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正史《五行志》的演变——以“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游自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五行志》是中国古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五行志》的“序”概括了史家修撰的旨趣和意图,是我们认识《五行志》演变脉络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从班固开创《五行志》到宋初,历代《五行志》都记载了大量灾异和事应,并作出解释,以此劝诫帝王。... 《五行志》是中国古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五行志》的“序”概括了史家修撰的旨趣和意图,是我们认识《五行志》演变脉络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从班固开创《五行志》到宋初,历代《五行志》都记载了大量灾异和事应,并作出解释,以此劝诫帝王。宋以后的《五行志》成为灾害物异的汇编,不再记录事应,对灾异的感应要靠帝王自己去领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异 事应
下载PDF
秦汉行书律与帝国行政运作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晓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9,共12页
秦汉帝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邮驿系统,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首先,秦汉实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集权,其行政过程文书化,保证并实现政令通达的政治需要是高效的邮驿系统产生的前提,而秦汉道路交通的发达以及设施的完善又为邮驿系... 秦汉帝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邮驿系统,以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高效运转。首先,秦汉实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集权,其行政过程文书化,保证并实现政令通达的政治需要是高效的邮驿系统产生的前提,而秦汉道路交通的发达以及设施的完善又为邮驿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秦汉邮路以首都为核心,向各郡、县以及边境呈网状分布,郡县政府设立相应的职能机构,并配备足够数目专职邮人。邮递方式多样,邮间距合理。再次,《行书律》通过对邮书类别划分、邮递速度、交接手续、封检等保密措施加以规范,保证了邮驿系统的高效、快速、安全、正常运转。最后,完备的邮驿系统衍生了督邮的监察属县功能,和为公务差旅官员提供食宿和交通车马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驿制度 督邮 邮程 书律 传食律
下载PDF
燕行文献中羼入的朝鲜语词汇摭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士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143-146,共4页
朝鲜李朝时代用汉文撰写的燕行文献,羼入了很多朝鲜语词汇,需要细细玩味,才能得其真义。如派遣义的"送",房屋义的"家",发现义的"认",以及"解听""甫儿""月吾只/其"等。挖... 朝鲜李朝时代用汉文撰写的燕行文献,羼入了很多朝鲜语词汇,需要细细玩味,才能得其真义。如派遣义的"送",房屋义的"家",发现义的"认",以及"解听""甫儿""月吾只/其"等。挖掘朝鲜汉文文献中的朝鲜语词汇有助于解读这批域外汉籍,也有助于研究古代汉语与朝鲜语之间的语言接触情况以及古朝鲜人的汉字习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籍 朝鲜语
下载PDF
简帛《五行》述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信芳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7,共7页
“Wu Xing”(五行). an epistemological literature,written on bamboo slips and Silk, is fully configurated and carefully designed. The oringin of its thought may trace back to Confucius and Zi You(子游). Its content dir... “Wu Xing”(五行). an epistemological literature,written on bamboo slips and Silk, is fully configurated and carefully designed. The oringin of its thought may trace back to Confucius and Zi You(子游). Its content directly affected the theory of Xin (,心mind) and Xing (性 nature) which appeared in late Warring States. In the course of writing the article, Zi Si’ s(子思) theory affected the part Explanation of ’Wu Xing’, and the part Commentaries on ’Wu Xing’ were finished by the students of Shi Zi (世子) no later thgn the period of Mencius (孟子). It has been spent a long period finishing the literature which is a whole system consistes of Scripture (经), Explain on Classics (说) and Commentaries on Classics (传). ’Wu Xing’ had been lost after 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and the reason for which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thought despot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 《五 认识论 年代 思想史
下载PDF
《佛本行集经》词语考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会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7-10,共4页
《佛本行集经》是本缘部佛经中规模较大的佛经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但这类词语释义多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或失收。对《佛本行集经》中"狎习"等六个词语进行考辨,可知"狎习"具有"亲... 《佛本行集经》是本缘部佛经中规模较大的佛经之一,语言通俗易懂,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但这类词语释义多为《汉语大词典》所误释或失收。对《佛本行集经》中"狎习"等六个词语进行考辨,可知"狎习"具有"亲近"义,"愚迷"有"愚蠢、愚笨、愚昧"义,"白净"为"洁白"义,"皎洁"犹言"洁白",《汉语大词典》释义不当;而"空闲"的"寂静,安静"义,则为《汉语大词典》失收;"别"为一特殊构词词尾,可解释为"每一",《汉语大词典》解释不确,应作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 《佛本集经》 本缘部佛经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诗·召南·行露》“谁谓女无家”正诂 被引量:1
6
作者 蔡英杰 《汉字汉语研究》 2021年第1期112-115,123,128,共6页
《诗·召南·行露》中的“谁谓女无家”一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由于这一句关系到女子拒婚和男子诉讼的原因,对此句的解读不同,直接影响到了对本诗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理解此句的关键是对“家”的训释,本诗中的“家”,既不是夫(... 《诗·召南·行露》中的“谁谓女无家”一句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由于这一句关系到女子拒婚和男子诉讼的原因,对此句的解读不同,直接影响到了对本诗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理解此句的关键是对“家”的训释,本诗中的“家”,既不是夫(婆家),也不是妻(妻室),更不是室家之礼,而是指家产。女子因男方家产少而拒婚,男子因有婚约而对女子提起诉讼。训“家”为“家产”,诗中的两个比喻正好与之呼应,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产
下载PDF
读郝懿行《尔雅义疏》札记二则
7
作者 郭鹏飞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78,共3页
《尔雅》乃我国重要之训诂典籍,历来研究者多若星辰。郝懿行《尔雅义疏》,纠察前修,网罗未备,新意迭见,实《尔雅》之功臣。然智者千虑,容或有失;今不惮辞费,就其词义考释,略作辨正。
关键词 《尔雅》 训诂 词义 考释 辨正 札记 典籍 功臣 研究者
下载PDF
颜延之《行殣赋》创作时间考及政治意蕴探微
8
作者 王学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16,共4页
由元嘉元年的严重旱灾、水草的生长周期、文学作品中"水草"的地理指向等因素出发,颜延之《行殣赋》当作于元嘉元年(424)春末至秋末(农历三到九月)之间。这一时期刘宋境内发生严重旱灾,南方水草生长茂盛,颜延之正在远赴始安(... 由元嘉元年的严重旱灾、水草的生长周期、文学作品中"水草"的地理指向等因素出发,颜延之《行殣赋》当作于元嘉元年(424)春末至秋末(农历三到九月)之间。这一时期刘宋境内发生严重旱灾,南方水草生长茂盛,颜延之正在远赴始安(今广西桂林)就任太守的途中。《行殣赋》文本表层为哀叹路旁死者惨状,其深层含义在于悼念宋少帝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并表达了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担忧。由于刘义符、刘义真被杀在元嘉元年六月,因此可以进一步将颜延之《行殣赋》的写作时间缩小为元嘉元年秋(七到九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延之 殣赋》 创作时间 政治意蕴
下载PDF
朝鲜裴三益使团辽东及京津地区燕行地点考略
9
作者 陈萌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11,共7页
明成祖迁都后,朝鲜至中国贡道由汉阳至义州渡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再由九连城至山海关,向西南经永平府、丰润、通州,直到北京。于万历十五年出使的朝鲜谢恩使裴三益便沿此贡道出使,其途中所经华表柱、射虎石、孤竹城等地,现存在古迹消亡... 明成祖迁都后,朝鲜至中国贡道由汉阳至义州渡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再由九连城至山海关,向西南经永平府、丰润、通州,直到北京。于万历十五年出使的朝鲜谢恩使裴三益便沿此贡道出使,其途中所经华表柱、射虎石、孤竹城等地,现存在古迹消亡或古今位置不一等问题:凤凰城是明成化十七年朝鲜入贡特建的驿站,位于凤凰山东南;杨照墓位于明时宁远州前屯卫,今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高岭镇杨总兵坟村;望夫台又称姜女坟,为海中巨石,以“化石立海”纪念孟姜女是辽东特色,清代在宁远州西南望夫山上已有形制齐备姜女庙,庙内土丘之上的镌字巨石被称为“望夫石”;孤竹山又名洞山,位置在卢龙县西北;首阳山又名阳山,位置在卢龙县东南,二山并非同一座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李氏朝鲜 《燕录》 辽东 京津
下载PDF
与户县方言表示时态的“着”字有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立新 阎济华 《甘肃高师学报》 2007年第1期8-10,共3页
1.户县方言以“着”字煞尾的祈使句里的“着”字,常常可以用“上、下”两字来替换,但是“上、下”两字局限于出现在“把”字句里。2.户县方言具有表示将然、已然时态的“V+着+V趋”式和“V+的+V趋”式。3.户县方言的“住”字也可以表示... 1.户县方言以“着”字煞尾的祈使句里的“着”字,常常可以用“上、下”两字来替换,但是“上、下”两字局限于出现在“把”字句里。2.户县方言具有表示将然、已然时态的“V+着+V趋”式和“V+的+V趋”式。3.户县方言的“住”字也可以表示持续意义。4.户县方言的“动宾短语+开/起”式的变体还有“动宾短语+行”等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县方言 时态 “着” “的” “住”“开” “起”
下载PDF
对“来日”一语的汉语史和文学史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庆之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50,共19页
"来日"是古代文献语言中常见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上世纪中叶以来,学术界对"来日"的解释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在语言学方面,发现了"来日"有表示未然时间和已然时间两个相反的义项;二是在文学史方面,对... "来日"是古代文献语言中常见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上世纪中叶以来,学术界对"来日"的解释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在语言学方面,发现了"来日"有表示未然时间和已然时间两个相反的义项;二是在文学史方面,对与"来日"相关的一些文学作品有了新的解释。文章利用电子文献资料库对古代文献中的"来日"用例作了穷尽性的考察,从汉语史和文学史两个角度,证明这些几乎已成定论的新说并不成立。同时发现在古代文献里,其实有两个来源和意义都不同的"来日"——表示未然时间的"来日A"和表示已然时间的"来日B"。前者是词,后者是短语,是"来[此地]之日"的双音节形式。"来日"之新说所以产生,源于对"来日B"的误解。文章分析了致误的过程,详细论证了"来日B"的存在和性质,揭示了含有这个词语的文学作品的确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日 善哉 时间词 汉乐府 词典 汉语史 文学史
下载PDF
《孟子》与出土文献两则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名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4,共5页
《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之第二个"行",当训为"言""说"。此句意为"要依仁义行事,不能只说说而已"。孟子反对的不是"勉强施行仁义",而是只说不做的"... 《孟子·离娄下》"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之第二个"行",当训为"言""说"。此句意为"要依仁义行事,不能只说说而已"。孟子反对的不是"勉强施行仁义",而是只说不做的"假仁假义"。清华简《厚父》第五简"古天降下民……惟曰其助上帝乱下民"与《梁惠王下》引《书》相似,此之"乱(治)下民"即彼之"宠之","宠"读为"用",训为"治"。故赵岐以"宠之"断句,"四方"归下读正确;孙奭、朱熹"宠之四方"断句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仁义 清华简《厚父》 乱下民 宠之
下载PDF
王删郝疏训诂失误类析
13
作者 邓福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9,共5页
本文着重考查归纳了郝懿行《尔雅义疏》被王念孙删去的内容在训诂方面的错误类型,对前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作了重要补充。
关键词 王念孙《尔雅义疏》 郝懿 训诂 假借 形训 系源 书证 词义 双音节单纯词 实词 虚词
下载PDF
精妙之处见奇效——释《战国策·赵策·触詟说赵太后》中的一组近义词
14
作者 杨泽林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3年第5期23-25,共3页
文学创作中巧妙地使用近义词,能具体而鲜明地刻画人物性格,增添文章的色彩。《战国策·赵策·触詟说起大后》一文中所使用的“趋、走、行、步”四个近义词,就鲜活地刻画了触詟深谋远虑谦和恭敬的性格特征,以及起太后骄横傲慢目... 文学创作中巧妙地使用近义词,能具体而鲜明地刻画人物性格,增添文章的色彩。《战国策·赵策·触詟说起大后》一文中所使用的“趋、走、行、步”四个近义词,就鲜活地刻画了触詟深谋远虑谦和恭敬的性格特征,以及起太后骄横傲慢目光短浅的人物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赵策·触詟说赵太后》 近义词 文学创作 人物性格 “趋” “走” “步”
下载PDF
“行”的词缀化与“X行”双音词的产生
15
作者 赵长才 《中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530,638,共17页
本文从《现代汉语词典》对“X行”的释义出发,以汉语史文献语料为依据,从历时角度考察“X行”中“行”的词义演变及“X行”双音词产生的过程,探讨这类双音词形成的机制。认为“行”经历了一个由一般实义动词发展为虚义动词,进而经过重... 本文从《现代汉语词典》对“X行”的释义出发,以汉语史文献语料为依据,从历时角度考察“X行”中“行”的词义演变及“X行”双音词产生的过程,探讨这类双音词形成的机制。认为“行”经历了一个由一般实义动词发展为虚义动词,进而经过重新分析,与其前面的其他单音节词语(通常为副词、代词或动词、形容词)结合后演变为词缀的过程。从文体类型来看,“X行”早期主要用于政书、法律文件、司法案例等典章制度类文献中,明清时期开始扩展到用于小说、话本等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文献中。“X行”双音词在近、现代汉语中盛衰消长的发展演变以及“行”作为词缀的性质和地位,可以为词典释义的进一步细化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双音词 词义演变 重新分析 词缀 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元代地方监察机关司法监督职能考论
16
作者 郑鹏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1期88-101,共14页
元代前所未有地建立了行御史台一肃正廉访司二级地方监察网络,其重要职能之一是对地方司法进行监督。举凡受理、检验、审理、判决、监禁等各个司法环节,皆在监察官员的监督范围内。通过录囚、刷卷、受理上诉、复核重刑以及对监狱的管理... 元代前所未有地建立了行御史台一肃正廉访司二级地方监察网络,其重要职能之一是对地方司法进行监督。举凡受理、检验、审理、判决、监禁等各个司法环节,皆在监察官员的监督范围内。通过录囚、刷卷、受理上诉、复核重刑以及对监狱的管理,监察官员对狱讼的违错和淹滞进行纠治和改正,同时对有过犯的司法官员进行惩处。相比前代,元代地方监察机关不仅在组织上更为严密,其司法监督的途径亦进一步拓展,司法与监察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在地方司法与行政不分的情况下,元代通过地方监察机关的监督对地方官府的司法权力形成制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司法监督
下载PDF
也谈“行”时间副词用法的来源及演变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小军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5,128,共12页
时间副词“行具有“正好、恰好”“正在”和“即将、将要”三个义项,三个义项之间没有直接的衍生关系。前两种都源于“行位移+V”格式,区别在于动词是瞬间动词还是持续动词;“即将、将要”义源于“行施行+V”格式。时间副词“行”的形... 时间副词“行具有“正好、恰好”“正在”和“即将、将要”三个义项,三个义项之间没有直接的衍生关系。前两种都源于“行位移+V”格式,区别在于动词是瞬间动词还是持续动词;“即将、将要”义源于“行施行+V”格式。时间副词“行”的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动源时间副词为动词提供时间特征(情状方式),因此语义滞留现象比较明显;时间副词“行”只是为动词提供时间背景和时间框架,身上已经看不到源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副词 正好 近将来
原文传递
试说副词“行”的产生和发展--兼及例证的商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诚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1,103,共6页
副词"行"很可能是在连动结构中萌生的,来源于"行+V_2"中的动词"行",但早期例子中"行"的词性不易确定。从现有材料看,上古汉语中副词"行"的确凿用例较少。"行"的副词用法... 副词"行"很可能是在连动结构中萌生的,来源于"行+V_2"中的动词"行",但早期例子中"行"的词性不易确定。从现有材料看,上古汉语中副词"行"的确凿用例较少。"行"的副词用法大概到东汉才发展成熟。东汉以后副词"行"在不同语境中衍生出新义,同时在特定句法位置上进一步演变成连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产生 发展 例证
原文传递
晚清官员游智开对朝外交活动考述
19
作者 李波 《当代韩国》 2024年第3期92-111,共20页
随着朝鲜事务在东亚地区重要性的凸显,李鸿章幕僚游智开自光绪元年起,利用自身任职永平的地缘优势积极结交朝鲜使臣,并在李鸿章与朝鲜领议政李裕元之间充当信使长达五年。通过传递信件,游智开逐渐了解和熟悉朝鲜事务,积极辅助李鸿章劝... 随着朝鲜事务在东亚地区重要性的凸显,李鸿章幕僚游智开自光绪元年起,利用自身任职永平的地缘优势积极结交朝鲜使臣,并在李鸿章与朝鲜领议政李裕元之间充当信使长达五年。通过传递信件,游智开逐渐了解和熟悉朝鲜事务,积极辅助李鸿章劝导朝鲜勤修武备及与西方通商。朝鲜开港后,与洋务、军务相关的事务日渐增多,传统宗藩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中朝关系。光绪七年,清朝变更朝鲜事务管理体制,从此朝鲜使臣可直接接触李鸿章,游智开的信使角色就此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智开 中朝关系 李鸿章幕府
原文传递
《左傳》“行走”義動詞的詞義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浩瑜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1期181-194,共14页
文章通過對《左傳》中"奔""走""行""趨""步"五個"行走"義動詞的調查,有如下發現:"奔""走"在《左傳》中並不能視爲同義詞,因爲"奔"主要用... 文章通過對《左傳》中"奔""走""行""趨""步"五個"行走"義動詞的調查,有如下發現:"奔""走"在《左傳》中並不能視爲同義詞,因爲"奔"主要用於表示貴族或軍隊的集體出逃,與"走"無論在語用還是語法上都還存在比較多的差異;"趨"只能用於禮儀環境下的小步快走,和"奔"等不在同一個語義場;"行"在《左傳》中主要用於表示政治的出行,也可以用於委婉地表示出逃,在《左傳》中它還不是"奔""走""步"等的上位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