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浮游植物动态变化评估调水对棘洪滩水库水质的影响
1
作者 陈立国 陈阳亮 +2 位作者 刘本文 刘国祥 张烨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153,共11页
胶东调水工程是山东省远距离、跨流域、跨区域的大型水资源调配工程,实行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湖库水多水源联合调度,是胶东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保障和配置工程。该研究以胶东调水工程水源地(峡山水库)和受水水库(棘洪滩水库)为典型代表,... 胶东调水工程是山东省远距离、跨流域、跨区域的大型水资源调配工程,实行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湖库水多水源联合调度,是胶东地区重要的水资源保障和配置工程。该研究以胶东调水工程水源地(峡山水库)和受水水库(棘洪滩水库)为典型代表,共布设5个样点进行浮游植物全年月度监测和加密监测,对调水过程中2个水库的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丰度、群落结构、优势种、共有物种及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评估水库间调水可能产生的水质风险。结果显示:峡山水库调水到棘洪滩水库,导致2个水库的浮游植物趋于同质化,以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为首的多个优势蓝藻在棘洪滩水库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使棘洪滩水库浮游植物多样性降低,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影响;棘洪滩水库水质随调水从清洁型或寡污型快速向重污染型过渡。调水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水源地和受水水库的浮游植物及水质状况变化,尽可能选择合适的水源、合适的季节和合适的调水量进行生态调水,确保受水水库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山水库 棘洪滩水库 浮游植物 调水 优势种 入侵 水质
下载PDF
峡山水库流域表层土壤氮磷淋溶特征及释放预测
2
作者 王晴 孙增兵 +3 位作者 钱淑君 杨丽原 刘恩峰 郭志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58-65,共8页
以峡山水库流域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法模拟不同淋溶量下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3)-N)的淋出情况,并预测氮磷释放量。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该区域的TN、TP、NH_(3)-N含量总体上来说耕地大于林地,但并... 以峡山水库流域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法模拟不同淋溶量下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3)-N)的淋出情况,并预测氮磷释放量。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该区域的TN、TP、NH_(3)-N含量总体上来说耕地大于林地,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TN、TP、NH_(3)-N淋溶浓度与其在土壤中总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淋溶液中TN浓度随淋溶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表明土壤对TN的吸附能力较差,易随降雨渗透发生损失;TP和NH_(3)-N浓度随淋溶量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规律,且其淋溶强度均小于TN。在一定淋溶量条件下,氮磷淋出浓度与淋溶液体积呈指数相关,氮磷淋溶浓度随淋溶量的增加经过拟合得到峡山水库流域表层土壤营养盐的淋溶函数C=C_(0)e^(KV)。通过确定性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出采样点TN、TP、NH_(3)-N的年均释放浓度均值分别为23.00、4.33、4.49 mg/L,其中TN和TP年均释放浓度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超过水体重度富营养化标准,很可能通过径流等过程导致水体中氮磷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山水库 表层土壤 氮磷 淋溶特征 释放预测
下载PDF
明末清初闽南社会变迁与沿海家族发展探析--以霞山杨氏为个案
3
作者 邹君露 苏惠苹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明末清初时期,福建闽南地区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海洋氛围的动荡和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家族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定居于漳州九龙江沿海赤岭地区的霞山杨氏家族,是一个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半农半商”的传统... 明末清初时期,福建闽南地区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海洋氛围的动荡和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民众生活,家族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定居于漳州九龙江沿海赤岭地区的霞山杨氏家族,是一个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半农半商”的传统家族。明末清初的社会变迁打破了家族的平稳发展,迫使其举家迁徙南靖寻找生存空间,踏上适应、发展并融入新地域的发展道路。尽管突如其来的历史动荡对家族生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正是这一过程给家族生计发展与婚姻建构提供了契机,在动荡变迁中霞山杨氏家族反而实现了其社会经济资源的开拓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发展 社会变迁 霞山杨氏家族
下载PDF
浙江下山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俞伯汀 孙红月 +1 位作者 尚岳全 李焕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875-2881,共7页
新生代玄武岩在浙江省分布广泛,玄武岩台地型区滑坡是浙江省的重要滑坡类型之一,危害性很大。下山滑坡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生的最大滑坡,具有玄武岩台地型区滑坡的典型特征。用有限元方法对下山滑坡3条剖面的深部和浅部滑面进行数值模拟... 新生代玄武岩在浙江省分布广泛,玄武岩台地型区滑坡是浙江省的重要滑坡类型之一,危害性很大。下山滑坡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生的最大滑坡,具有玄武岩台地型区滑坡的典型特征。用有限元方法对下山滑坡3条剖面的深部和浅部滑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应用蠕变模型对滑坡位移进行模拟;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滑坡在最高水位、常水位、枯水位时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并使用滑坡监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滑坡处于蠕滑状态;(2)降雨及地下水是造成下山滑坡产生滑移的主要因素;(3)滑坡治理中应以排水工程作为核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玄武岩台地 下山滑坡 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蠕变分析 极限平衡法
下载PDF
山东峡山湖滩砂的现代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邱隆伟 周军良 +2 位作者 王新征 蔡宏兴 张振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山东省高密、安丘、昌邑之间的峡山湖发育的滩砂沉积体发育于滨浅湖地势平缓区,沉积物以中-细砂为主,分选好-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冲洗二段式为特征,滩砂后缘可见砾石沉积。根据沉积特征可将滨浅湖滩砂微相从岸线向湖方向,依次划分为滩... 山东省高密、安丘、昌邑之间的峡山湖发育的滩砂沉积体发育于滨浅湖地势平缓区,沉积物以中-细砂为主,分选好-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冲洗二段式为特征,滩砂后缘可见砾石沉积。根据沉积特征可将滨浅湖滩砂微相从岸线向湖方向,依次划分为滩砂后缘、滩砂砂坪和滩砂前缘和滩前席状砂四个沉积单元。滩砂后缘粒度较粗,岩性混杂,风成改造较强,表层多为风积物,常见植被发育;滩砂砂坪是滩砂后缘和滩砂前缘的过渡区,为前期滩砂前缘沉积经风的改造而成,兼具浪成和风成的特点;滩砂前缘由滩脊和滩脊间沉积物构成,沉积构造以浪成和冲洗成因为特点;滩前席状砂表现为浪成特征,沉积物分选好、粒度略有变粗,为水动力和风动力综合作用的产物:丰水期波浪作用控制滩砂沉积体的形成,枯水期滩砂沉积体暴露接受风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砂 沉积单元 粒度 成因 峡山湖
下载PDF
峡山湖沙坝的现代沉积 被引量:7
6
作者 邱隆伟 周军良 +1 位作者 姜在兴 王新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5-141,共7页
以现代沉积考察为基础,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湖泊中沙坝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认为峡山湖沙坝微相分为坝前、坝主体、坝后3个沉积单元。坝前受湖浪作用明显,沉积物以湖浪作用形成的浪成沙和冲洗沙为主,发育滩脊和席状沙沉积... 以现代沉积考察为基础,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湖泊中沙坝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认为峡山湖沙坝微相分为坝前、坝主体、坝后3个沉积单元。坝前受湖浪作用明显,沉积物以湖浪作用形成的浪成沙和冲洗沙为主,发育滩脊和席状沙沉积体。坝主体沉积物以厚度较大、受湖水及风改造明显的中细沙为主,可进一步细分为坝-滩复合体和坝-沙丘复合体。坝后受坝主体阻隔,丰水期为局限湖湾沉积,枯水期发育沼泽沉积。湖泊中沙坝的形成是在滨浅湖环境中水动力和岸线、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下,受湖浪、湖流以及暴露环境下风的改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湖浪所派生的沿岸流对沙坝的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丰水期沙坝体接受湖水动力的改造,枯水期沙坝体接受风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坝 沉积单元 沉积特征 成因 峡山湖
下载PDF
浙江省新昌县下山村滑坡地质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祝立人 毛光水 +2 位作者 李康东 成镇高 毛奀坤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18-22,共5页
本文研究了浙江省新昌县下山村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体的地质结构、形成特征。认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雨量充沛,地形呈阶梯状;岩层以5个旋回的软硬相间为主,覆盖层为第四纪松散层;滑坡体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孔隙-... 本文研究了浙江省新昌县下山村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介绍了滑坡地质灾害体的地质结构、形成特征。认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雨量充沛,地形呈阶梯状;岩层以5个旋回的软硬相间为主,覆盖层为第四纪松散层;滑坡体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水,滑坡区岩土体遇水后工程地质性质变差,其抗滑、抗软化能力较差。滑坡表现为后缘切层、中-前缘顺层型。文章从滑坡成因类型的形成条件、变形破坏机制和诱发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因素方面,对滑坡的稳定性作出了基本评价,对其发展变化作出了趋势性预测。认为该滑坡体物质结构复杂,分7(大)层,滑坡有多个滑移带,主滑移面(带)2个,滑坡体厚达60m,降雨是诱发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原因,该滑坡目前仍以蠕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蠕滑 地质特征 稳定性分析 下山村滑坡 浙江省新昌县
下载PDF
峡山水库大坝渗流安全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正华 刘嘉火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44,共5页
按照SL 258—2000《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要求,采用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渗流有限元计算分析及运行表现分析方法,对峡山水库大坝渗流安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主坝防渗措施不足,工程老化,坝基砂层渗流稳定不满足安全要求;郑公副坝部... 按照SL 258—2000《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要求,采用渗流观测资料分析、渗流有限元计算分析及运行表现分析方法,对峡山水库大坝渗流安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主坝防渗措施不足,工程老化,坝基砂层渗流稳定不满足安全要求;郑公副坝部分坝段坝基渗透稳定,武兰副坝永旺屯放水洞接触渗透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建议采取防渗加固措施,加固前合理调度运用,加强安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渗流 大坝安全评价 有限元法 峡山水库
下载PDF
福建政和夏山铅锌矿成矿时代研究及讨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隰弯弯 陈世忠 朱筱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0-449,共10页
福建政和夏山铅锌矿是福建省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其成因类型长期存在分歧。前人多将其归为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即矿层在新元古代由含矿热水沉积形成,燕山期岩浆侵入仅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富集;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夏山铅锌矿... 福建政和夏山铅锌矿是福建省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其成因类型长期存在分歧。前人多将其归为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即矿层在新元古代由含矿热水沉积形成,燕山期岩浆侵入仅对其进行了改造和富集;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夏山铅锌矿是受燕山期铜盆庵正长花岗岩侵入作用影响所形成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本文通过对夏山铅锌矿矿区精细的地质调查表明,夏山铅锌矿体的分布及形态与矿区内花岗斑岩密切相关,铜盆庵岩体对夏山铅锌矿的影响表现在后期的叠加、富集作用。为精确厘定夏山铅锌矿成岩成矿时代,文章对夏山铅锌矿矿区内与成矿相关的花岗斑岩进行了精确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工作。测试结果表明矿区花岗斑岩的侵入时代为(173.0±1.7)Ma,要早于铜盆庵岩体(155~150 Ma),而夏山铅锌矿则形成于(173±1.7)Ma(燕山早期)。这一成矿时代与赣东北地区主要的铜、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时代较为一致,表明武夷山地区对华南中生代第一期爆发式成矿作用亦有积极响应,具有早燕山期铜、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潜力。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武夷成矿带北段成矿期次划分为173 Ma和90~125 Ma两个重要的成矿期次,这一研究结果对武夷山成矿带进一步开展隐伏、叠加矿床的找矿工作及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山铅锌矿 矽卡岩型矿床 铜盆庵岩体 矿产勘查工程 武夷山 福建政和
下载PDF
体育特色小镇构建背景下峡山区体育旅游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清华 宋年春 《辽宁体育科技》 2017年第3期19-22,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SWOT分析法,以当前体育特色小镇构建背景下的峡山区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特色小镇构建的背景来源三方面:国家政策背景、大众健身需要、体育旅游发展需求;峡山区体育旅游具有区位...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SWOT分析法,以当前体育特色小镇构建背景下的峡山区体育旅游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特色小镇构建的背景来源三方面:国家政策背景、大众健身需要、体育旅游发展需求;峡山区体育旅游具有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设施优势、体育文化活动等优势;城镇发展起步晚,基础设施差、体育旅游人才不足是峡山区体育旅游发展的劣势;体育特色小镇兴起和峡山区制定的发展战略给予了峡山区发展体育旅游重要机遇;生态威胁是峡山区体育旅游发展的主要威胁。针对上述问题对峡山区体育旅游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特色小镇 体育旅游 峡山区 对策
下载PDF
湛江市霞山区港湾旅游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巧玲 缪细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49-152,共4页
霞山区是湛江市滨海旅游的前沿阵地,其最大卖点是港湾旅游。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港湾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旅游形象定位、品牌策略、目标市场定位、拓宽营销渠道等发展途径,并指出需要协调的关系,为实施港湾旅游开发提供科... 霞山区是湛江市滨海旅游的前沿阵地,其最大卖点是港湾旅游。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港湾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旅游形象定位、品牌策略、目标市场定位、拓宽营销渠道等发展途径,并指出需要协调的关系,为实施港湾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丰富该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市霞山区 港湾旅游业 发展途径
下载PDF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sand and mud in the lacustrine nearshore sand bar deposits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12
作者 SHANG Xiaofei DUAN Taizhong +1 位作者 HOU Jiagen LI Y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5期954-968,共15页
Different configurational orders of sand bodies and interlayers in lacustrine nearshore sand bar reservoirs frequently interact,causing complicated gen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argillaceous sediments,as well as other i... Different configurational orders of sand bodies and interlayers in lacustrine nearshore sand bar reservoirs frequently interact,causing complicated genesis and distribution of argillaceous sediments,as well as other issues.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sand and mud in the sand bar reservoir,and analyzes its internal structure.Modern sand bar deposits in the Xiashan Lake,Shandong Province,China,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nd bar reservoirs of the Member 2 of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Banqiao Sag,China.The configurational mode of sand bar deposits was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mposi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and and mud.Based on the alternate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and mud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lacustrine nearshore sand b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dimentary combination patterns:thin-sand and thin-mud interbed pattern,thick-mud thick-sand pattern,and thin-mud thick-sand pattern.Their mud components manifest as the deposition of fine-grained lithofacies of multiple genetic types.These include(semi-)deep lacustrine mud,sand and mud interbedded beach,argillaceous sediments in the water retention area behind the bar,and fall-silt seams that resulted from flood discharge.By summarizing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al locations and sequential relationships of each fine-grained argillaceous facies in modern sand bar deposits,a depositional process-based argillaceous sediment composition model is proposed.Based on th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sand bodies and argillaceous sediments in sand bar reservoirs,and introduces the typical stratigraphic structures of sand bars in two environments,i.e.,vertical superposition and lateral migration.In lacustrine nearshore sand bar reservoirs,the deposition and preservation degrees of mud mainly depend on three factors:accommodation space change,frequency of base-level cycles,and exposure-erosion time.These in turn influence the continuity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sand and mud in reservoirs.The distribution of argillaceous sediments forms different orders of interlayers,which affects the heterogeneity and fluid percolation of sand bar reservoirs.Clarifying the space-matching relationship of sand and mud in sand bar deposits provides geological models an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for the refined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the internal configuration of sand bar reservoirs.Furthermore,this work offers guidance for the optimal adjustment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r the optimization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USTRINE NEARSHORE SAND bar internal structure modern deposit space configuration xiashan Lake Banqiao SAG
下载PDF
湖泊滨岸砂坝内部结构特征剖析及其地质意义--以峡山湖现代砂坝沉积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商晓飞 郭颖 +2 位作者 侯加根 段太忠 赵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7-889,共13页
湖泊滨岸砂坝通常会形成优质储集体,是近年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然而,对砂坝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剩余油挖潜。位于山东省中部的峡山湖,其东南岸发育多列沿岸分布的现代砂坝沉积,以此为例,利用浅钻孔... 湖泊滨岸砂坝通常会形成优质储集体,是近年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然而,对砂坝内部结构特征认识不清,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和剩余油挖潜。位于山东省中部的峡山湖,其东南岸发育多列沿岸分布的现代砂坝沉积,以此为例,利用浅钻孔、探坑等手段对砂坝内部结构进行细致剖析。研究表明,砂坝总体呈现下细上粗的反粒序结构,其内部由一个或多个增生体叠加而成,增生体之间界面处通常发育泥质沉积(落淤层)。增生体在砂坝内部主要有覆盖式和顶积式2种堆积样式,前者加积作用强,保存较好,增生体规模向上逐渐变大;后者加积作用弱,增生体易受波浪冲刷破坏,规模向上减小。砂坝内落淤层的分布与增生堆积样式有关,覆盖式增生体间的落淤层呈连片披覆状,向湖盆中心倾斜型分布;顶积式增生体间的落淤层呈孤立残留状,近水平零星散布在增生体界面处。现代砂坝内部结构的解剖结果不仅可为认识砂坝储层中砂体的堆积样式和砂、泥岩的空间配置关系提供真实的原型地质模式指导,在建立砂坝储层地质模型时还可提供定量化的条件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坝 内部结构 峡山湖 现代沉积 构型解剖
下载PDF
现代滩砂沉积特征及其对油气勘探的启示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升兰 姜在兴 +1 位作者 邱隆伟 刘晖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9,111-112,共4页
薄互层滩坝油藏具有近油源、储集性能较好和生储盖组合配置较为完善等有利的油气富集条件,逐渐成为中国东部油区的重点勘探领域;但与其他沉积体系相比,对滩坝沉积体系的研究程度尚欠深入。为此,以峡山水库现代滩砂沉积为研究对象,对其... 薄互层滩坝油藏具有近油源、储集性能较好和生储盖组合配置较为完善等有利的油气富集条件,逐渐成为中国东部油区的重点勘探领域;但与其他沉积体系相比,对滩坝沉积体系的研究程度尚欠深入。为此,以峡山水库现代滩砂沉积为研究对象,对其组成、沉积构造、粒度特征、沉积单元划分以及沉积序列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滩砂沉积物主要以细砂和粉砂为主,分选较好,呈席状分布于水库滨岸地带,发育层理、波痕、生物潜穴、贝壳碎片和植物碎屑等沉积构造,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包括两段式、两跳一悬式、一跳一悬夹过渡式3种类型;其沉积单元可划分为滩后席状砂、滩脊和滩脊间,在垂向上沉积序列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反旋回特征,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滨湖泥、滩脊间、滩脊以及滩后席状砂,且风向、风力和地貌是控制研究区滩砂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现代滩砂沉积特征及形成控制因素的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沉积盆地中物性较差的滩砂砂体和物性较好的坝砂砂体,并预测其分布,对于提高滩坝油藏的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砂 坝砂 现代沉积 相序 滩坝油藏 峡山水库
下载PDF
湖泊滨岸砂坝沉积砂泥空间配置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商晓飞 段太忠 +1 位作者 侯加根 李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2-915,共14页
针对湖泊滨岸砂坝储集层不同级次砂体与隔夹层交互频繁,泥质沉积成因与分布复杂等问题,开展了砂坝储 集层砂泥空间配置关系的研究,对砂坝储集层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山东省峡山湖现代砂坝沉积的解析,结 合板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 针对湖泊滨岸砂坝储集层不同级次砂体与隔夹层交互频繁,泥质沉积成因与分布复杂等问题,开展了砂坝储 集层砂泥空间配置关系的研究,对砂坝储集层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山东省峡山湖现代砂坝沉积的解析,结 合板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砂坝储集层的对比,分析砂、泥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关系,探讨砂坝沉积体的构 型模式。研究表明,根据纵向上砂、泥交互沉积特征,湖泊滨岸砂坝可划分为砂泥薄互层、厚泥厚砂、薄泥厚砂 3 种砂泥组合样式,其泥质组分表现为多种成因类型的细粒岩相沉积,分别是半深湖 深湖泥、砂泥互层式浅滩、坝 后水体滞留区域泥质沉积以及洪水注卸带来的落淤层。依据每种细粒泥质岩相在现代砂坝沉积中其特定的发育部位 和时序关系,建立了基于沉积过程的泥质沉积组合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砂坝储集层中的砂坝与泥质沉积的空间 配置关系,并提出砂坝垂向叠置和侧向迁移两种情况下的典型地层结构。湖泊滨岸砂坝储集层中,泥质的沉积与保 存程度主要受可容空间变化、基准面旋回频繁程度和暴露-冲刷时间 3 个因素的控制,进而影响着储集层中砂、泥岩 的连续性和相对含量。泥质沉积的分布会形成不同级次的隔夹层,并影响砂坝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和流体渗流。明确 砂坝沉积的砂泥空间配置关系可为砂坝储集层内部构型精细表征与建模提供地质模式和信息参数,为油藏开发策略 调整或优化开发方案给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滨岸砂坝 内部结构 现代沉积 空间配置关系 构型模式 峡山湖 板桥凹陷
下载PDF
中国淡水水华甲藻一新记录种及其生态风险 被引量:6
16
作者 谭好臣 王瑗媛 +3 位作者 李书印 张琪 刘国祥 刘本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4-792,共9页
2019年6月,在山东省峡山水库多个位点采集到角藻属(Ceratium)样品,并发现其在局部位点形成明显的浅褐色水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种与角藻属常见种飞燕角藻(C.hirundinella)亲缘关系最近,但形态学上有明显区别,前者具有1块间插板和3... 2019年6月,在山东省峡山水库多个位点采集到角藻属(Ceratium)样品,并发现其在局部位点形成明显的浅褐色水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该种与角藻属常见种飞燕角藻(C.hirundinella)亲缘关系最近,但形态学上有明显区别,前者具有1块间插板和3个顶板,而飞燕角藻具有4块顶板.通过对比,发现该种为我国淡水甲藻门未经描述的新记录物种——拟二叉角藻(C.furcoides).峡山水库中,水华发生位点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高达125.77μg/L,拟二叉角藻的密度达1.23×106cells/L,占总藻细胞密度的1.21%.细胞数量上,占优势的主要是尖头藻(Merismopedia spp.)和浮丝藻(Planktothrix spp.)等一些丝状蓝藻;但因个体细胞体积非常大,鲜重高达86.31 mg/L,占总藻鲜重的49.34%,因此在生物量上拟二叉角藻是绝对优势种.此外,通过核查采自我国东北、华中、西南地区不同时期、温度较高季节的多个标本,基于其自身特性和分布特点,本研究认为拟二叉角藻偏好高温和富营养水体,有在我国不同地区水体扩张并形成水华的潜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二叉角藻 甲藻 水华 新纪录 生态风险 峡山水库
下载PDF
山东峡山湖东岸现代滩坝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立科 邱隆伟 +3 位作者 杨勇强 杜双虎 杨保良 韩晓彤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8-294,共17页
滩坝作为发育于滨岸带非常重要的沉积储集层类型之一,已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目标。为进一步明确峡山湖东岸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以现代沉积考察为基础,结合探地雷达技术和粒度分析资料,对东岸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进行... 滩坝作为发育于滨岸带非常重要的沉积储集层类型之一,已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目标。为进一步明确峡山湖东岸滨浅湖滩坝沉积模式,以现代沉积考察为基础,结合探地雷达技术和粒度分析资料,对东岸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峡山湖东岸主要发育风成沙丘及滩坝2种沉积体系。早期风成沉积物以发育连续性好的大型板状交错层理细砂为主,分选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两段式为特征;滩坝沉积物以发育连续性差的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中砂为主,主要为反粒序或者复合粒序,具冲刷构造,岩性较混杂并以砂泥薄互层为特征,发育大量植物根系,粒度概率曲线以三段式为主,跳跃组分分为2段,分选较好。探地雷达资料表明研究区下部主要以厚层层状反射结构砂体为主,与风成沙丘沉积反射特征较为一致,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对滩坝沉积较强的水动力作用有较好的指示。总体上,风力作用控制了风成砂体的沉积发育并且改变了古地貌条件,风浪作用冲刷改造了早期砂体,为滩坝的发育提供了物源,控制了滩坝发育的规模和地理位置,可概括为"风运-湖改"滩坝沉积模式,可为滩坝体系的识别和有利储集层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山湖 滩坝 风成沙丘 沉积模式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多水源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动态分析:以山东峡山水库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好臣 王瑗媛 +2 位作者 陈阳亮 刘国祥 刘本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4-853,共10页
为了解山东省战略水源地峡山水库在多水源(本地湖库水、长江水及黄河水)共存条件下,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季节变化和群落结构稳定性状况,于2019年对峡山水库10个代表样点进行浮游植物季度采样,并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 为了解山东省战略水源地峡山水库在多水源(本地湖库水、长江水及黄河水)共存条件下,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季节变化和群落结构稳定性状况,于2019年对峡山水库10个代表样点进行浮游植物季度采样,并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及联结系数对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峡山水库四个季度共鉴定到浮游植物7门78属95种,其中优势种4门12属12种,除春季外,其他三季均以蓝藻类群为绝对优势,其中赖氏泽丝藻(Limnothrix redekei)、阿氏浮丝藻(Planktothrix agardhii)以及项圈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moniliformis)为全年优势种。多样性指数显示出较为一致的趋势,即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较高,夏季多样性最低。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大,变化范围在0.526~2.224,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秋季的项圈假鱼腥藻和春季的小金色藻(Chromulina sp.)。项圈假鱼腥藻在多个季节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及较强的适应多样化生境的能力。生态位重叠显示项圈假鱼腥藻与其他多个优势蓝藻在不同季节具有最大的生态位重叠值,且其是唯一一个在春、夏和秋三季处于衰退期,而在冬季迅速发展的优势蓝藻。四个季度优势种总体关联性差异较为明显,群落结构不稳定。卡方检验显示76%的物种对为显著正联结关系,形成以项圈假鱼腥藻为主导,与其他优势蓝藻共同占有同一资源和空间的稳定演替模式。建议水库管理及调水除关注夏秋季可能的藻华外,还需密切关注低温季节藻类的异常增殖,尤其是冬季的项圈假鱼腥藻。研究可为胶东调水工程相关水库的水华预警和多水源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山水库 浮游植物 优势种 生态位 种间联结性
下载PDF
Sentinel-3测高数据在湖库区域的波形重跟踪方法——以东平湖和峡山水库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兴超 郭斌 +4 位作者 邢文雪 项颖颖 郭瑞莲 徐莹 季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6-996,共11页
卫星测高技术是监测内陆水体水位变化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利用该技术提取的水位与实测水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波形重跟踪是提高卫星测高精度的一项关键技术.现有重跟踪算法中,改进阈值重跟踪算法(Improved Threshold Retracker, ITR)因其... 卫星测高技术是监测内陆水体水位变化的一项重要手段,而利用该技术提取的水位与实测水位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波形重跟踪是提高卫星测高精度的一项关键技术.现有重跟踪算法中,改进阈值重跟踪算法(Improved Threshold Retracker, ITR)因其计算简便、精度高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算法需要外部信息作为参考,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对ITR进行了优化,根据湖库水面近似水平的特点,不依赖外部信息可以自动从多个子波对应的水位中确定正确的水位.选择东平湖和峡山水库为试验区,基于Sentinel-3A/B合成孔径雷达高度计观测数据,对比了优化后的ITR、多回波波峰一致重跟踪算法(Multiple Waveform Persistent Peak retracker, MWaPP)和重心偏移重跟踪算法(Offset Centre of Gravity retracker, OCOG)提取水位的精度.结果表明,优化后的ITR精度最高,平均均方根误差为6.5 cm,与MWaPP和OCOG相比,精度分别提高了2.7 cm和24.2 cm.同时,该算法进行重跟踪时成功率较高,性能稳定,受悬挂效应影响最小,且提取结果基本不含异常值.优化后的ITR能够精确、可靠地提取湖库水位,这为湖库水位精准监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Sentinel-3 波形重跟踪 水位 东平湖 峡山水库
下载PDF
峡山有机蔬菜育苗基质配方筛选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林武 张元国 +2 位作者 徐彬杰 邓子涛 徐立功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6期63-66,共4页
以峡山有机蔬菜为试验材料,利用中药渣、菇渣、锯末、作物秸秆、草炭、珍珠岩、蛭石等配置成各种基质,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基质对峡山有机蔬菜出苗率、出苗时间和出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菇渣、中药渣可代替草炭成为大范围使用的新型育... 以峡山有机蔬菜为试验材料,利用中药渣、菇渣、锯末、作物秸秆、草炭、珍珠岩、蛭石等配置成各种基质,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基质对峡山有机蔬菜出苗率、出苗时间和出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菇渣、中药渣可代替草炭成为大范围使用的新型育苗基质,而锯末、作物秸秆等则需添加辅料并具体试验后才可用于育苗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山 有机蔬菜 育苗基质配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