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bial alteration of natural gas in Xinglongtai field of the Bohai Bay Basin,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YANG Weiwei LIU Guangdi +1 位作者 GONG Yaojin FENG Yua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2年第1期55-63,共9页
Xinglongtai field has been an important petroleum-producing area of Liaohe Depression for 30 years. Oil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were the focus of this field, but the gas was ignored. This study examined twenty five... Xinglongtai field has been an important petroleum-producing area of Liaohe Depression for 30 years. Oil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were the focus of this field, but the gas was ignored. This study examined twenty five gas samples with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the gas genetic types and thei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Molecular components, stabl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light hydrocarbons were also measured, and they proved that microbial activity has attacked some of the gas components which resulted in unusual carbon isotopic distributions. Propane seems to be selectively attacked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microbial alteration, with abnormally lower con-tent compared to that of butane as well as anomalously heavy carbon isotope. As a consequence, the carbon isotopic distribution among the gas components is partially reverse, as δ13C1<δ13C2<δ13C3>δ13C4. Besides, n-alkanes of C3+ gas components are preferentially attack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microbial alteration. This is manifested that n-alkanes are more enriched in 13C than corresponding iso-alkanes. As a result, the concentrations of n-alkanes be-come very low, which may be misleading in indentifying the gas genetic types. As to four gas samples, light hydro-carbon compositions display evidence for microbial alteration. The sequence of hexane isomers varies obviously with high content of 2,3-DMC4,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y have been in the fourth level of extensively bacterial al-teration. So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be affected by microbial alte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icrobial alteration in gas accumulations is very important for interpreting the natural gas genetic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渤海湾盆地 生物改造 稳定碳同位素 微生物活动 地球化学特征 同位素分布 气体成分
下载PDF
曙一区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包连纯 支印民 +1 位作者 段宪余 杨立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3,55,共4页
方法 综合应用钻井、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勘探、试油、采油等资料及实验研究技术和方法 ,对曙一区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目的 为超稠油的开发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结果 该油层单层厚度大 ,油源丰富 ,后... 方法 综合应用钻井、录井、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勘探、试油、采油等资料及实验研究技术和方法 ,对曙一区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目的 为超稠油的开发提供有力的地质依据。结果 该油层单层厚度大 ,油源丰富 ,后期的构造运动使原油发生稠变 ,形成了超稠油油藏。结论 该油层为一个 SE向倾斜的单斜构造 ,油层发育 ;储层具高孔、高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原油密度大、粘度高 ,属超稠油油藏。开采该油藏需通过升温、降粘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地质特征 成藏条件 稠变作用 辽河油区 兴隆台油层
下载PDF
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的2阶段生物修复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培军 台培东 +3 位作者 郭书海 刘宛 蔺欣 张春桂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4-78,共5页
建立了污染土壤预制床处理工程 ,对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分别进行堆腐处理 ,历时 2个阶段 ,共运行2 1 0d .当稀油、稠油、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 (TPH)为 2 5 8~ 77 2 g·kg- 1时 ,经过 5 3d(为第 1阶段 )的运行 ,TP... 建立了污染土壤预制床处理工程 ,对不同类型原油污染土壤分别进行堆腐处理 ,历时 2个阶段 ,共运行2 1 0d .当稀油、稠油、特稠油和高凝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总量 (TPH)为 2 5 8~ 77 2 g·kg- 1时 ,经过 5 3d(为第 1阶段 )的运行 ,TPH去除率 3 8 3 7%~ 5 6 74 % .第 2年 (为第 2阶段 )继续处理 1 5 6d ,TPH降解率达到 66 5 9%~80 96% .连续运行结果表明 ,污染土壤中易分解的石油烃污染物大部分在第 1阶段得到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石油污染土壤 辽河油田 堆腐
下载PDF
辽河油田曙光区兴隆台油层隔层特征及其封隔能力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隗合明 党犇 顿铁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8-92,共5页
辽河油田曙光区兴隆台稠油油层中隔层按岩性可分为泥岩类、砂 (粉砂 )质泥岩类、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不同类型隔层的特征明显不同 ,渗透率以泥质砂 (砾 )岩类最高 ,其次为砂质粉砂质泥岩类 ,泥岩类最低 ;突破压力以泥岩类最高 ,泥... 辽河油田曙光区兴隆台稠油油层中隔层按岩性可分为泥岩类、砂 (粉砂 )质泥岩类、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不同类型隔层的特征明显不同 ,渗透率以泥质砂 (砾 )岩类最高 ,其次为砂质粉砂质泥岩类 ,泥岩类最低 ;突破压力以泥岩类最高 ,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最低 ,砂 (粉砂 )质泥岩类介于中间 ;热导率、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以泥岩类最高 ,次为砂 (粉砂 )质泥岩类 ,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最低。根据隔层的突破压力、中值半径、小孔隙含量、渗透率和厚度等将本区油层隔层分为 3类、6个亚类 ,其中泥岩类为Ⅰ类 (封闭型 )隔层 ,对蒸汽的阻隔能力最强 ,砂(粉砂 )质泥岩为Ⅱ类 (限制 封闭型 )隔层 ,阻隔能力介于Ⅰ类与Ⅲ类之间 ,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为Ⅲ类 (限制型 )隔层 ,阻隔蒸汽能力最低。根据Ⅰ类和Ⅱ类隔层分布系数、<1m厚隔层分布系数及隔层分布连续性 ,综合评价认为 ,兴隆台稠油层 7套隔层中有 4套为好隔层 ,1套为较好隔层 ,2套为差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层 特征 分类 综合评价 辽河油田 兴隆台油层 封隔能力
下载PDF
辽河稀油区注CO_2提高采收率潜力实验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熊钰 孙雷 +3 位作者 李士伦 孙良田 张方礼 武毅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30-32,共3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注水开采以后 ,注气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法。CO2 混相和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与地层原油的性质密切相关。通过PVT分析和混相压力的测定 ,研究地层原油性质和注气后地层流体性质变化情况可为注气决策提供基...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 ,注水开采以后 ,注气是提高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方法。CO2 混相和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与地层原油的性质密切相关。通过PVT分析和混相压力的测定 ,研究地层原油性质和注气后地层流体性质变化情况可为注气决策提供基本依据。分别选取了不同采油厂有代表性的 5个区块 ,进行地层原油相态特征和注CO2 后流体相态特征研究和对比分析 ,测定其中的两个区块地层原油的最小混相压力 ,评价辽河油田稀油区的地层流体性质和预测注CO2 提高采收率潜力。结果表明 :辽河稀油区注CO2 吞吐提高采收率有一定的潜力 ,但难以到达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注二氧化碳 高压物性 辽河油田
下载PDF
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成岩演化规律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兴河 张道建 +4 位作者 李胜利 雷鸣 郜建军 孙洪斌 孟卫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1-296,共6页
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砂岩次生孔隙的发育有着明显的差异,东部凹陷为3 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而西部为2 个;东部凹陷沙二下部- 沙三段顶部的次生孔隙带,即上部次生孔隙发育带,主要是受地表淡水淋滤和后期沿不整合面的... 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砂岩次生孔隙的发育有着明显的差异,东部凹陷为3 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而西部为2 个;东部凹陷沙二下部- 沙三段顶部的次生孔隙带,即上部次生孔隙发育带,主要是受地表淡水淋滤和后期沿不整合面的开启性水循环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下部两个带与西部凹陷的两个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机理类似,为封闭性水循环的有机酸水溶液对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所致。其形成的地质条件是温度100~130℃,压力系数1.2~1.3±,烃源岩大量排烃的阶段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深层 成岩作用 次生孔隙 有机酸
下载PDF
确定地层原油粘度的经验方法 被引量:23
7
作者 苏继红 易斌 史继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55,共3页
辽河油区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新增储量和新建产能区块,需要进行储量评价和开发前期方案的编制,进行油藏工程计算和油藏研究。但辽河油区的断块油气田具有含油层系多、断块多、油品多和油藏类型复杂、规模小的特点,使得获取各油藏地层... 辽河油区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新增储量和新建产能区块,需要进行储量评价和开发前期方案的编制,进行油藏工程计算和油藏研究。但辽河油区的断块油气田具有含油层系多、断块多、油品多和油藏类型复杂、规模小的特点,使得获取各油藏地层条件下的高压物性资料难度很大,有些单元往往缺少实测的地层条件下的高压物性资料。因而在确定地层原油粘度时没有足够的实测地层条件下高压物性资料,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依据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结合地层原油粘度与地面原油物性之间的联系,对辽河油区稀油、稠油两种油品54 个已开发单元的原油物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地层原油粘度与地面原油物性间的相关经验公式。新增储量单元只要获得易取的地面原油物性分析资料,就可利用本区( 油田) 公式很方便地求出地层原油粘度值。文章还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误差分析,指出了实际应用过程中以不同油田为单元建立相关经验公式效果会更好,相对误差基本在0.6% ~20% 。图1 表1 参4( 苏继红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原油 粘度 经验方法
下载PDF
冷一联老化油破乳剂WL-146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倩 王洪国 +2 位作者 孙皓 廖克俭 周润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8-481,共4页
针对辽河冷一联老化油,研制出低温高效的聚醚类破乳剂WL-146,最佳合成条件为:丙烯酸、马来酸酐摩尔比2:1,混合酸(以羧基计)、破乳剂单体(以羟基计)摩尔比1.3:1,引发剂BPO用量为混合酸质量的10%,聚合反应温度80℃,聚合时间2 h,酯化反应温... 针对辽河冷一联老化油,研制出低温高效的聚醚类破乳剂WL-146,最佳合成条件为:丙烯酸、马来酸酐摩尔比2:1,混合酸(以羧基计)、破乳剂单体(以羟基计)摩尔比1.3:1,引发剂BPO用量为混合酸质量的10%,聚合反应温度80℃,聚合时间2 h,酯化反应温度140℃,酯化时间6 h。用红外光谱法对所得改性破乳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辽河冷一联老化油的破乳脱水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得到目标共聚物,反应较完全。WL-146破乳剂在70℃、加量400 mg/kg的条件下,对冷一联老化油的脱水率达78.54%,老化油三相分离明显,界面清晰,而标样SP-169对老化油的脱水率仅为20.40%。WL-146、SP-169破乳脱出水的电导率分别为325.00、248.00μs/cm2。WL-146破乳脱水效果好于SP-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类 破乳剂 改性 老化油 脱水率 辽河油田
下载PDF
深层稠油油藏CO_2吞吐采油工艺试验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红梅 安九泉 +1 位作者 吴国华 王水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56,共4页
研究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论为基础 ,利用CO2 的压缩性提高油层压力 ,提高油井的驱动能量 ,同时利用CO2 的溶解降粘和萃取作用降低地下原油粘度 ,改善原油流动性 ,为稠油开发方式的转换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2 0 0 1年先后在辽河油田... 研究以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结论为基础 ,利用CO2 的压缩性提高油层压力 ,提高油井的驱动能量 ,同时利用CO2 的溶解降粘和萃取作用降低地下原油粘度 ,改善原油流动性 ,为稠油开发方式的转换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2 0 0 1年先后在辽河油田冷 4 2块、高 36 2 4块和锦 4 5块进行 6井次先导试验 ,通过现场试验和经济分析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吞吐 采油工艺 室内研究 矿场试验 深层稠油 辽河油田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酶活性和水溶性碳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谯兴国 李法云 +3 位作者 张营 马溪平 李崇 王效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4-919,共6页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及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石油污染土壤经过10个冻融循环和恒温处理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土壤呼吸速率、水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中重度污染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及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石油污染土壤经过10个冻融循环和恒温处理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土壤呼吸速率、水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中重度污染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6.64%,脲酶活性增加41.11%,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影响不大;水溶性有机碳受冻融作用影响较大,其比恒温处理提高67.04mg·kg-1,且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越高,水溶性有机碳变化越大;中重度石油污染土壤经过冻融处理后,其石油烃含量较之恒温处理减少明显,两种不同处理的差值达290.268mg·kg-1,而对于高度石油污染土壤来说,冻融作用则可能不利于石油烃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冻融作用 酶活性 呼吸速率 水溶性有机碳
下载PDF
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沉积相模式 被引量:28
11
作者 于兴河 张道建 +4 位作者 郜建军 雷明 吴乃苓 孟卫工 孙洪斌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0-49,共10页
我国东部大多数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的开发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后备油气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东部深层(>3500m)的油气勘探工作。近年来的广泛研究表明,深层异常高温、高压区或其附近的良好储集砂体常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因而... 我国东部大多数油田都已进入高含水的开发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后备油气储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东部深层(>3500m)的油气勘探工作。近年来的广泛研究表明,深层异常高温、高压区或其附近的良好储集砂体常常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因而深层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则是深层隐蔽油气圈闭的主要研究内容。根据辽河油田东、西部凹陷深层沙河街组的沉积特征,划分出3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滨-浅湖和半深湖-湖底扇体系。对两个地区沉积层序旋回性和砂体韵律进行了统计研究,详细分析了两个研究区砂体在时空上的展布规律,并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探讨了地层的沉积充填过程,建立了沙河街期一、二、三亚期的沉积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凹陷 沙河街组 沉积相模式 深层
下载PDF
辽河油田欢喜岭太古界潜山裂缝分形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飞 刘惠军 张燕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为研究太古界潜山储层分布特征、储层分布规律及油藏形成机制,针对辽河油田欢喜岭太古界潜山裂缝储层,采用分形方法进行了预测研究,计算了各级裂缝的分维数,确定了各级裂缝分布特征,分析了油气分布结果与裂缝分布特征关系。实际勘探结... 为研究太古界潜山储层分布特征、储层分布规律及油藏形成机制,针对辽河油田欢喜岭太古界潜山裂缝储层,采用分形方法进行了预测研究,计算了各级裂缝的分维数,确定了各级裂缝分布特征,分析了油气分布结果与裂缝分布特征关系。实际勘探结果与研究结果较吻合,表明分形分维方法对欢喜岭潜山油气预测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界 潜山 分形 辽河油田
下载PDF
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为水基聚合物凝胶交联剂的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黎钢 徐进 +3 位作者 毛国梁 代本亮 臧树军 卢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用由苯酚和甲醛合成的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的交联剂 ,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水基凝胶并成功地应用于沈阳油田的深部调剖。本文报道了水溶性酚醛树脂的两步催化合成工艺 ,确定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 ,考察... 用由苯酚和甲醛合成的水溶性酚醛树脂作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的交联剂 ,得到了性能良好的水基凝胶并成功地应用于沈阳油田的深部调剖。本文报道了水溶性酚醛树脂的两步催化合成工艺 ,确定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 ,考察了水溶性酚醛树脂的稳定性 ,简要介绍了形成的凝胶物性以及调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酚醛树脂 交联剂 水基聚合物凝胶 深部调剖
下载PDF
稠油重力泄水微观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春生 王晓虎 +2 位作者 郑杰 褚会娟 孙英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1,98,共4页
辽河油田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已取得显著开发效果,但开发过程中冷凝水的泄水规律尚不明确。采用玻璃刻蚀的均质和非均质可视岩心进行模拟实验,在2块玻璃中间形成一个由孔隙和喉道组成的水平油藏模型。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驱油过程图像... 辽河油田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已取得显著开发效果,但开发过程中冷凝水的泄水规律尚不明确。采用玻璃刻蚀的均质和非均质可视岩心进行模拟实验,在2块玻璃中间形成一个由孔隙和喉道组成的水平油藏模型。通过图像采集系统采集驱油过程图像并转化为计算机数值信号,对比重力泄水前后的图像,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岩心的均质性、压差对泄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力泄水过程中,冷凝水并非均匀下泄,而是沿着一定的泄水通道下泄。泄水通道形成前期,瞬时泄水量随压差的变化不明显;中期瞬时泄水量随压差增加而增大;后期趋于稳定。均质岩心泄水通道形成的时间较非均质岩心提前;泄水通道形成后,压差对非均质岩心瞬时泄水量的影响大于均质岩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重力泄水 可视化 泄水规律 辽河油田
下载PDF
碱/聚合物相互作用与碱+聚合物/原油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绳德强 杨普华 刘彦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6-50,共5页
在模拟辽河兴隆台油田地层条件下研究了聚合物对碱/原油动界面张力的影响,和碱/聚合物长期相互作用后与原油间平衡界面张力的变化。使用了不同类型的碱(NaOH和Na_2CO_3)和聚合物(不同水解度的HPAM和Xanthan).本工作发现:聚合物能降低碱... 在模拟辽河兴隆台油田地层条件下研究了聚合物对碱/原油动界面张力的影响,和碱/聚合物长期相互作用后与原油间平衡界面张力的变化。使用了不同类型的碱(NaOH和Na_2CO_3)和聚合物(不同水解度的HPAM和Xanthan).本工作发现:聚合物能降低碱/原油动界面张力最低值和稳态值,碱/聚合物溶液老化后与原油间平衡界面张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界面张力 聚合物 化学驱油
下载PDF
超稠油掺稀释剂脱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宁甲清 郭鹏宇 宋迎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8年第3期60-63,共4页
方法根据辽河油区曙光油田曙一区超稠油密度大、粘度高、油水密度差小,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特点,采用超稠油掺不同比例稀释剂进行不同条件下热化学沉降脱水。目的选择适合于超稠油脱水的工艺条件,解决超稠油脱水的难题。结果超稠油... 方法根据辽河油区曙光油田曙一区超稠油密度大、粘度高、油水密度差小,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特点,采用超稠油掺不同比例稀释剂进行不同条件下热化学沉降脱水。目的选择适合于超稠油脱水的工艺条件,解决超稠油脱水的难题。结果超稠油掺入一定比例(8:2,7:3)的稀释剂,加入一定量的(200~300mg/L)破乳剂LH-2或RS-2,在沉降12h和8h时,超稠油脱水可达到油净水清。结论曙一区超稠油掺不同比例的稀释剂进行脱水,能够满足脱水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稀释剂 脱水 试验
下载PDF
高温下矿物-水反应对油层伤害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宏才 朱江庆 +2 位作者 王诗中 鲍永革 张秋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5,共4页
本文报道辽河油田曙一区兴隆台稠油油藏3口井的岩心与强碱性蒸汽冷凝水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后岩石成分及粘土矿物的变化。在反应条件下高岭石、伊利石分解,最终生成稳定的蒙脱石,反应温度越高,粘土矿物的此种转化程度越高。对于高粘土含量... 本文报道辽河油田曙一区兴隆台稠油油藏3口井的岩心与强碱性蒸汽冷凝水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后岩石成分及粘土矿物的变化。在反应条件下高岭石、伊利石分解,最终生成稳定的蒙脱石,反应温度越高,粘土矿物的此种转化程度越高。对于高粘土含量的该油藏,在热采中如不采取防治措施,高温下矿物-水反应导致强膨胀性蒙脱石不断生成,粘土的水敏性膨胀将成为储层的主要伤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反应 粘土矿物 岩石矿物 油层伤害 热力采油
下载PDF
有效改善高凝油油藏注水开发效果——以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沈95块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炜 唐仲华 +1 位作者 温静 龚姚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在不同温度下,高凝油具有不同的流动特点,给油田注水开发带来一系列困难,因此,通过实验室研究成果,并结合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分析在不同地表注水温度下油藏的温度场分布,确定温度60℃是一个重要的临界温度,高于此温... 在不同温度下,高凝油具有不同的流动特点,给油田注水开发带来一系列困难,因此,通过实验室研究成果,并结合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分析在不同地表注水温度下油藏的温度场分布,确定温度60℃是一个重要的临界温度,高于此温度,原油呈牛顿流体状态,蜡晶不会析出,粘度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以地表注水温度80℃为最优注水开发方式,并进一步对井间温度场分布和预测进行分析研究,这亦为改善高凝油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优化方案设计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点 数值模拟 温度场 高凝油 辽河油田
下载PDF
油层矿物对蒸汽作用下稠油组成与粘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范洪富 刘永建 钟立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9-301,310,共4页
实验考察了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的两种稠油在有和无油层岩心存在时水热裂解反应产物的差别。裂解反应温度 2 40℃ ,反应时间 2 4小时 ,油层岩心岩石矿物和粘土矿物组成已知。作为对照 ,还考察了相同条件下的热裂解反应产物。实验结果表... 实验考察了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的两种稠油在有和无油层岩心存在时水热裂解反应产物的差别。裂解反应温度 2 40℃ ,反应时间 2 4小时 ,油层岩心岩石矿物和粘土矿物组成已知。作为对照 ,还考察了相同条件下的热裂解反应产物。实验结果表明该油层矿物对低含硫稠油的水热裂解有催化作用。与单纯水热裂解结果相比 ,有油层矿物参与的水热裂解使两种稠油的饱和烃和芳香烃组分含量增加 ,胶质、沥青质组分含量减少 ,稠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略有下降 ,沥青质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较大幅度下降 ,气体 (H2 、C1—C3 烷烃、CO2 及H2 S)生成量增加。两种稠油的粘度 (初始值 88.5和 12 4.3Pa·s)在水热裂解后分别下降 13.4%和 10 .6 % ,在油层矿物参与下水热裂解后则分别下降 2 5 .6 %和 2 3.4%。这一实验研究结果有助于研制高效的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硫稠油 水热裂解 油层矿物 催化作用 注蒸汽采油 粘度
下载PDF
旋转尾管固井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兴富 李永和 王国新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7,34,共4页
针对尾管环空间隙小、易贴井壁、岩屑沉积易堵憋等影响尾管固井质量的技术难题,在微台肩悬挂器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花键多级轴承承载式旋转尾管悬挂装置和扶正器,实现了旋转尾管固并。在静北和杜家台复杂潜山油藏应用时,改变了液体流向... 针对尾管环空间隙小、易贴井壁、岩屑沉积易堵憋等影响尾管固井质量的技术难题,在微台肩悬挂器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花键多级轴承承载式旋转尾管悬挂装置和扶正器,实现了旋转尾管固并。在静北和杜家台复杂潜山油藏应用时,改变了液体流向,消除了钻井液“死区”,分散了岩屑并减少了堵憋,使尾管与井壁之间形成了均匀优质的水泥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古潜山 尾管悬挂器 尾管固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