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韵、画影里的山水诗——加里·斯奈德元图像山水诗的美学意涵解读
1
作者 毕建程 《外国语言文学》 2024年第1期62-72,112,135,共13页
当代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创作的一系列具有东方画韵的诗作以中国山水画为题材,并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是一种与中国山水画形神相似的“图像山水诗”。本文试图以中西结合、古今并用的理论体系探讨斯奈德诗歌作品艺术形态的审美... 当代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创作的一系列具有东方画韵的诗作以中国山水画为题材,并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是一种与中国山水画形神相似的“图像山水诗”。本文试图以中西结合、古今并用的理论体系探讨斯奈德诗歌作品艺术形态的审美意义。首先借助西方文艺理论知觉现象学和后现代阅读理论来解释“图像”与“文本”如何在图像山水诗中有机和谐地并置;随后用中国哲学和古典山水美学理论来挖掘诗歌的思想内涵和品鉴艺术风格;最后通过画中、画上和画外三种艺术视角分析图像山水诗的欣赏层次。以此证明加里·斯奈德的诗歌作品是东西方思想和艺术融合的典范,体现出人类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极大的兼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斯奈德 图像山水诗:《山河无尽》 美学意涵
下载PDF
钱塘江山水诗之宋韵三昧
2
作者 吴小英 裴新平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韵”是中国美学的经典范畴,“宋韵”是对宋代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的集中概括。钱塘江山水诗是钱塘江流域宋代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承载了宋人独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从审美探索的角度看,宋代钱塘江山水诗词的风光描摹中... “韵”是中国美学的经典范畴,“宋韵”是对宋代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的集中概括。钱塘江山水诗是钱塘江流域宋代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承载了宋人独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气质。从审美探索的角度看,宋代钱塘江山水诗词的风光描摹中透露出娴雅、淡远、富有余味的宋韵美学特征;从历史沉思的角度看,宋代钱塘江山水诗词的古迹拜谒中流露出强烈的历史感,以及民族性之下的家国认同和忠孝观念;从人生感悟的角度看,宋代钱塘江山水诗的江河论道中充满着形象与哲理相结合、虚静与实动相统一的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山水诗 宋韵 美学
下载PDF
新疆山水画“前史” 被引量:1
3
作者 贺万里 杜环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8,7,共10页
在水墨形态的新疆山水画出现之前,几千年的新疆风景风物,或以史籍记述,或以诗歌吟颂,以岩画壁画的事件背景,或宫廷绘画和西画民俗题材的样式展现于出现;新疆山水风情以被中原民众所熟悉接受的途径和新疆地域美术演进的双重路径迁延至二... 在水墨形态的新疆山水画出现之前,几千年的新疆风景风物,或以史籍记述,或以诗歌吟颂,以岩画壁画的事件背景,或宫廷绘画和西画民俗题材的样式展现于出现;新疆山水风情以被中原民众所熟悉接受的途径和新疆地域美术演进的双重路径迁延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热衷于西北风情的画家那里,初露端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山水画 岩画 洞窟壁画 唐诗意象
下载PDF
名士漫游与东晋山水诗的兴起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志广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7,共8页
东晋名士的山水漫游,至衣冠南渡二十余年后方始成风气,当此之际,曾郁积于过江者内心的家国悲思已基本消退。时人之出游山水,原为放松身心和寻求快乐,但其最终所得却往往是无法掩饰的苦恼惆怅。这主要是因为相较于人类的个体生命,自然山... 东晋名士的山水漫游,至衣冠南渡二十余年后方始成风气,当此之际,曾郁积于过江者内心的家国悲思已基本消退。时人之出游山水,原为放松身心和寻求快乐,但其最终所得却往往是无法掩饰的苦恼惆怅。这主要是因为相较于人类的个体生命,自然山水的存续时间要远为恒久;漫游其间,东晋名士在体验到审美愉快的同时,也易感悟到自己的人生过于短促。当他们将此类感悟与山水之美一并表现出来,其所赋之诗便有了玄思成分。诗中玄思虽表面看显得旨趣超迈,寄意高远,但它实际关涉的依旧是时间迁逝和生死问题。上述情况一直延续到东晋晚期才始见新变,而最能体现出这种新变的即是庐山诸道人的石门游与湛方生的山水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名士漫游 山水诗
下载PDF
杜牧与长三角“唐诗之路”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宏亮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4-92,共9页
杜牧与今之长三角地域结缘深厚,他在宣城、扬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均有仕宦经历,其创作于或取材于该地域的作品不少于一百五十首(篇),这些精美作品丰富了长三角“唐诗之路”的诗意内涵,形成了一道道璀璨夺目的“特色景观”。《江南... 杜牧与今之长三角地域结缘深厚,他在宣城、扬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均有仕宦经历,其创作于或取材于该地域的作品不少于一百五十首(篇),这些精美作品丰富了长三角“唐诗之路”的诗意内涵,形成了一道道璀璨夺目的“特色景观”。《江南春绝句》诗境图式在杜牧江南写景诗体系中居于纲领位置;“春恨却凄凄”的女性画廊寄寓了诗人刻意“伤春”“伤别”的深情;“至竟江山谁是主”的发问令人深思,杜牧长三角诗歌所使用的咏史怀古素材具有构造景观、抒写生命感慨、发表史论观点等媒介功能。研究所得对新时代文化“双创”事业和文旅融合发展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唐诗之路 特色景观 文旅融合 长三角
下载PDF
声色大开 巧言切状——唐前山水诗状物特性解析
6
作者 王刚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3-25,共3页
文章对唐前山水诗巧言切状特点进行了深层次探讨,以考察其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体现的,它所富有的审美特点,审美的效果和存在的意义。文章认为唐前山水诗主要追求形似,在状物时能切合物性的特质,并且擅长于营构精妙的语言,此三者的结合... 文章对唐前山水诗巧言切状特点进行了深层次探讨,以考察其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体现的,它所富有的审美特点,审美的效果和存在的意义。文章认为唐前山水诗主要追求形似,在状物时能切合物性的特质,并且擅长于营构精妙的语言,此三者的结合,造就了巧言切状的高超描写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山水诗 形似 切状 巧言
下载PDF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信江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伍恒赟 张起明 +1 位作者 齐述华 胡梅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72,共7页
利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从景观尺度和类型尺度两方面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分异对河流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的影响。信江流域的景观组成对CODMn、氨氮、TN、CODCr浓度存在显著影响,耕地和建设... 利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从景观尺度和类型尺度两方面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分异对河流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的影响。信江流域的景观组成对CODMn、氨氮、TN、CODCr浓度存在显著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与各项指标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林地与各指标浓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各项指标在流域上游变化不大,而在流域的下游变化显著。从景观尺度上看,流域景观以少数大斑块为主或同一类型的斑块高度连接时,河流中CODMn、氨氮、TN、CODCr浓度较低,水质较好。从流域类型尺度上看,各类型的景观结构对河流中CODMn、氨氮、TN、CODCr浓度影响不同,建设用地以及耕地的集中大面积彼此相临的连片分布会导致河流中CODMn、氨氮、TN、CODCr等浓度的升高,而林地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水质影响 信江流域
下载PDF
“山水抒愤”范式的确立——张说山水诗之审美价值试探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铭铭 霍志军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08-113,142,共7页
张说山水诗,通过“山水抒愤”范式的成功运用,将贬谪文学的情感内涵和山水诗的抒情策略相融合,营构了一独具审美张力的话语据点。这不仅为山水诗培育了新的增长点,也为贬谪文学的创作指出向上一路。沾溉后世,其泽甚远。
关键词 张说 山水诗 山水抒愤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钱塘江诗路唐诗景观要素挖掘与场景呈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涛 徐斌 +1 位作者 张亚平 李佳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9-144,共6页
在4条诗路文化带推进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的背景下,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创新一种以景观名词单字为参数的古诗词异化词条归一化路径,通过Python编程代码、Gephi共现语义网络、词云分析与GIS核密度分析,实现钱塘江诗路唐诗的景观要素挖... 在4条诗路文化带推进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的背景下,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创新一种以景观名词单字为参数的古诗词异化词条归一化路径,通过Python编程代码、Gephi共现语义网络、词云分析与GIS核密度分析,实现钱塘江诗路唐诗的景观要素挖掘、场景画面提炼与空间意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日月星光、水岸景观、浪潮、鸟类、舟船、行客、隐士逸人是唐代钱塘江诗意画卷的核心构景要素,同时,上、中、下游在人居环境风貌上分别侧重于乡土田园、山林幽居、滨江城郭等特质;2)按照影响力强弱,钱塘江流域唐诗所描绘的诗意场景可依次排列为缘江行舟、坐城观涛、江村田居、林泉渔隐4类意象;3)在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因素的影响下,缘江行舟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全域分布的特征,林泉渔隐、江村田居在中游高度集聚,坐城观涛与下游滨江城郭的整体风貌相契合。从而为诗意栖居营建智慧的科学认知与在地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数字人文 自然语言处理 唐诗景观 空间意象 钱塘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古诗词文本挖掘的唐宋三峡人文景观特征及审美认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雪纯 毛华松 吴映华夏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01-2011,共11页
三峡作为长江标志性风景带与文化带,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立先行示范区的重要选址地段。研究三峡人文景观特征,有利于彰显三峡作为中华代表性符号的特性,促进其标志性文化资源的识别保护与价值诠释。唐宋时期是三峡相关诗词数量激增、... 三峡作为长江标志性风景带与文化带,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立先行示范区的重要选址地段。研究三峡人文景观特征,有利于彰显三峡作为中华代表性符号的特性,促进其标志性文化资源的识别保护与价值诠释。唐宋时期是三峡相关诗词数量激增、代表性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关键时期。文章梳理440首唐宋三峡诗词中的景观地理信息,利用文本挖掘技术,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法,实现三峡人文景观空间分布可视化和审美认知分析。结果表明:1)唐宋时期三峡人文景观在景物类型上主要由城镇景观、遗址胜迹、寺观宗祠和名人故居组成;2)在空间特征上呈沿江线性串珠式分布,并围绕奉节、巫山形成核心景观集群;3)在语义网络上形成了峡江大观、白帝古都、西陵胜景、巫山云雨等6类景观主题。文章对各主题的审美思想进行剖析,从而提出以诗词引导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三峡段空间布局和诗意场景营造的建设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 唐宋 古诗词 文本挖掘 人文景观 审美认知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下载PDF
唐宋钱塘江潮诗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瑜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3-66,共4页
文章以唐宋钱塘江潮诗词为分析对象,通过观赏钱塘江潮的自然景观,探寻观潮时特有的地方民俗,揭示了钱塘江潮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由此,塘江潮从单一的自然审美、民俗审美上升到了多种层面的精神审美。
关键词 钱塘江潮 诗词 唐宋 景观 民俗 文化
下载PDF
旅游干扰下流域多尺度景观格局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新安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潇 张晓瑶 +1 位作者 陆林 李冬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15-3428,共14页
流域景观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吸引物之一,亦是探究旅游干扰对大尺度生态环境影响极具操作性的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以新安江流域为案例地,按照"流域-旅游热点区-景区"逐级递进的研究尺度,深入剖析旅游干扰背景下... 流域景观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吸引物之一,亦是探究旅游干扰对大尺度生态环境影响极具操作性的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以新安江流域为案例地,按照"流域-旅游热点区-景区"逐级递进的研究尺度,深入剖析旅游干扰背景下的流域景观格局演化过程,并借助格网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度旅游干扰背景下的流域景观格局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新安江流域以林地景观为主,整体景观格局受人为干扰程度逐年加剧,景观异质性提升,景观结构趋于均衡发展;(2)新安江流域高强度的旅游活动未加剧旅游热点区内的景观格局恶化趋势,但致使景区景观破碎化加剧,林地等优势景观的优势度和完整性降低,景观多样性提升;(3)新安江流域景观格局主要受河湖、城市、景区等干扰源影响,地形地貌是景观格局演化的核心驱动维度,而气候、工业发展水平和交通等维度对流域景观格局整体影响力较小;(4)旅游维度中的距高级别景区距离因子对景观格局作用显著,但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直接收入对景观格局解释力较低,旅游对流域景观格局的干扰具有尺度局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干扰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新安江流域
下载PDF
风景书写与民族国家想象——现代诗歌中国家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1-31,共11页
在由“天下”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现代诗人一直在寻求新的意象,作为现代中国形象的象征。在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和郭沫若为代表的诗人,认领出独特的风景“黄河”“长江”等,将它们视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在20世纪30年代初,... 在由“天下”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现代诗人一直在寻求新的意象,作为现代中国形象的象征。在20世纪20年代,以闻一多和郭沫若为代表的诗人,认领出独特的风景“黄河”“长江”等,将它们视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在20世纪30年代初,在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之中,以蒲风、王亚平等为代表的诗人,则以风景作为乡土中国的象征,渴望建构一个自由、平等的乌托邦。在民族处于危亡的抗战时期,艾青和七月派诗人通过“受难—新生”的感受方式,把个人与民族联结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土地”形象认领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象征。由于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情感内涵,“土地”最终成为象征现代中国的核心意象。理清现代诗歌中国家形象的生成与演变线索,能够认识风景参与到民族国家建构过程的深层机制,有助于理解现代民族国家生成和现代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书写 现代诗歌 民族国家 国家形象 乡土风景 土地 山河
下载PDF
“浙东唐诗之路”视域下若耶溪景区的深度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中樑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7-102,108,共7页
若耶溪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具有较高的文学旅游价值。若耶溪兼具秀美的自然风光、闲适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有大量文人诗作流传至今。通过对若耶溪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结合景区现状分析,我们可对若耶溪进行深... 若耶溪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组成,具有较高的文学旅游价值。若耶溪兼具秀美的自然风光、闲适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有大量文人诗作流传至今。通过对若耶溪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结合景区现状分析,我们可对若耶溪进行深度开发,构建“唐诗之路”文学旅游地。一方面,根据文本实现若耶溪景区的物质构建与场景还原,实现景区文学的空间化;另一方面,将文学要素有效置入景区构建中,以真实性体验满足游客的文学旅游需求,实现景区空间的文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耶溪 浙东唐诗之路 文学旅游 景观 真实性体验
下载PDF
论刘勰“江山之助”说的含义
15
作者 刘曼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3-78,共6页
"江山之助"说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命题,主要探讨作家创作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历来学界对"江山之助"这一理论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过探究屈原作品中对"江山"... "江山之助"说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命题,主要探讨作家创作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历来学界对"江山之助"这一理论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过探究屈原作品中对"江山"的描写、魏晋时期作品中"江山"一词的含义,以及"江山之助"说的提出与山水诗兴起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可知"江山之助"可以指单纯的自然界的天地万物对作家的感召,也可以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经过了作者的情感体认的、甚至是被作者赋予了某种特定含义的自然景物对作家文思的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山之助” “江山” 《文心雕龙·物色》 山水诗
下载PDF
从自然地理到人文观照——唐诗中的黄河书写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妍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1-65,共5页
作为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先秦时期人们便已吟咏黄河。到了隋唐,诗歌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相继涌现出不少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吟咏黄河的佳作。依据表达方式、内容题材与修辞手法,可划分为专题书写、景观游赏、行旅风物、边塞... 作为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之一,先秦时期人们便已吟咏黄河。到了隋唐,诗歌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相继涌现出不少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吟咏黄河的佳作。依据表达方式、内容题材与修辞手法,可划分为专题书写、景观游赏、行旅风物、边塞风光、千古河患与经典流变六类。不仅为后世黄河诗的创作树立了典范,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熔铸于伟大民族精神之中。研究唐代的黄河诗,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学视域中的黄河命题,为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做出贡献,也对“十四五”时期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黄河 自然地理 人文景观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新安江山水诗的意象创译
17
作者 方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9-102,共4页
新安江山水诗创译既符合诗歌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顺应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时代需求。独特的山水之美、蕴含的情感诉求和隐射出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赋予了新安江山水诗现代价值和普世价值,并通过丰富的意象给读者以美的体验和理的启示。诗... 新安江山水诗创译既符合诗歌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顺应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时代需求。独特的山水之美、蕴含的情感诉求和隐射出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赋予了新安江山水诗现代价值和普世价值,并通过丰富的意象给读者以美的体验和理的启示。诗歌创译的重点在于意象内涵的有效传递,文章以新安江山水诗中最常见的意象递进与意象并置为例,对其创译的必要性与实践进行探索,以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提高中国古诗的世界文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山水诗 创译 意象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瓯江山水诗路旅游服务体验的创新设计研究——以大罗山景区为例
18
作者 吴联凡 吴耀 黄冰蝶 《当代美术家》 2023年第4期64-69,共6页
瓯江山水诗路,是浙江省规划建设的四条诗路文化带之一。当前诗路建设已迈入深水区,旅游服务体验正成为助推诗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旅游体验与服务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诗路核心区域大罗山景区为实践对象,通过实地调研... 瓯江山水诗路,是浙江省规划建设的四条诗路文化带之一。当前诗路建设已迈入深水区,旅游服务体验正成为助推诗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旅游体验与服务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以诗路核心区域大罗山景区为实践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景区现有旅游服务,洞察游览场景中的服务触点与用户痛点,最终提出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创新策略与设计实践。调研发现,大罗山景区旅游服务存在基础设施滞后、管理秩序松散、导视系统混乱、遗产诠释薄弱四大体验问题。鉴于此,本文构建了大罗山休闲旅游服务设计方案,该方案整合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场景体验,优化了诗路旅游流程与体验,为推动诗路旅游建设的深度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设计 旅游体验 以游 客为中心 休闲旅游 瓯江山水诗路
下载PDF
辛弃疾信州词作的寺庙景观书写
19
作者 王新雨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地方是作家日常生活之处,也是他们诗文表达的对象。作家对地方的描写具有主观性,辛弃疾信州闲居时是壮志不得酬的人生低谷,因此信州的寺庙、山水林泉等景观出现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稼轩利用信州的寺庙景观与... 地方是作家日常生活之处,也是他们诗文表达的对象。作家对地方的描写具有主观性,辛弃疾信州闲居时是壮志不得酬的人生低谷,因此信州的寺庙、山水林泉等景观出现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稼轩利用信州的寺庙景观与人交往、排遣忧愁;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为信州地方人文意蕴的积淀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信州词 寺庙景观
下载PDF
反映论与王元化:从《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到《文心雕龙讲疏》——兼论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
20
作者 夏中义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67,共17页
把反映论作为文心雕龙研究的方法或思维准则,这是纵贯王元化学术后半生的重要现象。从1962年初撰《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把刘勰"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硬拗成"唯心告退,而唯物方滋"始,到1979年初版《文心雕龙... 把反映论作为文心雕龙研究的方法或思维准则,这是纵贯王元化学术后半生的重要现象。从1962年初撰《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把刘勰"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硬拗成"唯心告退,而唯物方滋"始,到1979年初版《文心雕龙创作论》将如上《柬释》弃为佚文;再到1992年修订版《文心雕龙讲疏》对1979年版作"去阶级分析"、"去偶像语式"、"去规律标签";直至2008年"临终对话"未忘其龙学著述仍留着反映论尾巴——前后竟近半世纪之久。由此可鉴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之历史成因之一,当源自前苏联理论模式对中国学术的深刻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论 王元化 《明诗篇山水诗兴起说柬释》 《文心雕龙讲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