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日龄杏花鸡腹脂与皮下脂肪的脂肪酸差异分析
1
作者 李秋梅 符蓉 +3 位作者 邹佳佳 赵国玺 曾华 张细权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2,共11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龄杏花鸡腹脂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为建立完整的杏花母鸡脂肪酸图谱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05日龄、120日龄、135日龄的杏花鸡母鸡作为三个日龄组,分别采集腹脂和皮下脂肪样品进行游离脂肪酸测定和差异分...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龄杏花鸡腹脂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为建立完整的杏花母鸡脂肪酸图谱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05日龄、120日龄、135日龄的杏花鸡母鸡作为三个日龄组,分别采集腹脂和皮下脂肪样品进行游离脂肪酸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杏花鸡腹脂和皮下脂肪的主要代谢物是油酸(C18∶1n9c)、亚油酸(C18∶2n6c)、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n6)、顺式-9-棕榈油酸(C16∶1);随日龄增长,杏花鸡腹脂和皮下脂肪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整体降低;三个日龄组杏花鸡腹脂和皮下脂肪的共同差异代谢物是顺式-10-十五碳烯酸。随日龄增长杏花鸡皮下脂肪油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不同日龄杏花鸡的棕榈酸(C16∶0)、油酸(C18∶1n9c)、亚油酸(C18∶2n6c)等部分脂肪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日龄增长,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鸡 日龄 游离脂肪酸 腹脂 皮下脂肪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及不同饲料类型对杏花鸡生产性能与部分肉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鑫源 沙尔山别克.阿不地力大 +1 位作者 刘红娇 李欣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饲养方式、不同饲料类型对杏花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杏花鸡800只,随机分为4组,1,2组分别为果园放养组、舍饲组,3,4组分别为配合饲料组、五谷杂粮组,前3组饲喂自配的配合饲料,五谷杂粮组饲喂... 为了探讨不同饲养方式、不同饲料类型对杏花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21日龄杏花鸡800只,随机分为4组,1,2组分别为果园放养组、舍饲组,3,4组分别为配合饲料组、五谷杂粮组,前3组饲喂自配的配合饲料,五谷杂粮组饲喂以玉米和麦麸为主的五谷杂粮。结果表明:果园放养组杏花鸡料重比、腹脂率、胸肌和腿肌滴水损失率极显著低于舍饲组(P<0.01);果园放养组腿肌p H45 min值显著低于舍饲组(P<0.05);饲养方式对杏花鸡其他性能和肉质物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配合饲料组总增重、日增重极显著高于五谷杂粮组(P<0.01);配合饲料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五谷杂粮组(P<0.01);配合饲料组胸肌p H24 h值显著低于五谷杂粮组(P<0.05);饲料类型对杏花鸡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果园散养杏花鸡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而且从腹脂率指标来看优于地面平养;与饲喂五谷杂粮相比,饲喂配合饲料的杏花鸡增重迅速,饲料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饲料类型 杏花鸡 生产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广东欠发达地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的路径探析与案例研究
3
作者 曾铁城 苏瑞波 黄国涛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17年第2期35-42,共8页
加快发展"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于肇庆市封开县发展杏花鸡特色产业的基础条件,分析了封开县发展杏花鸡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杏花鸡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发展重点,并提出了有操作性... 加快发展"一县一业"特色主导产业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立足于肇庆市封开县发展杏花鸡特色产业的基础条件,分析了封开县发展杏花鸡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杏花鸡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发展重点,并提出了有操作性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 发展路径 封开县 杏花鸡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揭示细胞周期通路参与鸡腹脂沉积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家辉 任学义 +9 位作者 李丽敏 卢诗意 程湉 谭量天 梁少东 何丹林 罗庆斌 聂庆华 张细权 罗文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2-973,共12页
近年来,随着生长性状和饲料转化率的提高,中国地方品种肉鸡腹脂率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肉鸡的品质。过多的腹脂沉积不仅降低了肉鸡的屠宰率和抗病力,而且由于脂肪较难处理,导致其被随意丢弃,污染环境。为了挖掘与中国地方品种肉鸡腹脂沉... 近年来,随着生长性状和饲料转化率的提高,中国地方品种肉鸡腹脂率不断增加,大大降低了肉鸡的品质。过多的腹脂沉积不仅降低了肉鸡的屠宰率和抗病力,而且由于脂肪较难处理,导致其被随意丢弃,污染环境。为了挖掘与中国地方品种肉鸡腹脂沉积相关的基因和调控通路,本研究对杏花鸡分别进行高脂和普通饲料的喂养,检测腹脂沉积情况,并利用转录组测序检测高脂饲养对肝脏和腹脂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喂养两周后高脂组肉鸡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增加,且腹脂细胞的直径和面积也显著增大。对两组鸡的腹脂和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在腹脂中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周期通路、PPAR(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信号通路和ECM(extracellular matrix)受体信号通路中;而在肝脏中,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同样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通路中,同时也显著富集于类固醇生物合成和PPAR信号通路中。通过分析腹脂和肝脏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发现这些基因同样显著富集于细胞周期中。进一步以鸡肝癌细胞系LMH(chicken hepatoma cell)细胞和鸡前脂肪细胞系ICP(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s)细胞进行体外验证,利用高脂培养基和普通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发现48h后,高脂培养基可显著促进细胞周期进程,增加处于S期的细胞数。同时,qRT-PCR结果发现高脂培养基可显著促进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发现高脂饲养可能通过激活鸡脂肪组织的细胞周期来促进前脂肪细胞增殖,进而增加腹脂沉积。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优质肉鸡腹脂沉积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鸡 高脂饲料 腹脂沉积 细胞周期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中国地方品种杏花鸡的群体全基因组选择印记分析
5
作者 孔少芬 罗威 +1 位作者 郑茗 聂庆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7,共8页
试验旨在挖掘杏花鸡品种的群体特征性选择印记,筛选杏花鸡特征性基因和核心基因。研究基于已报道的来源于22个群体的157只鸡的全基因组数据,通过窗口内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ZFst)及群体内杂合度(ZHp),对其中的杏花鸡群体(n=9)进行全基因... 试验旨在挖掘杏花鸡品种的群体特征性选择印记,筛选杏花鸡特征性基因和核心基因。研究基于已报道的来源于22个群体的157只鸡的全基因组数据,通过窗口内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ZFst)及群体内杂合度(ZHp),对其中的杏花鸡群体(n=9)进行全基因组选择印记分析,挖掘杏花鸡群体特征性选择印记,对候选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和核心基因的筛选。结果显示:通过ZFst与ZHp,分别鉴定到172个杏花鸡群体基因组潜在受选择基因,其中包含29个共同受选择基因,包括COL3A1、LMO3、TBC1D14、COL22A1、EP300、TMTC3、KCNE5、PAICS、SGK1、DERA、GPR20、LHFPL6、PREX1、PIK3C2G、HEPACAM2、KITLG、KIAA0232、SMAD1、RIMKLB、SLIT2、LONRF1、NXT2、LDB2、TSNARE1、ABLIM2、VPS50、TCF12、ACSL4与FOXJ2;两种方法共鉴定到的受选择基因进行GO分析,分别富集到68条、82条和16条通路,主要涉及磷和含磷化合物代谢、细胞分化的调节、连接酶活性、转录因子复合体等;杏花鸡特征性核心相关基因为EP300和SMAD1,EP300和SMAD1均参与杏花鸡的肌肉和脂肪的发育和代谢过程。研究表明筛选出的群体特征性基因和核心基因可能通过调节磷代谢和细胞分化等途径影响杏花鸡的形态、肉质和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鸡 遗传多样性 基因组选择印记 核心基因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的早期干预对杏花鸡早期体重的影响
6
作者 黄育林 徐翌斌 聂庆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16,共7页
为研究肠道微生物对杏花鸡早期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20只健康的1日龄杏花鸡母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正常组饮用不添加抗生素的饮用水,干扰组饮用添加青霉素、甲硝唑、新霉素和万古霉素的饮用水,饲养49 d。分别在1、7和49日龄对鸡进行... 为研究肠道微生物对杏花鸡早期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20只健康的1日龄杏花鸡母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正常组饮用不添加抗生素的饮用水,干扰组饮用添加青霉素、甲硝唑、新霉素和万古霉素的饮用水,饲养49 d。分别在1、7和49日龄对鸡进行体重称量。49日龄时对鸡盲肠微生物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对比,干扰组杏花鸡的体重在49日龄显著下降(P<0.05),肠道微生物ACE指数和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杏花鸡肠道微生物主要优势门是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主要优势属是拟杆菌属、苍白杆菌属;与正常组对比,干扰组厚壁菌门、无色菌属、短波单胞菌属、苍白杆菌属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主要影响的差异代谢通路有烟酸和烟酰胺代谢、磷酸肌醇代谢、能量代谢、原核生物的碳固定途径等通路。结果表明,饲喂抗生素能降低杏花鸡肠道微生物的菌群丰度,生长早期对肠道菌群实施干预可影响其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鸡 肠道微生物 体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