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age Innovation and Fusion in Xin Qiji’s Lyrics
1
作者 TAO Wenpeng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4年第3期292-313,共22页
Xin Qiji’s lyrics are known for their innovative images. This is attributed to his exceptional writing talent and creativity. Through careful observation, emotional sensitivity, and a richly imaginative mind, he craf... Xin Qiji’s lyrics are known for their innovative images. This is attributed to his exceptional writing talent and creativity. Through careful observation, emotional sensitivity, and a richly imaginative mind, he crafts images. By skillfully intertwining natural and social images, he links them closely, using each to enhance the other. In his lyrics, he forges an alliance with the egret, creating numerous poetic pieces centered on this image. Together, the poet and the egret deliver a “drama” that is both poetic and filled with philosophical insights. To create new images with social and natural implications, Xin Qiji makes bold attempts, adopting an approach of writing lyrics in the same way as writing prose. He draws inspiration from various literary forms, transforming lyrics from a medium primarily focused on expressing emotions stirred by scenery—a common practice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into a tool for narrating stories while depicting scenery. This shift has provided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lyric creation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bey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 qiji IMAGE Southern Song lyrics xin qiji’s lyrics
原文传递
宫观官制度与南宋前中期信州文人群体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振谦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1期61-72,共12页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 宫观官制度对宋代士人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他们的退居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促进了地域文学的繁荣。南渡初期,吕本中与曾几先后领任宫观官寓居上饶,在他们的吸引下,信州一带的文人士大夫时常聚饮酬唱,形成了颇为闻名的地域文人群体。南宋中期,赵蕃监南岳庙闲居玉山30余年,接续吕、曾倡导的文化精神和文学传统,与当地耆旧诗人往来频繁,成为信州文人群体的核心人物之一。与此同时,辛弃疾因罢官而主管冲佑观赋闲带湖和瓢泉长达20年,其信州诗词透露出闲逸自适与愤懑不平交织的心态,塑造了人生最后阶段的双重自我形象:赋闲归耕的“稼轩居士”和壮志未酬的爱国文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观官制度 信州文人群体 吕本中 曾几 赵蕃 辛弃疾
下载PDF
庭院的他者:稼轩笔下的友人私家园亭
3
作者 汪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8-56,共9页
辛弃疾共有39首词作是书写友人私家园亭的,在他之前还没有词人有如此成规模的相关主题创作。这些词所描写的园亭有些是稼轩曾亲见,有些则不然。因此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这两类文本既有选择突出对象、景观叙述方式的不同之处,又有... 辛弃疾共有39首词作是书写友人私家园亭的,在他之前还没有词人有如此成规模的相关主题创作。这些词所描写的园亭有些是稼轩曾亲见,有些则不然。因此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这两类文本既有选择突出对象、景观叙述方式的不同之处,又有题名释义、随人作计的相似写作策略。稼轩作为空间的他者,书写了他的空间体验,提出了相关批评与建议。作为他者,稼轩却主观意志强烈,成为空间参与者、展示者。稼轩还曾纸上卧游友人园亭,又曾以学问为词,成为空间的建构者和记录者。稼轩的私园叙述,体现了宋代文学相似主题的某些特殊之处,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园林文学 写作技法 他者身份
下载PDF
稼轩是何人:对“豪放”的追索
4
作者 刘学(译) 《长江学术》 CSSCI 2024年第2期84-94,共11页
从批评史的角度切入,追索“豪放”用于辛词批评的确切内涵,辛弃疾词的总体风貌和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大致的勾勒。由此可见,辛词研究的核心议题并非爱国情怀的表达,而是词人自我人格的书写展露。一个真实可感的躁动不安的个体和一种奇特气... 从批评史的角度切入,追索“豪放”用于辛词批评的确切内涵,辛弃疾词的总体风貌和基本特征可以得到大致的勾勒。由此可见,辛词研究的核心议题并非爱国情怀的表达,而是词人自我人格的书写展露。一个真实可感的躁动不安的个体和一种奇特气质的粗犷之美,这是辛弃疾区别于其他词人的最为突出的特征,而这种中国诗歌传统中罕见的、狂放不羁的人格特质在辛词中得到了强有力的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批评 豪放 人格特质
下载PDF
不同的爱国诗篇,相同的英雄精神——《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
5
作者 杨雪馨 李景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9-113,共5页
基于文本的古诗词解读方法是阅读鉴赏的基础,但并非古诗词阅读鉴赏的目的本身。初步掌握比较的思维方法是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而比较阅读不仅让教师和学生发现古诗词的文本差异、进一步理解对应的人... 基于文本的古诗词解读方法是阅读鉴赏的基础,但并非古诗词阅读鉴赏的目的本身。初步掌握比较的思维方法是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学习目标。而比较阅读不仅让教师和学生发现古诗词的文本差异、进一步理解对应的人文主题,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引发更多的推理、质疑、讨论、延伸、应用,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自主自发地发掘、欣赏、吸收、内化古诗词的文化营养。本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深入比较辛弃疾的两首名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诗人故事、诗意载体、思想冲突等三个维度上的区别和联系,揭示了这两首诗词在表达爱国、沙场、英雄等主题时的深层次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这种比较阅读,不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诗词的意象和修辞,还能深刻体悟到诗词背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因此,本文认为,从诗人故事、诗意载体、思想冲突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阅读,是探索以古诗词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稼轩词 比较阅读
下载PDF
稼轩词惯用的《史记》典故与心境表达——以司马相如、李广、张良为例
6
作者 孟祥璐 乌玲花 《语文学刊》 2024年第4期86-96,共11页
稼轩词具有鲜明的学问化倾向,出现了大量运用《史记》典故的情况。然稼轩善于“掉书袋”,词作所呈现的一些典故可能更多源于展现才学的考量而并非别有深意。因此,研究稼轩词的用典意图要尽量规避上述随机性的成分而更关注于反复出现的... 稼轩词具有鲜明的学问化倾向,出现了大量运用《史记》典故的情况。然稼轩善于“掉书袋”,词作所呈现的一些典故可能更多源于展现才学的考量而并非别有深意。因此,研究稼轩词的用典意图要尽量规避上述随机性的成分而更关注于反复出现的人物典故。在稼轩词中,司马相如、李广以及张良的相关典故出现次数最多,且断崖式领先于其他《史记》典故。总体来看,这些被频繁引用的人物典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稼轩特定时期的心境与思绪,相如倦游之典反映其宦海沉浮的政治失意;李广难封等典故契合稼轩本人的身世际遇;而张良从赤松子游则吻合稼轩退居时期暂避锋芒的时局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稼轩词 《史记》 典故 心境表达
下载PDF
从南京书写看阳羡词派对辛弃疾的承衍
7
作者 魏雨柔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8-52,58,共6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文人在南京创作了大量怀古伤今的诗词,辛弃疾也在此列。辛弃疾的南京书写形成了独特的范式,呈现为凸显自我的抒情主体、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联结怀古与伤今的用典技巧。阳羡词派继承“稼轩风”,其书写南京之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代文人在南京创作了大量怀古伤今的诗词,辛弃疾也在此列。辛弃疾的南京书写形成了独特的范式,呈现为凸显自我的抒情主体、跌宕起伏的情感表达、联结怀古与伤今的用典技巧。阳羡词派继承“稼轩风”,其书写南京之词也多遵循辛词的表现方式。阳羡词派的南京书写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行舟移步换景勾连吴越文学区的多地,有意识地建构与拓展南京及其相关景观构成的文学空间,使南京书写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呈现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书写 辛弃疾 阳羡词派 文学空间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中的辛弃疾词批评研究
8
作者 左卉婧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辛弃疾的推重是以一己之力反拨清中叶以来的词坛风气。在对辛弃疾词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王国维对鼓励后学学习辛弃疾词颇多犹疑,使辛弃疾词在王国维词论中难以得到典范性认同。王国维以五代、北宋词为典范总结的理论与标准在辛弃疾词上的应用难以如愿,因此其对辛弃疾的词史地位含糊其辞,使其极为重视的词人辛弃疾反而在其词学体系中出现边缘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王国维 辛弃疾
下载PDF
稼轩词五首系年考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兆鹏 吴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稼轩词的编年虽经前贤努力,多所发明,然仍有若干作品的编年存有疑问或异说。经考订,《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满江红》(汉水东流)俱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作于淳熙七年(1180)秋,《... 稼轩词的编年虽经前贤努力,多所发明,然仍有若干作品的编年存有疑问或异说。经考订,《满江红·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满江红》(汉水东流)俱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作于淳熙七年(1180)秋,《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作于嘉泰四年(1204),《满江红·中秋寄远》作于乾道八年或九年(1171或1172)中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辛弃疾 稼轩词 编年
下载PDF
国内辛弃疾词作英译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祝琦 徐国琴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9-73,共5页
古典诗词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辛弃疾作为国内词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在当今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期,其作品必然是汉语典籍对外译介并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辛弃疾词的英译研究做出综述,分三个阶段总结梳理并加以思考... 古典诗词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可撼动,辛弃疾作为国内词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在当今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新时期,其作品必然是汉语典籍对外译介并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内辛弃疾词的英译研究做出综述,分三个阶段总结梳理并加以思考,摸清研究现状,明确不足,有助于推动今后的对外译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宋词 英译 综述
下载PDF
辛弃疾与道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晓岚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53,共6页
辛弃疾对道家思想极感兴趣,其词作也从多方面表现出他对庄子人生哲学的接受与认同:思想情感上,他因家国、时势的悲慨与庄子的“天下”、“万世”之悲悯共鸣共振;处世态度上,他力图以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来看待世界和自己的处境,“齐物我... 辛弃疾对道家思想极感兴趣,其词作也从多方面表现出他对庄子人生哲学的接受与认同:思想情感上,他因家国、时势的悲慨与庄子的“天下”、“万世”之悲悯共鸣共振;处世态度上,他力图以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来看待世界和自己的处境,“齐物我”以求解脱;处世方法上,他吸取庄子“安时处顺”的生存智慧以应对孤危的处境;闲退之后,庄子崇尚自然、“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观念又对他的山水词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庄子 道家思想
下载PDF
以“气”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理论内涵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华峰 周燕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6-19,34,共5页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理论内涵,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以"气"论文相契合。"气"既增加了"以文为词"的外在张力,亦是"以文为词"的精神内核,同时,它也是作者本人在创作中的自觉追求。"... 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理论内涵,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以"气"论文相契合。"气"既增加了"以文为词"的外在张力,亦是"以文为词"的精神内核,同时,它也是作者本人在创作中的自觉追求。"气"既扩展了"以文为词"的外延,又是"以文为词"的核心,它使稼轩词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以文为词” 稼轩词 以气论文
下载PDF
论辛弃疾词意象的创新性和交融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文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5,共9页
辛弃疾词的意象富于创新性,这源于他的卓荦奇才和灵心妙思。他营造意象既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有敏锐独到的感受,更擅长飞腾起想象和幻想的翅膀。他巧妙运用社会意象来表现自然意象,或反过来用自然意象表现社会意象。他使两大类意象紧密... 辛弃疾词的意象富于创新性,这源于他的卓荦奇才和灵心妙思。他营造意象既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有敏锐独到的感受,更擅长飞腾起想象和幻想的翅膀。他巧妙运用社会意象来表现自然意象,或反过来用自然意象表现社会意象。他使两大类意象紧密结合,互相映衬。他与鸥鹭结为盟友,共同演出了饶有诗情画意理趣的"连续剧"。辛弃疾为了营造新鲜的有交融性的意象,锐意创新,不倦地实践以诗文为词,向多种文体广泛吸取艺术营养,变北宋词的"就景叙情"为"即事叙景",为南宋及其后词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意象 南宋词 稼轩词
下载PDF
苏辛农村词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64,共4页
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都创作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农村词,扩大了词的堂庑。苏辛农村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苏轼常以关心民瘼的地方官之眼看农村,辛弃疾则作为失意英雄从农村中得到慰藉;苏轼的农村词常直书所见、感性直观,辛弃疾的农村... 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都创作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农村词,扩大了词的堂庑。苏辛农村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苏轼常以关心民瘼的地方官之眼看农村,辛弃疾则作为失意英雄从农村中得到慰藉;苏轼的农村词常直书所见、感性直观,辛弃疾的农村词则蕴意更深、含更多理性思考;辛弃疾农村词的意象较苏轼的丰富;苏轼的农村词善用比喻,辛弃疾则常用白描。此外苏辛的农村词也表现出一些共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辛弃疾 农村 比较
下载PDF
论辛弃疾《贺新郎》词的传播与接受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锡生 雷雯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65-71,共7页
南宋辛弃疾《贺新郎》词多为组词,以情感的复合性、结构的跳跃性、用典的丰富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典范,在其生前身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同代唱和与异代追和之作数量很多,呈现出与辛词相近的艺术风貌,成为词坛一种风行的创... 南宋辛弃疾《贺新郎》词多为组词,以情感的复合性、结构的跳跃性、用典的丰富性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典范,在其生前身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同代唱和与异代追和之作数量很多,呈现出与辛词相近的艺术风貌,成为词坛一种风行的创作现象。通过考察辛弃疾《贺新郎》词的特点及历代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稼轩词在词史上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贺新郎》 传播 接受
下载PDF
论辛弃疾二十四首《临江仙》的体式及其词谱学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惠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 辛弃疾有《临江仙》词24首,是两宋间留存《临江仙》词调最多的词人,在《临江仙》词调的创作以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辛弃疾留存的24首均选用双调60字基本体,格律处理十分严谨,平仄安排不仅符合《临江仙》的声律要求,甚至比《词律》和《钦定词谱》所总结的谱式更符合创作实际。辛弃疾24首《临江仙》的句式、韵位等主要由词调本身决定,但辛弃疾对词调、体式的选择以及对词调固有声情特点的遵循,使其词总体呈现出舒缓流畅的声情特点。24首词大部分作于辛弃疾退居江西时期,作者有较多时间观察农村的美景,体验家居的闲适乐趣,因此词的题材虽然比较广泛,情感层次也比较多样,但总体上呈现出和谐冲淡、舒缓雍容的特点,与《临江仙》60字体流丽谐婉、舒缓和畅的体式特征相一致,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辛弃疾所用的《临江仙》60字体较为后出,由58字体变化而来,但由于增加了律句,使其更加和谐整饬,受到文人普遍欢迎。从留存的作品看,这一体式首见于滕宗谅,由苏轼初步成型,中间经叶梦得等人的创作实践,最后由辛弃疾确定其词调风貌和词谱定式,并通过大量创作而彰显其活力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临江仙》 词调 体式 词谱学
下载PDF
辛派词人论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诸葛忆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3-48,共6页
“辛派词人”以辛词为榜样 ,有意识地学习苏轼 ,其词作具有共同的爱国思想倾向。“辛派词人”之形成 ,与辛弃疾巨大的人格魅力与歌词艺术魅力密切相关。他们的政治主张与实践活动、个性与表现等等诸多复杂因素 ,都融合到了歌词创作之中 ... “辛派词人”以辛词为榜样 ,有意识地学习苏轼 ,其词作具有共同的爱国思想倾向。“辛派词人”之形成 ,与辛弃疾巨大的人格魅力与歌词艺术魅力密切相关。他们的政治主张与实践活动、个性与表现等等诸多复杂因素 ,都融合到了歌词创作之中 ,形成独特的风貌。而且 ,“辛派词人”为了表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共同选择了“以文为词”、议论纵横的表达方式。因此 ,“辛派词人”自然形成了豪迈奔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派 狂放 议论
下载PDF
辛弃疾词作译者群体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彬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5,共13页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其词特色鲜明,在宋词中极具代表性。有数十位译者曾将辛弃疾的词译成英文。本文将这些译者作为一个群体,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视域,探讨这一群体的译者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英美译者、华裔译者和本土译者既存...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其词特色鲜明,在宋词中极具代表性。有数十位译者曾将辛弃疾的词译成英文。本文将这些译者作为一个群体,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视域,探讨这一群体的译者行为特征。研究发现,英美译者、华裔译者和本土译者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同时在翻译内和翻译外也显示出一些译者行为差异,凸显了各自的文化身份和翻译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宋词 译者行为 译者群体
下载PDF
论苏辛词的白发书写与诗化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宗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苏辛词中数量丰富的白发书写呈现了二人多层次的生命意识,是其词诗化特征的重要构成因素。书写的具体方式有意象组合、时空剪辑和虚实相生等途径,意象组合以青山、花等象征永恒和生命力的事物为主。稼轩词中白发书写虚笔甚多,有移情、... 苏辛词中数量丰富的白发书写呈现了二人多层次的生命意识,是其词诗化特征的重要构成因素。书写的具体方式有意象组合、时空剪辑和虚实相生等途径,意象组合以青山、花等象征永恒和生命力的事物为主。稼轩词中白发书写虚笔甚多,有移情、白发人格化、自我形象他者化等技巧。白发书写透露出二人复杂的迟暮心态,对衰老产生的抗争、自怜、接纳等心理。白发书写引入年老创作者的自我形象,词之抒情主体突破了唐五代词以红粉佳人为主的模式,向言志之诗靠拢。二人相较,苏词中白发书写对于词体的开拓是有限度的,辛词则藉此构建了迟暮英雄的个人形象,取代诗成为辛氏襟怀情志的陶写之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辛弃疾 白发书写 迟暮心态 诗化特征
下载PDF
百年来李清照、辛弃疾研究成果量的时段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兆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1-66,共6页
1901—2009年间有关李清照研究的成果量为2 207项,辛弃疾研究的成果量为1 970项,分别位居个体词人研究成果量的第二和第三,仅次于苏轼。但二安研究并不是持续的热点,70年代以前一直比较冷落,直到1979年李清照才开始成为备受追捧的热点,... 1901—2009年间有关李清照研究的成果量为2 207项,辛弃疾研究的成果量为1 970项,分别位居个体词人研究成果量的第二和第三,仅次于苏轼。但二安研究并不是持续的热点,70年代以前一直比较冷落,直到1979年李清照才开始成为备受追捧的热点,辛弃疾研究也开始进入发展时期。比较而言,1978年以前,辛弃疾研究的热度略高于李清照;1979年以后,易安研究的热度则高过稼轩。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10年,易安研究快速升温,成果量比稼轩研究高出4成,但选题重复扎堆的现象相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研究 李清照 辛弃疾 成果量 计量学术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