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南与长江中下游:跨区域贸易背景下的徽商活动与皖南古村落
1
作者 王振忠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53,共26页
本文通过整理黟县卢村的相关书信,探讨清代徽商活动对徽州村落社会的影响。从中可见,至迟从盛清时代开始,黟县的经济就与跨区域之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岭南的广州及长江中下游之汉口、九江和大通等,都与僻野山乡的卢村发生了颇为密切的关... 本文通过整理黟县卢村的相关书信,探讨清代徽商活动对徽州村落社会的影响。从中可见,至迟从盛清时代开始,黟县的经济就与跨区域之贸易活动密切相关。岭南的广州及长江中下游之汉口、九江和大通等,都与僻野山乡的卢村发生了颇为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在茶叶经营中,从茶叶生产到销售过程的诸多环节上皆充满了竞争,理性的商人根据汉口、广州的茶市行情,精心策划营销策略、拟定购销规模,以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从频繁的茶叶贸易中获取的利润则源源不断地流入皖南,促进了徽州村落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商 黟县 卢村 汉口
下载PDF
“六诗”之制与“兴诗”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36,139,共6页
“兴”是中国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该文综合分析了“兴”在先秦文献中使用的情况,并从《周礼》职掌“六诗之制”的“大师”一职设置的时间、职能,探讨其教授“六诗”的大致时间最早也应在春秋晚期。又从先秦其... “兴”是中国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该文综合分析了“兴”在先秦文献中使用的情况,并从《周礼》职掌“六诗之制”的“大师”一职设置的时间、职能,探讨其教授“六诗”的大致时间最早也应在春秋晚期。又从先秦其他文献对“六诗”各个概念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六诗”诸义项产生的先后次序,发现“六诗”之中,风、赋、比、雅、颂的使用时间均早于“兴”。“兴也”最早见于战国帛书,“六诗”的称谓也仅见之于《周礼》,故“六诗”及“兴”诗概念的产生及应用大致应在战国中晚期,而《周礼》“大师”教授“六诗”的时间也应该在此稍前的一段时间。至秦汉之际,以“兴”说诗的现象开始较为多见,成为毛诗以“兴”解诗的前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诗之制 大师 战国中晚期
下载PDF
释“诗可以兴”——论诗性生命的感发功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伯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6,共8页
“诗可以兴”是古人对于诗的功能的一种提示,它导源于上古祭祀活动中的乐舞兴情,确立于诗、乐开始分离之际。这一命题提出后,又经历了从孔子的启人思悟,经汉儒的感动天人,以至宋儒的兴起本性之善和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有关激发生命元气的... “诗可以兴”是古人对于诗的功能的一种提示,它导源于上古祭祀活动中的乐舞兴情,确立于诗、乐开始分离之际。这一命题提出后,又经历了从孔子的启人思悟,经汉儒的感动天人,以至宋儒的兴起本性之善和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有关激发生命元气的演化过程,而其要义乃在于感发生命,以实现向生命本原的回归。在“兴观群怨”诸功能中,“诗可以兴”实居于主导地位,且由此感通以造就和谐、合作的社会群体与整全、充实的人类生活,更是我们于诗歌艺术审美活动的期望所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生命 感发功能 诗歌
下载PDF
试论唐诗中的“比兴体”——兼论诗歌多义性的可解与不可确解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明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8-171,共4页
"整体的比兴"是意在言外的表达方式。唐诗中大量双关、隐喻实现了言与意的精彩照应,形成了"比兴体"。它有多义性的特点,但多义中又有可解与难解或不可确解之分。诗歌多义性的不可确解,是诗歌在多义性之可解基础上... "整体的比兴"是意在言外的表达方式。唐诗中大量双关、隐喻实现了言与意的精彩照应,形成了"比兴体"。它有多义性的特点,但多义中又有可解与难解或不可确解之分。诗歌多义性的不可确解,是诗歌在多义性之可解基础上的又一次进步。从多义性的易解到难解,正好反映出诗歌及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写作意图从单纯到复杂、作品意蕴从单一到丰富的进程及阅读理解阐释过程中的语境限制与自由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多义性 诗歌 可解 不可确解
下载PDF
姿态动词“兴、作、起”的共时同现与历时替换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祝琴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86-101,共16页
上古汉语表示"起身"义的常用姿态动词有"兴、作、起"。"兴"最早表达"起身"义,"作、起"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成为"起身"语义场成员。"兴、作、起"各有不同的原始语域,原始语域对后来的词义发展及功能扩展有一定的影响,在春... 上古汉语表示"起身"义的常用姿态动词有"兴、作、起"。"兴"最早表达"起身"义,"作、起"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成为"起身"语义场成员。"兴、作、起"各有不同的原始语域,原始语域对后来的词义发展及功能扩展有一定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们共时同现、相互竞争,从语用搭配的频率统计可知,到秦汉之际,"起"完成了对"兴、作"的替换。"起身"义的"兴"词素化于"夙兴夜寐","作"则基本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时同现 历时替换
下载PDF
《文心雕龙·比兴》“拟容取心”句义释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新广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9-82,共4页
对于《文心雕龙.比兴》赞语中“拟容取心”一句的解释,学者们分歧颇多。但任何阐释都应当尽量接近文本原初的意义。据此原则,该句中“心”的义指,既有客体蕴含的义理精神,也有主体的情感体认;而“拟容取心”既是针对“比”而言,也是针... 对于《文心雕龙.比兴》赞语中“拟容取心”一句的解释,学者们分歧颇多。但任何阐释都应当尽量接近文本原初的意义。据此原则,该句中“心”的义指,既有客体蕴含的义理精神,也有主体的情感体认;而“拟容取心”既是针对“比”而言,也是针对“兴”而言。另外,“拟容”与“取心”在逻辑上应属于顺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拟容取心 义理精神 情感体认 顺承关系
下载PDF
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
7
作者 惠嘉 户晓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0,共6页
既往对兴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内容关联说、声韵限制说和音义关联说,但在实际文本中,却存在一种既无关内容,亦无关声韵的兴体。现有兴体多样化成因论多停留在事实的层面,着眼于历史语境等外在性因素,而缺乏对兴体自身的考察。因此,借鉴索绪... 既往对兴的理解大致可分为内容关联说、声韵限制说和音义关联说,但在实际文本中,却存在一种既无关内容,亦无关声韵的兴体。现有兴体多样化成因论多停留在事实的层面,着眼于历史语境等外在性因素,而缺乏对兴体自身的考察。因此,借鉴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从自由的维度出发,我们发现作为表现手法的"兴"亦是人自由创造的产物,即是一种基于自由意志的音、义任意关联,它不是一种实体的指涉,而是一种关系的表述,这种关系,存在于兴句与其所对应的正句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天游词文本 自由意志 任意关联
下载PDF
《毛传》标“兴”本义新探
8
作者 周丙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诗》培养弟子"兴"的能力(以《诗》"专对")是孔子诗教的重要目的。《毛传》标兴、释兴的体例恰好体现了孔子的诗教原则。
关键词 《毛传》 孔子诗教 举一反三
下载PDF
《诗经》起兴及方位、数字的母题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魏耕原 《长江学术》 CSSCI 2019年第3期59-65,共7页
《诗经》中的野鸡与狐狸起兴,已蕴涵求婚恋爱的意蕴,而狐狸还蒙上了"邪兽"的恶名;方位名词已包涵褒贬不同意义,其中东与北尤其相反见义;西方因周民族之所在,似乎只是表示希望的方位。数字中的"七"往往用作虚数,表... 《诗经》中的野鸡与狐狸起兴,已蕴涵求婚恋爱的意蕴,而狐狸还蒙上了"邪兽"的恶名;方位名词已包涵褒贬不同意义,其中东与北尤其相反见义;西方因周民族之所在,似乎只是表示希望的方位。数字中的"七"往往用作虚数,表极数意义。这些对后世影响都很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方位 数字 母题
下载PDF
从《诗比兴笺》看魏源的人格之美
10
作者 唐飞凤 黄建军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5-30,共6页
魏源,湘学代表人物,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批人物,其《海国图志》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性主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至于其《诗比兴笺》同样表现了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儒家学子的高尚人格。从这些笺诗中,读者可以感... 魏源,湘学代表人物,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批人物,其《海国图志》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性主张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至于其《诗比兴笺》同样表现了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儒家学子的高尚人格。从这些笺诗中,读者可以感知:魏源语言上崇古尚雅,讲究引经据典;内容上追求诗史合一,体现关注现实的求真之美;当然,其最终的归宿与其经学思想一样,表现魏源忧国忧民、经世致用的实用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诗比笺》 引经据典 求真 经世致用
下载PDF
儒家美学思想研究在21世纪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维山 谭好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2,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儒家美学思想研究突出了两种研究趋向,一是经典范畴和命题的清理与转换,比如,“兴”、“乐”以及美与善的关系等。研究者不但对其基本内涵作出解释,还多从新的角度、新的理论出发阐释其现代内涵,在传统范畴和命题与现代... 进入21世纪以来,儒家美学思想研究突出了两种研究趋向,一是经典范畴和命题的清理与转换,比如,“兴”、“乐”以及美与善的关系等。研究者不但对其基本内涵作出解释,还多从新的角度、新的理论出发阐释其现代内涵,在传统范畴和命题与现代美学之间实现理论的对话与衔接,使其在内涵上完成现代转换;二是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比如,儒家美育思想研究、儒家生态智慧研究等。这种研究趋向多表现为从现代美学问题的角度充分挖掘传统儒家美学思想资源,试图把传统儒家美学资源直接整合于现代美学思想的建构之中,从而实现传统儒家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与善 美育 生态智慧
下载PDF
生态理性本体论在当代何以可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兴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8-21,共4页
分析哲学和基础存在论对传统哲学本体论都予以了消解。但前者误以经验立场遮蔽超验的视野,因而最终仍回归于本体论重建;后者则由传统本体论向基础本体论转向,仍是为哲学置基。生态理性哲学整合传统本体论与基础本体论,其新本体论建构由... 分析哲学和基础存在论对传统哲学本体论都予以了消解。但前者误以经验立场遮蔽超验的视野,因而最终仍回归于本体论重建;后者则由传统本体论向基础本体论转向,仍是为哲学置基。生态理性哲学整合传统本体论与基础本体论,其新本体论建构由此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生态理性 本体论 可能
下载PDF
“言志”下的古代诗学话语策略
13
作者 王敏 《绥化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诗言志”是古典诗学的奠基之石,影响着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话语传统,使得话语构成中的言与意、比与兴、文与质发生某些嬗变,从而形成了以感悟式、隐喻化、多义性、模糊性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话语模式。
关键词 文质 古代诗学 话语策略 中国 文学研究
下载PDF
读《巽公院五咏》兼论柳宗元的佛教信仰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国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5-19,共5页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五首组诗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表示了对永州龙兴寺住持、著名天台宗高僧重巽的敬佩,二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三是对佛院自然景色的描写。组诗表现出柳宗元对天台宗教义的理解和赞同,对于佛教"教化"功能的注意...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五首组诗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表示了对永州龙兴寺住持、著名天台宗高僧重巽的敬佩,二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三是对佛院自然景色的描写。组诗表现出柳宗元对天台宗教义的理解和赞同,对于佛教"教化"功能的注意,同时也透视出他对禅宗新潮的反对,由此成为唐人对当时佛教不同宗派与教义取舍的一个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佛教信仰 佛教教义 自然景色 天台宗 组诗 永州
下载PDF
论郑玄《毛诗笺》对兴的认识 被引量:5
15
作者 鲁洪生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4,共6页
郑玄在《周礼注》、《毛诗笺》中对兴的认识有所不同。郑玄随文释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说;在《周礼注》中以善恶美刺区别比、兴的解说,源于《周礼》“乐语”,是侧重从用《诗》方法的角度解说;在《毛诗笺》中以“喻”释“兴”,认为“‘兴... 郑玄在《周礼注》、《毛诗笺》中对兴的认识有所不同。郑玄随文释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说;在《周礼注》中以善恶美刺区别比、兴的解说,源于《周礼》“乐语”,是侧重从用《诗》方法的角度解说;在《毛诗笺》中以“喻”释“兴”,认为“‘兴’、‘喻’名异而实同”,乃是缘于毛《传》标兴解说诗本义,是侧重从《诗》之表现方法角度的解说。《传》、《笺》运用兴法解说诗本义,客观上促使赋、比、兴的含义由用《诗》方法转变为《诗》之表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譬喻 《毛诗笺》 表现方法
原文传递
屈赋比兴的性质及其作用的转化——兼论“雅”与“骚”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葛晓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40,共12页
如果说《诗经》的比兴是以兴为主,那么屈赋的比兴则是以比为主。历来认为发生这一转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春秋战国“隐语”的影响。但通过比较隐语的联想方式及体用特征,可以发现它与屈赋的比兴差别很大。屈赋的比喻象征主要与春秋以来... 如果说《诗经》的比兴是以兴为主,那么屈赋的比兴则是以比为主。历来认为发生这一转化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春秋战国“隐语”的影响。但通过比较隐语的联想方式及体用特征,可以发现它与屈赋的比兴差别很大。屈赋的比喻象征主要与春秋以来人们对诗歌功用的认识有关,同时也是诗人摆脱散文形式的影响、集中提炼诗意的创作自觉的体现。《离骚》用四条比兴主导思路通贯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但并未顾及抒情主人公外在形象的一致,因此流行的“女性中心说”和“巫师说”都不符合《离骚》使用比兴的创作意图。《离骚》的主旨和比兴的主导意象都可以在《诗经》“大雅”和“小雅”的不少篇章中找到渊源。由此也可以见出骚与诗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骚 屈赋 隐语 主导思路
原文传递
论李白乐府对诗歌叙事传统的发展
17
作者 刘青海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8,共9页
李白乐府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模拟旧题,其乐府以抒情为主,同时也具有突出的叙事特征。李白乐府的叙事艺术,主要取法《楚辞》和汉魏乐府的叙事和比兴方法,事为情用,景中见事,情、事、景三者融为一体,形成李白独特的抒情风格。李白乐府“与... 李白乐府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模拟旧题,其乐府以抒情为主,同时也具有突出的叙事特征。李白乐府的叙事艺术,主要取法《楚辞》和汉魏乐府的叙事和比兴方法,事为情用,景中见事,情、事、景三者融为一体,形成李白独特的抒情风格。李白乐府“与汉魏乐府争衡”,这主要体现在其乐府善于“檃栝一事”而出之以己意,旧题之本事与寄托之事相生发。李白“乐府篇篇是楚辞”,又兼取《楚辞》以叙事为抒情的方法,寄托深远。李白对齐梁文人诗歌的叙事传统以变为主,善于用汉魏乐府的叙事以救齐梁之绮靡。相比杜甫乐府叙事主要取法汉魏,李白乐府的取法更为广博,相对而言体制和风格也较为复杂,不如杜甫乐府那么受后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乐府诗 叙事 抒情
下载PDF
《孟子》起立类词汇语料价值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克勤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7,96,共6页
《孟子》起立类词汇有"兴""作""起""立"四个成员。系统研究表明,"兴""作"的词义已经高度抽象,只有"起""立"指称具体的起立动作。本文由此考察了《孟... 《孟子》起立类词汇有"兴""作""起""立"四个成员。系统研究表明,"兴""作"的词义已经高度抽象,只有"起""立"指称具体的起立动作。本文由此考察了《孟子》一书的语料价值,并认为其中历来有争论的"作兴"二字应该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起立 词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