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淅川库区土地利用优化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文静 李军 张贺 《科技资讯》 2024年第16期200-202,共3页
针对淅川库区,建立了一套因地制宜的资源环境容量评价指标,并对该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系统评估淅川县土地的利用总量、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揭示了区域资源与环境特征,进而探索了一种基于这些特征的综... 针对淅川库区,建立了一套因地制宜的资源环境容量评价指标,并对该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系统评估淅川县土地的利用总量、空间分布及时空变化,揭示了区域资源与环境特征,进而探索了一种基于这些特征的综合评估方法。研究结果为淅川库区土地利用优化和资源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淅川库区 承载力 环境容量 土地利用优化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库区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2
作者 陆非 童梅 +1 位作者 阳倩妮 凃佳奕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2期64-69,79,共7页
为探索丹江口水库库区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实现路径,以河南省淅川县为例,通过在全县范围内选取3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根据乡村振兴的要求分析示范村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从全县层面提出“双核两带,四区多点”的县... 为探索丹江口水库库区县域乡村振兴规划实现路径,以河南省淅川县为例,通过在全县范围内选取3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根据乡村振兴的要求分析示范村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从全县层面提出“双核两带,四区多点”的县域乡村振兴空间格局,将全县划分为香九厚片区、县城带动区、荆寺西片区和环库发展区四大片区,进而从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社会治理、人才建设5个方面提出具体思路,为库区及移民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可靠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规划 高质量发展 丹江口水库库区 淅川县
下载PDF
黑龙江阿城西川冶铁遗址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崔萍 黄全胜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7-135,共9页
西川冶铁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小岭镇西川屯300 m处,面积约5000 m^(2),考古年代为金代。2021年7月对该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察取样。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手段对西川冶铁遗址17个冶炼炉渣、炉壁残块等样品进行基体成分分析... 西川冶铁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市小岭镇西川屯300 m处,面积约5000 m^(2),考古年代为金代。2021年7月对该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察取样。采用X射线荧光仪、金(矿)相显微镜等手段对西川冶铁遗址17个冶炼炉渣、炉壁残块等样品进行基体成分分析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西川冶铁遗址为生铁冶炼遗址,生铁炉渣类型为硅锰铁铝钙多元系炉渣,生铁炉渣中铁颗粒的显微结构以片状石墨和珠光体为主。炉渣样品中的高铁炉渣可能为生铁炒钢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城地区 西川冶铁遗址 生铁冶炼 多元系炉渣 炒钢
下载PDF
基于GIS的淅川库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
作者 张文静 张贺 《智能城市》 2023年第8期42-44,共3页
文章以淅川库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ArcGIS10.2对研究区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淅川土地统筹及协调任务艰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对土地利用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 土地利用优化 生态文明建设 淅川库区
下载PDF
豫西南淅川地区灯影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德顺 刘思聪 +3 位作者 徐江红 孙风波 乔雨 王世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48,共9页
为研究豫西南淅川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沉积环境特征,运用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淅川灯影组岩性特征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淅川灯影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沉积相类型有潮下斜坡带、潮上云坪以及潮间带;灯影组内δ^(13)C... 为研究豫西南淅川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沉积环境特征,运用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淅川灯影组岩性特征及其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淅川灯影组岩性主要为白云岩,沉积相类型有潮下斜坡带、潮上云坪以及潮间带;灯影组内δ^(13)C均值为1.55‰,δ^(18)O均值为-6.85‰,低于扬子板块南部灯影组δ^(13)C与δ^(18)O值;淅川灯影组白云岩成因主要为埋藏成因,并伴随有热液活动。综合分析可知,淅川灯影组形成于盐度较高、较炎热的海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淅川地区 灯影组 碳、氧同位素 古环境
下载PDF
河南省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与成矿预测
6
作者 隗合明 覃海绍 焦建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河南内乡—淅川地区具有一完整的边缘成矿体系。应用边缘成矿理论,通过野外对该区控矿要素的实际调研和室内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南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的新认识。一级成矿边缘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边缘对接处(山阳—西峡断裂带两... 河南内乡—淅川地区具有一完整的边缘成矿体系。应用边缘成矿理论,通过野外对该区控矿要素的实际调研和室内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南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的新认识。一级成矿边缘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边缘对接处(山阳—西峡断裂带两侧),控制了两个跨省大型成矿带的形成;二级成矿边缘为区域深大断裂边缘,控制区域成矿带形成;三级成矿带边缘为岩体边缘、次级断裂带边缘和地层交界面等,控制矿田、矿床的形成;四级成矿边缘为岩体边缘不同岩相分界面、不同岩性层间面和构造形态、产状变化处。不同边缘交叉、叠合地段是成矿最有利地段。研究表明,边缘成矿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异常事件密切相关,板块活动、区域构造、火山、岩浆侵入、沉积环境演化是边缘成矿体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根据边缘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主要找矿方向和有利找矿区段(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成矿体系 矿化集中区 成矿边缘 地质异常事件 成矿预测 内乡——淅川地区 河南省
下载PDF
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卿 刘哲 +5 位作者 陈子韶 张璐 赵培 徐凡 刘彬 徐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11期33-35,共3页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也是主要淹没区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水土流失和区域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有效防治石质荒漠化,以淅川县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也是主要淹没区及渠首所在地,全县石质荒漠化土地面积745.539 3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44%,水土流失和区域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有效防治石质荒漠化,以淅川县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DEM、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成果等基础信息数据,利用"3S"技术对淅川县石质荒漠化土地的海拔和坡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质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00~500 m高程带和S、SE、SW坡向上,S坡向上分布面积最大,N坡向上分布面积最小。因此,在淅川县石质荒漠化防治措施选择、配置、实施等工程实践中应充分考虑海拔和坡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荒漠化 空间分布特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淅川县
下载PDF
从淅川出土文物看边缘地区多种文化的影响
8
作者 李波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3-56,共4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域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都以其勤劳、智慧、创造力发展丰富着中华民族灿烂的造物设计,辉煌着文明古国的历史。我国考古文化日趋区域化,如河南的中原文化、湖北的荆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不同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域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都以其勤劳、智慧、创造力发展丰富着中华民族灿烂的造物设计,辉煌着文明古国的历史。我国考古文化日趋区域化,如河南的中原文化、湖北的荆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等。不同区域的考古文化间如何影响和互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鉴此,以一个典型的边缘地区——河南省淅川县,从考古类型学方面分析一下边缘地区几种器物类型的互渗与演变,来说明中原文化与其所交接的边缘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淅川 出土文物 边缘地区 多种文化
下载PDF
河南内乡-淅川一带的虎睛石矿床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国范 杨振军 +1 位作者 李铭 马庚杰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5年第1期68-71,共4页
研究区虎睛石矿床在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及琢雕效果等方面与国外虎睛石矿床是完全不同的,属于一种特殊的罕见类型。在分析虎睛石地质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虎睛石资源丰富,琢雕效果好,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 研究区虎睛石矿床在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及琢雕效果等方面与国外虎睛石矿床是完全不同的,属于一种特殊的罕见类型。在分析虎睛石地质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的虎睛石资源丰富,琢雕效果好,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睛石矿床 开发利用 硅化蓝石棉 河南内乡-淅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