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 emission and organic carbon burial in the Xinanjiang Reservoir 被引量:2
1
作者 Fushun Wang Baoli Wang +2 位作者 Tao Zhou Tianyu Chen Jing Ma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65-468,共4页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river impoundment on carbon dynamics, a large reservoir in a subtropical area, the Xinanjiang Reservoir,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CO_2 emissions from the water–air interface w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river impoundment on carbon dynamics, a large reservoir in a subtropical area, the Xinanjiang Reservoir,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 CO_2 emissions from the water–air interface was studied, as was organic carbon burial in sediment. The results show a significant seasonal difference in CO_2 emissions. River impoundment l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aquatic photosynthesis, generating large amounts of authigenic organic carbon that was then buried in sed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水库 CO2排放 有机碳 埋藏 二氧化碳排放 亚热带地区 河道蓄水 大型水库
下载PDF
Evaluating Functions of Reservoirs'Storage Capacities and Locations on Daily Peak Attenuation for Ganjiang River Basin Using Xinanjiang Model
2
作者 DU Jinkang ZHENG Dapeng +2 位作者 XU Youpeng HU Shunfu XU Chongyu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6期789-802,共14页
Flooding i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costly natural disaster in the world and building reservoirs is one of the major structural measures for floo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 framework was proposed to eval... Flooding i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costly natural disaster in the world and building reservoirs is one of the major structural measures for flood control and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 framework was proposed to evaluate functions of reservoirs′ locations and magnitudes on daily peak flow attenuation for a large basin of China, namely Ganjiang River Basin. In this study, the Xinanjiang model was adopted to simulate inflows of the reservoirs and flood hydrographs of all sub-catchments of the basin, and simple reservoir operation rules were established for calculating outflows of the reservoirs. Four reservoirs scenarios were established to analyze reservoirs′ locations on daily peak flow atten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reservoirs attenuated the peak discharges for all simulated floods, when the flood storage capacities increase as new reservoirs were built, the peak discharge attenuation by reservoirs show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both in absolute and relative measures; 2) reservoirs attenuated more peak discharge relatively for small floods than for large ones; 3) reservoirs reduced the peak discharge more efficiently for the floods with single peak or multi peaks with main peak occurred first; and 4) effect of upstream reservoirs on peak attenuation decreased from upper reaches to lower reaches; upstream and midstream reservoir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decreasing peak discharge both at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and downstream reservoirs had less effect on large peak discharge attenuation at outlet of the basin. The proposed framework of evaluating functions of multiple reservoirs′ storage capacities and locations on peak attenuation is valuable for flood contro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t basin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山峰流动 xinanjiang 模型 水库操作 Ganjiang 河盆
下载PDF
浮游植物优势属演替和丝状蓝藻增殖的驱动因子研究——以千岛湖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玉茹 刘佳睿 +5 位作者 郑文婷 岳智颖 沈宏 程新良 吴志旭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77-1888,共12页
为探究大型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属演替的驱动因子和丝状蓝藻增殖机制,研究了千岛湖2017—2021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千岛湖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蓝藻密度显著上升。2021年,浮游... 为探究大型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属演替的驱动因子和丝状蓝藻增殖机制,研究了千岛湖2017—2021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千岛湖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蓝藻密度显著上升。2021年,浮游植物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到1.54×10^(7)cells/L和2.23 mg/L,比2017年分别上升了161.02%和52.74%。2017—2021年千岛湖浮游植物蓝藻门优势属由微囊藻属(Microcystis)和长孢藻属(Dolichospermum)占优势,演替为假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细鞘丝藻属(Leptolyngbya)、尖头藻属(Raphidiopsis)和Dolichospermum等多种丝状蓝藻共同占优势。浮游植物功能群分析表明,由功能群M和有异形胞的丝状蓝藻H1功能群占绝对优势向功能群H1、S1和S_(N)等多种丝状蓝藻共同占优势转变。在监测期间,千岛湖全湖平均TN和TN/TP显著下降,而TP呈上升趋势。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输入对TP升高贡献较大,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主要与TP、WT、DO、pH、SD和Temp显著相关,浮游植物总密度则受TN、WT、pH、SD和Temp驱动。其中,蓝藻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均受TN、WT、pH、SD、Pre和Temp共同驱动。通过冗余分析(RDA)表明浮游植物优势属和优势功能群变化由TN、TP和WT等共同驱动。丝状蓝藻Pseudanabaena、Raphidiopsis、Leptolyngbya与TN负相关,而Dolichospermu与TN正相关、Microcystis与TP正相关,研究表明,TN的降低是导致丝状蓝藻种类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营养盐较低的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易受极端气候(暴雨、高温等)、营养输入和水体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强降雨导致水体混合增加和营养脉冲补给,可能诱发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及丝状蓝藻增殖问题。研究结果对于贫-中营养水库蓝藻水华预测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浮游植物 优势属 丝状蓝藻 驱动因子
下载PDF
考虑水文模型参数时变的水库水位多预见期实时预报——以水布垭水库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菁 刘攀 +2 位作者 周丽婷 谢康 刘伟博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6-438,450,共14页
精准可靠的坝前水位预测可支撑水库的调度决策,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传统水库水位实时预报方法均基于降雨径流稳态假定,在变化环境下精度不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整合水文模型参数时变和实时校正的水库水位多预见期实时预报方法:识别... 精准可靠的坝前水位预测可支撑水库的调度决策,保障流域防洪安全。传统水库水位实时预报方法均基于降雨径流稳态假定,在变化环境下精度不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整合水文模型参数时变和实时校正的水库水位多预见期实时预报方法:识别变化环境下水文模型参数的时变过程,构建时变参数与自然、社会经济因子的函数关系;基于时变参数函数式构建预报调度集成模型,以预见期内多个时刻预报水位与观测水位的吻合程度为目标函数率定水文模型的参数;采用基于反向拟合算法的实时校正技术进行误差校正,输出不同预见期的水库水位预报。以水布垭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较传统水库水位预报方法,论文提出的方法在率定期和检验期的平均绝对值误差分别下降了0.050和0.040 m,可为防洪减灾提供高精度、长预见期的水库水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时变参数 水库水位 实时预报 预见期
下载PDF
千岛湖(新安江水库)4种同域共存的鱼食性鱼类生活史策略比较研究
5
作者 文峰 马玉兴 +6 位作者 梁智策 廖传松 盘家永 邵建强 何光喜 刘家寿 郭传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5-1716,共12页
千岛湖(新安江水库)是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典型湖库,其渔业主要以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增殖为主,对鱼食性鱼类资源的研究和关注相对匮乏。而鱼食性鱼类是水生食物网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 千岛湖(新安江水库)是我国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典型湖库,其渔业主要以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增殖为主,对鱼食性鱼类资源的研究和关注相对匮乏。而鱼食性鱼类是水生食物网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过度捕捞、生境退化等影响,千岛湖鱼食性鱼类资源下降明显。鉴于此,2021年3月—2022年12月,逐月在千岛湖收集4种同域共存的鱼食性鱼类样品1032尾,包括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大眼鳜(Siniperca knerii)和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系统研究并比较了4种鱼食性鱼类年龄、生长、繁殖等生活史策略的分化特征。结果表明,千岛湖4种鱼食性鱼类优势年龄组均未超过3龄,说明其种群呈现低龄化现象。生长式型上,翘嘴鲌和蒙古鲌属正异速生长,而大眼鳜和斑鳜属负异速生长,说明4种鱼食性鱼类具有不同的生长策略。条件系数(CF)的变化趋势与繁殖活动密切相关,其中大眼鳜的条件系数最高(1.92%±0.03%),其次为斑鳜(1.72%±0.02%)和蒙古鲌(1.14%±0.01%),翘嘴鲌的条件系数最低(0.97%±0.03%)。繁殖时间上,斑鳜最早进入繁殖期(3月),其次为大眼鳜(4月)、蒙古鲌(5月),翘嘴鲌最晚(6月)。大眼鳜和斑鳜均出现了2次繁殖高峰(5月和7月),翘嘴鲌的繁殖高峰相对持久(6—7月),蒙古鲌繁殖高峰则最为集中(7月)。繁殖力上,翘嘴鲌((254±16)粒/g)和蒙古鲌((192±10)粒/g)的相对繁殖力较高,显著高于大眼鳜((88±19)粒/g)和斑鳜((88±10)粒/g)。翘嘴鲌和蒙古鲌卵径为单峰分布,推测为单批次产卵类型;而大眼鳜和斑鳜卵径为双峰分布,推测为多批次产卵类型。综上,千岛湖4种鱼食性鱼类在生长速率、生长式型、条件系数等生长策略以及性比、繁殖力、繁殖时间、繁殖方式等繁殖策略均出现了分化,支撑其实现了同域共存。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鱼类同域共存机制,保护、恢复和科学利用千岛湖鱼食性鱼类资源,优化和完善鱼类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新安江水库) 鱼食性鱼类 生活史 同域共存机制
下载PDF
ERA5再分析数据在中小型水库水位模拟的适用性分析——以长江水库为例
6
作者 陈君来 张周文 +1 位作者 陈蔚华 胡绪宝 《人民珠江》 2023年第12期127-135,共9页
库前水位是中小型水库流域重要的观测数据,再分析数据为中小型水库水位模拟提供了可选方案,但是其适用性有待评估。以中山市长江水库流域为例,评估了不同时间尺度下ERA5、ERA5-Land再分析降水、潜在蒸散发数据的准确性,并基于耦合水库... 库前水位是中小型水库流域重要的观测数据,再分析数据为中小型水库水位模拟提供了可选方案,但是其适用性有待评估。以中山市长江水库流域为例,评估了不同时间尺度下ERA5、ERA5-Land再分析降水、潜在蒸散发数据的准确性,并基于耦合水库调洪的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设置不同输入情景,分析了ERA5、ERA5-Land降水、潜在蒸散发数据在水库水位模拟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年、月、日尺度下,研究区2种再分析降水数据与实测降水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再分析潜在蒸散发数据与实测蒸发的一致性较弱;7种水位模拟情景下,率定期的NSE均可达到0.6以上,验证期因为输入的不同存在差异;ERA5再分析数据的适应性好于ERA5-Land,再分析潜在蒸散发数据可作为模型蒸发数据的替代输入,而再分析降水数据不宜直接用于模型输入。研究可为ERA5、ERA5-Land数据在缺资料水库水位模拟预报的应用提供参考,为中小型水库流域构建可靠的水文模型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5 新安江模型 水位预报 中小型水库
下载PDF
栅格新安江模型在天津于桥水库流域上游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小祥 姚成 +3 位作者 李致家 谢润起 于福民 张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4-1140,共7页
栅格新安江模型是在概念性新安江模型的理论基础上,以栅格为计算单元,结合地形地貌和下垫面特性构建出来的水文模型.在于桥水库流域上游的水平口流域应用栅格新安江模型,研究该地区洪水要素的空间变化以及洪水形成过程,讨论洪水模拟效... 栅格新安江模型是在概念性新安江模型的理论基础上,以栅格为计算单元,结合地形地貌和下垫面特性构建出来的水文模型.在于桥水库流域上游的水平口流域应用栅格新安江模型,研究该地区洪水要素的空间变化以及洪水形成过程,讨论洪水模拟效果来验证模型在半湿润地区的适用性.选取水平口流域1978-2012年的洪水进行模型计算,模拟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流域产流面积的时空变化,且均达到乙级以上精度.初步表明栅格新安江模型在半湿润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新安江模型 产流面积变化 洪水模拟 于桥水库 水平口流域
下载PDF
新安江屯溪水力自控翻板坝蓄水期浮游植物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慧冲 方建新 涂友琴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5-67,共3页
2006年3月至4月底,在新安江屯溪水力自控翻板坝蓄水期和非蓄水期定点进行浮游植物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9属种,隶属于4门。主要优势种为硅藻和绿藻。蓄水期的藻类丰度高于非蓄水期。依据调查结果选用"污染指示种"对翻板坝上... 2006年3月至4月底,在新安江屯溪水力自控翻板坝蓄水期和非蓄水期定点进行浮游植物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39属种,隶属于4门。主要优势种为硅藻和绿藻。蓄水期的藻类丰度高于非蓄水期。依据调查结果选用"污染指示种"对翻板坝上游水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安江屯溪城区段水质属乙型中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自控翻板坝 蓄水期 浮游植物 新安江
下载PDF
暴雨径流对新安江入库总磷负荷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慧赟 王裕成 +4 位作者 单亮 罗潋葱 朱广伟 许海 史鹏程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87-895,共9页
为定量揭示暴雨径流对大型水库外源总磷(TP)负荷量的影响,构建新安江模型,结合TP浓度高频在线监测数据,计算千岛湖主要入库河流新安江街口断面逐日TP负荷量,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暴雨径流携带TP负荷量对新安江TP年总入库负荷量的贡献.结果表... 为定量揭示暴雨径流对大型水库外源总磷(TP)负荷量的影响,构建新安江模型,结合TP浓度高频在线监测数据,计算千岛湖主要入库河流新安江街口断面逐日TP负荷量,并在此基础上划分暴雨径流携带TP负荷量对新安江TP年总入库负荷量的贡献.结果表明:①近60年来,千岛湖流域年暴雨雨量占年降雨总量的28.1%,平均暴雨频次为6.2次/a,年暴雨雨量和频次均在0.001显著性水平上呈上升趋势;②基于逐日流量模拟和高频水质监测数据计算的入库TP负荷量为基于逐月常规监测数据计算结果的2.9倍;③典型年(2020年5月1日—2021年4月30日)通过街口断面进入千岛湖的径流量和TP负荷量分别为96×10^(8) m^(3)和1506 t,其中由暴雨产生的径流量和TP负荷量占比分别为47.9%和69.4%.研究显示,暴雨事件对水库外源磷负荷的贡献较大,暴雨径流携带高浓度磷的汇入对水库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构成较大威胁,采用高频监测网络与水文数值模型高效融合的方法,能有效提升水库TP外源负荷量的计算精度,可为加强认识水库磷污染过程、保障水库水质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径流 新安江模型 外源负荷 TP 千岛湖
下载PDF
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千岛湖藻类短期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未 朱梦圆 +1 位作者 王裕成 朱广伟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8-925,共8页
局部水域的藻类异常增殖现象逐渐成为千岛湖面临的水环境保护难题.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水华预测模型,实现对重点水域叶绿素a(Chla)浓度短期动态变化的预测,是快速应对潜在水华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鉴于NARX神经网络在预测非平稳时间序列动... 局部水域的藻类异常增殖现象逐渐成为千岛湖面临的水环境保护难题.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水华预测模型,实现对重点水域叶绿素a(Chla)浓度短期动态变化的预测,是快速应对潜在水华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鉴于NARX神经网络在预测非平稳时间序列动态特征方面的优势,以千岛湖国控监测断面小金山2016—2019年Chla的高频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对Chla剖面数据进行沿深平均、缺失值插补后,分别以连续3 d和连续7 d的Chla浓度作为输入,构建了基于NARX神经网络的藻类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未来0.5~7 d Chla浓度的变化,探讨了相关参数设置、训练及评价方法,并针对不同的预见期分析了模型性能.结果表明:①模型预测性能稳定,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保持在0.8~0.9之间,均方误差在15~30之间.②随着预见期的变化,模型性能不同.其中,在未来0.5~4 d的预测中,使用连续3 d的Chla浓度作为输入的预测效果较好;在未来4.5~7 d的预测中,使用连续7 d的Chla浓度作为输入的预测效果较好.研究显示,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0.5~7 d的Chla浓度,可为构建以数据驱动的千岛湖水华监测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预测 高频序列 神经网络 千岛湖
下载PDF
新安江模型产流模式在山区型和平原型水库入库径流量中的模拟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艺婷 张万顺 +2 位作者 朱齐艳 唐巨山 王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将新安江模型的蓄满产流模式应用于浙江省台州市山区型和平原型两个水库的入库径流量模拟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分析了山区型和平原型水库径流模型参数的取值规律,为台州市其他无资料地区的模型参数取值提供参考,为下一步该区域的水量... 将新安江模型的蓄满产流模式应用于浙江省台州市山区型和平原型两个水库的入库径流量模拟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分析了山区型和平原型水库径流模型参数的取值规律,为台州市其他无资料地区的模型参数取值提供参考,为下一步该区域的水量水质耦合的水资源配置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入库径流 参数取值
下载PDF
浙北引水对钱塘江河口段主要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尤爱菊 韩曾萃 +1 位作者 史英标 朱元甡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基于实测资料相关分析以及一维咸水入侵模型,分析了浙北引水对钱塘江河口段江道淤积和咸水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浙北引水将减少进入河口的径流量,造成钱塘江河口淤积的增加和盐水上溯距离加长,且对不同位置取水口的取水条件有着不同程... 基于实测资料相关分析以及一维咸水入侵模型,分析了浙北引水对钱塘江河口段江道淤积和咸水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浙北引水将减少进入河口的径流量,造成钱塘江河口淤积的增加和盐水上溯距离加长,且对不同位置取水口的取水条件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河口 浙北引水 江道淤积 咸水入侵
下载PDF
基于抗差估计方法的流域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瞿思敏 嵇海祥 +4 位作者 包为民 石朋 韩辉 李琼芳 张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7,71,共6页
流域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水文气象资料的不确定性、水文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及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等。以危水水库流域中的乌溪沟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抗差估计方法探讨了由于雨量资料误差引起新安江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 流域水文模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水文气象资料的不确定性、水文模型结构的不确定性及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等。以危水水库流域中的乌溪沟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抗差估计方法探讨了由于雨量资料误差引起新安江模型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误差的大小,发生的站数,对模型的不确定性均有影响。并且误差越大,发生站数越多,对模型不确定性影响越大。采用雨量观测误差三步修正方法先对雨量资料进行处理,然后采用新安江模型进行计算,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抗御雨量资料误差,减少模型的不确定性,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抗差估计 新安江模型 危水水库流域 误差三步修正方法
下载PDF
新安江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徐如卫 罗仙池 +2 位作者 吴振兴 舒国红 周平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对生活在新安江水库的太湖新银鱼进行了生长测算,并测定了各体长组的肥满度,结果如下:(1)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W=3.432×l0 ̄(-6)L ̄(3.056)(r=0.998),(2)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_... 对生活在新安江水库的太湖新银鱼进行了生长测算,并测定了各体长组的肥满度,结果如下:(1)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W=3.432×l0 ̄(-6)L ̄(3.056)(r=0.998),(2)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L_t=80[1-e ̄(-0.124(t+0.198)] ̄3和W_t=2.25[1-e ̄(-0.124(t+0.198)] ̄3;(3)拐点年龄为8.81月龄;(4)体长增长以1~2月龄最大,体重增长以8~10月龄最快;(5)体长55~60mm的鱼肥满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水库 银鱼 生长特性 肥满度
下载PDF
新安江水库供水后调度图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依俊楠 赵新华 李福钢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随着部分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日益紧缺,水库需要承担更多功能,但不同功能间会互相影响和制约,优化水库调度图则是协调水库不同兴利目标之间矛盾的关键。以新安江水电站库区供水工程——千岛湖引水工程为实例,考虑年引水规模9.78亿m^3对新... 随着部分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日益紧缺,水库需要承担更多功能,但不同功能间会互相影响和制约,优化水库调度图则是协调水库不同兴利目标之间矛盾的关键。以新安江水电站库区供水工程——千岛湖引水工程为实例,考虑年引水规模9.78亿m^3对新安江水电站造成的影响,通过降低调度图中部分丰水月份的保证出力和在降低出力区内增设供水保证线,最终提出调度图优化研究方案。结果表明:水库按优化调度图运行可减少因引水造成的年发电量损失,并能较好地控制水库水位和下泄流量的变化程度。研究成果可为解决水库发电和其他兴利目标之间的矛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水库 新安江水电站 供水工程 水库调度图
下载PDF
南京市六合区金牛山水库洪水预报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海艳 宋星原 +3 位作者 毛声录 戴自逑 黄程鹏 李丹颖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5年第2期78-80,共3页
南京市六合区金牛山水库在该地区防洪防汛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此,介绍了流域新安江三水源产流模型、流域分散入流非线性汇流模型,将研制的模型应用于金牛山流域实际洪水预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防洪调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防洪预报 新安江模型 非线性汇流模型 南京金牛山水库
下载PDF
三峡水库区间流域实时水文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永文 吴敦银 喻中文 《江西水利科技》 2008年第4期231-234,239,共5页
介绍了应用新安江模型和API型模型编制三峡区间实时水文预报系统的方法.由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资料对预报模型的检验表明,新安江模型预报精度满足实时洪水预报的要求.本系统已安装在三峡开发总公司梯级调度中心正式运行.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实时径流洪水 预报系统 新安江模型 API型模型
下载PDF
2002—2017年千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0
18
作者 笪文怡 朱广伟 +7 位作者 吴志旭 黎云祥 许海 朱梦圆 兰佳 郑文婷 张运林 秦伯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0-1333,共14页
为认识大型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钱塘江流域新安江水库(下称"千岛湖")为例,基于2002-2017年16年的水库浮游植物数据,结合同期千岛湖水质与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千岛湖浮游植物结构及优势属的长期... 为认识大型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以钱塘江流域新安江水库(下称"千岛湖")为例,基于2002-2017年16年的水库浮游植物数据,结合同期千岛湖水质与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千岛湖浮游植物结构及优势属的长期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2-2017年千岛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93属,主要由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及隐藻门种类组成.16年间,浮游植物年均丰度和群落结构经历了4个阶段:2008年前丰度持续低值且蓝藻不是主要类群,2009-2012年丰度较高且蓝藻成为主要类群,及2013-2015丰度降低且蓝藻占比降低,2016-2017年丰度增加且蓝藻再次成为主要类群.浮游植物门类变化的同时伴随着优势属的变化:浮游植物年优势属从2002-2008年的小环藻属(Cyclotella)、隐藻属(Cryptomonas)和蓝隐藻属(Chroomonas)转变为2009-2012年的颤藻属(Oscillatoria)、小球藻属(Chlorella)、小环藻属和蓝隐藻属,2013-2017年又转变为鱼腥藻属(Anabaena)、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小环藻属、针杆藻属(Synedra)、直链藻属(Melosira)、栅藻属(Scenedesmus)和蓝隐藻属.冗余分析表明,气温、风速、水位、入库流量等气象水文因子和总氮浓度、电导率、氮磷比、透明度等水质因子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表明,在千岛湖这种大型贫-中营养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仅受来水营养盐负荷的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给水库藻类水华等生态风险的预测以及水库水质管理带来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水库(千岛湖) 浮游植物 长期趋势 冗余分析(RDA) 富营养化 气象水文
下载PDF
夏季强降雨期间千岛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清 黎云祥 +5 位作者 朱广伟 俞洁 朱梦圆 许海 王裕成 刘明亮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6-907,共12页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在全球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加,这可能对大型深水水库水体有机碳的时空分布产生深远影响.为探究强降雨事件对千岛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于2020年5—8月逐月采集了典型大型深水水库——千岛湖100个调... 近年来,极端降雨事件在全球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加,这可能对大型深水水库水体有机碳的时空分布产生深远影响.为探究强降雨事件对千岛湖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于2020年5—8月逐月采集了典型大型深水水库——千岛湖100个调查点位水样,分析了千岛湖夏季水体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强降水过程对有机碳浓度、通量和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20年5—8月千岛湖TOC、DOC和POC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06、1.73和0.33 mg/L,随着强降雨开始,5—7月TOC、DOC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而雨量急剧下降的8月(几乎无雨),浓度也随之显著下降;水平分布上,5—7月有机碳浓度高值在全库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整体具有河流区到湖泊区逐渐降低趋势.②新安江入库碳通量(F_(TOC)、F_(DOC)、F_(POC))约占全库25条主要河流总入库碳通量的69%,降雨期间5—7月总入库F_(TOC)分别是8月的11、36和41倍;5—8月有机碳储量(R_(TOC)、R_(DOC)、R_(POC))平均值分别为44611、38452和6159 t,6月、7月的总入库碳通量均占当月全库水体碳储量的1/5,所占比例分别8月的35和28倍.③DOC和POC浓度与叶绿素a(Chla)、悬浮颗粒物(SS)、有机悬浮颗粒物(OSS)、无机悬浮颗粒物(ISS)、COD_(Mn)和TP浓度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透明度(SD)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研究显示:千岛湖有机碳主要受浮游植物内源生产过程以及外源输入过程共同决定,而这两个过程受水文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强降雨过程是千岛湖有机碳时空变化的关键驱动力;强降雨也是有机碳通量升高的关键控制因子,并且高入库碳通量会对全库水体碳储量产生强烈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 大型水库 有机碳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碳通量 碳储量 千岛湖
下载PDF
设计安全值结合水文模型的联合预报法在入库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顾 王加虎 +2 位作者 李丽 刘蓓蓓 郝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5-60,共6页
桂五水库产汇流特性复杂、洪水资料序列较短,常规的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入库洪水预报方法并不适用。提出设计安全值结合水文模型的联合预报法:设计安全值基于初损后损法加单位线汇流,水文模型法基于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从防洪安全与兴利... 桂五水库产汇流特性复杂、洪水资料序列较短,常规的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入库洪水预报方法并不适用。提出设计安全值结合水文模型的联合预报法:设计安全值基于初损后损法加单位线汇流,水文模型法基于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从防洪安全与兴利角度进行联合预报。在确定两种方法初始参数后,对次洪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自模拟精度较高,方法评级分别为乙级、甲级;从防洪安全角度,可选择取两种方法模拟结果的外包线作为入库洪水预报;预报结果偏安全的设计安全值法与预报精度稳定准确的水文模型法联合预报,不仅可应用于桂五水库入库洪水预报,并可为洪水资料序列积累较短的水库入库洪水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库洪水预报 联合预报 初损后损法 单位线 新安江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