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性理学”到“心理学”——论西周对“psychology”概念的创译
1
作者 孙彬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34,共9页
1875年西周翻译约瑟·海文著《心理学》,从此成为东方语境中“心理学”一词的滥觞,但因其所译西语为“Mental Philosophy”并非“Psychology”而被学界所诟病。然而,学界对西周的诟病只是语词使用这一形式上的问题,却忽视了更深层... 1875年西周翻译约瑟·海文著《心理学》,从此成为东方语境中“心理学”一词的滥觞,但因其所译西语为“Mental Philosophy”并非“Psychology”而被学界所诟病。然而,学界对西周的诟病只是语词使用这一形式上的问题,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其中包含西方心理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蜕变问题;东方传统哲学概念“性”与“心”在东方语境中的具体涵义问题;西方实证主义哲学对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问题,以及西周使用东方传统哲学概念与之对应等问题。另外,西周恰巧生活在西方心理学转型期亦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理学 物理 生理
下载PDF
论张载、吕大临对“性与天道”问题的探讨
2
作者 文碧方 《嘉应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3-39,共7页
"性与天道"问题是北宋理学兴起过程中理学家们普遍关注的主题,本文由考察北宋时"性与天道"问题提出的背景入手,分析张载、吕大临师生俩在"性与天道"问题上的探讨,同时也试图对他们是如何来说明和确立儒... "性与天道"问题是北宋理学兴起过程中理学家们普遍关注的主题,本文由考察北宋时"性与天道"问题提出的背景入手,分析张载、吕大临师生俩在"性与天道"问题上的探讨,同时也试图对他们是如何来说明和确立儒家的道德伦常的天道性命之根据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道德伦常
下载PDF
论荀子道德主体性的生成和活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荀子的人性观念中蕴含着一种实然与应然二分的存在论架构,而"成人"的意义就在于主体通过教化从实然状态转化到应然状态。荀子的性恶只是现象的恶,而非实体的恶。主体克服人性中恶的自然倾向,乃是克服自我中的他者。这一主体... 荀子的人性观念中蕴含着一种实然与应然二分的存在论架构,而"成人"的意义就在于主体通过教化从实然状态转化到应然状态。荀子的性恶只是现象的恶,而非实体的恶。主体克服人性中恶的自然倾向,乃是克服自我中的他者。这一主体的自我克服、自我超越是以"人心"为基础的。作为一种自我反思、自我观照的心理能力,"人心"意味着主体的自我对象化,能将自我前此的意识作为对象加以省察,从而为自我超越感性欲望提供基础,并由此而证成了主体的道德自主性。然而,与孟子的良知概念不同,作为先天的心理能力的"人心"不是本然具足的道德主体,而须通过后天的教化完成自身的主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道德主体 道心 成人
下载PDF
汉语类词缀“性”和“化”的兼类产生机制
4
作者 张未然 《现代语文》 2019年第11期32-37,共6页
在汉语数量众多的类后缀中,“性”和“化”是较为特殊的两个,它们能产性极高,能够构成不同语法性质的词,因此可被看作兼类类词缀。研究二者的兼类产生机制很有意义。首先,穷尽性地分析了“性、化”和不同词基的结合以及兼类情况,发现一... 在汉语数量众多的类后缀中,“性”和“化”是较为特殊的两个,它们能产性极高,能够构成不同语法性质的词,因此可被看作兼类类词缀。研究二者的兼类产生机制很有意义。首先,穷尽性地分析了“性、化”和不同词基的结合以及兼类情况,发现一半以上的“X性”派生词兼具名词和区别词性,动名形类词基都能灵活地进入此类“X性”词;而“X化”最常见的是作不及物动词,“N.+化”为其强势派生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性”和“化”兼类产生的原理,“性”和“化”的兼类实质上是时空概念相通在语言中的表现。至于二者兼类产生的原因,则是因为名词类的“X性”多表示一种抽象的性质或概念,是名词范畴中的边缘成员;而“X化”大多是不及物动词,属于动词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 类词缀 兼类 产生机制
下载PDF
论薛季宣、陈傅良对理学性理的兼容
5
作者 郄丙亮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0-65,共6页
南宋孝宗隆兴、乾道间至光宗绍熙时,理学主流派的性理之学与永嘉事功之学同时昌盛,后者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兼容前者的合理因素,具体表现在薛季宣"问阵而称俎豆"和陈傅良兼重"勇猛"与"详密"。他们对理学性... 南宋孝宗隆兴、乾道间至光宗绍熙时,理学主流派的性理之学与永嘉事功之学同时昌盛,后者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兼容前者的合理因素,具体表现在薛季宣"问阵而称俎豆"和陈傅良兼重"勇猛"与"详密"。他们对理学性理的兼容,其核心旨趣是传统儒家的"中道"思想,为叶适创建事功"治统"体系奠定了思维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永嘉事功之学 薛季宣 陈傅良 理之学
下载PDF
翻译研究中的“性”字术语:现象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领顺 彭白羽 《外国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中国翻译研究生发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术语,其中“性”字术语尤为普遍,但冲突频现:“可译性”和“可译”,“忠实性”和“忠实”之类有无不同?研究者为何偏好在翻译研究中冠以“性”字术语?汉译术语添加“性”字的根据是什么?这些“性”... 中国翻译研究生发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术语,其中“性”字术语尤为普遍,但冲突频现:“可译性”和“可译”,“忠实性”和“忠实”之类有无不同?研究者为何偏好在翻译研究中冠以“性”字术语?汉译术语添加“性”字的根据是什么?这些“性”字术语多以翻译本质讨论为脉,或收录于中国各类翻译学辞(词)典中,或跻身于各类翻译研究论文的标题上。在翻译本质问题尚未达成一致的情形下,“性”字术语愈创愈多,不尽严谨。鉴于此,本文对译学辞(词)典和论文中的“性”字术语进行归类分析,辨析各类“性”字术语内部的语义关系和范畴归属,澄清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希望这些发现有助于中国翻译学科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翻译研究 ”字术语 中英对比 译学发展 译学辞(词)典
原文传递
吕大临与北宋理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文碧方 《嘉应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2-37,共6页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三的宋、明儒学之分系理论中作一分析与讨论,以便说明吕大临...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三的宋、明儒学之分系理论中作一分析与讨论,以便说明吕大临思想不仅兼具关学和洛学之特点,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架构和型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心 五峰蕺山系
下载PDF
章学诚与乾嘉考据学的内在转向
8
作者 周建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6-20,共5页
清代考据学发展到了乾嘉时期,过于偏重对经典作客观实证的研究,而缺乏对其思想意义的关怀,与清初的经世学风相比,考据学形式下的经学实为一套知识体系而非价值体系。乾嘉学者中的一些精英人物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也对考据学作了程度不... 清代考据学发展到了乾嘉时期,过于偏重对经典作客观实证的研究,而缺乏对其思想意义的关怀,与清初的经世学风相比,考据学形式下的经学实为一套知识体系而非价值体系。乾嘉学者中的一些精英人物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也对考据学作了程度不同的自我批判。而章学诚对考据学的批判与这些人基本相类,甚至在学术路向上与汪中、凌廷堪等考据大家也有趋近之处。这反映出,清代中期的考据学自身在发生着某种内在转向,章学诚对考据学的批评与这一"转向"遥相呼应,他的思想是清代考据学思想的"综合"和"会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考据学 风气
下载PD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Li and Xing
9
作者 Zhang Jia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9年第4期5-25,共21页
In ancient China,the morphemes li理and xing性were monosyllables,and both literally and semantically,their signifiers and signified greatly differed from lixing理性(reason)as a holistic concept in the sense of pragmati... In ancient China,the morphemes li理and xing性were monosyllables,and both literally and semantically,their signifiers and signified greatly differed from lixing理性(reason)as a holistic concept in the sense of pragmatics.The concept of li in Chinese culture was the principle of practical reason,and the intuitive expression of practical wisdom;reason in the West is a theoretical reason,the logical expression of theoretical wisdom.The concept of xing in ancient China strictly delimited human nature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for li理and de德within the concept of xing,what was more important was the ethical and value meanings embodied in xing that highlighted man’s conscious moral pursuit.The xing of ancient China can be taken to be ethical.The discri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li and xing in ancient China,and the discri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li in ancient China and lixing or reason in the present,provide new cl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rmeneutic theory and system.In view of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i in the East,interpretation starts from xing,proceeds in light of li,and reveals the origin of xing;respect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i(principle)in the West,hermeneutics starts with principles and sets to work with analysis,featuring synthetization.Oriental practical wisdom and Occidental theoretical reason complement,refer to and are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revealing the full value and meaning of interpretation,and approaching the cognition of truth in endless reflection.Following the cultural and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of ancient China while referring to Western philosophy and its method of reason can serve as an important ground for the basic rules of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理 xing REASON INTERPRE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