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河谷城市浅层地下水铁锰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西宁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春燕 刘景涛 +7 位作者 朱亮 张玉玺 荆继红 黄冠星 周冰 陈玺 解飞 李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6-1790,共15页
【研究目的】高原河谷城市因受地形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脆弱,强烈的人为活动已对地下水产生剧烈影响。铁锰离子已成为典型高原河谷城市西宁市浅层地下水中超Ⅲ类地下水的主要贡献指标,威胁着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及居民身体健康。深入探究高... 【研究目的】高原河谷城市因受地形条件限制,生态环境脆弱,强烈的人为活动已对地下水产生剧烈影响。铁锰离子已成为典型高原河谷城市西宁市浅层地下水中超Ⅲ类地下水的主要贡献指标,威胁着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及居民身体健康。深入探究高原河谷城市浅层地下水中铁、锰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缓解供水水质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方法】本文以西宁市144组浅层地下水样品水化学组分测试结果为依据,结合研究区地质、地貌、土地利用类型、水文地质调查资料与人类活动影响,研究了西宁市浅层地下水中铁锰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铁、锰超标率分别为20.98%和9.79%,对超Ⅲ类地下水的贡献率排名较2012年分别上升2名和3名。建设用地中浅层地下水铁锰超标率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用地分别高出1.4倍和3.47倍;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有36种,建设用地中地下水化学类型多达21种,高铁锰地下水主要富集于HCO_(3)–Ca·Mg型水、HCO_(3)·SO_(4)–Ca型水中。地下水中铁锰离子的迁移和富集,除了与上覆盖层性质、地面污染、地下水径流条件有关外,主要受控于氧化还原环境,与酸碱条件无明显相关。【结论】研究区地下水中铁锰含量升高主要是受原生沉积环境所致,而局部建设用地中浅层地下水铁锰含量升高则是受原生沉积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所致,因此有必要对建设用地中的地下水铁锰含量进行长期监测,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止未来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进一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人类活动 铁锰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西宁市 青海省
下载PDF
农牧交错地带撂荒地遥感识别研究--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叶鹏帅 杨海镇 +3 位作者 马涛 胡碧霞 包喜文 赵之重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99-205,共7页
为了实现对耕地及时、准确的识别,借助遥感技术对农牧交错地带撂荒地进行识别提取,摸清撂荒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调用研究区Sentienel-1和Sentienel-2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采用随机森林... 为了实现对耕地及时、准确的识别,借助遥感技术对农牧交错地带撂荒地进行识别提取,摸清撂荒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调用研究区Sentienel-1和Sentienel-2遥感影像并进行预处理,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开展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并通过GEE平台获取研究区2017-2022年NDVI月最大值合成数据,结合撂荒地样本和非撂荒地样本NDVI夏、NDVI春差值和NDVI夏、NDVI秋差值,设定分割阈值来提取研究区撂荒地。研究区2017-2022年总体分类精度OA均≥0.85,Kappa系数均≥0.80,整体分类效果良好,可以进行后续的耕地提取;从水平尺度看,研究区撂荒地集中分布在南北山地,其次分布在沿湟水河两岸;从垂直尺度看,随着海拔上升,撂荒率呈正态分布,撂荒地集中分布在2 000~2 500 m,撂荒率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坡度的增加会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和农业机械的难以利用有很大关系。相较于传统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研究,借助GEE平台开展的撂荒地识别研究能够快速获悉区域尺度下的撂荒地分布情况,为提取该地区撂荒地和土地利用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撂荒地 空间分布特征 GEE NDVI 撂荒率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下载PDF
西宁市夏季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3
作者 马红璐 祁栋林 +3 位作者 赵彤 曹晓云 赵全宁 张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8-1366,共9页
利用2022年5-10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典型居民区观测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时间分布特征、评价空气清新度和清洁度,结合同期气象条件和空气污染物浓度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西宁市典型居民区上午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高... 利用2022年5-10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典型居民区观测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时间分布特征、评价空气清新度和清洁度,结合同期气象条件和空气污染物浓度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西宁市典型居民区上午的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下午及晚上,8-10月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5-7月。(2)西宁市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跟监测时的天气状况密切相关,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遵循“雨天>阴天>多云>晴天”的规律。(3)空气负离子浓度高说明空气清新却不代表空气清洁,高原地区城市晴天空气负离子浓度不高,空气清新度一般,而空气清洁度较高。(4)影响西宁市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波动的主要气象因素为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水汽压、降水量和风速,抑制西宁市居民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升高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NO_(2)、PM_(10)、CO和PM_(2.5)。研究结果可为高原地区居住环境、旅游健康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区 空气负离子 气象要素 空气质量 青藏高原 西宁市
下载PDF
新时代青海省海东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4
作者 赵仲茜 马仁萍 《大众科学》 2024年第5期61-63,共3页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水平非常重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有效实现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此来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全面提升农业经济水平,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想要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生态、质量、经...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水平非常重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有效实现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此来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全面提升农业经济水平,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想要有效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生态、质量、经济等目标加以处理,并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从而全面促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海东市 农业产业 高质量发展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青海省民和县古近系西宁群孢粉植物群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喻建新 张海峰 +2 位作者 林启祥 顾延生 张智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通过从青海省民和县松树公社上路家堡古近系西宁群 (EN1X)剖面所获得的孢粉可知 ,以拟白刺粉属、麻黄粉属为主 ,青海粉属、藜粉属次之 ,伴有其他孢粉成分参与的这种孢粉组合特征 ,反映的是晚始新世西北地区孢粉植物群面貌 ,属灌丛植被类... 通过从青海省民和县松树公社上路家堡古近系西宁群 (EN1X)剖面所获得的孢粉可知 ,以拟白刺粉属、麻黄粉属为主 ,青海粉属、藜粉属次之 ,伴有其他孢粉成分参与的这种孢粉组合特征 ,反映的是晚始新世西北地区孢粉植物群面貌 ,属灌丛植被类型 ,即以蒺藜科的白刺属和麻黄科的麻黄属植物为主的灌木繁盛 ,乔木植物零星分布 ,难以形成大片林地的植物景观 .同时从出现的孢粉属种的生态习性分析 ,说明当时的气候较炎热、干旱少雨 ,大体相当于我国目前中亚热带气候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始新世 西宁群 孢粉组合 青海民和县
下载PDF
青藏高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因素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谈兵 龙兵 +2 位作者 宋成舜 李聪秀 柯新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453-15455,15458,共4页
以高原城市——西宁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西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 以高原城市——西宁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定量分析西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并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土地集约利用度由0.259 7增加到0.775 0,年平均增长率为12.90%,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经历了粗放利用、基本集约利用和较为集约利用3个阶段;社会发展是影响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对西宁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评价 驱动因素 西宁市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走出省门的“拉面汉”们——对深圳“青海拉面馆”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鲁临琴 桑才让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深圳的青海拉面馆的经营规模、经营方式、经济效益,分析了青海拉面馆在深圳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深圳 青海 拉面馆
下载PDF
区域性中心城市“产城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梅 卜奕君 程财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6-20,共5页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而"产城融合"发展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环节。当前西宁市的发展已进入典型的工业化阶段,产业运行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产业结构效...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而"产城融合"发展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环节。当前西宁市的发展已进入典型的工业化阶段,产业运行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产业结构效益低下;各产业内部结构效益差距明显,产业结构"虚高度化"问题突出。二是缺乏助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部门;现有工业部门集聚作用显著。因此,围绕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职能:一是优化各产业间结构,重点关注第三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增强外向型产业发展实力,促进优势资源的转换能力;三是加大优势产业的集群化培育,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培养具有区域互补性的城市主导产业,建立城市产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区域性中心城市 西宁市 产业结构
下载PDF
青海省城市中学体育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振斌 刘生彦 刘玉洁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33-134,共2页
从西宁和格尔木市体育教师科研参与度和不同学历、职称体育教师科研成果入手,分析其研究内容、类型、方法以及课题来源,得出制约教师科研的诸多客观因素:教师缺乏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管理部门缺乏正确引导等结论,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师 科研现状 城市中学 青海省
下载PDF
旅游线路设计的问题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谭彩荷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6-68,共3页
结合旅游线路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青海省环西宁地区旅游线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其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基础设施以及旅游接待设施等的特点来对该地区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全面提高青海省环西宁地区的旅游经济效益和促... 结合旅游线路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则分析青海省环西宁地区旅游线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其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基础设施以及旅游接待设施等的特点来对该地区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全面提高青海省环西宁地区的旅游经济效益和促进全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线路 线路设计 旅游规划 城镇体系 丝绸之路 青藏铁路
下载PDF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强 宋绮凡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年第4期1-2,7,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查以及文献资料查阅等方法对青海省农牧区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约青海省农牧区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健身观念淡薄、居民收入偏低、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组织管理、地...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查以及文献资料查阅等方法对青海省农牧区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约青海省农牧区城镇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健身观念淡薄、居民收入偏低、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组织管理、地理气候环境恶劣。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组织管理,长期贯彻落实,这是发展农牧区城镇群众体育事业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农牧区城镇 群众体育 制约因素 对策
下载PDF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郜建海 李强 +2 位作者 史儒林 方成邦 宋绮凡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00-106,共7页
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座谈法、实地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的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人口数量偏低,结构不合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随意性;体育活动方式以个体自发形式为主,组... 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座谈法、实地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的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人口数量偏低,结构不合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随意性;体育活动方式以个体自发形式为主,组织化程度较低;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和精神愉快,选择的运动项目注重简单实用;居民选择体育活动场所时以随意、就近和方便为原则;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年平均体育消费金额约为24.26元,且以实物性消费为主;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平均每5792人左右拥有一名.制约农牧区城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1)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匮乏;2)对群众体育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力度不足;3)受高原地理环境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居民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六条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农牧区 城镇居民 体育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青海省海东地区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研究
13
作者 张戈 荆娇洋 辛亮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以特色资源要素在城市空间上的表达作为切入点,通过对青海省化隆县群科新区城市空间塑造方法的分析,探讨了海东地区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规划方法.笔者采用构建特色空间体系的规划设计方法,实现特色资源要素向空间体系要素的表达,建立起... 以特色资源要素在城市空间上的表达作为切入点,通过对青海省化隆县群科新区城市空间塑造方法的分析,探讨了海东地区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规划方法.笔者采用构建特色空间体系的规划设计方法,实现特色资源要素向空间体系要素的表达,建立起结构清晰、形象统一的城市特色空间体系;并提出在保护好城市现有的自然山水资源、产业经济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处理好地域特色的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系统组织城市空间体系,从而科学指导具体的城市空间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东地区 城市空间 特色要素
下载PDF
西宁市及海东地区新生儿脐血TSH测定对比研究
14
作者 周琳 唐艳萍 +7 位作者 杨佩珍 蔡生花 赵玉兰 曹慧萍 李勇 何承熙 李有福 乔伟 《地方病通报》 1995年第3期35-36,共2页
本文报告采用滤纸片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青海省西宁市及海东地区6143例新生儿脐带血TSH值的结果。结果表明:西宁市及海东地区新生儿TSH>5μIU/m1,比率均占调查总数的30%以上,说明西宁市和海东地区新生儿... 本文报告采用滤纸片免疫放射法(IRMA)测定青海省西宁市及海东地区6143例新生儿脐带血TSH值的结果。结果表明:西宁市及海东地区新生儿TSH>5μIU/m1,比率均占调查总数的30%以上,说明西宁市和海东地区新生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同时反映出两地区人群处于缺腆状态,经x2检验,西宁市及海东地区新生儿脐带血TSH值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脐带血 促甲状腺素 碘缺乏病
下载PDF
青海西宁“城中村”的现状及治理
15
作者 许光中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3-26,共4页
“城中村”是位于城市中的村庄,每个城市、每个“城中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根据青海西宁“城中村”的现状、经济能力和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求,青海西宁“城中村”的改造宜采用“撤村建居”的“渐进式改制”方式。应通过加强管理、寻求替... “城中村”是位于城市中的村庄,每个城市、每个“城中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根据青海西宁“城中村”的现状、经济能力和城市规划的发展要求,青海西宁“城中村”的改造宜采用“撤村建居”的“渐进式改制”方式。应通过加强管理、寻求替代阶段、弱化“城中村”的改造障碍后,才能对“城中村”进行彻底的清除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西宁 城中村 现状 治理
下载PDF
塔尔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前景分析
16
作者 王文科 吴在宝 李俊亭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65-72,共8页
本文在分析塔尔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含水层贮存调节功能和动态等分析和论证,认为按现状开采,水源地未完全发挥其应有效益,尚有扩大开采的潜力,并提出了扩大开采的方案。
关键词 地下水 水源 地质特征 开采
下载PDF
青海省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17
作者 林高瑞 鱼晓惠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9-42,共4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青海省的城镇建设又将面临一个新的机遇 .通过对青海省城镇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青海省城镇的发展战略 ,探索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引导下 ,青海省城镇发展的目标、途径...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青海省的城镇建设又将面临一个新的机遇 .通过对青海省城镇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提出青海省城镇的发展战略 ,探索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引导下 ,青海省城镇发展的目标、途径和动力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城镇建设 发展战略
下载PDF
1999-2009年青海省德令哈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任秀金 盖艾鸿 宋金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8-253,共6页
以1999年的ETM数据和2009年的矢量数据为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青海省德令哈市1999—2009年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德令哈市未来20a的土地利用/覆盖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德令哈市土地利用... 以1999年的ETM数据和2009年的矢量数据为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青海省德令哈市1999—2009年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德令哈市未来20a的土地利用/覆盖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德令哈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在1999—2009年这10a中,草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部分主要退化成未利用地;未利用地减少面积仅次于草地,减少部分主要转化成林地;耕地减少面积位居第3,减少部分主要转化成林地;林地增加面积最多,主要来自耕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化;耕地的空间动态度最大,其次为林地。在未来20a中,德令哈市耕地和草地的面积会持续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将继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 空间动态 演变趋势 马尔科夫模型 德令哈市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生态城市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马玉英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5,共4页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城市则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形式。文章从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的内在联系入手,在探讨生态城市的特征及建设生态城市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建设生态城市则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实现途径和具体表现形式。文章从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的内在联系入手,在探讨生态城市的特征及建设生态城市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条件和路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建设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省海东市三区县古树名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樱 贾慧萍 +4 位作者 魏晶晶 王志鸽 朋毛德吉 王清华 王慧春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6期59-63,共5页
目的:调查青海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互助县古树的生长及保护情况。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调查和当地居民访谈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古树物种组成、分布特点、生长状况以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到古树548棵,分属12... 目的:调查青海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互助县古树的生长及保护情况。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调查和当地居民访谈的方法,对研究区的古树物种组成、分布特点、生长状况以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到古树548棵,分属12科20属30种,其中白桦占比最高,达30.66%;落叶阔叶类具有优势,占比78.28%;区系分布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占比75%;50.00%古树分布在林区;“正常株”256棵,占比46.72%,三级(100~299)古树为主要分级类型,占比94.89%;冠幅、树高、胸径分别集中在17~28 m、7~21 m、51~100 cm,且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结论:研究区古树资源物种丰富,分布集中,健康状况一般,应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古树历史文化内涵,为区域生态、文化和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海东市 古树名木 资源调查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