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崤山外围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1
作者 张帅军 孙焱焱 《中国锰业》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崤山金矿外围位于豫西金矿化集中区之一的崤山地区,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对崤山外围金矿开展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类型为蚀变岩型,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过程中可能混入大气降... 崤山金矿外围位于豫西金矿化集中区之一的崤山地区,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对崤山外围金矿开展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类型为蚀变岩型,矿床明显受构造控制;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过程中可能混入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来源与燕山期花岗岩体有关。同时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进行矿床成矿条件分析,总结了区内金矿成矿标志,以期对该区金矿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外围 金矿 矿床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成矿过程
下载PDF
豫西崤山矿集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文毅 刘继顺 +3 位作者 何美香 丁云河 王秀全 李永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56-1770,共15页
崤山地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找矿效果不明显。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规律研究不系统,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矿理论体系。对区内金... 崤山地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金-银-钼多金属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但找矿效果不明显。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规律研究不系统,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矿理论体系。对区内金矿进行成矿年代、硫同位素、铅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崤山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壳幔混合源,以地幔为主;成矿流体为幔源流体、大气降水和变质流体的混合流体;成矿温度为中低温(136~379℃,平均232℃);成矿盐度为中等盐度(0.20%~27%,平均8.22%);成矿流体密度为低密度(0.65~1.13 g/cm3,平均0.88g/cm3);成矿流体压力为5~69 MPa;成矿深度估算为0.43~5.90 km;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结合区内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规律的综合分析,建立研究区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 金矿 控矿规律 成矿模型
下载PDF
矿区尺度的品位-吨位模型研究探讨——以崤山金矿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小峰 孙华山 刘浏 《贵州地质》 2012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矿床品位-吨位模型属于矿床统计模型,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河南省陕县金矿储量核查成果数据,选取崤山金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及Excel对全矿区75个金矿矿体块段品位、吨位数据进行频率分布分析与处理,然后进行... 矿床品位-吨位模型属于矿床统计模型,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河南省陕县金矿储量核查成果数据,选取崤山金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及Excel对全矿区75个金矿矿体块段品位、吨位数据进行频率分布分析与处理,然后进行P-P图及Q-Q图正态检验,建立了矿体块段品位模型、吨位模型、品位-吨位联合模型。总结了崤山金矿区矿体块段品位及吨位分布的典型数学地质特征,并探讨了品位-吨位模型在该矿区资源预测评价中的作用,为今后矿区的地质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位-吨位模型 崤山金矿 资源评价
下载PDF
崤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初探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利功 黄昊 +4 位作者 王帅 王辉 肖建辉 裴海洋 赵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06期130-136,共7页
崤山地区地处河南省西部,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本文在总结研究崤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崤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划分为崤山式金矿床、申家窑式金... 崤山地区地处河南省西部,属于小秦岭-崤山-熊耳山-外方山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本文在总结研究崤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崤山地区金银多金属矿划分为崤山式金矿床、申家窑式金矿床、银家沟式硫铁多金属矿床、中河-老里湾式银铅锌矿床4个矿床式,同时对区内金银多金属矿时空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最新勘查成果指出在崤山小妹河地区和龙脖水库地区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地区 金银多金属矿 成矿系列 成矿规律
下载PDF
贵州赫章县菜园子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晏勇 陶平 刘锐 《贵州地质》 2012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本文通过岩石、矿石的稀土元素数据分析,对贵州省赫章县菜园子式菱铁矿的矿床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进行研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及其相关参数表明,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兼有大陆与深部来源;泥盆纪不同时代地层的Ce/Ce*值曲线反映了水城-紫云... 本文通过岩石、矿石的稀土元素数据分析,对贵州省赫章县菜园子式菱铁矿的矿床物质来源和成矿环境进行研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及其相关参数表明,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兼有大陆与深部来源;泥盆纪不同时代地层的Ce/Ce*值曲线反映了水城-紫云-南丹晚古生代裂陷槽的变化;各种地球化学特征证明晚古生代裂陷作用对矿床的形成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位-吨位模型 崤山金矿 资源评价
下载PDF
河南崤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铁刚 孟宪锋 +4 位作者 王国瑞 肖建辉 吴昊 范海洋 员晓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3-419,共17页
崤山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豫西地区,矿体大多呈脉状产于断裂带内。成矿期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石英-黄铁矿阶段;(2)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期石英中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L型)和H_2O-CO_2包裹体(C... 崤山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豫西地区,矿体大多呈脉状产于断裂带内。成矿期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1)石英-黄铁矿阶段;(2)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期石英中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L型)和H_2O-CO_2包裹体(C型)。石英-黄铁矿阶段发育WL型和C型包裹体,它们的均一温度为300~393℃,盐度w(NaCl_(eq))为1.6%~11.0%,密度介于0.57~0.82 g/cm^3;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亦发育WL型和C型包裹体,它们的均一温度为261~298℃,盐度w(NaCl_(eq))为1.1%~11.8%,密度介于0.74~0.89 g/cm^3;石英-碳酸盐阶段仅见WL型包裹体,其均一温度为193~258℃,盐度w(NaCl_(eq))介于2.2%~12.7%,密度为0.87~0.97g/cm^3。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等特征,属于H_2O-NaCl±CO_2体系。崤山金矿石英的δ^(18)OH_2O值介于0.7‰~4.5‰之间,δDV-SMOW值介于-47.8‰^-69.5‰之间。H-O同位素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矿石硫化物的δ_(34)SV-CDT值为0.7‰~3.9‰,206Pb/204Pb值为17.391~17.728,^(207)Pb/^(204)Pb值为15.420~15.577,^(207)Pb/^(204)Pb值为37.420~37.923。S-Pb同位素结果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质岩浆。崤山金矿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流体相分离和温度的降低是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H-O-S-Pb同位素 崤山金矿 豫西 华北克拉通南缘
下载PDF
高精度重磁测量在河南崤山金矿区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洪南 张宏伟 陈中 《地质学刊》 CAS 2018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通过对河南崤山金矿区重磁资料数据的处理,分离了深源与浅源场,并结合物性特征解释重磁异常。研究区高精度重力异常主要反映断裂构造、隐伏岩体和崤山古地块分布特征,高精度磁力异常反映中酸性隐伏岩体分布特征。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 通过对河南崤山金矿区重磁资料数据的处理,分离了深源与浅源场,并结合物性特征解释重磁异常。研究区高精度重力异常主要反映断裂构造、隐伏岩体和崤山古地块分布特征,高精度磁力异常反映中酸性隐伏岩体分布特征。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和研究重磁异常特征,推测了与金矿有关的断裂及隐伏岩体的平面和三维空间分布位置。依据重磁异常特征和已知金矿床赋存规律,对成矿远景区段进行预测与评价,预测金矿远景区2处。对今后在研究区中深部和外围同类矿床的勘查中缩小目标靶区、合理选择勘探方法等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重磁测量 数据处理 断裂 隐伏岩体 金矿远景区 河南崤山
下载PDF
河南省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模式浅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磊 杨俊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43-148,共6页
河南省崤山地区位于位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较大。在总结本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石和围岩进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测试矿石包裹体成分以及含金石英脉中硫、氧、碳同位素特征,建立了矿床的... 河南省崤山地区位于位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较大。在总结本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石和围岩进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测试矿石包裹体成分以及含金石英脉中硫、氧、碳同位素特征,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研究发现本区成矿物质有多种来源,且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特点,并提出了河南省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模式为:区域变质-混合岩化-重熔花岗岩侵入-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地区金多金属矿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模式
下载PDF
豫西寺家沟金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昂 宋立强 杨林楠 《黄金》 CAS 2015年第7期17-22,共6页
豫西崤山地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但长期以来仅发现了崤山金矿床等几个小型金矿床,规模远不及同一成矿带上的熊耳山和小秦岭地区,迫切需要实现找矿突破。通过分析寺家沟金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而探讨其成矿潜力。矿区... 豫西崤山地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但长期以来仅发现了崤山金矿床等几个小型金矿床,规模远不及同一成矿带上的熊耳山和小秦岭地区,迫切需要实现找矿突破。通过分析寺家沟金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而探讨其成矿潜力。矿区内圈出1∶2.5万次生晕异常5处,Ⅲ号异常内发现了K1、K5等矿脉(体),资源量达中型金矿床和中型银矿床;Ⅳ号异常发现宽平4号脉,资源量达中型银矿床,Ⅴ、Ⅵ、Ⅶ号异常尚未得到验证。研究表明,Ⅵ号异常与Ⅲ号异常规模相当、Ⅶ号异常与Ⅳ号异常规模相当,均具中型矿床潜力;Ⅵ、Ⅶ号异常中发育北西向陡倾矿化断裂破碎带,与邻区已知矿脉相对应,矿化潜力大。综合分析认为,寺家沟金矿区具有达到大型金银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找矿远景 寺家沟金矿床 崤山地区 豫西
下载PDF
豫西崤山地区金矿床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祥龙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25,共4页
通过对豫西崤山地区金矿床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的分析研究,将该地区金矿床类型划分为大方山A型、大方山B型、半宽型及申家窑型4种类型,并重点对崤山地区金矿床的分布规律及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为该区进一步的金矿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 通过对豫西崤山地区金矿床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的分析研究,将该地区金矿床类型划分为大方山A型、大方山B型、半宽型及申家窑型4种类型,并重点对崤山地区金矿床的分布规律及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为该区进一步的金矿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地区 金矿床特征 富集规律
下载PDF
崤山地区拆离滑脱构造控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34
11
作者 朱嘉伟 张天义 侯存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崤山与其毗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的一部分 ,金矿成矿条件相似。但是 ,与其西邻的小秦岭相比 ,崤山金矿找矿工作始终未获重大突破 ,目前仅发现中型金矿床 1处。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研究不够深... 崤山与其毗邻的小秦岭、熊耳山同属华北地块南缘华熊复合地体的一部分 ,金矿成矿条件相似。但是 ,与其西邻的小秦岭相比 ,崤山金矿找矿工作始终未获重大突破 ,目前仅发现中型金矿床 1处。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研究不够深入。本文研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崤山地区金矿控矿构造体系的实地调查、解析 ,建立金矿控矿构造体系模式 ,研究金矿矿化富集与控矿构造体系间的空间关系 ,寻求金矿找矿重大突破的方向。研究表明 ,燕山期环崤山拆离滑脱构造体系为区内金矿控矿构造体系 ,环崤山主拆离滑脱构造带为区内主要的控矿、储矿构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拆离滑脱构造 崤山地区 成矿条件 找矿方向 控矿构造 拆离滑脱构造带
下载PDF
豫西崤山地区金矿成矿年龄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58
12
作者 朱嘉伟 张天义 薛良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8-422,共5页
^(40)Ar/^(39)Ar流体包裹体同位素测年法为金矿成矿年龄测定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由于次生包裹体的存在及样品中存在过剩氩或氩丢失,常产生复杂的不一致年龄谱,难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成矿年龄。本文对豫西崤山地区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和方... ^(40)Ar/^(39)Ar流体包裹体同位素测年法为金矿成矿年龄测定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由于次生包裹体的存在及样品中存在过剩氩或氩丢失,常产生复杂的不一致年龄谱,难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成矿年龄。本文对豫西崤山地区含金石英脉中的石英和方铅矿样品进行精选,采用阶段升温法测定出了可靠的^(40)Ar/^(39)Ar年龄。^(40)Ar/^(39)Ar等时线线性相关系数>0.99,^(40)Ar/^(39)Ar初始值分别为294.0和297.0,没有过剩氩和氩丢失。测得其全坪年龄分别为130.6±2.6 Ma和127.8±2.8 Ma;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3.0±2.7 Ma和126.0±2.5 Ma,不同样品的年龄值相差很小。由此可确定豫西崤山地区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30±6 Ma,为燕山期。这一年龄值与崤山变质核杂岩内花岗岩的形成年龄(106.0~122.1 Ma,K-Ar法)接近,说明了崤山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密切相关,金矿找矿工作应围绕燕山期花岗岩这一主导因素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年龄 氩40-氩39 地质年龄
下载PDF
崤山地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书奎 王秀全 +2 位作者 刘新艳 黄二辉 赵彦巧 《矿产与地质》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崤山地区位于河南小秦岭金矿田与熊耳山金矿田之间,是河南省重要的金多金属矿成矿地段。通过对崤山地区申家窑、寺家沟等矿床(点)的岩矿石稀土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分析表明:(1)大部分矿石与围岩岩石的稀土配分曲线不吻合,部分矿石与岩浆... 崤山地区位于河南小秦岭金矿田与熊耳山金矿田之间,是河南省重要的金多金属矿成矿地段。通过对崤山地区申家窑、寺家沟等矿床(点)的岩矿石稀土及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分析表明:(1)大部分矿石与围岩岩石的稀土配分曲线不吻合,部分矿石与岩浆岩的稀土配分曲线具有比较好的吻合;(2)热液体系相对富含Ca^(2+)、K^+,阴离子以SO_4^(2-)、F^-、Cl^-为主,成矿液体中NO_3^-含量低于检出限,Na^+/K^+比值均小于1,Cl^-/F^-比值均大于1;(3)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为主,其次为CO_2,含少量的H_2和CH_4,成矿溶液属于H_2O-Ca^(2+)(K^+、Na^+)-Cl^-(SO_4^(2-)、F^-、Cl^-)-CO_2体系。认为崤山地区金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不同时期的岩浆源的贡献;成矿热液主要为偏碱性的岩浆热液,其次为变质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金矿 稀土配分曲线 流体包裹体 热液体系 成矿物质
下载PDF
豫西申家窑金矿床原生晕分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利芳 郭甲一 +2 位作者 王永争 郭凯旋 金旺林 《矿产勘查》 2023年第8期1464-1472,共9页
作为豫西重要的金多金属矿床之一,申家窑矿床勘查工作多集中于500 m以浅,深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为探求豫西申家窑金矿床深部找矿潜力,本文采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使用格里戈良法确定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分析研究了矿床原生晕... 作为豫西重要的金多金属矿床之一,申家窑矿床勘查工作多集中于500 m以浅,深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为探求豫西申家窑金矿床深部找矿潜力,本文采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使用格里戈良法确定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分析研究了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获得的结果有:主矿体崤09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Ag-Cu-Sn-Mo-Bi-Sb-Pb-AuZn-W,具反向分带序列的特征;Au、Zn、Ag、Pb、Cu为近矿指示元素,As、Sb、Mo为前缘晕元素,Bi、W为尾晕元素,表现为前缘晕元素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尾晕元素逐渐增大;原生晕轴向叠加特征在+680~+620 m处呈现了高峰值,为矿体主要赋存标高,至+500 m处则重新出现增高的趋势,预测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大致为03线上主矿体西南方向的延伸,预计新增金资源量1000 kg。研究成果可为申家窑金矿床进一步寻找深部矿体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山 申家窑金矿床 原生晕分带 深部找矿预测 豫西
下载PDF
河南崤山矿集区金矿成矿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健 《矿产勘查》 2014年第1期26-31,共6页
豫西崤山地区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质发展演化,从新太古代到中生代不断活动,奠定了该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以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为依据,根据控矿地质条件和矿石特征等要素,把区内金矿床(点)划分为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斑岩—夕卡岩型... 豫西崤山地区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质发展演化,从新太古代到中生代不断活动,奠定了该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以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为依据,根据控矿地质条件和矿石特征等要素,把区内金矿床(点)划分为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斑岩—夕卡岩型3种矿床类型。文章阐述了各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归纳总结了该区成矿地质规律,构建了崤山矿集区金矿成矿模式,即矿源层、构造、岩浆热动力作用和有利的容矿空间"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指出了不同类型矿床找矿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类型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豫西崤山
下载PDF
崤山东北部金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振闽 段存基 +5 位作者 白焱 史保堂 侯恩慧 李红松 徐文超 赵春和 《矿产勘查》 2019年第3期493-508,共16页
崤山地区东北部是豫西金矿化集中区之一,虽然已探明金储量远不及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但其深部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金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金矿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 崤山地区东北部是豫西金矿化集中区之一,虽然已探明金储量远不及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但其深部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金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金矿深部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金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总结研究表明,区内金矿化类型分为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期以龙卧沟、后河小岩株为地表出露标志的隐伏中酸性岩基,成矿构造系统为与崤山太华群变质核杂岩和拆离断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变质核杂岩核部的NNW、NEE和NNE向的断裂结构面。在归纳金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金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特征 变质核杂岩 找矿预测 崤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