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牙璋的年代及反映的夏史痕迹 被引量:8
1
作者 朱乃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67,共10页
牙璋是夏代、夏王朝、夏部族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玉器。目前在近40个地点发现的牙璋,埋藏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850~前476年之间。其中,制作年代最早、形制最为原始的牙璋是中原地区的新砦期牙璋。中原以外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制作的牙璋... 牙璋是夏代、夏王朝、夏部族使用的一种特殊的玉器。目前在近40个地点发现的牙璋,埋藏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850~前476年之间。其中,制作年代最早、形制最为原始的牙璋是中原地区的新砦期牙璋。中原以外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制作的牙璋,大多是在公元前1600~前1530年前后从中原地区传播出去的,这可能与夏王朝灭亡前后以及与"夏社"被铲除前后的历史有关。三星堆文化继承了中原地区夏部族使用牙璋的传统,并发展成为古蜀国国家层面的祭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夏代 新砦期 二里头 三星堆
下载PDF
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一期文化应比新砦期二里头文化为晚 被引量:4
2
作者 方酉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为夏代早期文化,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为后羿、寒浞代夏以后的物质文化,新砦期二里头文化的发现既填补了两者之间的空隙,也证实二里头文化第一期非为夏代文化的初始。
关键词 河南龙山文化晚期 新砦期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
下载PDF
也谈早期夏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继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1,41,共8页
近年来,在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之后,对早期夏文化的探讨又成为夏文化研究一个新的焦点。笔者在认真学习各家观点之后,对此问题也产生一些粗略的认识和想法。因此,在这里也就早期夏文化问题谈一谈自己... 近年来,在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都是夏文化的观点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之后,对早期夏文化的探讨又成为夏文化研究一个新的焦点。笔者在认真学习各家观点之后,对此问题也产生一些粗略的认识和想法。因此,在这里也就早期夏文化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砦期 夏文化 早期
下载PDF
“二里头五期”遗存分析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靳松安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73,共9页
所谓“二里头五期”遗存,实质上是包含了不同年代、不同时期遗存的混合体,文化性质与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不同,属早商文化。二里头二号宫殿的废弃、偃师商城小城之始建以及郑州商城开始进入最繁盛期的时间大体同步,均是在二里头四期(或... 所谓“二里头五期”遗存,实质上是包含了不同年代、不同时期遗存的混合体,文化性质与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不同,属早商文化。二里头二号宫殿的废弃、偃师商城小城之始建以及郑州商城开始进入最繁盛期的时间大体同步,均是在二里头四期(或先商第一段第Ⅱ组)与早商第二段第Ⅲ组之际,表明夏商分界当在此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五期 二号宫殿 偃师商城小城 夏商分界
下载PDF
新砦遗址:打开“早夏”之门的钥匙
5
作者 魏继印 赵春青 耿广响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12期159-162,共4页
二里头文化是太康之后的中、晚期夏文化。以新密新砦遗址为代表的新砦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关系密切,年代稍早二里头文化,是其前身。新砦文化的年代较短,主要分布在以郑州为中心的嵩山东南麓一带,主要流传禹和启在此活动的传说,应是禹至启... 二里头文化是太康之后的中、晚期夏文化。以新密新砦遗址为代表的新砦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关系密切,年代稍早二里头文化,是其前身。新砦文化的年代较短,主要分布在以郑州为中心的嵩山东南麓一带,主要流传禹和启在此活动的传说,应是禹至启时期的早期夏文化。新砦文化各遗址中,新砦遗址面积巨大,使用年代最长,发现有三重城壕、大型宫殿基址、大型浅穴式建筑基址以及其他高等级遗物,是打开"早夏"之门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砦遗址 二里头文化 早夏文化
下载PDF
“新砦期”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顾问 《殷都学刊》 2002年第4期26-40,共15页
此文根据新砦和花地嘴遗存的最新材料 ,对“新砦期”的概念等学界长期存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认为 :在考古学意义上 ,“新砦期”应划分为两期而非两段 ;“新砦期”应与早期二里头文化新砦型相区别 ;其可包含至少 2个类... 此文根据新砦和花地嘴遗存的最新材料 ,对“新砦期”的概念等学界长期存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认为 :在考古学意义上 ,“新砦期”应划分为两期而非两段 ;“新砦期”应与早期二里头文化新砦型相区别 ;其可包含至少 2个类型 ;其早期应与诸多文献所载的的“羿、浞代夏”事件有关。此文还特别指出 ,“新砦期”的第一期早段与龙山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以至于将龙山文化的最晚段与属于二里头文化“新砦期”的最早段的某些单位作文化上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已具有几分技术性划分的色彩 ,因而单纯以线性考古学文化之分界来区划不同王朝尤其是虞夏的界限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砦期 新砦型 新砦文化(亚态)二里头一期
下载PDF
学风濯濯 学史昭昭——例正方酉生教授谪难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维明 《东南文化》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方酉生教授在《东南文化》2002年第9期发表的《略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兼评〈来自“新砦期”论证的几点困惑〉》一文,其中“兼评”部分因言之无据、有违事理而多属不确之辞。
关键词 新砦期论证 夏文化
下载PDF
青铜时代早期东南沿海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年代关系
8
作者 贡乾坤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通过对青铜时代早期中原地区的新砦、二里头文化与同期环太湖东南沿海地区的马桥文化陶器的比较分析,可知二者间早在新砦文化时就已存在较为密切的交流。两地间的交流基本上以马桥文化吸收来自中原地区的先进因素为主。马桥文化早期大... 通过对青铜时代早期中原地区的新砦、二里头文化与同期环太湖东南沿海地区的马桥文化陶器的比较分析,可知二者间早在新砦文化时就已存在较为密切的交流。两地间的交流基本上以马桥文化吸收来自中原地区的先进因素为主。马桥文化早期大致相当于新砦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阶段,马桥文化早期与中期之交大体处于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内。从考古学的角度,印证了历代相关文献对大禹或与大禹有关传说事迹在江浙一带的记载,说明在夏代早期阶段,夏族人群已经影响到环太湖东南沿海一带,并与当地先民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桥文化 新砦文化 二里头文化 文化交流 相对年代
原文传递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晚段遗存反思
9
作者 井中伟 张振腾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现有的层位关系不足以将二里头1号、2号基址在第四期晚段的使用期遗存与废弃期遗存截然分开,也不足以卡定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因素出现在宫殿区的具体时间节点。二里头遗址所见的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因素,一向被视为商夷联盟西进占领... 现有的层位关系不足以将二里头1号、2号基址在第四期晚段的使用期遗存与废弃期遗存截然分开,也不足以卡定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因素出现在宫殿区的具体时间节点。二里头遗址所见的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因素,一向被视为商夷联盟西进占领二里头都邑的物质表征。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些因素出现较早。只有下七垣文化(尤其是漳河型)与岳石文化风格的器物在二里头遗址中成组合地大量出现才意味着二里头都邑业已沦陷。从二里头都邑的主体要素、布局框架在第四期晚段的存废状况来看,二里头宫城东部持续兴建,西部渐趋衰落。6号、10号、11号基址及东1城门的始建年代或可视为二里头遗址中的夏商文化分界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 第四期晚段 考古学局限性
原文传递
公元前二千纪前后的晋南至嵩山地区——以石器为视角
10
作者 翟少冬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8,共9页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晋南至嵩山南北地区庙底沟二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不同遗址的石器组合情况,来探析石器组合与聚落等级之间的关系及其反映的社会面貌。这一时期,石器组合特征的变化和遗址性质密切相关。同一遗址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石器...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晋南至嵩山南北地区庙底沟二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不同遗址的石器组合情况,来探析石器组合与聚落等级之间的关系及其反映的社会面貌。这一时期,石器组合特征的变化和遗址性质密切相关。同一遗址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石器组合特征基本不变。石器组合特征和遗址等级之间也有一定关系,等级相同的遗址,石器组合特征大体一致。功能性遗址因各自功能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石器组合特征。东下冯遗址的多镞现象可能除了因为其生产威望产品外,还和它的位置及其与二里头遗址的关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至嵩山地区 庙底沟二期 二里头文化 石器组合 聚落等级
原文传递
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陈德安 雷雨 +5 位作者 黄家祥 刘化石 罗泽云 龚兆乾 徐伟 江聪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22,i001-i005,共14页
1998年1~6月,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对仁胜村墓葬群进行了发掘。墓葬分长方形土坑墓和狭长形土坑墓两种,其中长方形土坑墓有的在一端或两端筑有熟土二层台。墓葬的墓坑底部和四壁多经拍打,人骨也一同被夯打。随葬器物有陶器、玉锥形器和蜗... 1998年1~6月,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对仁胜村墓葬群进行了发掘。墓葬分长方形土坑墓和狭长形土坑墓两种,其中长方形土坑墓有的在一端或两端筑有熟土二层台。墓葬的墓坑底部和四壁多经拍打,人骨也一同被夯打。随葬器物有陶器、玉锥形器和蜗旋状玉器等。墓葬时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二期至四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广汉市 三星堆遗址 仁胜村 土坑墓 二里头文化 随葬物 地层堆积 墓葬形制
原文传递
河南巩义市花地嘴遗址“新砦期”遗存 被引量:33
12
作者 顾万发 张松林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共4页
The Huadizui site located in the I,uohe-Ruihe area is a ditch-sun'ounded settlement with cultural remains of the Xinzhai Phase as the main antiquities 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judgment. The major vestiges and obje... The Huadizui site located in the I,uohe-Ruihe area is a ditch-sun'ounded settlement with cultural remains of the Xinzhai Phase as the main antiquities 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judgment. The major vestiges and objeets discovered there include a surrounding ditch, sacrificial pits, house-foundations,jades and pottery, which show strong chronological features and rich cultural contents. The location, layout, scale and distinct cultural style of the site suggest that the ruins have important value to studying the early Xia culture and the relative chronology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砦期 遗存 遗址 市花 河南
原文传递
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0
13
作者 靳松安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8,共8页
王湾三期文化早期主要分布于豫中和豫西东部地区,晚期分布地域明显向南扩张,可分为王湾、煤山、杨庄二期和乱石滩四个地方类型,后两个类型系王湾三期文化取代分布于豫南、豫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后形成的,是"禹征三苗"... 王湾三期文化早期主要分布于豫中和豫西东部地区,晚期分布地域明显向南扩张,可分为王湾、煤山、杨庄二期和乱石滩四个地方类型,后两个类型系王湾三期文化取代分布于豫南、豫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后形成的,是"禹征三苗"的考古学反映。二里头文化一期集中分布于嵩山周围一带,二期始进抵驻马店-南阳一线。所谓"新砦期"早段实属王湾三期文化最晚阶段的遗存,晚段应属二里头文化一期偏早阶段的遗存,二里头文化一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湾三期文化 “禹征三苗” 二里头文化 “新砦期”遗存 早期夏文化
原文传递
新砦期的确认及其意义 被引量:31
14
作者 赵青春 《中原文物》 2002年第1期21-23,27,共4页
对新砦遗址的重新发掘,发现王湾三期文化、新砦期遗存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存的三叠层,确认了新砦期的存在,再次证明二里头文化是在当地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新砦期即使不是最早的夏文化,也是探索早期夏文化的新支点。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发掘 龙山文化 遗存 遗址 发现 存在 支点 确认
原文传递
新砦聚落考古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春青 张松林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5,共6页
经过30年来的发掘和研究,新砦遗址在文化谱系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多学科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不会是夏文化的上限,新砦期也不会是最早的夏文化。如果要追寻早期夏文化就必须到比新砦二期文化更早的龙山时代... 经过30年来的发掘和研究,新砦遗址在文化谱系研究、聚落形态研究、多学科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二里头文化第一期不会是夏文化的上限,新砦期也不会是最早的夏文化。如果要追寻早期夏文化就必须到比新砦二期文化更早的龙山时代遗存中去寻找。在新砦遗址找到了城墙、护城河、内壕、外壕以及大型建筑。新砦遗址所在的溱洧流域自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裴李岗文化时期已经出现较发达的农业,仰韶文化前期,聚落得到较快的发展,仰韶文化后期,聚落分化明显加剧,到了龙山时代开始出现城址,至新砦二期终于出现了都邑性质的原始城堡,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心聚落似乎迁往它处,至东周时期再度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砦 聚落形态 二里头文化 新砦期 夏文化
原文传递
“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燕明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8,共6页
2008年7月18~20日,由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回顾了学术界几十年来探索早期夏文化的历程,总结了早期夏文化研究... 2008年7月18~20日,由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早期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会议回顾了学术界几十年来探索早期夏文化的历程,总结了早期夏文化研究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讨论了学术界目前关心的早期夏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指明了早期夏文化研究的方向。这次会议在夏文化研究历史中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夏文化 会议纪要 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新砦期
原文传递
从牙璋看夏文化向南方地区的扩散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乃诚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151,共8页
牙璋是探索夏史史迹最为重要的信物之一。由新砦期作为直击类兵器的牙璋,演变至二里头文化四期作为仪式活动用具的牙璋,反映了夏王朝兴衰的踪迹。南方地区牙璋的埋藏年代大都是在商周时期。其中二里头文化四期制作的牙璋在南方地区的分... 牙璋是探索夏史史迹最为重要的信物之一。由新砦期作为直击类兵器的牙璋,演变至二里头文化四期作为仪式活动用具的牙璋,反映了夏王朝兴衰的踪迹。南方地区牙璋的埋藏年代大都是在商周时期。其中二里头文化四期制作的牙璋在南方地区的分布现象,是夏王朝覆灭之后或是在"夏社"被废黜之后夏文化向南方地区扩散的迹象。其途径,一是由中原地区经陇东、陇南,通过川北到达成都平原;二是由成都平原继续南下到达北部湾包括珠江三角洲与越南北部地区;三是由中原地区经湖北传到湖南;四是由中原地区通过安徽及其附近的途径到达福建西北部,然后到达福建东南沿海一带。牙璋向南方的传播现象反映了夏遗民向南方地区扩散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新砦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夏社
原文传递
夏王朝年代的另类推测和夏都钩迹——兼论夏文化有关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洪波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55,共12页
本文对夏王朝年代做了依三代以后王朝积年世数的另类推测,得出由启建立的夏王朝应始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并结合考古资料对相关夏代都城及夏文化问题做了探讨,认为:登封王城岗古城为禹都阳城,禹州瓦店遗址可能是禹、启所居,新砦古城为夏... 本文对夏王朝年代做了依三代以后王朝积年世数的另类推测,得出由启建立的夏王朝应始于公元前20世纪中叶,并结合考古资料对相关夏代都城及夏文化问题做了探讨,认为:登封王城岗古城为禹都阳城,禹州瓦店遗址可能是禹、启所居,新砦古城为夏启至少康时的早期夏都,二里头遗址为帝槐以后的夏代中晚期都城;夏文化应是一个将考古学与历史学整合的概念,指夏代在其王朝统辖地域内夏族或以夏族为主体的人群创造的文化,"新砦期"遗存是形成期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是成熟期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王朝 年代 都城 夏文化 新砦期 二里头文化
原文传递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李维明 《中原文物》 2002年第1期33-42,共10页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主要来源于当地的王湾三期文化,并可进一步区分为早晚两段和划分类型。新砦期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一期早段,称为二里头文化一期新紫型。二里头文化一期是夏文化早期遗存。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遗存 夏文化 来源 区分
原文传递
也论二里头类型二期遗存的变化——兼与王克林先生商榷
20
作者 石艳艳 吴倩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类型第一期和第二期是同一种文化连续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二里头类型主要来源于豫西南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后羿属于东夷,而非西夷。
关键词 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类型二期 后羿 东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