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容县宾兴馆考述——广西教育公益研究(一)
1
作者 宋永忠 张蓉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8-31,共4页
清季容县绅民为振兴文教,积极倡建宾兴馆,对资助当地学子入学、科考差旅、创办新学等均功不可没。宾兴馆内置放捐资家族先祖牌位,每年春秋两祭。故宾兴馆又是人们孝敬先祖,联络乡谊,调节纠纷的有效平台。尤其在政局动荡、政府力量式微之... 清季容县绅民为振兴文教,积极倡建宾兴馆,对资助当地学子入学、科考差旅、创办新学等均功不可没。宾兴馆内置放捐资家族先祖牌位,每年春秋两祭。故宾兴馆又是人们孝敬先祖,联络乡谊,调节纠纷的有效平台。尤其在政局动荡、政府力量式微之际,宾兴馆又担当起地方公共安全之责,维护地方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广西 容县 宾兴馆 教育公益
下载PDF
在似与不似之间——林联桂的馆阁拟体赋研究及其审美倾向
2
作者 侯春艳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1-17,共7页
在赋体文学中,拟体赋由来已久,清代馆阁赋家在创作拟体赋时最推崇六朝和唐代的赋家赋作。清代林联桂对嘉庆后期至道光初年的馆阁赋创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在《见星庐赋话》中指出,有唐以来拟古之赋有“貌似”“神似”“神貌俱不似而以不... 在赋体文学中,拟体赋由来已久,清代馆阁赋家在创作拟体赋时最推崇六朝和唐代的赋家赋作。清代林联桂对嘉庆后期至道光初年的馆阁赋创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他在《见星庐赋话》中指出,有唐以来拟古之赋有“貌似”“神似”“神貌俱不似而以不似为似”三种类型,但他在清代馆阁拟体赋中更推崇“神貌兼似”之赋。通过林联桂对清代馆阁赋家拟体赋作的研究,我们既可以了解其对拟体赋的审美倾向,也可以了解清代馆阁赋家创作拟体赋时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精妙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联桂 《见星庐赋话》 馆阁赋 拟体赋
下载PDF
情境重构:康乐园展藏的明清铁钟研究
3
作者 李宁利 《博物院》 2021年第6期90-98,共9页
康乐园展藏有两口明清时期的大铁钟:其一为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铸造,曾供奉于"韶州府曲江县布恩上都大岭堡延寿庵"中,目前存放在马丁堂;其二为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铸造,曾供奉于越秀山旧广州城的三元宫关帝庙,现高悬于... 康乐园展藏有两口明清时期的大铁钟:其一为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铸造,曾供奉于"韶州府曲江县布恩上都大岭堡延寿庵"中,目前存放在马丁堂;其二为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铸造,曾供奉于越秀山旧广州城的三元宫关帝庙,现高悬于康乐园的惺亭内,两口铁钟均有铭文。与对待其他古物不同,这两口大铁钟在20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携入康乐园时并未被纳入博物馆珍藏,而是露天展存于大学校园的凉亭中,近百年来观者如织却对其视若不见。本文首次对铁钟的铭文进行抄录和考释,运用"情境重构"的方法,阐释大铁钟进入大学情境之中如何表达"身许国家、永作楷模"的家国情怀,如何铭记抗战迁校时的颠沛流离。本文旨在以康乐园铁钟为研究案例,超越对器物的平面描述,探寻因情境变化而促成器物价值的"汇聚和叠加";将器物与精神相连,才可以见到器物流转与空间移易背后的人群和思想的跃动,对诠释和解读早期大学校园文化遗产具有范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重构 康乐园 明清铁钟 惺亭 八角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