌药物静滴。疗程皆为4周。急性组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综合判断疗效,同时记录视觉疼痛评分(VAS)的改变。非急性组使用慢性附睾炎症状指数评分表(CESI)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急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从(7.08±1.09)分降到(2.10±1.3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为82.60%。非急性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为(7.08±1.09)分及(2.10±1.3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8±1.14)分及(1.87±1.56)分;总分为(14.37±1.78)分及(3.97±2.73)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为84.21%。结论:证实消瘰丸(Ⅱ)是临床治疗附睾炎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现代医学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瘰丸 附睾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仝小林教授应用消瘰丸加味治疗甲亢验案1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帅 仝小林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14-116,共3页
临床中甲亢的中医辨证以阴虚火旺多见,或兼有气郁、痰凝、血瘀等证。仝小林教授临证常投以消瘰丸加味进行治疗,其中常使用大剂量夏枯草和生牡蛎,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各方面症状,而且也可以逆转各项现代医学相关指标。
关键词 消瘰丸 甲亢 大剂量 仝小林
下载PDF
升降散合消瘰丸加味治疗亚甲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相军 程刚 徐江红 《陕西中医》 2016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分析升降散联合消瘰丸加味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更为有效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接受升降散联合... 目的:分析升降散联合消瘰丸加味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更为有效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提供参考。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强的松口服治疗,治疗组接受升降散联合消瘰丸加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虽然2组治疗后FT3、FT4、ESR及CRP均低于治疗前,TSH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FT3、FT4、TSH、ESR及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2组入组接受治疗前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疼痛及发热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完成8周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完成8周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降散联合消瘰丸加味可在不降低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亚急性/中医药疗法 升降散/治疗应用 @消瘰丸
下载PDF
消瘰丸治疗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佳庆 许华宁 陈德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561-563,567,共4页
[目的]观察消瘰丸治疗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分为消瘰丸组(口服消瘰丸,6g/次,2次/d)和头孢地尼组(口服头孢地尼胶囊,0.1g/次,3次/d),每组各30例,均连续治疗15d。比较治疗... [目的]观察消瘰丸治疗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分为消瘰丸组(口服消瘰丸,6g/次,2次/d)和头孢地尼组(口服头孢地尼胶囊,0.1g/次,3次/d),每组各30例,均连续治疗15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淋巴结大小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的变化情况,分析其显效率。[结果]治疗后消瘰丸组和头孢地尼组患者淋巴结大小分别为(0.90±0.80)cm、(1.17±0.82)cm,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治疗后两组患者VAS分值分别为(0.67±0.80)分、(0.80±0.89)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两组患者淋巴结大小和VAS分值治疗前后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瘰丸组患者总有效率90%,高于头孢地尼组的总有效率7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瘰丸治疗阴虚痰凝型颈部慢性淋巴结炎能使肿大的淋巴结缩小,疼痛减轻,临床疗效明显,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瘰丸 头孢地尼 阴虚痰凝型 颈部 慢性淋巴结炎 肿大淋巴结
下载PDF
消瘰丸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甲状腺结节3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范丽萍 余江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消瘰丸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要求低碘饮食,治疗组予消瘰丸及龙血竭胶囊,消瘰丸每次3 g口服,2次/日,龙血竭胶囊每次4粒,3次/日;对照组予左旋... 目的观察消瘰丸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要求低碘饮食,治疗组予消瘰丸及龙血竭胶囊,消瘰丸每次3 g口服,2次/日,龙血竭胶囊每次4粒,3次/日;对照组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每次5 ug口服,1次/日。2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最大直径变化,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45.71%,治疗组结节最大直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瘰丸联合龙血竭胶囊疗法能显著改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减小患者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消瘰丸联合龙血竭胶囊 结节最大直径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邱婉英 古学文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二冬汤合消瘰丸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368例病人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常规给予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组加用二冬汤合消瘰丸加味,停... 目的:观察二冬汤合消瘰丸加味配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368例病人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常规给予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口服,治疗组加用二冬汤合消瘰丸加味,停药后随访3年。结果:2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高、副作用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副作用少,是一种较好的非创伤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二冬汤 消瘰丸 远期疗效
下载PDF
消瘰丸基于PI3K/Akt/mTORC1通路对实验性甲状腺肿大鼠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伟 孙禹 +2 位作者 陈丽新 程伟 李文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36,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消瘰丸对实验性甲状腺肿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 TORC1)通路的影响,探究其对实验性甲状腺肿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购买60只5月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其中10只作为... 目的:通过观察消瘰丸对实验性甲状腺肿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 TORC1)通路的影响,探究其对实验性甲状腺肿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购买60只5月龄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其中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大鼠灌服丙基硫氧嘧啶(PTU)溶液构建结节性甲状腺肿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左甲状腺素钠片组、消瘰丸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左甲状腺素钠片组采用15μg·kg^(-1)的左甲状腺素钠片灌胃,消瘰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采用低剂量10 g·kg^(-1)、中剂量20 g·kg^(-1)、高剂量30 g·kg^(-1)消瘰丸灌胃,正常组、模型组采用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干预4周后采用5%苯巴比妥做常规腹腔注射麻醉后处死,显微镜观察大鼠病理组织学、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细胞生长因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神经递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 TORC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5-羟色胺(5-HT)、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PI3K、Akt、m TORC1蛋白表达量升高,去甲肾上腺素(NE)、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四碘甲腺原氨酸(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甲状腺素钠片组、消瘰丸低、中、高剂量组b FGF、VEGF、IGF-1、5-HT、TSH水平,PI3K、Akt、m TORC1蛋白表达量降低,NE、T_(3)、T_(4)、FT_(3)、FT_(4)水平升高(P<0.05);左甲状腺素钠片组比较,消瘰丸低、中、高剂量组b FGF、VEGF、IGF-1、5-HT、TSH水平,PI3K、Akt、m TORC1蛋白表达量降低,NE、T_(3)、T_(4)、FT_(3)、FT_(4)水平升高(P<0.05)。结论:消瘰丸可能作用于PI3K/Akt/m TORC1信号通路,发挥其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作用,且表现为剂量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瘰丸 结节性甲状腺肿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