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中成矿带杏枫山Au-W矿床白钨矿特征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雷金泽 张宇 +3 位作者 时承华 赵廉洁 成玉亮 沈鸿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8-638,共21页
杏枫山Au-W矿床位于湘中Au-Sb-W成矿带西部,以发育矽卡岩型钨矿化和席状石英脉型金矿化两套成矿系统为典型特征,明显有别于区域其它Au-W矿床,为进一步研究区域金、钨成矿机制提供了理想对象。文章根据野外穿切关系、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结... 杏枫山Au-W矿床位于湘中Au-Sb-W成矿带西部,以发育矽卡岩型钨矿化和席状石英脉型金矿化两套成矿系统为典型特征,明显有别于区域其它Au-W矿床,为进一步研究区域金、钨成矿机制提供了理想对象。文章根据野外穿切关系、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结构特征,将杏枫山白钨矿按次序划分为早期矽卡岩型钨矿化中具振荡环带的Sch-1、内部结构均一的Sch-2、多孔状的Sch-3和晚期席状石英脉型金矿化中结构均一的Sch-4。Sch-1和Sch-2的Mo含量和Eu异常(δEu)分别呈现逐渐降低(47.5×10^(-6)→0.044×10^(-6))和升高(1.74→3.18)的趋势,暗示其成矿热液氧逸度的逐步降低,这可能与其富Sr特征(251×10^(-6)~4916×10^(-6))和与矽卡岩矿物共生所指示的强烈水岩反应相关。同时,Sch-1至Sch-3整体上与白马山印支期岩体具有相似的Y/Ho比值,结合前人的年代学研究指示其成矿热液可能来自白马山印支期岩体。Sch-4的低Mo含量(0.014×10^(-6)~0.068×10^(-6))、高δEu(平均值3.96)和与磁黄铁矿的共生关系均揭示席状石英脉型金矿化成矿热液的低氧逸度特征,其高Sr含量(2319×10^(-6)~5329×10^(-6))也说明其形成受到明显的水岩反应控制,这与其脉侧明显的黑云母蚀变晕特征吻合,也揭示水岩反应及其相关的氧逸度下降可能是杏枫山金沉淀的重要控制因素。另外,席状石英脉中电气石的发育及其脉侧的黑云母蚀变晕显示其具高温岩浆热液成矿特征,揭示矽卡岩型钨矿化与席状石英脉型金矿化应分属两次不同的成矿事件,可能对应白马山复式岩体不同时期的岩浆活动,其中矽卡岩型钨矿化与白马山晚三叠世侵入岩相关,石英脉型金矿化则可能与白马山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相关,而杏枫山矿床属于早期矽卡岩型钨矿化和晚期席状石英脉型金矿化的叠加复合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白钨矿 成矿流体来源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湘中成矿带 杏枫山au-w矿床
下载PDF
湖南省隆回县杏枫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武 张寿庭 伦生平 《黄金》 CAS 2013年第2期16-20,共5页
杏枫山金矿床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一典型的石英细脉带型金矿床。在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成分、成矿作用过程等分析研究,提出该矿床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 杏枫山金矿床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一典型的石英细脉带型金矿床。在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矿体特征、矿石成分、成矿作用过程等分析研究,提出该矿床成矿模式。认为该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青白口系高涧群初始矿源层的形成;第二阶段,区域深大断裂,变质作用阶段,金元素聚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沉淀、再循环,形成矿化富集层;第三阶段,多次岩浆活动,成矿热液形成,断裂构造活动,形成运移通道;第四阶段,岩浆活动,旧断裂复活,新断裂产生,金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枫山金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模式 湖南
下载PDF
湖南杏枫山金矿区首次发现高品位的钨矿体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建堂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4-670,共7页
湖南隆回县杏枫山金矿床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白马山岩体南缘,是一产于新元古界浅变质岩中的石英细脉型金矿,目前已开采了30余年。最近,笔者在该金矿区新发现了矽卡岩和高品位的钨矿体,这类矽卡岩型钨矿床,明显不同于雪峰山... 湖南隆回县杏枫山金矿床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中段,白马山岩体南缘,是一产于新元古界浅变质岩中的石英细脉型金矿,目前已开采了30余年。最近,笔者在该金矿区新发现了矽卡岩和高品位的钨矿体,这类矽卡岩型钨矿床,明显不同于雪峰山一带广泛分布的石英脉型钨矿床。该区矽卡岩在矿区非常发育,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地层呈整合接触;白钨矿主要是以条带状、脉状充填于矽卡岩之中,少量分布于含金的石英脉中;该区钨矿石的品位高,所有中段矿石WO_3平均含量均在0.5%以上,部分中段可达到3.0%以上。初步研究显示,该区矽卡岩为一还原性矽卡岩,结合其层状产出特征,可推断杏枫山为一品位高、资源潜力大的钨矿床。杏枫山金矿区矽卡岩和钨矿体的发现,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且对认识湘中地区岩浆岩的演化与钨、金成矿,也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矽卡岩 白钨矿 杏枫山金矿区 湘中
下载PDF
湘中杏枫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6
4
作者 肖静芸 彭建堂 +1 位作者 胡阿香 木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6-1392,共17页
杏枫山金矿是湘中盆地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位于白马山复式岩体的外接触带,主要赋存于新元古界板岩—千枚岩中。为了查明杏枫山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并揭示其矿床成因,本文在对该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关系进行了野外调查... 杏枫山金矿是湘中盆地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位于白马山复式岩体的外接触带,主要赋存于新元古界板岩—千枚岩中。为了查明杏枫山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并揭示其矿床成因,本文在对该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关系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镜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激光拉曼显微探针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该金矿的不同期次石英中的包裹体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期石英脉呈席状产出,其流体包裹体以富液相为主,含少数富气相包裹体和CO2包裹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220~420℃范围内,盐度为0.35%~11.94%NaCleqv;成矿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均明显小于成矿期。该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中高温、贫CO2的还原性H2O—NaCl(±KCl)—CO2—CH4—N2体系,减压沸腾作用造成成矿流体的氧逸度、pH值改变,是导致该区金矿石沉淀的主要原因。湘中杏枫山金矿的成矿温度高,成矿压力较小,成矿流体及地质特征均明显有别于国内外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结合其围岩蚀变类型和矿物共生组合等特征,可推断杏枫山金矿床属于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体系(IR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机制 矿床成因 杏枫山金矿床 湘中
下载PDF
湖南杏枫山钨矿床热液榍石的地球化学特征、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吕沅峻 彭建堂 蔡亚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0-846,共17页
杏枫山钨矿床是湘中地区近年新发现的、产出于浅变质岩系中的矽卡岩型钨矿。本文通过电子探针与LA-ICP-MS等技术手段,对杏枫山矿区矽卡岩中的热液榍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组成以及U-Pb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榍石具有以下特征:(1)较低的∑... 杏枫山钨矿床是湘中地区近年新发现的、产出于浅变质岩系中的矽卡岩型钨矿。本文通过电子探针与LA-ICP-MS等技术手段,对杏枫山矿区矽卡岩中的热液榍石进行了主、微量元素组成以及U-Pb年代学研究。研究表明,榍石具有以下特征:(1)较低的∑REE、Ti O2含量,极低的Th/U,以及较高的Al_2O_3和F含量,这些均为典型热液榍石的地球化学特征;(2)富W而亏损Mo,表明其形成的热液流体具有富W贫Mo的特征;(3)稀土配分模式为左倾的、轻稀土显著亏损的重稀土富集型,正Ce、Eu异常表明其形成环境较为还原。此外,榍石原位U-Pb定年结果显示该矿形成于215.2±2.7Ma,与邻近白马山钛铁矿花岗岩形成的时间一致,基于地质及年代学证据,我们认为该矿的形成与白马山印支期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湘中地区钨成矿与印支期还原性花岗质岩浆岩密切相关,为湘中印支晚期区域性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榍石 湘中 矽卡岩钨矿 杏枫山 LA-ICP-MS U-Pb定年
下载PDF
湘中杏枫山金矿床毒砂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佳 刘莎 +1 位作者 艾国梁 肖鸿杰 《矿产勘查》 2018年第11期2122-2133,共12页
杏枫山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紫云山金矿带的西段,是湘中地区重要的金矿之一。相对于湘中龙山金矿、大新金矿和铲子坪金矿而言,杏枫山金矿研究程度较低。尽管前人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区金的品位与含脉密度和毒砂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 杏枫山金矿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紫云山金矿带的西段,是湘中地区重要的金矿之一。相对于湘中龙山金矿、大新金矿和铲子坪金矿而言,杏枫山金矿研究程度较低。尽管前人已有的研究表明,该区金的品位与含脉密度和毒砂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目前尚无人对该区毒砂进行任何研究,该区毒砂的特征及毒砂中金的赋存状态目前尚不清楚,这严重制约了选矿过程中金的回收率的提高。文章拟对杏枫山矿区毒砂进行矿物学研究,探讨毒砂中金的赋存状态,揭示毒砂与金的成矿关系,这对推动该矿改进选冶流程,提高金的回收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砂 金赋存状态 电子探针分析 杏枫山金矿床
下载PDF
湖南杏枫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惠纯 尹显石 +5 位作者 成晟鑫 李启兴 江灿 蔡兰兰 孙金辉 蒋勰 《矿产勘查》 2016年第6期958-964,共7页
杏枫山金矿地处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近南北向构造带交汇处、金山背斜南西倾伏端北西翼,主要断裂构造为北西向断裂。马底驿组第三、第四岩性段的绢英千枚岩金的背景值很高,是金的赋矿层,亦是矿源层。圈出Ⅰ、Ⅱ、Ⅲ3... 杏枫山金矿地处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近南北向构造带交汇处、金山背斜南西倾伏端北西翼,主要断裂构造为北西向断裂。马底驿组第三、第四岩性段的绢英千枚岩金的背景值很高,是金的赋矿层,亦是矿源层。圈出Ⅰ、Ⅱ、Ⅲ3个石英细脉带,其中Ⅱ号脉带为主矿脉带,Ⅱ号主矿脉带中1、2、4号脉含矿性较好,具较大工业价值。成矿热液来自岩浆岩,属高中温热液型金矿床。据对已知矿体的控制情况,明确提出了区内边深部找矿的具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杏枫山金矿 石英细脉带型 高中温热液型 找矿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