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s in Xiliao River Valley, China since the Holocene 被引量:3
1
作者 HAN Maoli ZHAO Yuhui ZHANG D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2年第2期371-381,共11页
The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s in the Xiliao River Valley since the Holocene have led to a huge landscape change from grassland to farmland. In this paper we reconsider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the Xiliao River Val... The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s in the Xiliao River Valley since the Holocene have led to a huge landscape change from grassland to farmland. In this paper we reconsider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the Xiliao River Valley by analyzing three major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s in prehistory, the Liao-Jin Dynasty and the period since the Qing Dynasty. We argue that when the demographic pressure appears in this area, especially during the last reclamation, the intraregional migration (second migration) is the major response to relieve such pressure, which also distinguishes two different settlement locations: "the initial area" and "the secondary area". Due to the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areas, the cultivation on the latter one has caused more serious disturbance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 Thus the secondary area has become the key region which need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er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liao river Valley RECLAMATION SETTLEMENT man-land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不良地质条件下顶管始发井逆作法施工技术研究
2
作者 毛勇 熊亮 罗飞轮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4期4-9,共6页
以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为例,阐述了该工程顶管始发井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采用的逆作法施工工艺,辅以超前灌浆、井点降水、监控量测以及信息反馈等施工手段成功解决不良地质条件下始发井逆作法开挖支护及混凝土施工带来的一系列质量与安全问... 以内蒙古引绰济辽工程为例,阐述了该工程顶管始发井在不良地质条件下采用的逆作法施工工艺,辅以超前灌浆、井点降水、监控量测以及信息反馈等施工手段成功解决不良地质条件下始发井逆作法开挖支护及混凝土施工带来的一系列质量与安全问题,有效地避免了采用传统竖井基坑施工存在的各种风险,总结出不良地质条件下逆作法施工工艺和关键工序以及控制要点,所取得的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绰济辽 不良地质条件 始发井 逆作法 施工技术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动物类型岩画的田野调查及研究
3
作者 赵铁 吴甲才 李峰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4-65,共12页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境内,是我国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文主要对西辽河流域动物岩画进行类型研究。动物岩画类型包括鹿、虎、马、羊、飞禽等。西辽河流域动物岩画分为五个区域,各具特色,通过对各区域动物岩画形... 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境内,是我国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文主要对西辽河流域动物岩画进行类型研究。动物岩画类型包括鹿、虎、马、羊、飞禽等。西辽河流域动物岩画分为五个区域,各具特色,通过对各区域动物岩画形制和题材功能的比较分析,发现各区域动物岩画具有不同的特点。年代分期采用考古类型学比较的方法。总体来看,西辽河流域各区域动物岩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信仰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动物岩画 类型研究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宜机收玉米品种鉴选试验
4
作者 包额尔敦嘎 金虎 +3 位作者 冯晔 高丽辉 郑威 王春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38-41,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西辽河流域种植的宜机收玉米品种,根据相关选择标准,对内蒙古自治区内外新审定或引进的品种进行了产量、籽粒含水率、倒伏倒折率、籽粒破碎率等指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迪卡159、TK601、LH5013个品种适宜在西辽河流域种植... 为筛选出适宜西辽河流域种植的宜机收玉米品种,根据相关选择标准,对内蒙古自治区内外新审定或引进的品种进行了产量、籽粒含水率、倒伏倒折率、籽粒破碎率等指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迪卡159、TK601、LH5013个品种适宜在西辽河流域种植,其中,迪卡159、TK60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9.0万株/hm^(2),LH501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该试验结果为西辽河流域玉米籽粒直收规模化、机械化提供了重要的品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鉴选 机收 种植密度 西辽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评价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体系构建研究——以西辽河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丽娜 李爽 +2 位作者 邓唯楚 才振刚 吴钢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1期153-158,共6页
针对西辽河上游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农村生活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根据自然地理状况和长期的生态建设实践,揭示流域生态内部生态系统服务本质问题。从而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通过生态... 针对西辽河上游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农村生活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根据自然地理状况和长期的生态建设实践,揭示流域生态内部生态系统服务本质问题。从而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通过生态系统问题识别与功能评价,科学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修复分区,建立适宜本工程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治标治本,达到科学治理、生态修复目的。整体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流域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评价 敏感性 重要性 生态保护与修复 西辽河流域
下载PDF
元代西辽河流域民族融合问题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刚什辉 贾淑荣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12-17,共6页
西辽河流域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最东部,有史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聚居的典型地区。元代西辽河流域民族融合参与群体相较于辽金时期更趋丰富,融合态势亦更加显著,可视为辽金元时期区域民族融合的历史总结。在上层多元架构与下层参... 西辽河流域地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最东部,有史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聚居的典型地区。元代西辽河流域民族融合参与群体相较于辽金时期更趋丰富,融合态势亦更加显著,可视为辽金元时期区域民族融合的历史总结。在上层多元架构与下层参与认同的双重作用下,元代西辽河流域最终呈现出“汉化”与“蒙古化”并行不悖的民族融合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西辽河流域 多元共生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西辽河上游彩绘岩画的田野考察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甲才 吴迪 董立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5-22,共8页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组成西辽河上游彩绘岩画调查组,从2015年5月起至2022年9月止,先后6次,对西辽河上游三处彩绘岩画点进行了田野考察,共发现、核实、整理出194幅...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组成西辽河上游彩绘岩画调查组,从2015年5月起至2022年9月止,先后6次,对西辽河上游三处彩绘岩画点进行了田野考察,共发现、核实、整理出194幅彩绘岩画。从上述两个彩绘岩画点发现的彩绘岩画样本看,西辽河上游彩绘岩画的造型图案,由写实的人体及动物到抽象化符号,由个体动姿到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场面都有所展现,这为进一步研究考证彩绘岩画图形与初始文字符号的传承与发展,彩绘岩画形制与相关出土文物类比关系的研究夯实了个案实例的基础,也为深入了解西辽河上游地区古代信仰、民俗、迁徙、环境、生态等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上游 彩绘岩画 田野考察
下载PDF
基于TBM滚刀等效更换次数的滚刀寿命分析
8
作者 兴海 谢兴飞 +1 位作者 龚秋明 黄流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35-543,共9页
为准确获取现场TBM滚刀的使用寿命,统计引绰济辽输水工程2标硬岩隧道中TBM滚刀的消耗量和累积磨损量,结合滚刀的磨损限定值,提出滚刀等效更换次数的概念用于计算滚刀寿命。根据隧道沿线的岩体条件,分析花岗岩和凝灰岩中不同围岩等级下... 为准确获取现场TBM滚刀的使用寿命,统计引绰济辽输水工程2标硬岩隧道中TBM滚刀的消耗量和累积磨损量,结合滚刀的磨损限定值,提出滚刀等效更换次数的概念用于计算滚刀寿命。根据隧道沿线的岩体条件,分析花岗岩和凝灰岩中不同围岩等级下的滚刀寿命变化规律,探究Ⅱ、Ⅲ类围岩中滚刀寿命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岩体体积节理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所提出的滚刀等效更换次数可以准确计算出滚刀在不同地层中的寿命,并反映出异常失效滚刀在不同围岩等级中的占比情况;2)在Ⅱ、Ⅲ类围岩中,滚刀寿命与岩石强度呈负幂函数关系,与岩体体积节理数呈正幂函数关系,随着岩石强度的降低及岩体节理的发育,滚刀寿命逐渐增加;3)在Ⅳ类围岩中,影响滚刀失效的因素复杂,异常失效滚刀占比大,滚刀寿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等效更换次数 滚刀寿命 围岩等级 引绰济辽输水工程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以来人地系统演变历史的重建 被引量:45
9
作者 胡金明 崔海亭 李宜垠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5-542,共8页
古研究表明 ,西辽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全新世以来先后演绎了多期古文化 ,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利用野外考古材料和已有考古研究成果 ,系统地梳理了本区文化景观的演变历史 ;利用土壤剖面、古土壤年代数据、文化遗址中的碳... 古研究表明 ,西辽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全新世以来先后演绎了多期古文化 ,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利用野外考古材料和已有考古研究成果 ,系统地梳理了本区文化景观的演变历史 ;利用土壤剖面、古土壤年代数据、文化遗址中的碳屑显微结构等证据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系统地复原了本区自然景观的演变历史 ;详细探讨了全新世以来本区人地系统的耦合演变进程 ,揭示了本区人地系统演变的历史规律和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全新世 人地系统 考古 中国古代文明 文化景观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西辽河流域自然湿地演变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于成龙 王志春 +3 位作者 刘丹 赵慧颖 宫丽娟 田宝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86-297,共12页
该研究基于SWAT模型模拟、景观转换分析、地理探测器计算等方法,使用气象观测、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植被指数等数据,以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划定流域边界,分析1980—2015年西辽河流域的面积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该研究基于SWAT模型模拟、景观转换分析、地理探测器计算等方法,使用气象观测、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植被指数等数据,以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划定流域边界,分析1980—2015年西辽河流域的面积变化和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湿地变化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980—2015年西辽河流域湖泊和沼泽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多数土地利用类型侵占过沼泽和湖泊,其中耕地侵占的面积最大;1980年以来西辽河流域经历了干-湿-干的变化过程,大部分时间为干生生境;2000—2015年西辽河流域沼泽湿地生长季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平均为0.30,年GPP(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平均为257.73 g/(m^2·a),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湖泊面积、沼泽湿地面积和径流深度的变化与降水量和蒸散量的相关关系极显著,NDVI和GPP与生长季积温的相关关系极显著;自然因素对湿地变化的影响要大于人为因素,降水量是西辽河流域湿地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降水量和蒸散量的协同作用对湖泊、沼泽和径流深度变化的驱动能力q>0.70。该研究可为湿地农业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模型 NDVI 湿地 气候变化 SWAT 西辽河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浩 丁森 +3 位作者 张远 贾晓波 孟伟 郭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9-839,共11页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西辽河流域环境质量,利用相关分析筛选了影响F-IBI的环境因子,结合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LOWESS)估算了这些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结果表明:20个候选参数指标中,鳅科鱼类物种百分比、底层鱼类物种数... 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估西辽河流域环境质量,利用相关分析筛选了影响F-IBI的环境因子,结合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LOWESS)估算了这些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结果表明:20个候选参数指标中,鳅科鱼类物种百分比、底层鱼类物种数、耐受性鱼类个体数、杂食性鱼类物种数和筑巢产卵鱼类个体百分比适合作为西辽河流域F-IBI构建参数.采用比值法统一参数量纲,以参考点F-IBI值的95%分位数作为健康参考值,对全流域44个采样点进行健康评价,得到健康点位5个(11.4%),亚健康点位9个(20.5%),一般点位12个(27.3%),差点位11个(25.0%),极差点位7个(15.9%).电导率、氨氮浓度、碱度和泥沙比例与F-IBI呈显著负相关,坡降和草地比例与F-IBI呈显著正相关.经LOWESS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电导率、氨氮浓度、碱度、泥沙比例和草地比例等环境因子的保护限值分别为531μS/cm、0.55 mg/L、4.4 mmol/L、47.2%和37.0%,且限值两侧的F-IBI分值差异显著,该结果可作为西辽河流域环境管理中鱼类群落完整性保护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局部加权回归散点修匀法 西辽河流域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风险矩阵的多要素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12
作者 徐翔宇 郦建强 +4 位作者 金菊良 陈磊 董涛 陈梦璐 张浩宇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为合理综合量质域流四要素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QQSS-RM)。首先,构建量质域流四要素子系统下48个初步评价指标,用专家咨询信息和遗传层次分析法(AGA-AHP)计算四要素子系统... 为合理综合量质域流四要素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出了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QQSS-RM)。首先,构建量质域流四要素子系统下48个初步评价指标,用专家咨询信息和遗传层次分析法(AGA-AHP)计算四要素子系统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筛选和分析采用8个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得到8个综合评价指标的4个评价等级标准;最后,构建基于量质域流四要素和风险矩阵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将QQSS-RM用于西辽河流域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乌力吉木伦河和西辽河下游区间3个水资源三级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分别为超载、临界超载和超载,评价结果显示西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较差。该评价结果与西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基本保持一致,表明QQSS-RM应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量质域流 风险矩阵 短板法 西辽河
下载PDF
1961-2018年西辽河流域气候干湿指数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永刚 周永吉 +2 位作者 高峰 赵慧颖 刘丹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53-2059,共7页
了解西辽河流域气候干湿指数变化规律与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利用具有参考意义。利用西辽河流域30个气象台站1961-2018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Thornthwaite干湿指数、Mann-Kenda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气候干湿划分指标等方法,分析了... 了解西辽河流域气候干湿指数变化规律与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利用具有参考意义。利用西辽河流域30个气象台站1961-2018年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Thornthwaite干湿指数、Mann-Kendal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气候干湿划分指标等方法,分析了干湿指数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8年来,年平均干湿指数与年平均气温、年潜在蒸散量、年降水量分别呈极显著性负、负、正相关,在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潜在蒸散量显著增加、年降水量略呈减少趋势的协同作用下,干湿指数略呈降低趋势,干湿指数变率为−0.050 a−1。年平均气温、年潜在蒸散量突变点分别在1991年和1995年,而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干湿指数两者没有表现出突变情况。在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多时间尺度周期叠加作用下,形成干湿指数25-35、10-15 a的年代际尺度主周期和次周期背景下,5-10 a年际尺度准周期显著,58 a出现10次,体现了西辽河流域干湿指数与相关气候因素在多时间尺度周期上的一致性。(2)干湿指数变率空间变化总体上由西南向东北呈降低趋势,其变率范围为−0.290-0.130 a−1。其中,西南部区域(除喀喇沁旗、八里罕、翁牛特旗外)和东部双辽市的干湿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他区域干湿指数呈降低趋势,且北部区域降幅相对较大,其空间变化是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变化协同作用所致。西辽河流域干湿指数在时间变化上略呈降低趋势,变率为−0.050 a−1,5-10 a年际尺度准周期显著;其空间变化总体上由西南向东北呈降低趋势,变率范围为−0.290-0.130 a−1;西辽河流域干湿指数与相关气候因素的时空变化具有一致性和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干湿指数 时空特征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地表地下复合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高旭 陈敏建 +2 位作者 丰华丽 王立群 黄昌硕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7-10,15,共5页
针对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地下水超采、平原河流断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将河道生态流量与地下水位作为整体来考虑,系统地确定复合型生态需水。首先以河道为对象,计算了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其次,以河岸为对象,以地下... 针对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地下水超采、平原河流断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将河道生态流量与地下水位作为整体来考虑,系统地确定复合型生态需水。首先以河道为对象,计算了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其次,以河岸为对象,以地下水与河流补排关系和避免盐碱化为依据,以河道生态流量为边界条件,确定了支撑河道生态需水的生态地下水位。西辽河流域的地表地下复合生态需水指标由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和适宜生态流量以及地下生态水位构成,可为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生态地下水位 生态需水复合指标 西辽河流域
下载PDF
辽代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环境特征 被引量:12
15
作者 韩茂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0-556,共7页
来自14C测年、花粉分析、历史文献记载、考古调查几方面研究证明,辽前期西辽河流域处于气候温暖期,此时流域内发育了黑土层,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且由植物、动物乃至于流域内的河流、湖泊组成的生态环境也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为... 来自14C测年、花粉分析、历史文献记载、考古调查几方面研究证明,辽前期西辽河流域处于气候温暖期,此时流域内发育了黑土层,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且由植物、动物乃至于流域内的河流、湖泊组成的生态环境也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为辽王朝的崛起提供了基础。西辽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波动不会超越该地区所处自然地带的局限性,辽代西辽河流域在典型草原的背景上,仍然分布有成片的沙地,且时常存在风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西辽河流域 气候 环境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考古年代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晓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2,168,共6页
中国人面岩画类型在岩画系统中是最具特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类,而突出眼睛表现的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更具特殊性。然而,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尚未被岩画研究者普遍认识,有待于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根... 中国人面岩画类型在岩画系统中是最具特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类,而突出眼睛表现的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更具特殊性。然而,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尚未被岩画研究者普遍认识,有待于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根据制作工具、岩画的刻痕等制作技法做综合断代分析,大致推断其发生的时代,并根据岩画的题材内容、造型风格特点等,运用图像比较学及考古学上的相关证据来做具体断代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流域 人面岩画 考古年代
下载PDF
对内蒙古西辽河流域“量水而行”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研 刘定湘 《水利发展研究》 2022年第5期94-97,共4页
近年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解决西辽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水利部在西辽河流域实施“量水而行”政策,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受主观、客观等多种因素影响,该项工作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文章在分析水资源刚性约束条件下推进“量水而... 近年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解决西辽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水利部在西辽河流域实施“量水而行”政策,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受主观、客观等多种因素影响,该项工作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文章在分析水资源刚性约束条件下推进“量水而行”工作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剖析推进“量水而行”工作面临的难点,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扎实推动西辽河流域“量水而行”工作、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有关要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水而行” 水资源刚性约束 西辽河流域 内蒙古
下载PDF
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环境演变与红山文化经济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永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科尔沁沙地在全新世期间,受到全球气候波动的影响,有过多次沙漠化逆转期,其中发生在全新世大暖期的第一次大规模逆转对西辽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考古调查研究,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分布多伴随气候环境(降温事件、降雨量... 科尔沁沙地在全新世期间,受到全球气候波动的影响,有过多次沙漠化逆转期,其中发生在全新世大暖期的第一次大规模逆转对西辽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考古调查研究,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分布多伴随气候环境(降温事件、降雨量等)下的科尔沁沙地变化而发生变化。受气候波动及沙地的影响,红山文化时期逐渐在这一地区形成了撂荒轮作式粗放型农业为主,渔猎、采集为辅的多样化经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辽河上游 科尔沁沙地 红山文化 经济模式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怀宇 杨恒山 +1 位作者 张加宏 刘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48-551,共4页
利用西辽河平原3个气象站1951--2007年逐月20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分析了西辽河平原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1--2007年西辽河平原蒸发皿蒸发量在年内呈单峰型分布,蒸发量最小值出现在1月,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近57年来蒸... 利用西辽河平原3个气象站1951--2007年逐月20cm口径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分析了西辽河平原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1--2007年西辽河平原蒸发皿蒸发量在年内呈单峰型分布,蒸发量最小值出现在1月,最大值出现在5月份;近57年来蒸发皿蒸发量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蒸发量气候倾向率为-42.9mm/10a,其绝对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季节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蒸发量下降主要在春季和夏季,秋季不明显,而冬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量 气候变化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鹏敏 《东北水利水电》 2011年第6期30-31,72,共2页
文章在介绍西辽河流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这一工作应采取的措施:①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②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③全力挖潜,积极推行灌区节水改造;④加强保护... 文章在介绍西辽河流域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这一工作应采取的措施:①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②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③全力挖潜,积极推行灌区节水改造;④加强保护,逐步修复水生态环境;⑤健全体系,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措施 西辽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